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54-茹會祎線路設計方案:探古尋今-豫西晉南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3日 10:29 來源:CCTV.com

  方案內容

  三門峽,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她是黃河岸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虢國珍寶驚中外,碧湖黃浪兩相依。

  水上柳梢泛舟景,綠水黃山伴相行。

  奇景覓處居何方,三門之峽有勝景。

  這是原國家旅遊局局長劉毅視察我市時,欣然盛讚的三門峽黃河美景。

  三門峽市地處秦嶺、伏牛山脈、黃土高原和黃河中下游平原的交匯處,是黃河文化重要的發祥地,是西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最大的名城望郡。是“以黃河為主線貫穿起來的充滿野趣和史詩般輝煌的黃河生態與古文化遊”最具特色的展現地。

  三門峽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華夏的古老文明,祖國的今朝勝跡,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國的壯麗河山,在這裡巧妙地結合與展現。

  當然,三門峽市不光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還有風景名勝亞武山、陜縣溫泉、屹立於滔滔黃河中的中流砥柱、舉世聞名的三門峽大壩等著名景點。乘船遊覽在碧波盪漾的黃河之中,既可觀賞"黃河落天走東海"的磅薄氣勢和沿岸的鄉土風光,又可感受船行柳梢、魚躍水面的神話境界。

  三門峽屬暖溫帶半乾旱內陸性氣候。這裡氣候溫暖,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氣溫-0.7℃,七月平均氣溫 27℃,年降水量630毫米。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的春秋兩季。

  三門峽交通便利。連霍高速公路、隴海鐵路橫貫東西,從鄭州、洛陽到西安的列車都經過三門峽,從鄭州到西安的N361次經過三門峽的時間是14: 42,18:26到達西安;從西安返程的N362次15:28經過三門峽,19:00到鄭州。

  三門峽火車站分三門峽站和三門峽西站,從市區乘特1路可到三門峽西站。

  行程安排:(本方案適合各類人員,以鄭州出發為例。)

  D1 在鄭州乘車至三門峽,大約三個半小時左右(自駕車兩個半小時左右),大巴車在鄭州火車站1小時一班,票價65元,保險1元;也可乘火車到三門峽,雙層旅遊車,開封到西安的N361次,中途路過三門峽,三門峽在鄭州與西安的正中間。

  到三門峽的時間是上午十點鐘,打算先參觀一下聞名遐邇的“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景區距市區14公里。下車後直奔1路公交車站牌,票價一元,三門峽的所有公交車都有售票員,所以不用擔心無法找零的情況出現,100元大鈔照坐公交車!1路車是由火車站發往陜州風景區的。中途到百貨大樓站下車,在中國水電第十一工程局(三門峽大壩的建設者)隔壁的廣場上,有8、9輛去三門峽大壩的旅遊車,票價3元,經沿黃公路行駛大約25分鐘,到達了目的地三門峽大壩,這裡是個AAA級景區,票價30元,學生證半價,軍人免費。在景區需要停留1個小時左右。

  黃河流經九省區,橫亙祖國幾千里,但幾乎沒有一座城市像三門峽一樣和黃河的關係有這麼近。到三門峽來,不能不看三門峽大壩。因為沒有黃河,就沒有三門峽大壩;沒有三門峽大壩,就沒有三門峽這座城市。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新中國,十幾萬水利精兵為了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齊聚三門峽,修建了“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這是當年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唯一的一個水利工程,這是一座新中國水利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大壩。大壩的建成結束了黃河三年兩決口的局面,大壩的建成,讓兩岸的人民從此得以安居樂業。

  大壩的建設,始終都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周恩來總理曾三次親臨工地現場,劉少奇、鄧小平、李先念、李鵬等領導同志也都曾來到這裡指導工作。1999年6月19日,江澤民同志視察三門峽大壩,對工程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懷。

  登臨壩頂,舉目遠望,只見不盡黃河滾滾而來,張公島、梳妝檯、截流石、水晶宮、中流砥柱、石藝長廊、一覽無余,盡收眼底。

  回到三門峽市裏已經是12點40分了,先吃飯去!

  三門峽最出名的小吃就是羊肉湯了,目前在鄭州、西安已經有了幾十家羊肉湯館了,可以説是開一家,火一家,老闆們可都賺的是盆滿缽滿的了。羊肉湯又養胃,又可以吃的又飽又爽。在三門峽市區出名的最少有30家之多,而且都有固定的客源,生意非常火爆。百貨樓後面的小吃街裏最北面的三峽羊肉湯,也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湯清味淡,不習慣油膩而又有喝湯興趣的不妨去嘗嘗,3元一碗湯,燒餅1元3個,一個字“爽”!。

  吃過飯後,從市賓館站上6路車到虢國博物館下車,開始參觀虢國博物館。票價30元。

  虢國博物館,是一處AAAA級旅遊區(點)。位於三門峽市區,是一處集文物陳列、遺址展示、園林景觀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的大型專題性遺址博物館。

  講到虢國博物館必然要提到虢國與虢國墓地。

  虢國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諸候國,因受周王室的器重而威振邦國。西周晚期,它從陜西遷到三門峽一帶。根據象形文字的解釋“虢”字是指一個武士手持兵器同老虎作搏鬥,它向我們昭示了虢國是一個崇尚勇武的軍事強國。她演繹了“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成語典故。

  虢國墓地,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處西周時期的大型邦國公墓,它開了以軍陣隨葬的先河,是秦始皇兵馬俑的葬俗淵源。

