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火熱鄉村

——“麥客”跨省作業記

CCTV.com  2007年12月13日 11:20  來源:  

  一九九八年的夏天來到了,我們這些跑農業的記者也迎來了一年當中的“忙天”。製片人張文兵在辦公室裏指揮派活,我分到一個拍攝跨區作業的“苦差”。幾天后,我跟隨一百多輛聯合收割機一路隆隆作響直奔千里之外的河南,我的那個“麥客跨省作業記”片子的拍攝就那麼開始了。

  多少年過去了,每到這個季節,每當看到馬路上有聯合收割機駛過,我都會條件反射地回想起那次經歷來:麥場上,脫粒機一開,有人抱著麥捆往脫粒機裏塞,有人往外挑麥草,流水作業,環環相扣,一個稍稍怠慢一點,就會影響整個工作進程。當時我抗著機器拍攝,滿頭、滿臉、滿鼻孔、滿嗓子都是麥芒的粉末。身上,尤其是兩條胳膊上,被麥桿和麥芒劃出了道道傷痕,汗水一浸,又疼又澀。加上太陽光又毒,機器的轟鳴震耳欲聾,周圍的環境似乎變成了苦難的蒸籠……。


  1998年5月30日這一天, 桓臺縣田莊鎮的農機手們一大早就駕車來到鎮上的農機站,等辦完了小麥聯合收割跨區作業的手續,他們就要開往千里之外的戰場──河南,開始他們的跨區作業了。場園裏很多人,有的悶頭抽煙,有的三五成群,我走過去問一位叫趙象懷的農機手:“這是你今年新買的車嗎?”趙象懷回答説:“對呀。”“花了多少錢?”“花了三萬多一點, 我考慮到自己家裏地多,用得著,再就是用它給別人幹掙錢。”我又問:“你這次去的有幾個人?”趙象懷説:“三個人。”“你雇了兩個司機?”“對。”“你一天給他們多少錢?”“一個人一天一百塊錢。”

  聽了小趙的話,我心裏琢磨,一個人一天就給一百,説明這個活挺辛苦,但也挺來財。

  “麥客”就是替人割麥子的。一些地區氣候涼,麥子的成熟期晚于關中平原,關中的麥子開鐮時,他們那裏的麥田還遠不能收穫,因此人們也就有時間外出打工。開鐮收割就好比一個大的市場,過去很多人是被饑餓和窮困趕到關中平原來靠一把鐮刀找口飯吃的。美國發明家海拉姆穆爾在1838年建造了第一台聯合收割機,這使得用更少的人工收割更多的穀物成為可能。如今,山東的莊稼漢駕駛著自家的收割機,從河南到膠東半島,千里奔波,月余往返,一趟下來收入頗豐。桓臺縣田莊鎮農機站站長牛洪興告訴我説:“去年光在河南,最多的每台車收入一萬四千多,最少的也一萬出頭,嘗到甜頭後機手們今年都自願報名。”

  百十輛鐵牛橫七豎八在院子裏、路邊上停靠,好幾十人在辦公室裏等待蓋章。這些表情平淡、等待出征的莊稼漢就是我這次要來拍攝的麥客嗎?出征的途中,麥收的時候,我們會有哪些遭遇呢?

  以往農機部門沒有組織,麥客們自己外出找活幹,順利的話錢掙得倒也不少,不過難免會有意外。有的人辛辛苦苦幹了一通活,人家不給你錢,非但不給錢還不讓你走,不割都不行。強龍壓不住地頭蛇,這種情況只能是吃個啞巴虧。還有機器出故障的事兒,荒郊野地那可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如今外出作業都是由當地農機部門組織,當時任桓臺縣農機局局長的鞏堅向我介紹:“從4 月份開始,有三個局長,分頭到河南、江蘇、膠東等地簽訂了作業合同,我們跟當地政府、公安、交警部門廣泛聯絡,做到聯動配合,共同搞好跨地區作業。”桓臺縣田莊鎮農機手崔若富説:“在外地,如果遇到問題或爭吵,有組織部門負責給解決。假如車有問題,一個電話,他們馬上把配件送來。”

  啥事兒有組織,抱成團,出門在外就好辦事兒。

  説話間,鑰匙一扭,手桿一拉,那些攢足了勁的鐵牛開始出征了!有人邊走邊放起了鞭炮,這一去上千里,來回十來天,崩崩晦氣壯壯行!公路上,我拍了一組百十輛收割機共同行駛的鏡頭,那真是轟轟隆隆,氣勢非凡。可是我的心裏也直嘀咕:天氣預報上説兩三天之內山東將會降雨,不知道河南那邊會是個啥樣子?

