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嫦娥奔月——歐陽自遠與中國嫦娥工程(2007.11)

————中央電視臺《科技人生》欄目

CCTV.com  2007年11月06日 11:16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月亮,這顆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對於歐陽自遠來説充滿了誘惑; 嫦娥奔月,是我國上古時期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神話。 我國正在進行的“嫦娥一號”工程,即將把這個美麗傳説和美好夢想變為現實——

歐陽自遠,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

    關注天上的“地質”

    1935年,一個孩子降生在江西吉安,當他降生的時候,他的舅舅正在讀《論語》,當讀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時候,聽到了他響亮的哭聲,於是孩子的名字就叫作“自遠”。或許是一個巧合,歐陽自遠一生所追求的夢想,就是來自遠方,來自那顆時圓時缺的月球。

    從小歐陽自遠就對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聽母親講過"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故事後,他常常會望著那滿天的繁星,津津有味地冥想其中的奧秘:太陽為什麼能長久不息地照耀大地?月亮為何如此晶瑩?......上中學後,他報名參加了天文小組。1952年,他以第一志願考取了北京地質學院。

    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許許多多的中國人都為老大哥這一破天荒的成就而由衷地高興,並對祖國社會主義未來的前景滿懷憧憬。

    歐陽自遠的喜悅,同樣來自蘇聯發射的這顆人造地球衛星,一道強勁的藍色弧光,一下照亮了那個曾在故鄉的公園裏看天的孩子,他隱隱感覺到過去與今天某種相通的可能性。

    歐陽自遠意識到人類的空間時代來臨了。"我是學地質的,研究地球的人老在地球上摸來摸去,雖然也很重要,但利用空間探測器來觀測和研究地球,也就是跳出地球,在更大的空間尺度、時間尺度來研究地球,這種方法對地球的認識會更為全面,更為系統。"懷著這樣的想法,歐陽自遠開始收集、研究地球以外的物質。這次人生轉折讓歐陽自遠“擺脫”了地球引力,從此與嫦娥結下不解之緣。

歐陽自遠(右二)正在講解吉林1號隕石。

    地球是地質研究的基本材料,太陽系中月球、火星和無數的行星、小行星,研究它們的基本材料不也應該是它們的“地質”?歐陽自遠想到地球上也有天上的“地質”,這便是來自太空的隕石。這些稀罕的石頭既與自己的專業有關,又大大地拓寬了自己的研究領域。

    他便對時任地質研究所所長的侯德封先生説,希望能拓展自己的研究領域,今後還要關注天上的“地質”。

    侯先生聽完他的想法,高興地説:“行,那很好呀。”

    於是,蘇聯人的這顆衛星,促成了第一個中國人開始關注和籌備對隕石和宇宙塵的研究。1958年歐陽自遠完成研究生畢業論文。

    "我的名字是有朋自遠方來,我研究的也是天外朋友---隕石。"對歐陽自遠來説,與太空的緣分是從隕石這扇窗口打開的。

    如今的歐陽自遠,在對月球研究甚至更廣的星體研究方面,都稱得上是權威人物,而在青年時代,歐陽自遠學的可是地質。在他讀研究生之前,知識構架中更多的是地質術語,這位"不安分"的地質學家將自己的研究領域延伸到了天體。

1/5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