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鄉約》主持人肖東坡作客搜狐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1日 14:54)

  《鄉約》欄目製片人肖東坡訪談

  (一)《鄉約》:旨在打造涉農人物的“東方之子”

  歐陽國忠:中央電視臺七套節目中有一檔與觀眾相約在週六黃金時間的節目,名字就叫《鄉約》。馬上就在我們搜狐進行網上“在線聊天”的就是這個節目的製片人兼主持人肖東坡先生,平時他訪談別人,今天我們就訪談訪談他。首先你的名字特別好,肖東坡和蘇東坡有兄弟倆的感覺。

  肖東坡:跟東坡有關係,所以我這個人長得特別胖,不是跟蘇東坡有關係,是跟“東坡肉”有關係。我能成為年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也可以説是一個例外,當時因為白白凈凈的主持人太多了,感覺需要一個有特點的主持人,覺得需要找一個醜的,黑的,土的,最後就選中了我。

  歐陽國忠:你黑是怎麼煉成的?

  肖東坡:有自然的成分,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我主持節目的原因,我主持農村節目有七八年時間,上山下鄉走村入戶,腳上什麼樣的牲畜糞便都踩過,戶外時間比較長。現在的訪談節目又是一檔戶外訪談節目,接觸陽光比較多,所以顯得黑而健康。

  歐陽國忠:我看過你們的節目,基本是在室外,旁邊一個瓜棚或者有一個海,根據節目需要的環境來進行設計的。

  肖東坡:對。訪談環境的與眾不同應該説是這個《鄉約》欄目的特色,戶外訪談是我們欄目的特色,跟專題片的戶外不一樣,《鄉約》給人一種感覺:它的演播室介於天地之間,這樣可以營造一個好的談話場。作為訪談嘉賓,他們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裏接受採訪,他們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我採訪一些農民藝術家,一些農村的新聞人物,他們周圍豆科、柴草、牛、農舍,這樣一種環境能夠給人一種特別放鬆的感覺,我因為主持農村節目時間比較長的緣故,我適合到這樣的環境裏跟人家進行訪談。

  歐陽國忠:你們的節目簡介裏面説到,這是一檔坐在家門口的訪談節目。這檔節目的定位是什麼?

  肖東坡:節目的定位隨著節目開播一年多來也在慢慢進行調整,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鄉土情懷,精彩人生”這樣一個基本的定位,瞄準的都是訪談對象個人-----就人做人,就人説人。但是這樣做下來以後,漸漸又有了別的體會,於是我又在節目宣傳語上加上了“歷史軌跡,時代足音.”這樣的定位語,因為我慢慢地發現有“三農”背景的新聞人物有一種共性,這種共性的東西就是每個人身上都有著濃重的時代音符。比如吳仁寶、郭鳳蓮、王洪彬、袁隆平、岳成,我採訪他們,是因為他們身上蘊含著歷史軌跡的時代特徵。

  歐陽國忠:尋找帶有集體記憶的這些人。

  肖東坡:我努力使我表現的人物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歐陽國忠:打造涉農人物的“東方之子”。

  肖東坡:做客《鄉約》的這些人都是不平凡的人,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更準確的説法應該是有“三農”背景的新聞人物。我們這些無一例外有著“三農”背景,這種特徵是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新聞故事,他們可能不像“東方之子”那樣顯著、那樣顯赫、那樣具有影響力,但是他們每個人身上的生動鮮活、引人注目的新聞故事我覺得更具有獨特的風采。我們現在採訪的郭容慶,是一個普通打工仔,睡在三平米的房子裏面,戴著帽子、手套睡覺,早晨三點鐘睡覺,天黑回家賣菜,十年在這樣一種艱苦環境當中考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法律系研究生;我們採訪冉俊芳的,一個“千萬富婆”,跟她的子女簽署了一紙協議:千萬元財産不留給子女一分一毛;採訪章樺,她是“首屆全國個人DV大賽”的最高獎獲得者,這次DV大賽五千多個參選作品當中絕大部分都是與個人DV有關的專業人士,只有她是第一次拿起DV攝像機,而且拍了第一個片子就獲得最高獎。如果有時間細聊的話,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歐陽國忠:你怎麼找到這些人?你怎麼走近他們的心裏?

