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蒲城“冷娃”楊虎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4日 17:08 來源:CCTV.com

    這是1914年發生在陜西浦城的一件殺人案,被殺的人叫李楨,是蒲城有名的惡霸,平時魚肉鄉里,無惡不作。而殺死惡霸李楨的竟是一個少年。此案一時間轟動了整個蒲城地區。22年後,還是這個少年,又做出了一件轟動全世界的大事!

    這天夜上,西安的驪山附近突然響起了槍聲,當晚住在驪山五間庭裏的蔣介石聽到槍聲後跳窗逃走,不久被活捉。這就是改寫中國近代史的西安事變!發動這次政變的是東北軍的張學良和西北軍總指揮楊虎城。楊虎城,正是22年前那個殺死惡霸李楨的少年。這裡是楊虎城在陜西蒲城縣城內的故居,這座普通的陜西風格的民居建築是楊虎城成為一方之主後為母親修建的。楊虎城,小名九娃,號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於陜西省蒲城縣孫鎮甘北村一戶貧苦農民家中,家鄉人都叫他“九娃哥” 。楊虎城的2位夫人和母親一直在這裡居住,第一位夫人叫羅佩蘭,第二位夫人叫張惠蘭,而楊虎城的第三位夫人謝寶珍,陪伴他走過了一生中的最後歲月。

    這個秋天北風來的比往年都要早些,西安通往蒲城的土路上,一個少年艱難地拉著一輛架子車逆風而行,架子車上竟然是一具屍體!

    少年是15歲的九娃楊虎城!車上拉的是他父親的屍體!九娃楊虎城的伯父參加反對滿清政府的革命活動,官府抓不到他,就把虎城的父親抓去抵罪,這年秋天虎城的父親被絞死在西安城門口。當時家中只有母親和弟弟,年少的虎城步行數百里到西安把父親的屍體拉回家。少年喪父的巨大悲痛使得他學會了堅強。不久,他就組織了有七戶農民參加的“中秋會”,並很快發展成有數百人之多的“刀客”組織。

    陜西刀客大多獨來獨往,吃一碗油潑面,喉幾聲秦腔,販私鹽,劫官銀,鋤強扶弱,他們懷揣兩尺鐵刀,匿于鄉間村落,重信講義,十足遊俠遺風。

    惡霸李禎橫行鄉里,楊虎城就在一個秋天的夜裏殺了這個惡霸,為蒲城的百姓除了一害。其實楊虎城和李楨本來不認識,只是聽説了他的“惡行”才憤然將他除掉。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少年虎城的性格特點:那就是非黑既白,絕對不和對手調和,要麼你死要麼我亡。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日後這個“蒲城”漢子敢動當時中國的最高行政長官蔣介石了。

    “西安事變”發生後國民黨元老于佑任説:“這個陜西“冷娃”!近代陜西才子、文學家吳宓,曾將陜西“冷娃”這種群體性格概括為:生、冷、蹭、倔。在關中方言中,“冷娃”的“冷”字,其含義可以説比較豐富:説話辦事不善察言觀色直來直去出人意外的冷不丁,是這種“冷”;外表冷峻,寡言少語,是這種“冷”;認死理,一根筋,八頭牛也拉不回,也是這種“冷”。稱一個人為“冷娃”,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褒義,有驚嘆、欣賞、讚許的含義。這種“冷娃”的性格在今天的蒲城地區的一些民俗中間還能見到。

    這是蒲城的山西村,村中正在舉行每年一次的打鞦韆活動,每到夜幕降臨,村民偏愛點燃柴火在火堆上打鞦韆,這就更增加了難度和驚險刺激。相傳盪鞦千本來是北方遊牧部落的一種遊戲。戰國時期,齊桓公北征時,才將這種遊戲帶到漢族地區來。蒲城人打鞦韆的歷史現在已經無從考證,老人説有這個村子就有打鞦韆的遊戲了。

    這是楊虎城青年時代做的一首詩,詩詞質樸豪邁,頗能顯現出青年時代楊虎城的性格特點:那就是扶弱濟困,有古代遊俠之風;殺富濟貧,好比秦漢劍客之舉。做這首詩時候,楊虎城和他的刀客兄弟已經加入了同盟會。

楊虎城
    袁世凱稱帝,楊虎城任反袁的靖國軍支隊司令,率部與皖系軍閥和北洋政府的八省援陜軍對抗。1922年初,幾乎所有的靖國軍部屬均接受直系軍閥的收編,惟有楊虎城誓不投降。1926年,直系軍閥吳佩孚派率7萬人入陜,包圍西安城長達八個月,楊虎城奮勇抗擊,以孤軍同十倍于自己的敵人抗爭,城中糧食斷絕,百姓食樹皮草根裹腹。

