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主要會議]毛兒蓋會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6日 09:48 來源:

  沙窩會議後,張國燾在毛兒蓋召集四方面軍軍以上幹部會議,非法審查中央路線,公開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罪惡活動。當時,敵人正加緊在南線進犯紅軍,造成對紅軍後方的嚴重威脅。據此,黨中央改變了夏洮戰役計劃,決定將紅軍主力集中到右路,主攻班佑。黨中央于1935年8月15日電示張國燾:“一、四方面軍主力,均宜走右路。左路阿壩只出一部,掩護後方前進”,“目前應專力北向”。19日,張國燾致電右路軍前敵總指揮部,一面同意中央15日的行動計劃;一面卻強調攻取阿壩的重要性。

  為了進一步統一戰略思想,1935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兒蓋舉行會議,著重討論紅軍主力的發展方向問題。到會的有:張聞天、毛澤東、博古、王稼祥、陳昌浩、凱豐、鄧發、徐向前、李富春、聶榮臻、林彪、李先念12人。朱德和張國燾因在前方指揮左路軍攻阿壩,未能參加會議。周恩來因重病也未到會。

  毛澤東首先在會上作關於夏洮戰役後的行動問題報告。指出:我們到達夏洮地區以後,有兩個行動方向:一向陜西,一向青海、新疆、寧夏方向。報告認為,紅軍主力應向東向陜甘邊界發展,不應向黃河以西。其理由有四點:

  1.從敵情來説,如我們向黃河以西,敵人則在黃河以東築封鎖線,把我們限在黃河以西。這個地區雖然大,但多是草地、沙漠、人口也很少,將會發生很大的困難。因此,我們要迅速攻破敵人迫我向黃河以西的封鎖計劃,第一步佔洮河流域,第二步佔天水一帶,第三步在平涼一帶擊敵,向陜西發展。求得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

  2.從地形來説,由蘭州至潼關一帶地域廣大,我們需要在廣大的區域建立政權,創造後方。

  3.從經濟條件來説,西北要比黃河以東差,同時氣候寒冷,給養困難。

  4.從民族條件來説,黃河以西大部是回族、蒙族,漢族很少,我們到西邊去,只能擴大回民的人民革命軍,而不能擴大紅軍本身。

  基於上述四方麵條件,紅軍主力應向黃河以東,支隊向黃河以西去破壞敵人的封鎖計劃。報告指出:夏洮戰役的目的,主要是得到洮河流域的東岸。我們應以洮河流域為基礎建立川陜甘革命根據地。因為這一區域,背靠草地,四川軍閥很難來;西北靠黃河,便於作戰;同時又可以黃河以西為退路。將來向東大大發展時,後方應移到甘肅東北與陜西交界的地區去。

  陳昌浩、王稼祥、凱豐、林彪、博古、徐向前在發言中,一致同意毛澤東的報告。他們認為向東是轉入新的形勢;向西是軍事上及政治上的退卻。這個問題是關繫於前途的關鍵。為達到這一戰略目的,左路軍一定要向右路軍靠攏。但與會者也充分估計到左路軍不來與右路會合的可能性。

  毛澤東作會議討論結論時再次強調:向東向西是一個關鍵。如果不採取積極方針,將要給敵人迫向西。所以我們應採取積極的向東的方針。左路軍應向右路軍靠攏,我們應堅決堅持向東打,以岷州洮河為中心向東發展,不應以一些困難而轉移向西。

  會議最後通過由毛澤東起草一個決議,作為對兩河口會議通過的《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戰略方針的決定》的補充。

  會議通過的《關於目前戰略方針之補充決定》的主要內容是:

  一、根據敵我情況,為實現兩河口會議的決定,要求主力部隊迅速佔取以岷州為中心之洮河東岸地區,並依據這個地區向東進攻,以便取得陜甘之廣大地區,為蘇維埃運動繼續發展之有力支柱與根據地。

  二、開闢甘陜地區,不論目前與將來之發展上,都是有利的,而且依據我們現有的力量,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三、為著實現這個戰略決定,當前的夏洮戰役是一個有決定意義的關鍵。因此,應力爭控制洮河,首先是洮河東岸地區,粉碎敵人蘭州、松潘封鎖線之計劃,以處於有利的機動地位,而便利於繼續戰勝敵人。“集結最大限度的主力於這個主要方向,堅決與果敢作戰,靈活與巧妙的機動,是這個戰役勝利之保證。”

  四、“政治局認為在目前將我們的主力西渡黃河,深入青、寧、新僻地,是不適當的,是極不利的”。“目前採取這種方針是錯誤的,是一個危險的退卻方針。”這個方針之政治來源是畏懼敵人,誇大敵人力量,失去對自己力量及勝利信心的右傾機會主義。

  毛兒蓋會議是兩河口會議、沙窩會議的繼續和發展。這次會議確定的以岷州洮河為中心向東發展的行動方針,是對兩河口決定的補充,對於明確紅軍主力發展方向,克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危險,起了積極的作用。

責編:王麗華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