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藝術人生》清明節特輯《背影》
??對大師的懷念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4日 08:51 來源:CCTV.com

   

     如果先生還在,有多少季節可以重來…你聽那出話劇剛剛開幕,是誰吟誦著獨白。假如先生還在,有多少浪漫可以重來…你看那臺話劇百轉千還,是誰編織了精彩…那出話劇高潮迭起,是誰掌管著仇愛…石維堅深情的朗誦拉開了央視《藝術人生》清明節特別節目《背影》的序幕。

    在北京人藝的首都劇場,在大師們創造過無數經典的鏡框式舞臺上,一幕幕往事歷歷在目,對曹禺、老舍、田漢、焦菊隱、郭沫若等九位逝去話劇大師的記憶,猶如恍若眼前淡逝的歷史,再度被漸漸喚醒。

   

    在中國話劇百年誕辰的時候,這也許是一種向中國話劇所記錄的一個民族的精神致敬的最好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能傳達後來者對百年曆史的敬意,同樣能擴大尊重傳統節日文化和文化傳統的群體意識。

    在傳統節日中,清明節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留傳著生者對死者祭奠的一種傳統。在清明節,在歲月流動的間隙中,共同緬懷遠行背影的大師們,應該是我們洗禮生命記憶最好的理由。

   

     朱軍推著九十三歲的歐陽山尊緩緩上了場,《背影》從中國話劇奠基人歐陽予倩曾經在日本出演的話劇《黑奴吁天錄》片段《黑奴恨》的表演開始了中國話劇百年形象的回憶。

    歲月滄桑,璀璨記憶。1964年就再也沒有排演過的田漢晚年的巔峰之作《關漢卿》在《背影》現場復排了,四十三年過去了,激情重回。王慧源、陳希光的表演雖然是片段,卻也精彩。

  

    田漢的次子田大畏回憶説:‘我感覺到,父親是為了戲劇而來到這個世界的,就是説無論環境怎麼惡劣,怎麼樣困難,只要牽扯到跟戲劇或者戲劇運動有關的事,他是不知道疲勞的,一切只要他寫戲,和朋友談戲、看戲,就不知道疲勞,一切都不存在,對他説起來一切客觀困難都不存在。身後,在田漢先生的骨灰盒裏並沒有骨灰,裝的就是一本《關漢卿》。’

    朱琳老人還説起了田漢1944年將兩張救命的車票轉讓的事。當時從桂林到重慶的汽車票的價格就相當於一根金條,因為那是可以救命的車票啊,被田漢先生轉給同樣處境悽然的石連心和朱琳。本應是很艱難的選擇,卻讓位於很本能的反應,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這應該就是我們懷念這位才華橫溢的話劇大師最好的初衷吧。懷念不只是因為他和他們是一段話劇歷史的代表者,更是因為他們是人格翹楚的化身。那種人格閃耀的亮光透過歷史的埃塵,依然在時間的深處閃閃發光,照見我們景仰的眼睛。

    《雷雨》幾十年,有一代接著一代的觀眾。一代人的傳奇蕩滌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曹禺的名字和《雷雨》的名字都可以用家喻戶曉來形容。曹禺的女兒萬方説:‘寫出超越《雷雨》的話劇是父親最大最大的願望,父親晚年有一種神經官能症,睡不著覺。他的痛苦是他想寫東西,覺得心裏有很多很多東西要寫,心裏一份對創作的渴望和無法真正實現的矛盾,變成了一種折磨,一直陪伴著他的晚年。’為了向曹禺先生表示深深的緬懷。1954年《雷雨》首演的演員們白髮重聚在《背影》的現場。想當年,《雷雨》在三地演出的時候應該説是造成極大的轟動,人們爭相觀看,爭相傳誦,幾十年過去了,這些老藝術家再次來到舞臺上。《雷雨》第一代的四鳳扮演者俞恩和現在的四鳳扮演者白惠,兩個人一起站在了曹禺的像前,用鮮花表達著無盡的思緒。《雷雨》的張力、跨度、歲月,滄桑,在這裡以這樣的形式被完全表現出來了。

    在馮遠征對老舍先生緬懷之後,朱軍説的一句話該是可以作為對老舍先生的評語了。‘記得偉大的劇作家文學巨匠托爾斯坦,在聽完小提琴曲説過這樣一句話,通過這首樂曲似乎觸摸到了苦難人的心。通過老捨得《茶館》、《駱駝祥子》我們似乎觸摸到了人民苦難的靈魂。’這大概就是為什麼連兒子舒乙也稱之為老舍先生的原由吧。舒乙説‘老舍先生在抗戰的時候由濟南轉往武漢,組織全國中華文藝界抗議協會,只要是愛國的都組織起來抗戰,老舍先生寫了一個花市的詩詞,聲言要把理變成刀槍,全身心投入到拯救祖國的神聖戰爭中去,將來死了以後,希望有人給自己的幕前立一個小的碑,寫上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一起,這是老舍先生給自己下的定義,一個文藝界盡責的小卒。’

    《藝術人生》的特別紀念節目《背影》還在郭沫若先生的女兒郭萍英的回憶裏,在藍天野、蘇民兩位藝術家的敘述中,懷念了氣勢磅薄、要把包含一切罪惡的黑暗燒燬的歷史話劇家郭沫若先生,以及為中國話劇幾盡畢生精力的導演焦菊隱先生和黃左臨先生、紅色話劇作家夏衍先生。《茶館》、《關漢卿》、《蔡文姬》、《雷雨》、《日出》…那些給百年話劇留下璀璨文化遺産的大師們,在巨變的百年曆史中如燈如炬,一直照耀著後來者腳下的路和心中的夢想。

    一位詩人曾這樣説過,假如戲劇沒有脊梁,就難以塑造項天立地的中華山魂;假如戲劇沒有熱血,就難以塑造澎湃萬里的中國海魂。正是因為先生們的存在,戲劇才有了自己的靈魂,才能真正走進人們的心靈深處,才能激勵著後來者塑造出一個的民族真正的文化精魂。

    《背影》給了我們一個生命懷想的空間,通過大師的同志、兒女、學生、演員的表述,我們慢慢了解到大師們舞臺上下的耀眼之作和生活的點滴事跡。讓曾經感受、感動的心靈,重新回到跟他們在一起生活的難忘歲月。也讓我們可以以一個非經歷者去體驗、見證中國話劇史上逝去的偉大生命一生所歷經的足跡。並從鏡頭的記錄中,感知到一份由衷的哀思和敬意。

    最後,多聲部《送別》的純凈童聲,讓所有人的情思,都回到了多年之前的輝煌時刻。而那些失去的音容,那些傷逝的偉大,其實從來曾遠離過我們,因為留下的話劇還在演,因為不變的精神還在心中。低下頭懷念先生們的點滴回憶,抬起頭,看見春光洋溢的景色與希望,於是真的就有了向前繼續走的勇氣和信心,我們深深的知道,將要面對的一定是大師們所能希望的、我們所能追求的新話劇與新生活。

    2007年4月5日(週四)清明節當天《背影》在CCTV-3綜藝頻道21:15準時播出。屆時敬請關注《藝術人生》紀念中國話劇百年清明特別節目《背影》-對大師的懷念。

(文/姜川 攝影/李少林)

責編:吳祺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