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編導手記

《名將之約》編導手記:2003年春節特別節目

    2002年12月底,北京連續下了一週的大雪。就在這場幾十年罕見的大雪中,我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新老乒乓球好手陸續到了他們入住的酒店。中國乒乓球隊建隊五十週年的活動就在這種氣氛下拉開了序幕。

    對於開播3個月多點的《名將之約》欄目來説,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如此盛大的體育界活動。所以編導和攝像幾天前就鉚足了勁準備在這次活動上大幹一場,為此我們還專門通過組委會訂了一間價格不菲的房間。布起了燈,拉起了幕布,搭了一個簡單的演播室作為這次活動的主戰場。第一個接受採訪的是王家聲,他是1961年中國隊首次獲得世乒賽男團冠軍的成員,這場比賽的勝利標誌著中國乒乓球隊由此走上了強盛不衰的道路。而我們採訪由他開始似乎也預示一個良好的開端。

    外面的雪很配合地不斷在下,使得攝像機鏡頭裏充滿了漫天雪花。拍攝工作很順利地進行著,我們是唯一全程報道拍攝這次活動的電視媒體。所以雖然工作比較辛苦但大家心中竊喜,希望能早日把這個節目呈現給觀眾朋友。每天的工作安排很滿,都是在早上八點開始拍攝,夜裏十二點才能收工。為了搭演播室房間的床,沒有了休息的地方只好各自回家洗洗睡了,夜裏風大雪大,荷包也只好掏出來貢獻給北京的出租交通事業了。但説實話當每個人早晨瞌睡連天到酒店的時候,大家的心裏願望只有一個,就是一定要把這個節目做好。要知道這是2002年的年底,而我們已經在做春節的好菜了。

    三天的活動裏最讓我們感動的是中國乒乓球隊建隊50年來産生了這麼多的世界冠軍,也有這麼多人以一種幾近癡迷的方式愛戴著這項運動。很多球迷終日圍在酒店的大堂裏尋找著他們心中的偶像,請他們簽名拍照留念。還有兩名北舞院的小姑娘本來是去大觀院賞雪景的,看到這麼多的乒乓球現役國手非要我們的製片幫她們跟孔令輝,王勵勤合影。乒乓球之所以能成為國球這不但與國手們在賽場上的拼搏有關,也與我們有這麼廣泛的群眾基礎有關。

    三天的活動很快結束了,但攝製組的前期拍攝並沒有結束,為了尋訪很多歷史鏡頭,在餘下的五天裏我們又分別到中國乒乓球隊五十年代最早的訓練地—北京體育館、中國乒乓球隊最早奪取男團冠軍地—工人體育館、乒乓外交見證地—首都體育館、中國乒乓球隊最輝煌的地方—天津體育館,及中國體育博物館等地拍攝。那幾天北京的氣溫只有零下十幾度,大家沒怎麼心疼自己,倒是挺心疼攝像機的,惟恐它因為寒冷而罷工。

    接下來的日子是一段痛苦而漫長的日子,780分鐘的拍攝和無數分鐘的資料光看一遍就得一天一夜,更何況做場記、編輯和撰稿。這是一組統計數據:拍攝磁帶780分鐘,場記單32頁(蠅頭小楷),撰稿最長一次連續時間15個小時,片中繪圖300余張,成片後第一次修改項目40條,耗時11個小時,第二次修改16條,耗時8小時。最後採訪對象的唱詞有11頁,解説詞8000余,參與編導5名,攝像2名,非線2名,製片1名,嘔心瀝血整整耗時一月有餘,是《名將之約》欄目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動作。就在那段日子裏《名將之約》收視率第一次排行第九,算是給所有在幕後努力工作的編導們一個很大的鼓勵。起碼我們可以相信只要努力總會有回報。

    特別節目會在羊年的第一天在國際的第一天向國內和海外播出,希望《名將之約》新年會更好!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