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內容
第一天 烏魯木齊——博斯騰湖——庫車
景點: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腹部,面積980平方公里,是新疆及全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東西湖寬五十八公里、南北湖長二十八公里,平均深度約十公尺,湖水浩瀚、風起浪激,令人有如面對汪洋大海的感覺,古人稱之為西海。它匯集了開都河、清水河、烏什塔拉河等天山雪水,再通過美麗的孔雀河,把清流送往庫爾勒綠洲的肥田沃土。
當地蒙古族稱博斯騰湖為"博斯騰奴爾",意思為"牧民喜歡落腳的湖泊",秋天時刻,湖區蘆葦飄揚、漁船穿梭、水鳥飛翔,頗像江南水鄉。
博斯騰湖的意思在維語中指"綠洲",位於天山支脈的庫魯克山下,有大小兩湖,大湖盛産鯉、鯽及珍貴的武昌魚、大頭魚、五道黑魚等聞名全國。並在湖西揚水站一帶開闢遊覽區,供旅客乘船遨遊、垂釣、觀賞湖景等。小湖區蘆葦密布、睡蓮片片,野鴨、沙鷗、大雁、鷺鷥及天鵝成群喧囂、好不熱鬧。
第二天 庫車
景點:<庫車>
位於天山南路中間,漢代稱為龜茲,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歷史上漢代曾在此設西域都護府,唐代安西都護府與龜茲都督府都設立於此,是南疆旅遊的重點。
作為絲綢之路的要衝,東西文化的薈萃之地,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融合中外文化藝術之長,創造了燦爛的龜茲樂舞,庫車因此被稱為歌舞之鄉,這裡身懷絕技的民間歌手、民間藝人及優秀歌舞演員和樂師之多,居全疆之冠。
庫車的名勝古跡多在郊區,無班車大巴到達,所以須租車前往,若是單獨的自助旅行者,只好跟隨旅遊團前往、或包車前往、或放棄。
庫車的旅遊重點主要以參觀佛教石窟為主,聞名於世的"庫木吐拉千佛洞"、"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朵哈千佛洞"與"克孜爾朵哈峰火臺"、"龜茲國故城"、"蘇巴什昭估厘大佛寺"等都座落在庫車縣城百餘平方公里的地帶。而庫車城內可安步當車地暢遊規模僅次於喀什艾提朵爾清真寺的"庫車大寺"等地。
天山神秘大峽谷是一個維吾爾族年輕的牧羊人在1999年盛夏放牧時發現的,現已成為一個熱門景區。
天山神秘大峽谷地處天山山脈南麓,新疆庫車縣城以北64公里的山區,位於217國道1025.8公里處北側,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大峽谷由紅褐色的巨在山體群組成,當地人們稱之為克孜利亞(維吾爾語意“紅色的山崖”),峽谷南北走向,末端稍向東彎曲,全長5000多米,經億萬年的風雨剝蝕,山洪沖刷而成,是我國罕見的自然風景奇觀。走進天山神秘大峽谷,谷內山體陡峻,懸崖絕壁,奇峰異石,千態萬狀。峽谷隨山勢變化,忽而寬闊,忽而細狹,最寬處53米,最窄處0.4米,僅容一人側身而過。大峽谷內現已定名的景點共有四十二處,較為顯著的有:神犬守谷、旋天古堡、顯靈洞、玉女泉、臥駝峰、月牙谷、一線天、懸心石、虎牙橋、情未了等。更為顯著的峽谷內還有一處盛唐時期的千佛洞遺址,石窟內壁畫藝術水平可與同時代敦煌壁畫相孋美,而石窟中保留的漢文化完整豐富,在古西域地區數百座石窟中絕無僅有,體現著古龜茲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合,反映了維漢兩族人民悠久的傳統友誼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
谷內遊程曲折,峰迴路轉,泉水叮咚,鳥鳴啁啾,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奇情異趣,引人入勝,遊人稱絕,實為天然佳境。天山神秘大峽谷已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該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陣東南7千米的河流階地上,它背依明屋達格山,南臨木扎提河和雀爾達格山,東距庫車縣城約69千米。這裡山抱水繞,樹木蔥鬱,風景優美,誠為荒漠中之綠島,曠野深處的福地。