  肖東坡:這兩個問題都不是一個小問題,找這些人對我來説是一個不算簡單的過程。我剛剛調整了欄目的管理方案,誰能給我最好的選題,只要我能採用就是一千塊錢的回報,好的選題是一個好産品能夠成功的一半,構成這期節目做得精彩最重要的因素當中,選題佔有的分量非常重要。一千塊錢仍然不能完全表達選題的作用。對於一檔能夠生産出來的節目來説,選題佔有很大的比重。我們儘量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尋找選題,比如在網上,在報紙上,在電視上,通過這樣一種傳媒,我們離不開信息,通過這樣一種常規手段尋找選題的話,對我們來説是不可避免的。另外還有一部分選題當我們懷有新聞發現的思路的時候,我們感覺到我們生活當中選題無處不在。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有一個選題來自我在大連採訪的時候,遇到了12年沒有見面的高中同學,我們倆坐在酒館裏面敘舊的時候,他告訴我這個選題。當我懷著敏感面對周圍環境的時候,會找到我的選題。我們的編導也是一樣的,這是獲取選題的一些方法。如何走進採訪者內心,尤其這樣一檔訪談節目每週一期戶外訪談,採訪都是有“三農”背景的新聞人物,可能很不好接近。而且有很多新聞人物的時間非常緊張,比如我去採訪袁隆平,我跟他訪談的時候是我第一次見他。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嘉賓,我沒有機會跟他進行深入交流,那我如何走入他的內心?我覺得有這麼幾點,第一要了解他,第二應該有從現象背後發掘本質的思維觀。這些東西説來話長,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有時候我更多的發揮是即興的,是根據不同的採訪環境而發揮的:我剛剛從湖北襄樊回來,我們的訪談現場是萬人大集,現場兩萬人的群眾。我去採訪襄樊豫劇團的團長,那天天氣非常冷,但是現場卻異常火爆。我和被採訪嘉賓一致認為:如果換一個環境的話,他一定會掉淚,然而在那樣一種環境下,我不知不覺進入另外一種訪談話語環境,以至我們的討論非常熱烈。我覺得你得走入人的內心,人的內心可能有很多扇門,會不知不覺走入其中一扇門,這種感覺沒有一定之規,最重要的一點,作為一個主持人要進入人物內心就應該把握一種新聞思路和這樣一種原則:第一要不斷推開一扇門,再推開一扇門,不斷深入;另外,不斷告訴自己,你每得到一個信息,這個信息代表著什麼,説明了什麼,這個信息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和時代的歷史意義是什麼。做新聞的人往往會有這樣一種新聞思維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探討一些話題可以學會“以小見大”,當進行策劃的時候還要懂得“以大見小”----以大的主題發現與主題相關的生動鮮活的細節,掌握這樣一些原則,就能夠使你慢慢朝人物內心去靠近。


  歐陽國忠:走入人的內心需要一個新聞敏感性,保持一顆敏感的心,是不是與你從事多年的記者經歷有關。

  肖東坡:新聞素養應該是首要的,我剛剛開始從事媒體行業,是在山東電視臺工作,曾經做過《廣告文體大觀》、《消費》、《消閒時光》等欄目,1997年開始在山東電視臺做《鄉村季風》等節目,那時候剛開始接觸新聞。之後做專題、拍片子,做得很好,文筆很美,因為在這裡我有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張文兵,他是山東“泰山新聞獎”的獲得者。我跟他幹了一年半的時間,這一年多基本沒大發稿子,每天晚上兩三點鐘睡覺,那時候家裏沒有電腦,晚上手寫稿子,第二天早上交給他,結果是被“槍斃”;然後再寫再“槍斃”。不斷地“槍斃”,這種“槍斃”的根源在於新聞素養不足,你的新聞角度、新聞視覺、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這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説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當你掌握這樣一種新聞思維觀的時候,無論你做什麼樣的節目,你都能有一個很好的理念去把握判斷你的選題。

  歐陽國忠: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你的成功是摸爬滾打出來的。

  網友:12年沒有遇到的高中同學是誰?