  經過一天一夜歇人不歇馬的長途跋涉,桓臺縣索鎮的幾十輛小麥聯合收割機陸續趕到了河南商丘。車到了,雨也來了,商丘市中心的轉盤道邊,聯合收割機們爬在那裏靠時間。機手們的表情和那陰雨天氣差不多——有雨便下不了地呀,這雨要是下起來沒完,跨區作業真有可能就泡了湯。

  雨中我問穿著雨衣在收割機上打盹的一位機手:“吃飯了嗎?”“沒有。”“冷不冷啊?”“冷啊。”“一路上走了多長時間?”“從昨天早上7點一直到今天早上7點”。農機手當中有一對兒夫妻,我問那位妻子:“跟他來你覺不覺得辛苦?”“不辛苦,為了掙錢。”“家裏孩子怎麼辦?”“孩子他姥姥管著呢。”還有一位農機手長嘆了一聲説:“盼著天晴啊,這是最大的願望了。”

  這次桓臺縣農機局共組織了十三個鄉鎮三百多輛小麥聯合收割機奔赴河南、江蘇等地進行跨省作業。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異地作業,難免會遇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雨中陸陸續續趕到商丘的收割機還沒到全,其中的一輛便與當地的一輛貨車相撞,遠遠地只聽到雙方各執一詞,激烈爭吵。待我們抗著機器舉著傘趕到,那位貨車司機已經被帶隊的同志拉到一邊,幾分鐘後,剛才爭吵的雙方竟然握起手來。機手張聿振説:“剛才領著來的領導跟他們協調,最後他們賠了一百塊錢,這件事就結束了。”我問:“你對這個處理結果滿意嗎?”張聿振説:“滿意滿意,要是單獨來外地,咱自己處理就很不容易,有領導處理起來,事就好辦些。”負責處理問題的桓臺縣農機監理站高慶學在旁邊插話説:“我們來的車隊人也比較多,車也比較多,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容易激化矛盾,在這個時候要進行調解,不能影響大局的作業。”

  雨中,我跟農機手們住進了路邊的旅社,六個人一個房間,一個人10塊錢。窗外綿綿的細雨不斷,屋裏一個40瓦的燈泡顯得十分昏暗。跟機手們閒聊過後,我就站在窗前看天。此時此刻,我對於自己如何把握駕馭這個題材仍然困惑,難道要寫一篇“商丘看雨”不成?

  好在第二天晚上雨終於停了。第三天中午,麥地裏可以進車了,大家集合隊伍,準備下地。我所跟隨的一隻農機作業隊伍被分配到河南省商丘市三十個鄉鎮的九十多個村,在河南虞城縣城關鎮楊和樓村,在我的攝像機中,機手們在萬里無雲的晴朗天空下開始下地作業。

  于光愛是一位人高馬大的農家漢子,去年就在商丘市虞城縣割過麥子,今年他又報名來到了這個地方。小于跟我説:“這個地方人很好,地很多,小麥稀,好割。再一個他們的服務也很好,所以今年我又過來了。”俗話説:鐵傢伙一咣鐺,頂上二百個光脊梁。對於光愛這樣的“麥客”來説,在一馬平川的麥地上收割自然是駕輕就熟。可大夥心裏有數,像落實地塊、作業順序、安排食宿、機械維修、與當地的關係、丈量畝數、收錢、組織聯絡這些事兒,哪一個方面都可能出岔子。説起來,要是沒有人家河南農機部門的配合,這活就甭想幹順當。山東的農機手來到後,先由各鄉鎮農機站長領車接待,安排好住宿吃飯。然後每台都派一個當地農機站的職工跟隨,像如何組織聯合收割機,如何搞好土地的測量計算,還有結算的方式,當地有關部門都事先進行了培訓。河南商丘睢陽區農機局關世常對我説:“必須要統一管理,統一領導,統一調度,統一安排作業地塊,統一收費標準。做到這幾個統一,才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率。”