克孜爾千佛洞是我國最古老的佛教洞窟之一。它始鑿于公元三世紀前後,歷經千年,直到14世紀時廢棄。現有編號的洞窟236
個,分在東西延伸約2千米的谷西 谷內 谷東和後山4個不同的區域內。其中保存壁畫的洞窟有80多個,壁畫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此外,這裡還有一些古佛寺遺址。
克孜爾為我國現存少數幾個主要表現小乘佛教內容的石窟之一。壁畫題材繁多,故事離奇。採用菱格畫的單幅構圖形式,用鐵線勾勒與色彩暈染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人物的形象。線條流暢,粗細相間,具有“菜條”風格。畫面層次清楚,富於立體感,深刻反映了龜茲佛教的盛況,代表了龜茲民族的文化藝術水準,它對研究龜茲社會歷史佛教文化及中西關係,都具有重要意義。千佛洞附近一條幽深山坳中,還有“千淚泉”名勝。
第三天 庫車——阿克蘇——喀什
景點:天山神木園位於阿克蘇溫宿縣境內。在茫茫的大戈壁之中獨有的那片蔥蔥園林,遠遠望去,格外醒目,被譽為“大漠明珠”。相傳公元十一世紀,沙特阿拉伯一名叫蘇力坦庫爾米什賽依德的伊斯蘭教阿訇,帶領2000名教徒經印度繞道中國西域傳教,受到當地人的抵制併發生衝突,敗退到此地,大部分教徒戰死,被埋在此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千年園林陵墓(麻扎)群,園內獨木成林的樹木極多,樹形奇特,諸多千年以上的古樹,傲立其中,綠蔭如蓋,顯出種種神韻,被人稱為“神木”。
進入神木園,迎接客人的是一株樹齡為1080年的銀白楊,巍峨挺立,樹榦須四人合抱,方能成圍。園中的古樹不知什麼原因造就了它們形態各異。那些蒼勁的古樹,有的象鱷魚出潭,有的象牛蛙出池,有的象奧運五環,有的象雄鷹展翅等等,千奇百怪,象人工刻意雕琢一般,讓人充滿了想象。園中的古樹生長的也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些蒼勁的古樹有的曲折盤旋,貼地而伸;有的匍匐在地,猶如龍蛇之狀;有的樹頭與根部相連,分不清哪是根,哪是枝;又從根部生出新枝,筆直向上,長成參天大樹。一銀白楊主幹倒伏,似無根,然枝茂葉繁,整體看去,好似昂揚抖擻的龍首,欲拔地騰空,讓人體味到生命的頑強,拼搏的艱辛。
神木之神。神木園最為人稱奇的還是園中神木,那一坡坡接谷連峰的古木,一棵棵千姿百態的千年古樹構成了一幅雄奇壯美的自然圖畫。無根樹神奇地生神奇地長,連生物學家也拍掌叫絕;五環樹枝枝相扣連成五環。連生物學家也不知道是怎麼連成的。神木園古樹的樹枝樹桿自然生成的一個個千年迷弧讓眾多專家學者也百思不得其解……
走進神木園,面對一株株千年古木,面對一棵棵充滿神奇而又生長奇特的古樹,不得不讓人驚嘆大自然之神奇,不得不驚嘆嘆生命之神奇。
第四天 喀什
景點:<喀什>
絲路名城--喀什,波斯語意為"綠色的玻璃瓦屋"或"玉市",是古代西域著名的"城廓之邦 "和最早的國際市場。
喀什是"喀什葛爾"的簡稱,在漢代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疏勒國,張騫通使西域時就曾遠達到此,西漢設西域都護府、東漢初班超兩次到西域,就是以疏勒為大本營。
唐代設疏勒都督府、宋元兩代更名為喀什葛爾、清末光緒年間新疆設行省後,在此設疏附縣,1952年改疏附為喀什,喀什是南疆經濟、政治與文化中心,國外遊客絡繹不絕。位於吐曼河邊,海拔約1300公尺高的喀什市,正位於棉産區與農田水利灌溉區的中央,人口約三十餘萬。
喀什是中國離海邊最遠的城市,此地的溫差極大,夏季在40度以上,冬季卻可降到零下24度。喀什海拔1294公尺,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溫度1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
喀什在歷史上因為絲路南北路在此交會,是中西文化交流重鎮,古跡、名勝與文化遺産豐盛,故自助旅行者之間流傳一句話"到新疆沒到過喀什,等於沒到過新疆",可知喀什的迷人之處。作為古絲路上一個開放性名城,喀什歷來就是中西文化的薈萃之地,中原文化與印度、波斯文明都在此交會,進而發揚光大,所以喀什已是考古學家熱中研究之地。
