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陽光大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陜西花饃製作全過程

CCTV.com  2008年06月24日 16:1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內容速覽]    中國的飲食文化向來博大精深,八大菜係名聞全世界。可就在西北這片乾燥灰黃的泥土地上,聰明的勞動人民竟然將再普通不過的麥麵饅頭變成了精緻的工藝品,在傳統的節日中,當地的民俗慶典中,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吉祥物,也成為陜西這塊土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感謝《保姆鞋類大比拼》一集中2號選手李麥葉帶給我們的精彩表現,在她憨厚的表情裏,我們也看到了來自陜西的家政員多才多藝的另一面。

  簡介:中國的飲食文化向來博大精深,八大菜係名聞全世界。可就在西北這片乾燥灰黃的泥土地上,聰明的勞動人民竟然將再普通不過的麥麵饅頭變成了精緻的工藝品,在傳統的節日中,當地的民俗慶典中,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吉祥物,也成為陜西這塊土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感謝《保姆鞋類大比拼》一集中2號選手李麥葉帶給我們的精彩表現,在她憨厚的表情裏,我們也看到了來自陜西的家政員多才多藝的另一面。

  饅頭“蒸”出藝術品

  中國的飲食文化向來以精於烹飪、色香味俱全、博大精心而著稱,而那些享譽全球的菜係大多屬於以稻米為主食的中國南方,北方人的飲食文化大多隨意和簡練。

  我們怎麼也想象不出,在我國西北那片乾燥灰黃的泥土地上,再普通不過的麥麵饅頭,卻能搖身變成精緻的工藝品,並且在其中凝注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內涵。

  傳統的春節,當地的婚慶嫁娶,不但少不了這種饅頭工藝品,而且還以擁有它們為喜慶——這就是陜西地區獨特的主食“花饃”。


陜西花饃

  有花饃就有幸福

  早在男女青年初訂秦晉之好時,男方就要送給女方一對“魚兒餛飩”——輕巧精靈的面魚上盛開一朵大蓮花,象徵男方母親期望自家未來的兒媳像魚兒那麼靈巧,像蓮花那麼純潔。魚也正是生育力旺盛的表徵。女方送給男方的是“老虎餛飩”——一對威風凜凜、雄赳赳、氣昂昂的坐虎,這是丈母娘送給未來女婿的禮物,表達了她對未來女婿勇武能幹的期許。而這些祈求幸福的信物,均一一由我們平時容易吃到的最普通的麥麵饅頭精工製成。

  在婚禮筵席上,主人家還要給客人送來自家做的各式各樣的花饃,花樣有上百種之多,一般能想到的就能做到,並不拘泥于形式。在薛強的婚宴上,我們大致數數,造型花樣百齣的花饃就有20多種,而且製作精細考究,表現出豐富和詼諧的想象力,看得我們浮想聯翩,根本捨不得咬上一口。

  及至新婚夫婦生子滿月時,娘家和眾親朋就要送“圈圈子”,其形如項圈,上飾各種花草圖案,意思是要套住這小寶貝的生命,讓他(她)得以健康成長,其功能相當於盛行于中國各地的長命鎖,但這是可以吃的“長命鎖”。待孩子滿百日、周歲時,又要送“貓饃”,送“虎饃”,讓貓、虎護衛著孩子,使病毒邪魔不得近身。

  在過去,天花、牛痘是中國農村威脅孩子生命的病魔,老百姓認為貓、虎之類的動物不會得天花、牛痘。因此,千百年來,這些花饃製作的動物圖形注入了祈求幸福的元素。

  花饃溯源

  陜西花饃又稱禮饃、面花,其實就是花樣饅頭,盛行于陜西關中和陜北。

  中國的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它起源於民間祭祀活動中用面塑動物代替宰殺牛羊等動物的習俗。

  陜西花饃是面塑藝術的代表之一,它的花飾以花鳥魚蟲、蝴蝶、蔬菜、水果等萬物生靈為主,表達對祖先的祭祀、老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豐富內容。春節時期多做棗花饅頭,象徵幸福與多壽。

  製作花饃時,也是女紅比巧手的方法之一。製作工具都是手邊的普通物件:剪刀、木梳等,關鍵是一雙巧手。而和面、蒸饃的火候都有講究,只有那些技術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狀好、不變形的花饃。

  面花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任何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都會嚴重影響質量。磨面要選用上好的小麥,講究“隔年麥子 頭籮面”。然後用清水淘凈,把濕麥裝在口袋裏窩幾天,讓幹麥均勻地吸收一點水分,倒出來再細細揀一遍,才能上磨。只取頭籮二籮白麵,晾幹備用。和面也是做面花的一個關鍵環節。酵大了,饃蒸出來便會裂口;酵小了,沒楞沒角,蒸出來的形象不豐滿。而這些,沒有測量標準,全憑經驗去掌控。

  製作過程:


陜西花饃

  圖一:將可食用顏料倒進前面的小碗裏,用水調好。


陜西花饃

  圖二:揉面的力道很重要,要和勻,不能太幹,這樣面饃就不會裂開。


陜西花饃

  圖三:將麵糰做成小動物的形狀後,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習慣上顏料。


陜西花饃

  圖四:一隻可愛的小刺猬就做成了。


陜西花饃

  圖五:這是陜西傳統花饃中的“虎饃”,多在孩子滿百日的酒席上出現,以表保護、避邪之意。

責編:陽光大道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