  在很多人眼裏,當地農機局指派跟車的領機員權力很大,他負責協調雙方的關係、丈量土地,還負責收錢。這腳下的步子走上一走還不是説幾畝算幾畝,按説都是本地人,胳膊肘還能朝外拐?可二十四歲的領機員王艷偉就不這麼想。王艷偉對我説:“如果沒有公正的原則,比如向著我們的人,對機手壓低畝數了,少報價了,我覺著很不合適,甚至是不嚴肅的,這樣做的話,你們山東的農機手下年就不來了。咱這兒目前農機發展水平不高,現在這個市場如果沒有山東兄弟來幫忙,肯定是很難的。”

  機手們一下地,就歇人不歇馬地幹起來了。一般一個車是三個人,兩個人休息,一個人忙活。河南那邊給每一位農機手都找了房東,負責照顧農機手的吃住,很多人就在地頭上休息,也有的人會去房東家。我瞄準的一位農機手叫牛雲濤,他來到房東家時已是晚上十點多, 鄭集鄉李馬莊村黨支部書記李久青,立刻在他家狹小的廚房裏忙活起來。我鑽進廚房問老李:“李書記你這是給機手做飯嗎?”“是啊。”“機手來村裏後你都做了哪些工作?”“來了以後,挨家挨戶的給他找好人,給他排上隊。”“大家都爭機器,你怎麼處理?”“一般是看誰來的早,要麼按地塊排,這個地塊割不完,你再爭也白搭。”“今天這麼晚了,農機手來了你也下廚做飯,可是挺辛苦的呀”。“他啥時候叫,咱啥時候給他們做飯,他們換班吃飯。”

  一碗熱麵條,二個饃,一盤青菜,一瓶啤酒,便是牛雲濤的晚餐。

  我了解了一下,像牛雲濤這樣的農機手一天一個機器可以割四、五十畝,收入就是二千多塊。牛雲濤吃完飯也不住下,晚上還要跟著收割機,一個是換班,再一個也好照應。由於下雨,耽誤了兩天,牛雲濤他們想著加加班,幫著當地人搶收,再一個幹得多,也是為了增加收入。

  天氣多變,本來晴空萬里,夜裏快12點了又下起雨來。我們開車送牛雲濤到地裏,他的夥計們在雨夜的麥田中還忙活著呢。我打開我們坐的昌河麵包的後蓋,站在下面邊躲雨 邊拍鏡頭。一輛收割機轟隆隆地在眼前駛過,就在這個當口,天邊傳來一陣低沉的雷鳴,幾秒鐘,一道巨大的閃電劃過夜空,收割機立刻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剪影。

  那天真的很累,不過我睡不著,早上4點多起來便又趕往麥田。雨停了,天上連個雲彩都沒有,我想在一輛行駛的收割機前出一個日出為背景的現場。原本想著那麼多收割機,隨便找一輛還不容易,然而沒想到收割機分散在各處非常難找,而且越著急越是找不到。昨天牛雲濤他們收割的地方只剩下麥梗,現在他們早已不知道上哪兒去了。眼瞅著東方露出魚肚白,日出的景象稍縱即逝,更是著急。我們瘋狂地行駛在鄉間小路上,東邊是越來越亮,就在我們幾乎絕望的時候,突然聽到了突突突的機器轟鳴聲,當我們快馬加鞭地趕到,打眼一瞅,嘿,竟然是一台脫粒機!我們真的絕望了,這個時候東方已經露出了太陽的一條紅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這時,幾百米處一輛停著等待修理的收割機迎入眼簾,我衝上前去,略帶喘息地出了現場:“觀眾朋友,現在是早晨5點鐘,我腳下的這片土地雖然還很潮濕,但忙碌收割了一夜的機手們卻迎來了一輪旭日”。鏡頭從剛剛露頭的紅日拉出,定格在我與收割機前。

  店集鄉的大片小麥已經黃熟,前來接機的農民更是三五成群,可桓臺縣田莊鎮的機手劉玉明卻蹲在自己的收割機前抽開了悶煙,看著這趴了窩的龐然大物,老劉這心裏説不出的難受:“傳遞帶傳不下去,我們很急,小麥也熟了,問的人很多,飯我們都沒吃,正在這裡等著服務車來搶修呢。”電話打了沒多久,一輛服務車便帶著各種配件疾馳而來。不一會兒,劉玉明就開車下地了。千里征戰對小麥聯合收割機的質量與性能可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由於收割機大都分佈在偏僻的田野鄉村,地點分散,交通通訊不便,提供維修服務的難度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跨區作業的組織者們做到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桓臺農機局的沈祥水向我介紹説:“今年車輛增加,我們農機局根據往年的經驗和教訓,通過技術人員測算出需要配件的總數量,總共準備了價格五萬元的配件。如果機器出了故障,機手可以打電話告訴我們的指揮部,各鄉鎮農機站、農機作業公司都帶著服務車,這些服務車隨時帶著一部分配件,在田間地頭巡迴,隨叫隨到。”