  肖東坡:他叫徐鵬,我的高中同學,非常好的朋友。

  網友:肖老師,我經常看你主持節目,《鄉約》做得挺好的。

  肖東坡:謝謝。

  歐陽國忠:打開央視國際網站點擊《鄉約》的網頁可以聽到一種聲音,有鵝和蛐蛐叫的聲音。這個設計的出發點是什麼?

  肖東坡:是大雁的聲音,“有一千個飾演哈姆雷特的演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這個聲音的判斷和體會都是有所不同的。我當時找到這樣一種聲音做背景的時候,我好像沒大讓自己尋找理論上的支持,為什麼要找它,可能更重要的是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有意境的,對於我來説蛐蛐代表仲夏之夜田園的感覺,只有在有草的地方才能有蛐蛐叫,鋼筋混凝土沒有蛐蛐叫。大雁在我眼裏老是遙不可及飛來飛去,這兩種結合在一起是一種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意境。

  歐陽國忠:泰戈爾寫過“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你們的主頁很有文化氣息,是不是跟你本人潛在的文化感覺有關?

  肖東坡:曾經有一個美國總統跟副總統討論長久和平問題的時候,副總統譏笑總統:肚子餓的感覺並不能馬上讓你吃飽飯!肚子餓的感覺的確不能讓我馬上吃飽,但是可以使我向餐館走去。人的文風也好,還是我的頁面感覺也好,代表我的追求,希望我所營造的東西無論是文字還是圖像的都應該是美的,是有用的,有意思的,同時也是有意義的。

  (二)資源整合在欄目品牌推廣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歐陽國忠:除了在中央電視臺七套能夠看到《鄉約》之外,還能在飛機場、火車、雜誌、報刊上看到《鄉約》的內容。有人説你能耕種好一畝三分地就行了,為什麼還要拿那麼多精力與其它媒體合作?

  肖東坡:時至今日,一個欄目的發展壯大可能也跟企業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我覺得我們生産的商品其實是一種文化商品,跟企業所生産的商品一樣,在推銷的概念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所生産的東西要有人能夠埋單,希望我們生産的東西是觀眾所喜愛的。銷售文化産品的過程當中,我要借助不同的手段和平臺,過去叫“酒好不怕巷子深”,在現在尤其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裏,“酒好也怕巷子深”。我要把我的宣傳理念,把我欄目最值得彰顯的個性通過最有效的手段,最廣泛的傳播途徑儘快把它推廣出去。而且,從欄目品牌推廣的過程當中,起到一個關鍵作用的是資源整合。我們的節目在很多其它不同的媒體上也能夠看得到,原因是我的對方也需要我這樣的節目;假如説我的對方不需要,只是我一廂情願,那麼我相信這種合作肯定不會長久。更重要的是,這樣體現了一種資源整合的運作理念,我們會把我們的優勢和他們的優勢嫁接在一起達到1+1大於2的效果,我們的資源優勢才能彰顯出來。

  歐陽國忠:《鄉約》節目除了常規節目之外,一年當中還舉辦大型活動,這一塊兒怎麼看?


  肖東坡:大型活動對我們來説,我的一個最大體會是活動搞得越大,相對成本就越低。你的活動越大,影響力也是隨之提高,能夠體現出經濟學上的規模效益來,我去煮一個餃子也要買菜買面也要燒水點火,做一千個餃子也要這樣做。常規節目我也要去策劃、拍攝、錄製、後期編輯,你的活動越大,相對成本越低。借勢登高搞大型活動,要比常規節目規模大,影響力要大,傳播範圍途徑要廣,參與的人員要多,以上這些因素決定了你的這樣一個平臺要比一般常規節目所塑造的平臺要高。借勢登高的概念作為傳媒行業,最重要的是要彰顯你的品牌,在進行品牌耕耘的過程中,你只有站在更高的臺階上,更高的平臺上,你的思想,你的語言,你的聲音才能讓更多的人聽到和接受。

  網友:什麼樣的人可以參加“盛世鄉約”?