    據説當時為了提高士氣,楊虎城曾調集幾百面堯山大鼓敲擊來鼓舞士兵。這就是蒲城地區的堯山大鼓。現在堯山周圍鄉鎮村莊,幾乎每一個村子在農曆4月清明前後都要舉行有堯山大鼓的表演,堯山大鼓氣勢宏偉,頗能反映出蒲成的民間風貌。

    這裡冷娃性格中“軸” 的特點發揮出來﹗是一根筋﹗認準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當年楊虎城發誓,一但西安被攻破,他就在鐘樓自殺!為防止敵人利用他母親來要挾他,他命令,任何人不準將有關他母親的消息向他報告,否則軍法處置。楊虎城所以怕敵人用他母親來要挾他,是因為他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

    其實,“冷娃”面冷心不冷。長安戰役後的一天,正在軍中的楊虎城接到了母親從蒲城郵寄來的信,信中稱老人身體不好,讓虎城速速回家探望。虎成趕緊回到“蒲城”的家中。但是母親正好好的在家中呢。原來,蒲城一個老中醫非常仰慕楊虎城的英雄人格,主動要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楊虎城。虎城的母親很喜歡這個孝順的女孩子,就寫信給正在軍中的虎城,稱自己生病了讓他回家來,虎城回家後才知道母親的心意,孝順的虎城奉母命跟這個女孩子結了婚。

    這個女孩就是楊虎城的的第二位夫人張蕙蘭,楊虎城和第一位夫人羅佩蘭是在軍隊中認識的。1922年,羅佩蘭生下了第一個長子拯民,楊虎城欣喜若狂。這是當時他寫給家人的幾封書信。

    在信中,楊虎城對母親的飲食起居詳細的問候,還叮囑第二位夫人張惠蘭照顧好正在生孩子的羅佩蘭,他在信中寫到:飲食起居一切小心,孩子奶水不知能否夠吃,現在雇有奶子沒有?請速速雇人,即便多費些錢亦不要緊。

    由於常年在外,楊虎城回家的機會很少,賢惠的張惠蘭一直默默無聞地操持著家務。羅佩蘭生下第2個孩子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這兩個孩子也是張慧蘭照顧長大的。

    楊虎城給第一個孩子起名“拯民”意思是拯救民眾于水火之中。這種拯救民眾,拯救國家的情懷貫穿了楊虎城一生的追求。後來他的幾個孩子的名字中也都有這個“拯”字,楊拯英,楊拯美,楊拯中......

    作為一個沒有念過幾天書的普通婦女,張惠蘭日後表現出了她極其不平凡的一面,楊虎城被殺害後,張惠蘭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也相繼夭折。在巨大的悲痛裏,她還堅持把虎成第一位夫人和第三位夫人留下的幾個孩子養大成人。性格堅毅,品德高尚的張惠蘭在2000年去世,她被破格安葬在楊虎城烈士陵園內。

    老人上學的這所小學叫孫鎮培民小學,就坐落在楊虎城出生的“蒲城”甘北村,這是當時出任陜西省主席的楊虎城自己出錢建成的。

    據楊恒志説,他們家裏周圍村子裏的小孩子都到這所不收錢的學校來上學,附近村子裏再也沒有因為沒錢而念不起書的孩子了。

    楊虎城自己出身貧寒,小時侯只念過一年多的私塾,由於識字不多,工作中的楊虎城遇到很多不便,後來,為了應對繁忙的公務,他只能主要依靠“聽”來學習。他的聽覺非常敏銳、記憶力很強、只要念的清楚,無論多快他都能記住。因為自己上不起學而同情念不起書的窮孩子,我們看到楊虎城對待家鄉蒲城人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單是給了蒲城人民,更給可整個陜西人民,整個中國。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日後他會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而能犧牲自己。

    這所中學叫堯山中學,是陜西省重點中學之一。也是1934年楊虎城當陜西省政府主席時候自己出錢創辦的一所高級中學。學校當時佔地180畝,包括教室十二間,師生宿舍八幢,辦公室、食堂、走廊一百多間。考慮到學校的經費來源,楊虎城還籌辦了咸陽煉油廠補充學校的經費,另外還在蒲城的洛河邊購置了三千多畝水天作為學校的資産。

