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五代浮雕武士石刻(2007/06/14)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5日 13:39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兩個武士從一起鎮墓,後又經歷被盜後分開,如今又重新回到了祖國大陸。

  最近這段時間,在湖南長沙,有一樁頗為轟動的文化盛事,那就是我們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館藏珍品到這裡展出,名字就叫《國家寶藏》。這個展覽規模盛大,展品精美,開展2個多月,已經吸引了超過17萬的觀眾來參觀了。今天,我也帶您到那裏去看一看,還要介紹一件平常難得一見的好東西。

  湖南省博物館的這次名為“國家寶藏”的展覽中匯集了50余套展品,件件展品都是稀世珍寶。在展廳內每件展品都吸引了眾多遊客的參觀,展廳的出口處,一件展品使得許多遊客的佇足觀看,走進一看,我們竟也被這件展品精美華麗的外表震驚了。這是一件長方形漢白玉石上浮雕而成的武士像。雕像中的武士怒目圓睜,面龐肥腴,身著金黃的胄,綠色的甲,紅色的袍,雙手拄劍站在一個臥牛背上,劍直插一朵美麗的蓮花。他的頭後傲然挺立著一隻華美的鳳鳥。從這座雕像的介紹牌裏我們看到,他是一座彩繪的浮雕武士石刻。這是河北曲陽縣靈山鎮的一個叫作西燕川的山村。村西不遠是一處被群山環抱的小盆地,當地老人稱這裡為“墳山”。


  當地老百姓有這麼一個説法,説過去這有個墳堆,所以叫墳山。在1994年的時候,一批犯罪分子到燕川以後,把這個墓給盜掘了,我們文物部門得到消息以後呢就進行了發掘。

  根據墓裏出土的墓誌銘來看,這座墓的主人是五代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

  唐朝末年爆發了一場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以後為了平復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部下,唐中央政府就委任一些節度使來讓他們節度各州。在河北三鎮盧龍、成德、魏博設立了三個節度使。這些節度使權利很大,他們經常為了爭奪地盤打仗。唐中央政府為了隔斷盧龍節度使和成德節度使之間的關係就在他們中間安設了一個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就是這個義武軍節度使,節制易、定、祁三州的。從他的墓室結構不難看出,王處直確實是個出身富貴,權利顯赫的人。

  這個墓呢,具有典型的晚唐的五代的墓葬的一個特點,就是前堂後室,就是雙室墓。前室相當於咱們現在的客廳。後室就是所謂人們睡覺的地方,是寢室。前堂後室。

  但是,唐代墓葬是有嚴格等級制度的。一般品官,即便是正一品,只要沒有皇帝的殊寵,也是不能便用雙室墓的。然而連一品官都夠不上的地方官員王處直,就使用了如此豪華的雙室加雙耳室墓。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王處直有一個養子叫王都。王都武藝高強,野心也很大。王都為了奪取他養父的軍政大權,在王處直的晚年發動了一場兵變,他不光下令殺死養父的心腹將領和所有子孫,還把他的養父王處直軟禁了起來。兩年之後,王處直憂憤而死。王都為了表示孝心,也為了給自己挽回一點薄面,就為養父修築了這樣一座建築和裝飾都極為講究的雙室大墓。墓內各室墻壁上,全部彩繪有壁畫。還有極富文人畫情趣的獨立山水畫和花鳥屏風畫。其次,墓內前、後室中,還在多處墻壁間鑲嵌著規格不同的漢白玉石浮雕人像。如前室四壁上方,嵌十二生肖及人像浮雕;後室棺床兩側,各嵌一塊大型眾多人像浮雕,分別為“奉侍圖”和“散樂圖”。我們看到的這座彩繪浮雕武士像正是位於這座雙室墓的前室。除了這塊浮雕武士像,還有另外一塊浮雕武士像與他相映成對,站立在甬道的兩側。那麼這兩塊相對而立的浮雕武士像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

  我認為他這兩塊浮雕啊,應該是門神。一個是他在門的兩側,在門的位置嗎,他就是門神。另外呢,從他們的形象來説,他怒目而睜,就好像在告誡那些鬼,你們不能進來,我在保護著墓主人。

  但是,有人卻持有不同的觀點,認為這件浮雕武士像和另一件武士像應該稱為天王俑。天王俑源於佛教的護法神---四大天王。由於天王可以鎮妖降魔,所以古代人將天王做成俑的形象,放在墓門旁邊。認為這樣可以保護墓主人的靈魂。天王俑一般都以腳踏鬼神的造型出現。