艾提朵爾清真寺
"艾提朵爾"意為"節日禮拜場所",座落於喀什市解放路廣場上,面積達16000平方公尺,是新疆境內最大的清真寺,其大殿面闊達38間,不但是國內所無,在國際上也極少見到。
位於喀什市中心的艾提朵爾廣場,傳言此處原是一片墳墓區,相傳初建於回曆846年(西元1426年),喀什葛爾的統治者在此建一清真寺,以祭其祖先之靈。而後又經多次的擴建整修,才有今日的規模。
艾提朵爾清真寺歷史悠久,到了1798年,女信徒古麗熱拉餽贈鉅資,以擴建。此外,又陸續修渠道、挖人工湖、廣植樹木、美化環境,才有今天的規模。
每週五下午,全城一片死寂,因為穆斯林必須放下手中的工作,集合到清真寺裏做禮拜,因此此寺又稱為"星期五清真寺"。
每逢節日,尤其是古爾邦節、肉孜節的清晨時分,做第一次禮拜時,全城乃至外地的穆斯林蜂擁入內,大寺門前的廣場也站滿了教徒,陣容之大,令旅者吃驚。禮拜之後,大寺上門樓上嗩吶高奏,鼓樂齊鳴、維族男子旋轉起舞,合著輕快的節奏,跳起"薩滿舞",狂歡通宵達旦。
市中心的艾提朵爾清真寺曾經在1981年重新整修過,兩側各有一個尖塔的圓頂建築,大門後方是一處林木整齊的祈禱場,再後方是一祈禱堂,該祈禱堂只有在星期五開放給穆斯林入內祈禱。
阿帕霍加墓
阿帕霍加墓是喀什著名的古建築群,座落於喀什東北郊的浩罕村,為一典型伊斯蘭風格的宮殿式陵墓建築,整個建築包括宏偉的墓陵和四座禮拜堂,以及一所教經堂。 它始建於17世紀後期,為當時喀什地區統治者阿帕霍加家族的墓地,阿帕霍加死於1583年,他是喀什地區傑出的政教領袖。阿帕霍加墓經過不斷擴建、增修,逐漸形成目前的規模。
墓陵掩映於綠樹叢中,門前水塘清碧、白楊環列,陵園內鮮花叢簇,果木沁香,清幽宜人。主陵墓室是這群建築的主體,高墻環列成方形,四角及門側聳立塔樓。頂部為四座尖拱的圓弧。內室墳墓並列,埋葬著阿帕霍加一家五代72人。整個墓園是一處十分精美的古建築群。
阿帕霍加墓又是傳説中的"香妃墓",據傳乾隆的一位妃子名叫伊帕爾汗的女孩也安葬在此。1758年乾隆皇帝在喀什鎮亂行動中把伊帕爾汗帶到北京,因她身上散發出濃郁的沙棗花香,人稱"香妃"。她在皇宮內因思鄉心切、又遭其他王妃忌妒而投井自殺,後遺體運回喀什安葬,也葬在阿帕霍加墓,現墓內還陳列當年運回遺體的車輛。
大巴札
喀什的大巴札位於市區東北吐曼河東岸,是新疆境內最大的農貿市集,據稱這裡也是全亞洲最大的集市。整個市場依貨物種類分為數區,依順時鐘方向排列,販賣的貨品有穀類、麵粉、駱駝、牛羊、香料、皮革、木材...等等。幾乎所有中亞地區的少數民族都會光臨這裡,所以充滿國際色彩。每週日被稱為巴札日,因為此日散居各地的維族商旅與農夫牧人都會在此趕集交易,觀光客也絡繹不絕,成為喀什的特殊景觀。
早在漢唐絲路暢通時期,喀什早就是中國境內西部的國際貿易市場,近年來因為絲路的重新開放,喀什的商貿再度的活躍起來,這裡有各種本地的土特産品、手工藝品、生産器具、日用百貨、蔬菜瓜果等,應有盡有。巴札中人山人海、萬頭鑽動,叫賣聲、討價聲、趕驢聲、喇叭聲,混合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樂章,常使第一次來訪的旅客,流連忘返、印象深刻。
第五天 喀什——卡拉庫裏湖
景點:卡拉庫裏湖位於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腳下,距離喀什191公里,中巴公路從湖畔經過,這裡離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大本營不遠(徙步走或騎駱駝,5小時到達)。“卡拉庫裏”意為“黑海”,海拔3600米,湖深30米,總面積10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水面映襯著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皚皚,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
湖畔的蘇巴什草原上水草豐茂,牛羊成群。有塔吉克人的氈房和木屋,還有專設的登山營地,湖的北面30公里處有布侖口運輸站,也為遊客提供食宿。
作者介紹
張保華 成都
旅遊經歷:足跡遍佈西域每一個景區。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