    他計劃先是建一個中學,一個農業技校,在建一所師範一所大專,還要在周圍建十幾所小學,形成一個學校群。

    但是,他的宏偉的教育計劃卻因為一件事而中斷了。1935年的一個星期五,當時的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突然播出一條消息: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上決定撤消了楊虎城陜西省政府主席的職務。

    這次撤消楊虎城職務,事先並沒有通知楊虎城,是蔣介石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進行的。這是楊虎城所不能忍受的恥辱。他説:“官不做沒有關係,這種做法太惡劣了。”

    楊虎城被免去省主席職務後,就回家鄉蒲城過了一段隱居的生活。這裡就是當年楊虎城在蒲城甘北村的故居,這個窯洞是故居花園裏一處避暑用的房間,在窯洞上方有一塊匾額。匾額上寫的字是:“聊以擬伏臘”這是1934年花園建成時寫的。這幾個字的意思是暫且用來作為冬季避寒,夏季避暑的地方。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

    這位老人今年已經70多歲了,她住在西安市內的一個安靜的小樓房內,她叫楊拯美,是楊虎城和謝保珍的2女兒,老人還珍藏著一些當年父母留下的照片,她給我們講述了照片背後的故事,這是一位偉大女性對自己的大英雄的丈夫忠貞不于的愛情故事。謝寶珍原本是奉黨組織的命令到楊虎城軍中做宣傳工作的,可是,英雄虎膽的冷娃楊虎城深深打動了她的心,她最終嫁給了楊虎城。

    西安事變後不到一年,蔣介石就對楊虎城進行了報復,逼著他出國考察。

    楊虎城剛剛抵達舊金山,國內就傳來日軍進攻盧溝橋的消息,他當即致電好友宋子文:“日寇進迫,國將不國,弟以革命軍人,何忍此時逍遙國外,擬由舊金山返國抗敵。”後來他又多次打電報給蔣介石,要求回國抗戰,都遭到蔣的拒絕。

    繞過層層阻礙,楊虎城最後還是回到了祖國。1937年12月2日,剛剛到達南昌的楊虎城就被蔣介石派來的特務拘禁起來。

    1937年---1945年這一時期,國共兩黨又開始了第二次合作,在慶祝國共合作的聲浪裏,在蔣介石如日中天裏的聲望裏,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口號聲裏,在蔣介石國民黨“開放言論、集中人才、赦免政治犯”的談話裏。中國,在走向自由,楊虎城,在失掉自由!

    其實,他本可以避免這種悲劇命運,可是,是一腔抗日熱血,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性格讓他無怨無悔。

    楊虎城被關押到貴州西烽的一個山洞內,謝葆珍主動向上級請示要去探望獄中的楊虎城。

    楊虎城本來有機會出來,蔣介石曾經説:只要他寫悔過書,就放他出來,、楊虎城又一次表現出了“寧折不彎,不肯就範”的冷娃性格,他説:我為了國家民族,無罪可悔。

    採訪:楊虎城女兒 楊拯美

    但是她為什麼帶上我那個哥哥楊拯忠,她覺得帶一個孩子去以後,對我父親是一個安慰,所以當時就一定要去,她就帶著孩子,她知道去了以後不一定能回來,這個她也明白,所以後來在監獄裏,特務知道謝葆珍是共産黨員。

    在獄中,謝保真與楊虎城度過了9年的囚禁生活。兩個人再也沒有回到家鄉蒲城。楊虎城的幼女楊拯貴也是在獄中出生的,謝葆珍最終沒能陪著丈夫走完自己的人生路,1947年不幸死於獄中。

    1949年9月,解放軍開始向西南,西北進軍,楊虎城被蔣介石下令殺害在重慶的戴公祠,一直到楊虎城被害時,謝寶珍的骨灰都放在楊虎城的枕頭邊上,就在特務的匕首刺向他的那一刻,他們19歲的兒子楊拯忠還緊緊抱著母親的骨灰盒同時遇害的還有楊虎城將軍的19歲兒子、8歲的女兒、副官、秘書、和秘書7歲的小女兒等數人。

    今天的蒲城人沒有忘記楊虎城,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這個“蒲城”冷娃。

    這是蒲城的堯山中學作于30年代的一首老校歌,這是楊虎城一生奮鬥不已,堅持抗日的最好寫照,今天的孩子還能唱起這首歌曲,就是對這位生於蒲城,長在蒲城的英雄最好的紀念。(編導:張皓 攝像:代巍)

責編:郭翠瀟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