  肖東坡:在這兒我很想推薦一下我的“盛世鄉約”活動,裏面有“鄉約”兩個字。是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和《農民日報》聯合主辦的,我們來承辦本次活動,錄製時間是在2005年元月25日人民大會堂的國宴廳,播出時間為大年初四18:05,這是一台85分鐘的頒獎晚會,給本年度“十大新聞人物”進行頒獎。搞這樣一個活動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探索和嘗試,我們的主業是做常規節目。這個活動不但是整合我們過去的資源,也給我們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為什麼搞“盛世鄉約”?我站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本身就是很好的時期,借用人民大會堂國宴廳錄製晚會,完全可以到其它演播室,費用可以低得多。一天的租金就是30萬,為什麼借助這樣的平臺呢?跟我們“盛世鄉約”活動本身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給自己這樣一個欄目,給自己所努力去推介的宣傳概念達到一個最好的向外推介的平臺。“盛世鄉約”活動,我相信應該能夠承載這樣的功能,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網友:怎麼樣才能得到你的簽名照?

  肖東坡:可以從網上下載我的照片,再打上我的名字,這是最快的辦法。

  歐陽國忠:2005年在舉行大型活動方面有什麼打算?

  肖東坡:初步瞄準了一些,正在洽談的世界廚藝大賽,壽光農博會,這些活動本身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要把欄目的定位要求,形式定位要求、內容定位要求與這些大活動當中所存在的一些素材結合在一起,既達到了宣傳活動的效果,同時又借助活動的影響力推介了欄目品牌。

  網友:我們永遠支持你。

  (三) 談話類節目要通過承載的新聞內容去吸引觀眾

  網友:你的主持風格親和力強,你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嗎?

  肖東坡:我不是農民,小時候跟姥姥在農村插隊落戶曾經有過一段農村生活經歷,但是比較短暫。長大之後做過很多文藝節目、時尚類節目,我做山東電視臺《廣告文體大觀》的時候,那時候是94年到95年期間,幾乎把演藝界大部分明星採訪了個遍兒,當時採訪過趙本山、宋丹丹、黃宏、郭達、尹相傑、譚咏麟、任達華。。。。。。後來做時尚類節目,雖然在山東臺,但是整天到北京來,到燕莎、賽特等商場拍片子,做十大名錶這樣的時尚節目。後來一下子轉去做農村節目,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挺不適應,但是做過很長一段農村節目有一個體會,我本人不是農民,但是不一定非得是農民才能使你的農村節目更有貼近性,更關鍵的是把握一個“度”。真正的農民做這個節目,可能還真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第一要高於普通層次,你只有高於農民,你才能夠起到引領的作用,因為現在的電視承載著喉舌和産業的功能。如果你不比他知道得更多,判斷得更準,你怎麼去指導別人。第二還要低於農民,這是指態度上低於農民,真正跟他成為好朋友。我出過《鄉村筆記》的書裏,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敬一丹老師在給我寫的序言當中説,“他是一個進到農民堆裏面不大容易識別的那種人”。我努力使這樣一種特徵變成我的特色,變成我的特點,變成我的優勢。我比較喜歡也比較善於跟農民打交道,比較善於跟他們進行溝通。在我面前,他們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像馬克思説的“沒有卑賤的職業,只有卑賤的人”。我首先心裏面很親近,他就是我的親戚,他就是我好的朋友。尤其是採訪最普通農民的時候,我的那種感覺是最放鬆最自然的,我覺得那種感覺不是一個普通農民所能夠達到的,是綜合經歷的反映。

