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節目查詢

景德鎮《瓷苑人家》11月7日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3日 15:14

  編導:陳巍  攝像:劉暢

  瑤裏位於中國江西省和安徽省交界處,群山環抱,河谷交錯,秀麗的山水風光吸引著來自各地的遊客。在瑤裏,經常可以看到背著相機、拿著寫生本的人,但像這種年紀的老人卻不多見,他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


  今年70歲的張松茂是景德鎮著名的陶瓷藝術家,每年他都要抽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外出寫生。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專門從事陶瓷藝術創作的人應該是在畫室或者是在窯爐旁工作,其實張松茂剛開始在瓷器上作畫時,也不懂什麼叫寫生,什麼叫創作。

  張松茂的父親張德生就是景德鎮的繪瓷高手,為了家裏的生計,張松茂12歲時就開始一邊跟父親學藝,一邊在作坊中工作。在景德鎮制瓷業的歷史中,這种家族式的經營和繪瓷技藝的代代相傳可以説是司空見慣。

  最初,張松茂只能對著別人的圖案照葫蘆畫瓢,但這種刻板的臨摹也使張松茂在繪瓷技藝上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

  儘管張松茂自小跟隨家族中的長輩學習畫瓷,但他的成長和成熟,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就註定了他既與傳統有著很深的淵源,又緊跟時代,接受了新的藝術觀念。

  這幅瓷版畫畫于1953年,當時18歲的張松茂在上海看到了這幅名為《政權歸蘇維埃》的油畫,十分喜歡,就把它畫到了瓷版上。雖然這依舊是臨摹別人的作品,但它卻是第一次在瓷板上畫出了極具油畫效果的圖案,這不但使張松茂的作品引起了陶瓷界的廣泛關注,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張松茂,使他開始廣泛關注與陶瓷截然不同的其他藝術形式,無論是金石、書法,還是剪紙、年畫他都認真研究,從中汲取有利於創作的藝術養分。同時,張松茂還不斷地出去寫生,從大自然中尋求靈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張松茂的瓷板山水人物畫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這類作品,古典雅致,畫中的形象雋美而傳神,構圖疏朗而嚴謹。這幅《三顧茅廬》的瓷板畫是張松茂的得意之作。在這幅以雪景為主的作品中,幾許艷麗的色彩全部用來勾勒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物,使整幅瓷板畫顯得氣勢雄渾峻奇,意境開闊高遠。

  此外,張松茂也擅長花鳥畫。他的筆法工致細膩,筆調清新脫俗,筆韻高雅秀逸,而張松茂最喜歡的還是牡丹。為了畫好牡丹,他曾多次到洛陽去寫生。

  1997年,張松茂創意並繪製了一幅《紫歸牡懷圖》的瓷板,在這副作品中,紫荊花在牡丹的簇擁中綻放,寓意子女回到了母親的懷抱。1997年7月1日,這幅瓷板被選為江西省人民政府贈送給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禮物。 

  在張松茂五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曾多次到世界各地舉辦陶瓷展,他的大量作品被海內外人士收藏,但也有一些作品是外人很難見到的,它們被張松茂的大兒子張曉東收藏著。

  1994年,景德鎮市命名了24家“陶瓷世家”,這之中,只有張松茂和他的夫人──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徐亞鳳是把兩個“陶瓷世家”結合在了一起,可以説在這兩塊“陶瓷世家”的金匾背後記錄著張松茂和徐亞鳳兩家人近百年來與景德鎮陶瓷不解的緣分,而徐亞鳳的這個“陶瓷世家”,更是由於與“珠山八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直接影響到她在藝術上的創作。

  徐亞鳳的祖父徐仲南和她的舅舅劉雨岑都是“珠山八友”的成員。


  “珠山八友”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創作團體,它成立於20世紀的20年代。在清朝末年,專門為皇帝生産瓷器的禦窯廠倒閉後,一大批知名的瓷畫藝人轉入民間,其中的一些人因為經常在一起談詩論畫,就發起組織了"月圓會",又由於他們常常聚在珠山,所以人稱"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其實並不只有八個人,它實際上是一個團體,他們主張畫必有意,應該充分發揮各自的個性,強調把詩、書、畫、印與制瓷工藝完美地融為一體。

  徐亞鳳的祖父徐仲南,在“珠山八友”中年齡最長,他從事陶瓷繪畫創作近七十年,廣博眾採,花鳥草蟲,人物山水無不精到。而徐亞鳳的舅舅劉雨岑,在“珠山八友”之中年齡最小。劉雨岑對陶瓷美術所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在前人技法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水點法”。劉雨岑後來也被人們稱為“水點大師”,而徐亞鳳所繼承的正是這種“水點”的技藝。

  在跟隨舅舅劉雨岑學習的過程中,徐亞鳳又將女性特有的細膩融入到了創作之中,使她的作品充滿了清新恬美的氣息。

  1975年,徐亞鳳因為她精湛的“水點”技法而成為毛澤東主席用瓷的設計師。

  這套後來被人們稱為“7501”的瓷器實際上是江西省委託在景德鎮的國家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為毛澤東主席設計製造的。

  這套毛澤東主席用瓷現在已經被海內外人士廣泛收藏,每件瓷器的價格由當年的幾十塊錢漲到了上萬元。但徐亞鳳的創作沒有滿足於僅僅停留在舅舅劉雨岑所創造的“水點” 技法上,尤其是在與張松茂結為夫婦後,兩個人經常一起出去采風,使她的作品在山水花鳥之中又充滿了生活的情趣。現在,讓兩位老人感到欣慰的是他們的兒女也走進了陶瓷的世界,繼承了他們的事業。

  張松茂和徐亞鳳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無一例外地都從事著與陶瓷相關的工作,甚至連兒媳與女婿也都從事陶瓷藝術的創作。

  他們的女兒張慧和女婿都是江西省的高級工藝美術師,並在景德鎮建立了一家陶瓷工作室。

  張松茂的二兒子張曉傑已經是省級的工藝美術大師。由於受父母的影響,張曉傑從小就喜歡畫畫,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粉彩。

  在張曉傑的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發現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一類是在傳統的器型上畫出的傳統的圖案,在這類作品中可以看出張曉傑深厚的傳統繪瓷技巧與獨有的家庭傳承。而在他的另一類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則是一種與他的父母,甚至與景德鎮瓷藝都截然不同的風格。

  張曉傑的這種風格來源於他所接受的學院教育,更來源於他內心的一種感悟,與他的前輩們不同的是,他更注重淋漓盡致地發揮個人化的情感,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張曉傑都把自己的作品用“夢”這個字來命名。

  在張松茂的身上一點也看不出老年人的保守,雖然他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風格,但對於子女,他卻主張他們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在人生上,都要步入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張松茂的大兒子張曉東也曾經跟隨父親學藝,而且也是一名高級工藝美術師,但1991年留學日本後,張曉東的生活軌跡發生了變化。


  現在的陶瓷創作和很多藝術門類一樣,都受到經濟浪潮的影響,張曉東從商後,一方面利用海外的資金辦起了陶瓷工廠,另一方面又扮演起家族創作的經濟代理人的角色。從那個時候開始,張松茂和從事藝術創作的家人就都不再參與經營的事務了。

  張松茂常常感慨,從他的父親,到他自己,再到他的兒女,在將近百年的時間裏,他們這個陶瓷世家與景德鎮共同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風雨,而他們留給後人、留給景德鎮的,就是這綿延不斷的對陶瓷的深情……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