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鎮館之寶─錦州權仗(2006/08/15)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6日 18:50 來源:CCTV.com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講藏品故事,賞稀世珍寶。今天繼續播出系列節目《鎮館之寶》。説到今天這個鎮館之寶啊,我就跟你説説遼寧省錦州博物館的一件稀世之寶。據説,這件寶貝跟消失的紅山文化有關。我們知道繁榮了數千年的紅山文化,突然在4000年前神秘消失。而且在紅山文化遺址以後的夏家店遺址的文化特徵,都不是紅山文化的風格。那麼,這件藏品到底是件什麼模樣的稀世珍寶,它與紅山文化又有何關聯呢?它的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1986年4月的一天,一位神秘的老人,走進了遼寧省錦州博物館的辦公室。他手裏抱著一卷東西,小心翼翼地打開遞給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看,這一看讓工作人員大為震驚。

  錦州博物館館長鄭志宏:水手營子村民周正席,他在挖自家豬圈取土的過程中,挖出一件青銅器,他也沒當回事。隨手呢就把這東西呢,送給他家小孩兒玩兒去了。

  當時錦州地區的農村,生活還是比較艱苦的。在地裏撿的廢銅爛鐵,都送到廢品收購站換錢,貼補家用。那麼,這根銅棍的命運,能逃過這一劫嗎?

  錦州博物館館長鄭志宏:但是呢,這個小孩兒的爺爺,是當地一位,一位小學老師,有一定的文物知識。他發現他孫子玩兒這東西,他問,這東西哪兒來的。孫子就告訴他爺爺説,這個東西是我爸,挖豬圈挖出來的。

  於是,便有了前邊老人拿著東西,送到博物館的那一幕。錦縣松山鄉水手營子村,在古代是通往關內的一個驛站。因此當地農民在種田、打井、建房時都能撿到古代的瓷器、兵刃和錢幣什麼的。而這件銅器的品級,顯然要高出很多。

  錦州博物館館長鄭志宏:經過館內我們,館內的專家,鑒定一看,是一件青銅器。所以呢,馬上就是與我們館,組成專家挖掘組。對呢,這個豬圈進行了清理。

  那麼,它到底一件幹什麼用的器物?它又是什麼時代鑄造的呢?於是,帶著這些疑問,錦州博物館兵分兩路,一路帶著文物到瀋陽找省內專家鑒定;一路組成挖掘組,專程來到村裏實地踏查。

  主持人:遼寧省錦州市是東北入關的咽喉要道,自古就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錦州作為遼西地區的中心城市,是中原人與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混居的地方。也是古老的紅山文化遺址發掘地之一,地下文物豐富。那麼,這件出土的銅傢伙,它又是怎麼落到了這個農民手中的呢?

  1986 年4月8日上午,錦縣松山鄉水手營子村村民周正席,在自家院子的豬圈裏起糞。無意中他的鐵鍬被一個堅硬的東西彈了回來,周正席伸手就拽出一個銅傢伙。

  錦州水手村民周正席:我的鐵鍬這一蹬,嗤溜一下子。嗤溜一下子,我拿鍬一敦,看挺硬。摳出有一尺多長。我伸手一掰,就掰折了。掰折了,我也不知道掰折了,我一看茬口,好像銅。完我又往裏挖了一下,挖了一下又露出有一尺多長。我一掰,又折了。我説這真長啊,我説再往裏摳吧。這一摳,就摳到那個北墻底下了,我就給它拽出來了

  這個既像鐮刀又不是鐮刀的銅傢伙,有七、八十厘米長,斷了三節,挺重,造型十分古怪。如果送到廢品收購站換錢,怎麼也值個十元八塊的。可這是一件什麼東西呢,周正席也不明白。

  錦州水手村民周正席;它帶個鉤,鉤上還有雲卷,完我就扔外邊。還有上頭,那個雲卷上還有,鑲的小綠玩藝兒,也不知道啥玩藝兒。一摔地上,掉了。

  據史料記載:錦州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可就是很少有高品級的文物出土。幾天過去了,去瀋陽省博物館的人打來電話説;幾位知名專家認定,這是一件商周時期的文物,在中國還沒有出現過,他們還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錦州水手村民周正席:隔幾天,館長也都來了,上這兒看看這地方。給我爸弄個獎狀,還給三百塊錢。

  這一鬧騰,周正席家出土寶貝了,博物館還給了周家很多錢。十里八村的人們都來圍觀發掘現場。可誰曾想,正是這次發掘,揭開了一段被塵封了數千年的,北方少數民族和中原大軍征戰的歷史。

  主持人:有著中華民族文明曙光之譽的紅山文化,在經過一段相當長的輝煌之後,突然消亡了。其後續文化,也就是後紅山文化,雖然有相當一部分,具有紅山文化的特點。但它的主體部分,已經不具備紅山文化的特徵。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出現呢。在4000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1/2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