  歐陽國忠:農民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肖東坡:當你給他報以真誠的時候,他會以最快的速度回報你真誠。比如我去採訪農民的時候,他一面對攝像機要出汗、要緊張,甚至有的農民還要發抖。我提問的時候,“請問你知道這件事後,你的感覺怎麼樣?你能談談感想嗎?”,他一句話説不出來,他不太善於總結,不太善於提升拔高。但是要問他,你吃了嗎?他説我吃了。你家住在什麼地方?我家住在什麼鎮什麼村。那個地方你早晨怎麼過來的?大棚種的什麼東西,去年賣了多少錢,今年賣的什麼價錢,現在成本是不是提高了?當你問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口若懸河如數家珍,你在這樣具體而有目的的採訪當中達到你所需要的效果,因為你的新聞要判斷他的致富經驗,主要是你會通過問這樣的具體問題,找到跟農民交流的語言,對於一個記者來説,如果不能找到跟普通農民交流的語言,你就是沒有文化。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輕的記者,會有一種感覺,我跟這個農民沒法溝通,因為他文化水平太低,交流起來有困難,簡直沒法採訪,不會説你要的內容。一點都不錯,而這恰恰反映一個問題,你沒有找到跟農民溝通的語言。

  歐陽國忠:農民是很質樸的群體,賈平凹寫過《我是農民》。農村節目不太好做,要做好非常難。湖南衛視有一檔節目《鄉村發現》,李兵號稱“兵哥哥”,平時沒有什麼語言,一到農民的土地上就變得鮮活了。做“三農”節目的時候,你碰到過怎樣的困惑?

  肖東坡:這個問題一下子讓我語塞了,我碰到的困難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是要説上升到困惑這個層次來説可能只有一個,就是征服自己。假如説我這期節目沒太用力,但是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我覺得我並不滿意,但是這期節目我覺得即便沒有好的收視率,但是我能夠充分在這檔節目當中把我的才華、智慧、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的時候,我會覺得我很滿意。最重要的是要征服自己,當時我看《神雕俠侶》的時候,仇千韌也是武功很高,為了爭得第一,做了很多壞事。一燈法師説:你能打敗這個世界所有的人,你能打敗你自己嗎?這個人才開悟了。在此時此刻這樣一种經濟社會裏,誰都難免受到環境的左右。就像我們欄目網站上“關於我們”部分有一段話:“我們還明了,我們可以允許物質財富進入我們的屋內,永遠不允許它主宰我們的心靈”。這體現的其實就是一種征服自己的過程,要説困惑的話,這可能算是一個最大的困惑。希望我所有的潛力、飽滿的激情釋放出來,這個過程是最有意義的,這其中面臨的困惑也最大,因為我還沒有修煉到家。

  網友:我是你的忠實“粉絲”。

  網友:你很像農民,聽了這話你生氣嗎?

  肖東坡:我不生氣。


  風過了:談話類節目應該用什麼去吸引觀眾?

  肖東坡:談話節目首先應該用語言去吸引觀眾,但語言僅僅是一種形式,它體現的是一種思想,因此更重要的是要用內容吸引觀眾。對我來説,語言所承載的內容首要的是新聞,因為只有新聞才會吸引人。“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首先是通過語言來吸引人;第二層面通過語言承載的新聞來吸引人;第三層面是通過新聞所蘊含的社會意義去吸引人。最重要的一層,我們整檔節目最後給人留下的思索和回味給生活帶來啟發和指導,這可能是談話節目所要追求的終極目標。同時談話節目吸引人還有其它的輔助方式,我們畢竟是電視節目,要充分地運電視手段尤其是畫面來使訪談節目更加吸引人,當然這對於電視節目製作人員來説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還有一點,吸引人的選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訪談嘉賓的表現能力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是不是能説,是不是能夠繪聲繪色使我本身就吸引人的新聞故事更加妙趣橫生。還有談話節目吸引人的要點是:能夠把被採訪對象的特點、風格體現出來,主持人畢竟不是一個花瓶架子,如果由編導寫好的稿子由談話節目的主持人念稿子、背稿子,僅僅體現一個話筒功能的時候,這個節目就很難吸引人了。談話節目能夠吸引人很重要的前提在於主持人自己的個性體現出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東芝動物樂園》,王剛主持和後來換主持人的時候,收視率天壤之別。同樣的採訪環境,同樣的策劃思路,同樣的製作人員,就是因為有了不同的主持人,受眾的吸引程度就大不一樣。要從這個角度來説,我會對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會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新聞素養,更加努力地面對我要採訪的嘉賓。

  (四)主持人最難的一點就是做回自己

  網友:能談談你的主持心得嗎?

