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促進兩性協調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0日 09:26 來源:CCTV.com

  促進兩性的協調發展,實現男女平等,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題中應有之義。兩性平等協調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是社會公正的重要體現,是家庭、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前提,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十年來,我國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日益深入人心並進入決策主流,性別平等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其成就令世界矚目。男女平等已經擁有了較為堅實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法律和政策上的男女平等與事實上的男女平等之間尚存著明顯的距離。突出的表現在我國男女比例失調,性別比偏高,給和諧社會的發展帶來較大隱患。

  人口出生性別比是一個重要的衡量男女兩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標誌。國際上一般以每出生100個女性人口相對應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數值來表示。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生育史説明,在不進行人為控制的情況下,新生嬰兒的性別比在102-107之間。這是由人類生殖過程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對這個數值的任何人為控制和改變,都會對人口的兩性結構造成嚴重危害。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嬰幼兒人口的性別比就迅速攀升。據統計,第3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1年出生嬰兒性別比是108.47;第4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9年出生嬰兒性別比是111.9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公佈的嬰兒出生性別比高達116.86,明顯偏離正常值;2005年的時候這個比例已經達到118.58。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江西、廣東、海南、安徽、河南等5個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高達130以上,廣西、湖北、湖南、陜西、福建、江蘇等6個省份在120至130之間,甘肅、河北、四川、重慶、上海、北京、山東、浙江、天津、山西、遼寧、雲南、吉林等13個省份在110至120之間,呈現普遍升高的局面。而且與城鎮相比, 農村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尤為嚴重。中國男女比例出現嚴重失衡,預計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這意味著平均五個男性中將有一個找不到配偶,將有數千萬的男子無妻可娶,而且這一現象從明年開始將逐漸顯現出來。

  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實際上是一個綜合的因素所生成的,最重要的有四個原因。第一,文化的因素,重男輕女,多子多福,兒子可以傳宗接代等等這樣一些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我國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還是持續存在的,根深蒂固;第二,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別是在農村,越是貧困的地方,能夠得到的保障體系,包括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越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因此人們往往把生兒子作為一個最主要的投入和産出方式,養兒防老;第三,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政策尚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在農村,很多女孩子沒有宅基地繼承權,甚至家族祠堂的牌子也沒有女孩的名字,像這樣的許多問題,使整個社會形成一個負面的導向,只有生兒子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第四,由於科技的發展,沒有正面地使用科技成果,例如B超的使用,還有人流和引産技術的使用。

  毋庸置疑,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已經産生了人口生態的赤字,而“人口生態失衡”必然導致反向的婚姻擠壓現象。要實現自然生育,遏制並消除人為因素,除了樹立從“關愛女孩”到“賦權女孩”的觀念,還要多管齊下,從直接干預和間接干預兩方面入手,採取多種措施遏制男女比例失調問題的進一步發展

  第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從廣泛意義上講,各級行政機關以及群眾對男女比例帶來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夠,認為這種事情是當事人自己的事情,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多的損害,從而疏于執法,這個是造成比例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理論上,出生性別比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轉化為婚姻性別比問題。“一些男性的婚姻權利的實現將受到限制甚至剝奪,這是一個面積廣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中國人口學會理事穆光宗在最新一期的《學習時報》上撰文説。性別不平等問題具有隱蔽性的、司空見慣的、累積性的危機特性,它一開始是以局部女性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並不直接涉及到男性利益,似乎也沒有形成什麼社會問題。比如,出生嬰兒性別比失調,一開始就是微觀的,無非有的家庭一發現是女嬰,就悄悄地做了流産,或者生下來之後將她扔掉,也不會對發展經濟産生影響。這時,關注女嬰被遺棄的問題,似乎僅僅是女性問題,是婦聯為婦女爭取權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男性到了適婚的年齡,男性問題由隱性轉為顯性,漸漸突出出來了:幾千萬男性找不到老婆。這時人們才發現:當女性的生命健康權受到侵害,男性也要付出代價!才意識到性別比失調的嚴重性。性別比失衡可能引起的婚姻擠壓、拐賣婦女、性犯罪,也將成為頭痛的社會問題。從女性問題到男性問題再到社會問題,是一個連環套式的因果鏈。在這裡,不難看到,不同的問題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婦女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有可能轉化為男性問題,更可能會轉化為社會問題。一些局部性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不斷積累就會成為全局性問題。由此可見,改變我國日益嚴重的性別失調問題,改變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刻不容緩。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來引起人們的重視。

  第二,採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人為選擇嬰兒性別的行為。在嚴格的醫療準入制度之下,目前對於嬰兒出生性別比影響最大的是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即首先通過技術手段檢測出胎兒性別,如果是女性,墮胎,反復直至是男性為止;如果是男性,則小心保護直至安全生育,從而最終導致出生的嬰兒比例失調。目前我國的管理體制中,強調的是對於醫療方責任的追究,缺乏對於懷孕人員的控制,既不能對其非法進行性別鑒定的行為加以處理,也缺乏對其非法終止妊娠行為的嚴格責任規定。在實際的執法過程中,一個方向是控制醫療方提供的供給,另一個方向是控制懷孕人員的需求,雙管齊下才能達到綜合治理的效果。可考慮通過地方性法規在符合《行政處罰法》的前提下設定對懷孕人員相關行為追究行政處罰責任有關條款。另外,對於非法介紹和組織妊娠婦女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手術的有關人員,目前尚無其他有效條款解決其責任問題,也應該加以完善。

  第三,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由於農村生産力水平相對較低,社會保障能力脆弱,部分群眾想生男孩、多生孩子的願望比較強烈。但懷孕後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技術支持鑒別胎兒性別,只是簡單的懷孕,生小孩,如果是女性,繼續生,一直生到男孩為止。廣為流傳的超生遊擊隊就是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對於這一部分人群,控制手段不同於其他,需要採取的措施是在積極宣傳的同時,建立健全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要積極建立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有利於計劃生育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要建立完善醫療、養老、就業等社會保障制度,標本兼治,才能調整乃至改變我國目前的男女比例狀況。實現根本轉變的關鍵在於要用社會保障取代家庭保障,形成養老既不靠兒子,也不靠女兒,而是靠整個社會的良性機制,養老金、生活保障都由社會提供,讓每一個人不再為養老而發愁。這樣,就能解除大多數人的後顧之憂。

  男女比例協調發展看似一個小問題,但就象“蝴蝶效應”一樣,影響我國改革發展的全局,影響和諧社會的實現,目前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因此全國上下應給予充分的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來源: 江蘇省婦聯供稿)

責編:吳曉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