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探路》第三集:新生居民(2007.4.4)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5日 10:55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建新居,搬新房,這是中國農民十分看重的事情。從2003年開始,在成都農村,有15萬農民搬進了新房,這回搬家住的都是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修建的房屋,讓我們繼續關注成都。

  成都邛崍市羊安鎮仁和村,這是一個有著上百年曆史的村莊。

  2004年,仁和村突然多了一個新的名字:仁和社區。 隨著稱呼的改變,一系列的政策打破了農民平靜的生活。政府開始動員農民搬遷到仁和社區去集中居住,搬遷的農戶每個人還能補助4000元錢。

  對於搬還是不搬,很多農民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從聽到這個消息,仁和村的林紀忠就一直在猶豫。

  林紀忠的老房子已經有30多年了,每年要翻修一次,修一棟新房子一直是他的一個心願。哪知道這一猶豫到讓林紀忠後悔了兩年多。

  仁和村居民 林紀忠:“當時我們懷疑這個政策不能兌現,那知道後來政策兌現了,看他們搬進去後,道路也能字,水電也通了,文藝設施比較齊全,顧慮也就打消了,現在要搬又沒有這個政策了。”


  李素芳早在10年前就從鄉村搬遷到了仁和街上。至於為什麼會搬遷,她説出來的原因卻讓人有些意外。

  仁和村居民 李素芳:“就那個樹,它不是結了果果,結了果果以後,它晚上它就掉下來,掉下來以就要把那個瓦房就打的響,打響了我就説什麼東西在我們瓦房上打的,好像有點怕。”

  讓李素芳下定決心搬遷到了街上,除了丈夫在外面打工,自己帶著小孩單戶獨居的害怕,還有在農村生活的種種不便

  2005年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傳統的農村住宅由於受歷史條件、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規劃缺失,公共設施難以向農村覆蓋。農村能夠像城市一樣享受到城市文明和完善的公共服務成為眾多農民的願望。土地集中為實現農民的願望提供了契機。


  邛崍市羊安鎮推進城鄉一體化辦公室主任 龔軍:“這種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就把這部分壯勞力解放出來了,壯勞力外出務工,而我們現在這樣的農業公司,它就前期的工作,我們都是機械化,後期的這種工作,就不需要壯勞力了,我們的婦女,兒童,有些老年人,都可以做了。”

  邛崍市羊安鎮鎮委書記 杜滸:“如果説我們的土地向規模集中,剛才你提到的,就會導致我們的勞動力會解放出來,往什麼地方去,那麼就是必須要把我們離開土地,不依附於土地,而且土地進行流轉的這部分人,進行集中的聚居,那麼就有了農民向城鎮,或者城市集中居住。”

  大規模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區,集中安置土地流轉之後的農民,既節約耕地資源,又形成了良好的居住環境。從2004年開始,成都開始在全市規劃建設600個農民新型社區。

  在邛崍市桑園鎮黑虎村,離張國松老房子不到100米就是剛修建的集中居住區。張國松成為了第一批搬進去的居民。但是張國松搬了,他的母親是怎麼也不肯搬過去。

  記者:“新房那麼漂亮,為什麼不願意搬過去?”

  何志君:“不,我們有房子,我們留在這裡,他們住去,我喂點雞呀,喂點豬呀,方便嗎,老人嗎,那邊耍不住。”


  記者:“喂雞喂豬方便?”