  肖東坡:最難的一點就是做回自己。你要有自己的本色,當我去面對鏡子説話的時候,此時此刻我跟你交流的時候,我就像一個老朋友一樣跟你聊天,但是我腦子裏面突然有一種概念,我説的每一句話都要有人去看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就會不自然。如果我面前有一個話筒或者攝像機鏡頭的時候,我就會有表演的成分在裏面。寺廟裏面最有學問的和尚叫主持,好的主持人第一層次是知識層次,沒有好的知識層次,你就很難駕馭你所採訪的領域。為什麼説文化節目的主持人,體育節目的主持人,娛樂節目的主持人,法制節目的主持人,農業節目的主持人,都有專業的行業特質,甚至某些行業的主持人是這個行業的專家,首先是一個知識層面。第二個層面,是一個智慧遷移的層面。主持人不可能面面俱到,關於農田水利,關於農業技術方方面面的知識都能掌握,但是作為一個主持人必須能夠智慧遷移。僅僅考察一個主持人知識層面的話,主持人選拔大賽就成了博士論文答辯了。好的主持人能夠運用掌握的材料進行反問,最終達到我所需要的目的。第三層次應該是表現的層次,這個層次是最難的,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徵,作為主持人最難的還是做回自己。當你能夠真正做到在舞臺上的表現,是生活中你最愉快的感受的時候,相信這個主持人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了。包括我自己來説,我此時此刻仍然做不到這一點。有一種氛圍添加在談話過程當中的時候,我很難做到不去考慮它,很難做到視它為無物,視它為空氣。我這兒有聽眾,我説的話馬上變成文字在網上登出來。當有一天能夠做到上述這一點,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夠按照真實的感覺去理解,與人進行交流的時候,我覺得那是主持的最高境界。

  歐陽國忠:作為主持人,你最大的目標是不是做到用人格魅力吸引觀眾?

  肖東坡:作為一個主持人,要把他的形象呈現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這種形象跟電影裏演員不一樣,我剛才説過作為主持人要做回自己,它是一種由裏到外的形象,人格魅力會體現在你的談話當中。你的形態氣質、肢體語言當中無不洩露出你的內心。京劇界有一句話評論這些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叫德藝雙馨。蓋叫天在演《武松》的時候,一個翻身之後從臺上下來,腿骨穿鞋而出,他仍然堅持把戲演完。在醫院進行接骨的時候,一不小心把骨頭接錯了,意味著他永遠不能登臺演出。這時候蓋叫天硬是把自己的斷腿砸向床梆,要求醫生重新再接,那樣一種責任感,會在你主持節目的過程當中,在你表演過程當中由內而外凸現出來,這種東西才是最具有殺傷力的。

  歐陽國忠:美國一些著名的主持人做到60歲還在做,而且越做越有魅力,你的目標是什麼?

  肖東坡:我希望達到這種境界,我想起白岩松説的“渴望年老”。可能我的感受跟他有異曲同工之妙,渴望年老不是年紀上的年老,是閱歷上的積累,對於我來説可能真正主持的春天或許還沒有來到。我自己感覺對於駕馭選題的能力,對於新聞事件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自己個性的把握,還遠遠達不到融會貫通的地步。我曾經看過你寫的書《中國電視前沿調查》,那裏面有一句話,對於主持人境界的判斷有一種標準叫:“人情練達、世事洞明,”那樣的狀態需要積累。國外有五六十歲的名牌主持人,對於我們來説也是一樣。我相信會隨著我們傳媒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那種真正能夠駕馭話題的主持人,能夠引領觀眾的主持人,內在魅力與外在魅力相融合的主持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會在意他是年輕還是年老。

  網友:你和其他主持人不同,到農村主持節目要經常下鄉,會不會覺得很苦?