  但是我個人主張這個形像是一個天王俑的形象,因為他天王俑鎮墓的造型從古到今到後來都有的。他的造型剛開始是中國的傳統的方式,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天王俑的形象就開始變成鎮守墓門的一個武士的形象。

  其實,無論他們是天王俑還是門神似乎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身上傳遞給後人的信息仍是那麼鮮活而有魅力。正如他們身上那鮮艷的彩繪一樣,讓觀賞者醉倒沉迷。可是,經歷了千年曆史沖刷後的彩繪,為什麼到現在仍舊光艷如初呢?

  它主要是因為他用的顏料是一種礦物顏料。礦物顏料和他結構不太緊密的漢白玉結合到一起他有一種滲透,顏色滲透到裏頭就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再加上這個墓埋葬之後,他的前室沒有被盜過,它是一個還原的環境。所以呢,他應該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好的,比較鮮艷的一種保存狀態。

  一層層籠罩在這件浮雕武士像的歷史迷霧漸漸被我們撥開,映現在我們眼簾的仍是這件雕像那令人驚嘆的藝術風格。他的雕刻手法是那麼精準和細膩,刻畫的栩栩如生。到底是何方之人能有此鬼斧神工的技法呢?

  曲陽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一個地方,從漢朝以來呢,這個地方雕刻是十分發達的。因為曲陽自古就盛産一種石料,叫漢白玉。所以從漢代到現在這種雕刻工藝一直就沒有間斷過。所以從曲陽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藝術作品,就是雕刻作品。

  從這名武士的穿著和面目特徵來看,無不體現著唐代人的風格面貌。眾所週知,唐代的藝術作品中人都是以豐滿肥胖的形象出現,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宋代人的審美喜好漸漸由丰韻轉變成了瘦弱的形象。而五代的這塊浮雕武士像既受著唐代人豐滿形象的影響,又沒有宋代人追求的纖瘦。這件武士浮雕像的藝術風格同他所處的時代一樣,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他是短短的五代中的一件及其罕見的藝術作品,更是五代時期雕塑的典型。

  從這件雕刻作品的藝術風格來看,我覺得這件東西是千年難得的一件,極其優秀的作品。如果這件文物給他定級的話,那肯定也是最高等級的文物,屬於無價之寶。

  這件浮雕武士像有一個特殊的別名,叫做“海歸天王”。且不追蹤他是否是門神還是天王,倒是“海歸”這個定位讓我們倍感好奇。到底他有著怎樣的離奇經歷呢?

  2000年的2月底,北京中央美院的一位學者在訪問美國時拿到了一本嘉士德拍賣行的拍賣目錄。當他看到拍賣本的209號拍品時,一下子怔住了,這是一塊漢白玉武士浮雕,這塊浮雕武士像和他幾年前看到一批浮雕像竟如此相像。那批雕像正是王處直墓出土的位於後室的散樂圖和奉侍圖。這位學者馬上把這件事情告訴給自己的一位好友,河北畫院的畫家費正先生。經過對證、取樣和研究,拍品209浮雕正是1994年王處直墓甬道處被盜的兩塊浮雕中的一塊。

  當時我就趕緊通知我們的文物系統。告訴他們有這麼件事。完了文物系統也經過非常艱難曲折的運作,通過國家文物局最後把這件東西要回來了。我看了那時是非常振奮人心的。當時能要回來覺得心裏非常的高興。

  就當這塊浮雕武士像順利回歸祖國的同時,他的同伴,另外那塊被盜的浮雕武士像因此也浮出了水面。

  當時紐約有個大的收藏家叫安思遠。安思遠看到這個浮雕以後,他就馬上打電話給中國國家文物局的一個官員,説我在幾年以前,也收到過這麼一塊浮雕,他的特點和尺寸跟你這塊是一樣的。安先生首先把這個東西捐獻給中國大陸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個武士從一起鎮墓,後又經歷被盜後分開,如今又重新回到了祖國大陸。儘管他們現在不能如從前一樣為主人守墓護靈,但他們威武莊嚴的形象依舊震懾著世世代代人們的心靈。永久的成為人們心中那位最神聖、最威嚴的武士!

責編:藝術品投資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