  何志君:“打不了牌,叫我們坐著人要昏,就昏沉沉的,就不方便。”

  母親不肯搬,張國松也沒有辦法。他只能等著母親有一天能夠想通了再搬家。

  張國松:“那我每天都要去嗎,我們住在上面,管的比較少,這裡孩子住,這裡沒有什麼,我們每天回兩回,上午一回,下午一回,回去看一下。

  在成都的很多地方,新房子和老房子同時並存,看起來不怎麼和諧,但是在農民集中居住的過程中,搬與不搬,完全按照農民的意願。而且是搬到城鎮還是搬到中心村,都是由農民自己作主。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鄭科揚:“這是一個生産力的解放發展的進程當中,農民有看到了,它能夠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只有在這個時候,這個情況之下,才有可能做到,否則做不到。”

  每個農民搬遷時都會給自己算算帳。李春花決定要搬到仁和社區來,是因為她有更遠的想法。


  邛崍市仁和社區 居民 李春花:“我跟我老公,多少年以後都是六七十歲的老頭了。本來説想慢慢的這兒人煙稀少了,屋裏無人照看,還有身體還有病,是不是,這是很難避免的問題。現在呢,最起碼就是説,這兒政府各方面照顧也比較方便,這就是很現實的問題。”

  抱著各種各樣的想法,從2006年開始,已經有236家農戶自願搬遷到了集中居住區。在今年67歲的任水源老人眼中,仁和社區帶給他的是一份興奮。

  任水源:“漂亮,可以。”

  記者:“像什麼?”

  任水源:“像個城市,就是説各種街道都有名字。”

  一家家農戶搬遷到了任水源眼中像城市一樣的仁和社區,可是沒過多久,仁和社區卻變了樣子。


  記者:“當時農民剛搬進來的時候?”

  邛崍市仁和社區黨支部書記 雍長清:“比這亂嗎,比這個亂。”

  記者:“比這個亂?”

  邛崍市仁和社區黨支部書記 雍長清:“比這個亂得多了,到處都擺滿了。”

  記者:“這地上全部是草?”

  邛崍市仁和社區黨支部書記 雍長清:“草嗎,臟著嗎,所以現在通過這個以後。”

  記者:“當時是不是整個小區裏面到處是雞呀鴨呀?”

  邛崍市仁和社區黨支部書記 雍長清:“對嗎,到處都是嗎,都有嘛。”

  從偏遠的鄉村搬遷到社區,很多農民也將在農村居住的習慣帶了過來。馬路變成了曬場,綠地正好養雞養鴨,雜物到處堆積,垃圾隨意丟棄,農民和居民之間的差距就在這個像城市一樣的社區顯現出來了。


  邛崍市仁和社區黨支部書記 雍長清:“我們都幫過很多家人嗎,你不會清理的,我們再幫你清理,他開始他感覺不到,最後清理乾淨了以後,對了,他就感覺到很漂亮了,很好看了,就相當於在以前的時候,比如他可以隨便吐口水,吐痰,但是他在這裡看到這麼乾淨的,他就感覺到一吐,別人就要看一下,他就不吐了,他自覺的就改變了。”

  從2007年開始,仁和社區開始推行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叫做契約式管理。2007年2月8號,社區開始和居民簽訂社區管理契約。

  邛崍市仁和社區主任 王志平:“我們借這個春節到來之際呢,外面打工的也回來了,乾脆把這些事情落實到實處,就把這些贍養呀,修建呀,還有這種亂搭亂建呀,等等這一塊工作,就把它全部的契約化管理。”

  過去的很多習慣都在約束中發生著改變。環境變好了,但是居民們的怨言卻多了起來。

  記者:“感覺現在搬過來好不好?”


  居民:“這咋説呢,好不好,反正搬來了,沒有辦法了,反正搬過來了。”

  記者:“有啥不好的?”

  居民:“喂雞不能喂了,咋説,收入就沒有那麼大了,只有説你靠做點活,打打工,掙這個錢嗎。”

  以前在農村居住,喂雞,養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每年還能賣一些零花錢貼補家用。現在社區不允許養了,農民在失落的時候難免有一些怨氣。仁和社區借鑒土地入股的辦法,想到了一個讓農民養鴨不見鴨,養豬不見豬的辦法。

  邛崍市仁和社區黨支部書記 雍長清:“我們建了一個大型的鴨場,對了,你就是養鴨不見鴨,這個意思,你入股到鴨場去,你養的還是一種收入嗎。”