  肖東坡:肯定苦。

  網友:你平時有什麼別的愛好嗎?看《鄉約》一週年那期節目覺得你多才多藝。

  肖東坡:此時此刻的我已經忘記了自己有什麼愛好,偶爾有時間回想起來,我會想起原來自己喜歡唱歌,喜歡游泳,喜歡打籃球,喜歡旅遊,喜歡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可能很多人喜歡的東西我都喜歡,我現在努力使自己修煉到另外一種境界,我要使我自己慢慢變得喜歡忙碌,喜歡辛苦,喜歡沒有自己的生活。這樣一種感覺不是自欺欺人,會有那樣一種狀態使你在辛苦追求的過程當中做到樂於其中。此時此刻我真正的愛好,是在過程中完善自我,我從中也感受到源源不斷的快樂感覺。

  網友:你在採訪當中被熊貓咬過一次是嗎?

  肖東坡:有很大的後遺症,大熊貓是國寶,當時我們採訪的時候近距離看到的熊貓,無論大小,無一例外給人一種可愛的感覺,憨態可掬。看到它就想抱它摸它想喂它,大熊貓管理很嚴格,不讓人家進,從來沒有讓生人接近過,我們獲得特許進入大熊貓館裏面,跟熊貓還有被採訪嘉賓坐在一起進行訪談。當時園子裏的熊貓無數次打斷我們的訪談,把我們的桌椅打翻,在你腿下鑽來鑽去,我覺得熊貓非常可愛,沒想到它能咬人。我問到,熊貓也吃肉嗎?話音未落,熊貓就在腰上咬了一口,當時驚叫起來,後面咬出血來了。生理上沒有後遺症,心理上有後遺症,跟各種動物接觸的時候備加小心。尤其戶外訪談節目,會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出現在我們的訪談現場,猴子遠遠看上去很可愛,近得可以扔食吃,好像沒大危險,可是你跟猴子稍微呆上一小段時間,發現猴子比熊貓更加具有攻擊力,始終在防備著你,你稍微快一點的動作會給它帶來攻擊你的理由。

  網友:做一個主持人很風光,幕後會是什麼樣的?

  歐陽國忠:肖東坡除了主持人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擔子就是製片人,製片人是一個欄目的靈魂人物,訪談一個小時的時間,他的手機一直沒停過。作為一個製片人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肖東坡: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忙,一個最重要的體會。我要把團隊的建設還有怎麼樣最大限度發揮工作集體參與度等問題,時時放在心上,這是作為製片人而不是一個主持人所需要考慮的。對於製片人來説,最成功的不是不斷接電話的狀態,而是懂得發揮團隊的作用,懂得去調動團隊裏每一個人的積極性,讓每個人都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我覺得這樣的集體才能夠做好事情,就像一個球隊一樣。一個球隊重要的還是整體的配合。對於我來説一個最大的體會,我正在著力做的事情是讓我這種忙換來我們共同的忙。因為我的很多同事也很希望努力去工作,但是我總感覺我所做的事情他們幫不上忙,錯不在他在於我,我沒有把整體的任務進行分解,來充分發揮大家的能動性。

  歐陽國忠:將來的製片人走向已經明確了,把自己的忙換成大家的忙,現在有什麼樣的措施往這個方向進發?

  肖東坡:明確目標,量化目標,分解目標。我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由若干個具有特長的人去分頭實施其中的分目標。只有這樣做,你才能夠把團隊價值的作用發揮出來。只有團隊作用發揮出來,“人心齊泰山移”,才能使你的工作變得更有效率,更有智慧,所做的判斷也更準確。

  網友:你是最優秀的“農村節目主持人”,開了央視“田間主持人”的先河。

  肖東坡:最優秀的主持人可不敢當,開了央視先河更不敢當。作為農村節目主持人到田間地頭采訪是我的職責。

  網友:做製片人苦,有沒有放棄的感覺?

  肖東坡:曾經有過要放棄的感覺,後來一想,我的愛人孩子還都在山東,拋家舍業到這裡來要什麼?就是要那種感覺,這就是我所喜歡的那樣一種狀態。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等著你去解決,等著你去克服,這樣一種忙碌、這樣一種苦,使你人生的價值,使你人生所有的潛力得以最大地發揮和體現,你會樂在其中,而且願意為之付出。

  歐陽國忠:你是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出身的,怎麼進了電視,而且還當起了主持人?