  桓臺縣田莊鎮農技站站長牛汝興幾天沒閒著,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服務車上度過的。走村串戶,維修買件,田莊鎮的40多輛小麥聯合收割機能夠正常工作,都指著他呢。聽老牛介紹,田莊鎮這回總共來了四十八輛聯合收割機,大部分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小毛病,他們天天都忙到很晚。我們在採訪中發現,經常出現的機械故障屢屢使機手們陷入尷尬的境地。毛病倒也不大,多數是螺釘沒擰緊、沒打足黃油、焊接不牢、皮帶打滑、間隙過大等。這些沒有多大技術難度的小問題卻是愁煞了莊稼漢。同往年相比,這次跨區作業故障率比較高,很大程度上是維修不徹底造成的。有的機器去年用完就放那不管了,再一個缺少相應的維修常識。比如前面的收割機扒拉不進去,本來調調播合輪就可以解決,很多機手卻束手無策。桓臺縣農機局副局長張梁國説:“我們這幾年農機上得比較快,很多機手淡化了學習意識,不要求培訓,這就導致我們來到這裡以後,一個是不能為當地服好務,也嚴重影響了機手的效益。”

  河南虞城縣共有小麥麵積九十多萬畝,如果麥收全部實現機收的話,得需要一千多部小麥聯合收割機,可目前全縣加起來才不過十幾部。對於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虞城縣來説,靠自身的力量發展機械作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同時精明的莊稼人也從不斷增多的機械數量和不斷降低的作業價格中悟出一個道理:買機不如租機。河南虞城縣城郊鄉鄭莊村農民宋金良跟我説:“當然是租機合適了,一個機子十幾萬咱買不起,咱沒資金。租機吧,一畝地幾十塊錢,還挺合算。如果大家都買機子,肯定降低作業利潤,車多了就划不來了。”

  相比之下,桓臺縣這兩年農機保有量不斷增多,本地區小麥機收面積達到了95%以上,跨區作業也搞得紅紅火火。這當然與本縣的經濟基礎不無關係,但作為政府職能部門,要興機富農,也還必須講服務、講效益,這樣路子才能越走越寬。桓臺農機局的同志説得好:“我們組織跨區作業,是為了增加農機手的收入。但是主觀上,也是為了農機部門自身的利益。因為在市場經濟和機構改革的今天,農機部門只有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實實在在地為農民增加收入,才算真正為農民服務,為政府排憂解難,否則失職就要失位,就會被人家取而代之。”

  跨區作業的戰役尚未結束,桓臺縣索鎮的農機站站長張連興便拿著一份厚厚的合同來到作業現場,找這個,找那個,不少機手認真填寫,並按上了鮮紅的手印。他們簽的合同是到膠東文登跨區作業的合同,因為回桓臺以後,大家就直接進入麥收,大忙季節車輛一時不好找,影響組織,所以就地把上文登的合同簽好,等機手們收割完自家的麥子,還要奔赴文登呢。

  一不留神,在河南已經呆了六七天。白天忙著下地拍片,灰頭土臉的,晚上我就和與我同來的淄博電視臺記者王立民一起整理當天拍的素材。我們一共拍了六盤帶子,同期聲就抄了60多頁紙。拍的東西不少,卻是流水帳一般的有聞必錄。找不到清晰的主線,我們幾乎每一天都是在苦惱中度過的。偏偏禍不單行,臨走的頭一天晚上,房間裏來了位樑上君子,手機、財物被他妙手空空偷了個一乾二淨。一早回山東,在旅途的顛簸中,在丟東西的煩惱中,在擔心如何交差的憂慮中,忽然間我好象豁然開朗,筆記本上於是留下了節目結尾的最後這段話:“千里麥浪翻金,四面農機歡歌,在回山東的路上, 我們到處可以看到中原大地上忙碌收割的機手,揚場晾曬的農民,從他們手捧麥粒兒豐收的喜悅裏,我們感受到了在市場經濟中,農機服務市場化和社會化的潛力與希望”。

  當時我無論如何不敢奢望,這個節目使我得到了有生以來第一個全國一等獎。

責編:鄉約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