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編導手記

《正大綜藝》編導手記:芬蘭專輯拍攝花絮

    一、陽光裏的記憶

    對芬蘭的記憶總是充滿了陽光。夏天是芬蘭最美好的時光,在夏季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家,第一次親身體驗到“極晝”是什麼涵義。對拍電視的人來説,你不用擔心太陽落山,陽光總是慷慨地挂著笑臉,看著我們貪婪地攝取鏡頭。

    芬蘭沒有我們想象的遙遠,飛機經過8小時飛行,一下子就把北京的暑氣拋在了身後。夏天的芬蘭,沒有酷熱,首都赫爾辛基的氣溫在22攝氏度左右,伴著海風,不冷不熱,陽光撒滿地,藍天白雲,空氣清新,一下飛機就感到特別的舒適。當地的導遊卡瑞娜是個幹練的中年婦女,她告訴我們,芬蘭的天氣一天幾變,像今天這樣的好天,碰到了就得抓緊拍。來不及倒時差,我們就開始拍攝,赫爾辛基夏令時比北京晚5小時,當我們拍完去吃“晚飯”時,已經是當地時間晚上8點半,我們一算在北京已是夜裏1點多了。而赫爾辛基的人們,在黃昏金燦燦的陽光下,剛剛開始他們愉快的夜生活。夏天的酒吧和咖啡館,幾乎全天都是爆滿,伴著各種形式的演出,快樂和休閒的氣氛溢滿整個城市。我們看到市中心花園的酒吧人頭攢動,樂聲悠揚,遺憾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頭昏腦漲昏昏欲睡,沒有精力參加進去。畢竟從北京時間清晨6點起床,快24小時沒合眼了,第一天就在“大白天”睡去,從此一直沒有見過芬蘭的夜晚是什麼樣子。回到北京後,對芬蘭全部的記憶都是陽光明媚的。

    二、成份複雜的攝製組

    我們攝製組一共6人,3男3女。作為導演的我是組裏最年輕的,去的國家也沒有其他人多,不拍片子的時候,我是大家的小妹妹,他們時常拿我開玩笑。臨行前,我怕大家吃不慣芬蘭餐,好心好意地帶了兩瓶鹹菜,一直被他們譏笑,説東西那麼多,還帶著鹹菜。於是我只好每天自己拎著兩瓶鹹菜,生怕弄破了瓶子。在開始拍攝的最初幾天,這事常常成為大家的話柄。只有芬蘭的米戈先生不吭聲,他告訴我,不出三天,他們肯定得謝謝我,因為他帶過的中國團總是在出國幾天后就想吃中餐,到時哪怕是一包方便麵都很受歡迎。後來,我們的攝影師甚至在吃早餐的時候都要用鹹菜就麵包吃,我就開始非常得意了,常常誇自己有先見之明。

    我的老家在雲南大理,是白族。導遊卡瑞那問我在中國,我的民族是不是像芬蘭北部的薩米人,我説差不多吧,不過我們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她説我們要去拍薩米人,薩米人的生活方式很獨特的。芬蘭北部的拉普蘭風光特別美,薩米人的文化風情更是給這片土地憑添了一分神秘的色彩。

    女主持人謝佳勳小姐是《正大綜藝》的老主持人了,工作起來非常認真,而且經驗豐富,10多年來,她去過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名副其實的“旅行專家”。她的知名度出乎她自己的想像,雖然她在台灣,但在首都機場和赫爾辛基機場都有熱心的觀眾認出她,請她簽名合影。謝小姐是個素食者,每次她跟我們吃飯時總是那幾樣青菜,我都會擔心她吃不飽,她總是笑著説沒問題。有時在野外拍攝時,我們就指著滿山的綠色植物説,這些全是你的食物。她屬兔,因而“小兔子”又成了她的外號。她總是張羅著照顧大家,雖然食素,吃飯時卻時時不忘給帶大家點葷菜。當我們用中文説笑時,她也忙著翻譯給卡瑞那聽,組裏因為有了謝佳勳,氣氛變得融洽而輕鬆。她的善良和愛心時時感染著我們。謝佳勳告訴我當《正大棕藝》主持人的最大體會就是“吃苦耐勞”,做到這一點就會成功。她當然是成功的,但她不僅僅是“吃苦耐勞”,還有謙虛,勤奮,與人為善……

