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頻道 > 關注連戰參訪大陸 > 正文

連戰宋楚瑜訪大陸為何備受關注?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1日 16:41)

  主持人李峰: 4月18號上午,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對外表示,親民黨已經“欣然接受”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邀請,將於5月上旬訪問大陸。另據報道,國民黨主席連戰已定於4月26號起程,分別到大陸的南京、北京、西安和上海進行參觀訪問。有關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國民黨主席連戰都將訪問大陸的消息一經公佈,立刻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那麼國親兩黨主席為什麼要訪問大陸?台灣當局是如何來對待宋楚瑜和連戰的大陸之行?海內外媒體以及台灣民眾是如何來看待政治人物的“登陸熱”?在本期的節目當中,我們邀請到兩位嘉賓來共同探討,他們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黃嘉樹教授和社科院台灣研究所謝鬱研究員。

  4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臺辦和中國國民黨方面共同宣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將於4月26日率領參訪團到大陸進行為期八天七夜的訪問。連戰等人將到南京拜謁中山陵,到北京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等領導會面,到西安為連戰祖母掃墓,最後到上海會見臺商,5月3日離開上海返回台灣。在宣佈這一消息的同時,國民黨主席連戰還強調連戰此次訪問大陸的主調是“和平之旅”。

  國民黨主席連戰:我們目的就是説在此時此刻,能夠為兩岸帶來和平,為臺海帶來安定。

  在此之前,4月18日,中央臺辦宣佈,中共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歡迎並邀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對此,親民黨方面迅速做出回應,宋楚瑜欣然接受邀請,並會在近日與大陸方面聯絡相關訪問事宜。有關宋楚瑜訪問大陸的具體時間,親民黨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確定,但是最晚不會超過5月上旬。

  親民黨還表示,宋楚瑜將就兩岸最核心的政治定位問題與大陸方面進行協商。

  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他會就兩岸大的方向,包括政治定位的問題,包括兩岸未來和平架構的問題。

  台灣各主要媒體也紛紛對連戰和宋楚瑜即將訪問大陸一事加以報道,報道中認為連宋即將進行的大陸之行將推動兩岸的良性互動,對臺海局勢十分有利。

  主持人李峰:其實翻開這兩天的報紙,大家可以看到,幾乎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以及大幅的版面都是報道連戰宋楚瑜來訪大陸的消息,可以説兩岸互動這個話題一時就迅速地升溫,我首先想請問黃教授,您怎麼看待,為什麼在這個時機,台灣這兩個主要的政黨爭相到大陸訪問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黃嘉樹:我想原來泛藍國親的領導人其實過去都已經多次表示過要訪問大陸的願望,現在可能有這幾個原因使他們把時間點搶前了,一個就是江丙坤到大陸訪問,在國際輿論和島內的輿論反應多數都是正面的,使得泛藍的領導人感到“登陸”是有正面的價值,再一個就是民進黨方面提出這些反制的措施,這從反面也使泛藍的領導人有了一些壓力,因為你這時候再退讓的話,等於就是示弱,在這種情況下就是説,要求發展兩岸關係成為大家都共同期盼的政治目標,所謂大家共同期盼就是不僅僅我們大陸的民眾期盼,台灣的多數民眾也期盼,國際輿論也樂觀其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總體上都希望早一點到大陸來。

  主持人李峰:但是我們聽到親民黨的人士公開説是,國民黨這次主要之行的目的是為了化解國共之間的一種恩怨,而親民黨主要來談有關兩岸關係實質上的問題,他這樣的講法您又怎麼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黃嘉樹:解決歷史恩怨不是連先生來訪的主要目的,因為實際上國共的恩怨過去也差不多早就解決了,國民黨開代表大會的時候,我們已經連續幾次給他發賀電了,國民黨的高級領導人,他是以個人的名義,他的幾位副主席都多次來過大陸訪問,實際上恩怨的問題是歷史的的問題,現在,在現實政治中也沒有起很大的作用,我相信,連先生這次來訪主要還是就促進兩岸關係、兩岸的和平、兩岸未來的互補互利和共同發展,來和大陸交換意見,主要是兩黨的接觸對話。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 謝鬱:其實我們看到,作為親民黨也好,宋楚瑜先生也好,我覺得,這也就是他要把他一直以來,他對島內的民眾也好,對大陸方面講得,自己願意在兩岸關係突破上,在改善兩岸關繫上、推動上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把它落實到行動上,所以我覺得這次來,他們更多是,因為客觀上大家都知道,“扁宋會”以後,其實親民黨和民進黨之間是有了一個共識在那裏的,相對來説,就是説某些程度上,其實對陳水扁是有一定牽制,或者説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我覺得,這一次到大陸來訪問,那麼親民黨會把他一些基本的主張會拿出來跟大陸方面來談,達成一些共識,我相信他也會具有他的意義的。