  肖東坡:94年山東電視臺《廣告文體大觀》欄目招聘主持人,我在山東省交通廳工作,看到招聘廣告,想去試一試,當時報考標準是18歲以上,中專以上學歷,全國各地,有1800多人報考,我從來沒有上過一次電視,一下子推到鏡頭面前了,問你一些問題,世界“四大指揮”是誰,中國“四大名旦”是誰,山東“四大名産”是什麼,現場主持一期節目。當時我沒有壓力,我自己感覺絕對不可能有我,我旁邊的是濟南電視臺一個資深主持人,山東人民廣播電臺的多年主持人也來了,考官要求你上來讀一段新聞,結果人家一讀跟打開戲匣子的感覺一樣。我一看人家是專業的,我沒戲了,有的家長領著孩子直接進到領導辦公室裏面去,看來人家還有關係,我更加沒戲了。結果剩下的二十人裏面還有我呢,我覺得已經不可思議了,只要刷下一個就是我;最後剩下十個還有我了,我覺得刷下一個人肯定是我;最後結果誤打誤撞選上了,後來聽選我的老師們説,他們非常欣賞我説的最後一句話:假如這次看榜上公佈沒有你的名字你會怎麼樣,我説我想起汪國真的一首詩,“我相信無論前路是坎坷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我相信終究會有我的”。他們覺得我長黑、胖,但是比較有自信,那時候葛優比較火,興醜星。這樣走入主持人行列。

  歐陽國忠:你獲得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還有主持人方面最高獎“金話筒獎”,中國播音與主持作品獎一等獎等等,一大堆獎。

  網友:看過你的節目,好像鄰居家的大哥,你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嗎?屏幕下面的你是什麼個性?

  肖東坡: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有著作為一個普通人最普通的生活和生活方式,該有的煩惱我都有,甚至包括一些不好的毛病,同時我身上還有很多缺點。如果是在屏幕上覺得我像鄰居家的大哥,我很希望永遠在屏幕當中看我。我脾氣不好,是一個很普通的大哥。


  (網友)春天的地鐵:看過你的節目覺得你很不簡單,你的人生理念是什麼?如何做到今天?

  肖東坡: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一個思慮過多的人會失去做人的樂趣。我最大的體會和感受就是“只顧攀登莫問高”,當你腦子裏面沒有目的這種概念的時候,實際你就少了一種負擔。當你全身心投入到過程的時候,你就真正能夠做到樂於其中。我眼前每天都是一個又一個問題,沉浸其中慢慢解決,並且能夠從中找到快樂。主要是這樣一種過程,才能使我走到今天。

  網友:你被稱為“中國農民之友”,你憨厚的外形和幽默純樸的語言確實名副其實,請問當時你走向做沙龍節目主持人是否因為自己優越的條件?

  肖東坡:我做主持人很偶然,做農業節目也很偶然,此時此刻我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優越條件。

  網友:你小時候是不是很頑皮啊?

  肖東坡:很頑皮,身上傷不斷。捅馬蜂窩、掏鳥蛋,書裏頑皮孩子做的事情我都做過。

  歐陽國忠:剛才我們一個多小時的網上聊天,我們也認識一個活生生的具有情趣和智慧的節目主持人肖東坡,他説“只顧攀登莫問高”,我的印象很深。你們節目裏面説到成功的誘惑,在於把希望裝進每一個人的心中,將謎面擺出來,謎底需要各人去找。我們每個人都在路上,不斷實現自己的目標又重新出發,我們也希望《鄉約》欄目越走越寬廣,喜歡《鄉約》的人越來越多。

  肖東坡:跟歐陽國忠是老朋友了,今天以這種方式見面,我是被採訪者,你是主持人,很新鮮有趣。我們平時真正坐在一塊兒溝通人生、溝通業務的機會並不多,我跟你來説確實神交已久,我沒有來《鄉約》之前就拜讀過你的大作《中國電視前沿調查》,後來看《中國媒體大轉型》,當時覺得你是我的同齡人,能夠做到今天的狀況,真的很不簡單,希望有機會能夠好好採訪採訪你。我如果採訪你的話,可能會引起更多網友的注意。

  歐陽國忠:謝謝肖東坡,謝謝各位網友。

責編:肖闊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