    卡瑞娜,我們的芬蘭全陪,這是位出色的導遊。她一句中文也不會,到我們走時,她已經學會了“你好”、“謝謝”、“再見”之類的詞。每每想起她,我都很感動。記得有一次我跟她説,如果這片子做得好,有一半的功勞歸她,她特別不好意思的説“這是我的工作,我愛我的工作。”卡瑞娜的確愛她的工作,她是導遊又是司機,每天超負荷工作,當我們看到漂亮風景,請她停車時,她就特別高興。在拉普蘭,風景實在太美了,我不斷地要求停車,有時我都不好意思,怕她覺得麻煩,她總是説:“千萬別猶豫,好多美景碰到了不拍,過後就再也拍不到。因為,我們的行程是不走回頭路的。而且,她還説:芬蘭這麼美,你們喜歡才拍,如果你們什麼都不拍,我就沒有陪你們的必要了。”拍勞馬古城時,耽誤了拍攝時間,為了趕到下一個拍攝地,她給我們每個人訂了中餐的盒飯,打通了電話她把手機遞給我,讓我點菜,我還納悶兒為什麼讓我點菜呢?當我聽到聽筒那邊的中文時,才知道餐館老闆娘是個中國人,她説卡瑞娜不懂怎麼點中餐,所以讓我直接告訴她。當我們在車上吃著可口的飯菜時,卡瑞娜卻餓著肚子開車,隨便吃點兒零食充饑,還開玩笑説這樣不會變成胖子。我説勞馬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卡瑞娜説我們滿意她就高興。聽了這話,我很內疚,假如我們拍得快些,不至於讓卡瑞娜餓到晚上10點才吃上一頓踏實飯。卡瑞娜給我們留下的印像是:幽默、認真、敬業、吃苦耐勞,這就是我們的導遊卡瑞娜。

    米戈羅迪歐:芬蘭人,我們的特邀男主持。是個“中國通”,在中國生活了28年。在北京第一次見到他時,我就吃了一驚,他的北京話説得比我這個中國人還地道。相信看過這期節目的觀眾朋友都有同感。説來這次芬蘭之行多虧有了他才促成此事。一開始米戈先生對擔綱男主持還有些緊張,但後來跟謝小姐配合默契,很快就進入角色,本來只打算用一段,後來看他表現挺好,就不斷給他“加戲”,在以後播出的片子,大家還會看到米戈先生的主持。我的同事打趣説,瞧把這芬蘭朋友累的,又是划船,又是拎水,又是劈柴,又是洗澡、做飯的,凡是力氣活兒全幹了。米戈由衷地感嘆:做主持,不易啊。

    楊京:攝像師,同在一台,卻首次合作。這次趕上極晝,兩個星期幹了一個月的活,應該説他是最累的,當時出去外拍時,《正大綜藝》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改版,沒看到改版樣片我們就上路了。臨行組長叮囑,儘量多拍點兒。於是楊京就愣是機器沒下肩,拍了足足700多分鐘的素材。拍到臨上回北京的飛機還在拍,早餐都顧不上吃。尤其在拉普蘭拍午夜不落的太陽,我們每天追著太陽跑,選擇拍攝地點,第一天雲層太厚,等了一夜只拍了雲,北極圈以北的夏天是很冷的,我們沒有準備足夠厚的衣服,在午夜時分最高氣溫只有攝氏9度時,穿著單衣,冷得瑟瑟發抖,我們都跑到車上躲著,楊京卻在外面拍,一連三天(我們在拉普蘭也只有三天)每天夜裏拍到2點多鐘,終於拍到這樣的自然奇觀:午夜不落的太陽,徜徉在地平線上,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楊京自己還不滿意,覺得還可以拍得更漂亮。確實,拉普蘭的風景是獨一無二的,你會發自內心地覺得,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是多麼美麗而奇妙,而把這些美妙的景物拍攝下來與無數人分享,就是我們的工作,累並快樂著。

    張平:我們的領隊《正大綜藝》的製片人。攝製組經常開玩笑説:出門旅行都是上車睡覺,景點拍照,一問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全齊了。上車睡覺説的是楊京,他很累,一上車就酣然入睡,而“景點拍照”指的就是張平了,其實他是給我們拍工作照。張平掌管著全部的拍攝經費,是我們攝製組的領導。但他每天扛著三角架跟在攝像師後面,沒一點領導的樣子,還不時地給我們拍工作照。卡瑞娜説他是我們的“boss”(老闆),可是這位“boss” 非常尊重導演的意圖,並謙虛地説真正的領導是導演。由於張平背了一個“play boy”的包,卡瑞娜就老是打趣他是花花公子。有意思的是,我們到的每個景點,接待我們的芬蘭人,女士佔多數,她們總是會誇張平“handsome”(英俊),這 更成了我們大家取笑的事情,張平也不介意。攝製組裏一會兒芬蘭語(米戈和卡瑞娜),一會兒英語(我們跟卡瑞娜交流),一會兒中文,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語言不同,身份各異的人走到一起,度過了愉快的13天旅程。也就有了關於芬蘭的這期專輯。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