  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都將訪問大陸的消息,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關注。島內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指出,陳水扁當局的兩岸政策已受重挫,對“在野黨”扣“紅帽子”已經失效,陳水扁再也無法置身事外,兩岸關係結構正出現微妙的質變。

  台灣《聯合報》發表的社論認為,這個重要的質變,簡單地説,就是台灣民意趨向已顯然逆變。所以即使是陳水扁的説這樣會“輸掉台灣”,都不能使連宋登陸的腳步遲疑,如果連宋訪問大陸有助於臺海和平穩定,甚至台灣也能爭取到利益,台灣似乎沒有回避的空間。

  除了有台灣島內的媒體,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0日也發表評論説,連戰訪問大陸已經勢在必行,宋楚瑜惟恐落其後也積極規劃訪問,兩大在野黨主席都成為北京的坐上賓,一心想突破兩岸關係的陳水扁只能坐壁上觀,不知心中是什麼滋味?

  另據報道,美國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在會見台灣媒體時也表示,“美國很注意連宋的大陸之行,兩岸有對話總比完全沒有對話好,有會談總比都不談來得好”,他還表示説,如果想改變兩岸關係的現狀,“北京的領導人必須跟台灣的領導階層談,才會對相關各方都有成效”

  主持人李峰:其實我們看到各個媒體對於連宋訪問大陸都持正面的積極的態度,那島內也掀起了對兩岸和平這種主流民意的發展趨勢,那勢必對台灣當局造成相當的壓力,那您認為對陳水扁當局來説,他是否會做這樣一種政策的調整,是否會應勢而改變他自己的一些政策主張呢?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政治室主任 謝鬱:我們最近看到島內普遍的媒體、學術界、輿論界都已經在發出呼籲,其實(台灣)當局,我們知道兩岸僵局已經持續很多年了,都沒有打開政治上的僵局,都一種冰封的(狀態)。那麼在這個時候,由在野黨來一個相對調和的角色,如果能夠破冰,把這條路打開了,把這個橋搭起來了,作為掌握著“公權力”的民進黨,陳水扁應該是順勢而為,搭上這艘順風的船,乘機把兩岸關係推向一個新的、緩和的、改善的、穩定的這麼一個新階段,那這樣子於民有利、于己有利、于兩岸有利、於民族有利的事何樂而不為呢,其實識時務者為俊傑,通常這麼説。

  主持人李峰:從剛才小片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一些官方人士對於連宋來訪大陸表達了自己正面的、積極的態度,他認為對話是一種好的形式,那麼怎麼看待美方的這種態度?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政治室主任 謝鬱:我覺得美國也比較強調,就是説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是不是也應該來加入到這裡面來,不是僅僅局限于“在野黨”和大陸方面的對話協商,這個裏面我認為,基本上美國就認為説,要把很多雙方達成的共識能夠得以落實,能夠變成一個現實的結論的話,大概掌握著“公權力”的執政黨應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在這裡面。我覺得大概傳達的是這麼一個信息。

  日前台灣的《中國時報》就連戰、宋楚瑜將相繼訪問大陸一事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37%的受訪民眾贊成連宋訪問大陸,有80%的民眾表示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有媒體評論認為,雖然有一部分島內民眾對連戰和宋楚瑜的大陸之行還存有疑慮,但是民眾渴望兩岸交流已經成為島內的主流民意。

  主持人李峰:那麼從剛才一組民調的數據顯示説,雖然島內的民眾對於連戰訪問大陸這樣的一個事件他的反應是不一的,但是普遍都認為説兩岸要進行對話,進行協商,兩岸要走向和平,那麼您怎麼來看待説透過這個民調反映出台灣民眾的這種主流民意,他們的一種普遍心態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黃嘉樹:隨著他們到大陸訪問以後,我相信正面的報道出來之後,很多猜測,很多“抹黑”、“抹紅”的做法會不攻自破,下一步有一些猜疑,有一些所謂思維慣性的現在持懷疑態度和反對態度的人,可能他會轉變觀點,總的來講結論是一句話,這一次連宋相繼到大陸訪問,應該説是在所謂道義制高點上扭轉了台灣主流的價值,就是過去把跟大陸好像走得很近變成了一種“原罪”,他將來會走出這個陰影。就是民眾會認為發展兩岸關係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去跟北京對話,接受商談是早晚必須要走的道路。

  主持人 李峰:雖然大陸方面並沒有做有關的民調,但是從我們周圍的各種反應收集來看,大陸民眾對於連宋來訪大陸都是表示一種非常高的熱情和一種歡迎的態度。我們也預祝連宋的訪問成功。今天非常高興請到二位教授光臨我們的演播室,謝謝。

  有台灣媒體評論説,連宋的即將進行的大陸之行到底能取得什麼樣的實質性成果,現在議論還為時尚早,但不可否認的是,民眾都在期盼兩岸關係的僵局能夠打開,使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編導:陳曦 週密 攝像:李軍張宇)

責編:王京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