  李素芳聽到社區可以入股養殖,如果養殖虧了會由社區賠償本息的消息,儘管其他的人還在猶豫,她卻第一個報了名


  李素芳:“我們該入800,那我就説,那入1000,入1000,後頭他們説還有一些人,大部分都沒有入,沒有入就是那他們説你再入點嗎,我説對嗎,那我們再入4000,就我又拿了4000來入,所以我一下就入了5000。”

  仁和社區居民的養鴨場離社區有兩公里遠,農民入股養殖的鴨子都集中起來統一養殖了,而且現在的養殖卻變成了訂單養殖。

  鴨場場長:“等於是,我們公司聘請太豐,做專業化管理,公司管理,等於它給我們負責技術,回收産品。有就是4000股,4000人,一股100元。”

  2006年,仁和社區的居民通過土地入股和養殖入股,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元。現在他們又在組織居民入股興辦養豬場和養牛場。

  集中居住以後,居住條件變好了,土地入股可以掙錢,養殖入股能夠分紅,這讓剛剛結婚的司敬春放心了很多。


  司敬春:“過了年明年又出去了嗎,等於明年出去就不擔心這個家裏面的房子沒有搞好,假如像我媳婦,她在家裏面住的也踏實了,如果沒有搞好,我心裏肯定不放心。”

  過去分散的農戶集中在一起,人口的集中也讓很多人發現了新的商機。

  在溫江區最大的農民集中居住區惠民社區,閆洪友和周麗夫妻倆就盯上了那些留守兒童。

  周麗:“ 我們的社區的環境也比較優美呀這些的,綠化各方面都比較好,看到這些娃娃在素質各方面,我們覺得要養成習慣,讓他自己,還有加上一些,有些它的文化素質不是很高,然後還沒有時間管娃娃,然後也管不好,然後我們就想著,乾脆我們請老師來管這些娃娃。”

  周麗夫妻倆請來了兩個老師,在課餘和放假的時候輔導學生學習,每個學生一個月收費80元錢,現在輔導班已經有了20多個孩子。隨著學生的增加,他們的輔導班就可以賺到錢了。

  閆洪友:“我相信,教育呢,它本身是一個服務行業,我感覺,我自己認為,教育本身是一個服務行業,我們不僅僅是服務於學生的文化,服務於學生的成長,不僅是服務於現在,當前的成長,還要為他今後終生的發展負責。”


  這是位於成都市青羊區的書香社區。但是居住在這裡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地方幾年前是個什麼模樣。

  居民 大媽:“我不知道,我才來一年多。”

  居民 大媽:“我也不知道,我們在那邊住。”

  居民 大媽:“在這裡住的這些老人都曉得,我們也不曉得,我們剛搬來新的。”

  幾經打聽,我們終於在人群中找到了一位老人。


  記者:“大爺,你是本地人嗎?”

  吳光燦:“本地。”

  記者:“原來這個地方是像這樣子還是農村?”

  吳光燦:“農村,全部半農半菜。”

  其實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名叫戰旗村的農村,原來只有2000多名農民的村莊已經成為了一個有著1萬4千位居民的城市社區了 。在這裡,再也看不到農民的影子了。

  成都市青羊區府南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 鐘勳元:“現在應該是屬於現在的城市,因為城鄉一體化推動以後,我們的農村,已經居民,農民不僅是身份的轉變,它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已經融入到我們城市的居民之中,已經徹徹底底的實現了城鄉一體化。”


  目前,成都市已建成農民集中居住區67個,入住農民近15萬人。

  2007年是很多社區新居民們搬遷過來的第一個春節,對於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他們有著太多的期盼。 就在這片快樂中,李春花顯得有些心事。攪動她心事的就是在社區前面張貼的一張招工海報。

  李春花:“我也是從我內心深處,我是想找一份職業,幫我老公撐起半邊天嗎,不説一片天嗎。”

  李春花今年已經三十六歲了,又沒有多少文化。她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嗎?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週一至週五22:02--22:32 ,重播:每週二至週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責編:肖闊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