  虢國貴族墓葬群總面積58萬平方米,其中大中型墓葬19座,車馬坑12座,其它種類的祭祀坑50余座。共出文物17000多件。綴玉面罩被確認為春秋戰國“瞑目”的祖型;玉組串飾是漢代金縷玉衣的前身;玉柄銅芯鐵劍堪稱“中華第一劍”,是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它的發現將中國冶鐵的年代上溯了兩百多年;畫面上惟妙惟肖的精美倣生動物玉器,代表了我國先秦時期玉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囊括了北溫帶常見的動物物種。虢國貴族墓地的重大發現,對研究西周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制度以及冶金、交通、紡織、古代戰爭等各個方面,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2000年被評為“河南省10大考古發現”。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被譽為“驚人的考古發現,燦爛的古代文明”。

  博物館由虢國春秋、虢國出土文物展、梁姬墓出土文物展、虢國車馬坑展幾個專題展館組成。虢國博物館將會為您撩開千年古國的神秘面紗,將向您展現精美絕倫的出土文物和氣勢恢弘的大型車馬坑群。

  參觀博物館大約需要1個小時時間,如果對青銅器和玉器特別感興趣的話,1天不出來也是有可能的,出來博物館已經6點了,又餓了,吃飯去!

  我是非常喜歡在夜市裏吃東西的,雖然那裏的衛生條件有待改善,但是那裏輕鬆熱鬧的氣氛是一般飯店難以匹敵的。三五知己,對酒高談,何等的快意!經過多年的發展,許多攤主也注意提高自己的技術來適應顧客的需求,形成了許多有特色的小吃,很有三門峽特色。夜市的價格不等,花多少錢全靠您的肚量了,只是晚上要注意節食啊!

  下面就向大家推薦幾個很有特色的夜市。

  一)、文化宮夜市

  這裡的也是歷史最早,規模最大,食品品種也最全。這裡很多的攤子都擺了許多年,之所以常立不倒,肯定有它受歡迎的地方。基本上這裡的東西都可以吃的很順口。以前沿街擺攤,現在換進在文化宮原址新建的大棚裏了,條件有所改善。我比較常吃的有:老彭家的漿麵條、秦記豆麵條、劉記麻辣面、眼鏡炒米炒麵、老彭家旁邊的那家杏仁茶、老彭家的餛鈍和小茴香煎餅、老左烤肉、鐘記和海王府的炒海鮮、瓦罐米線、炒麵王的炒麵和炒米等,涮菜和牛肚其實每家都不錯,張記、胡記和胖妞是我比較常去的。夜市的火鍋也很不錯的,圈子比較著名。雖然換了順序,但喜歡吃的基本沒有變。

  二)、茅津路夜市

  就在老電業局的路口,很多人習慣叫他電業局夜市,現在也搬進旁邊的富達市場裏了。這裡比較著名的東西是麻食,是一家陜西人擺的攤,味道很鮮美,我個人認為是我所吃過的最好的。那裏的哨子面也很不錯,有兩家,都可以這裡比起文化宮來説,比較靜些,東西也很不錯。

  三)、二中夜市

  現在的二中夜市已經遷到前進市場了,但依然有幾家老攤子留在了原地,租了房子,開始登堂入室了。留下來的有阿熊炸雞頭、大鬍子烤肉、老朱炒海鮮等幾家,還有一家面館,基本上都是夜市裏的精華部分。

  四)、六峰夜市

  這是今年新開的,就在西下環的坡底下,文明商業街的北面,那有條小路,進去就是。

  我感覺比較值得推薦就是豆麵條,嗆鍋的,也好吃。這裡還經常有個推車叫買羊蹄的,風味也佳。其他的東西都不錯,但談不上突出,吃著也行。

  五)、甘棠路夜市

  這個夜市是個新銳,雖然沒開幾年,但生意火爆。不過這裡值得推薦的東西主要在一家,就是路口的烤月牙脆,其實就是脆骨,十分出名。旁邊還有一家炒麵也不錯。

  酒足飯飽之後要找地方休息了,三門峽的住宿條件不錯,崤山路市政府附近有5家3星級酒店,價格都在120元——150元之間,個人推薦煙草大廈和明珠賓館,特別推薦的是三門峽市賓館,中國第一代領導人除了毛主席沒有住過這個賓館,其他人到三門峽後都在這個賓館住宿,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曾4次在這裡住宿。

  D2 早餐後BUS至陜縣張村鄉廟上村地下四合院——天井窯院參觀。到天井窯院參觀需要坐到甘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車,中途到廟上村天井窯院下,票價4元,下車後有景點廣告牌,走10分鐘到達。參觀完後返回三門峽,赴靈寶市。從三門峽到靈寶的公共汽車10分鐘一班,票價10元,路程50分鐘。到靈寶汽車站不用出站,直接乘到函谷關的旅遊車,每人3元,20分鐘到達景區大門口,景區門票40元。赴靈寶市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參觀千古雄關——函谷關。中餐在景區吃。

  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域獨具特色的一種民居,也是人類“穴居”發展演變的實物見證。天井式窯洞俗稱“地坑院”,是在平地挖一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後再在坑的四壁鑿挖8至12孔窯洞居住。有的窯裏還挖有小拐窯,用於儲藏柴草、蔬菜等雜物,以增加使用面積。窯裏多用土坯壘成火炕,供人休息。出口是從窯院一角的窯洞內鑿出斜坡通向地面,為住戶進出之階梯式通道。在通道一旁挖有水井一眼,供人畜用水。距井口3至4米,打有紅薯窖,可儲藏紅薯,因井水能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使紅薯保存得非常新鮮而持久。院中間挖有滲井1個或2個,同窯院深度一樣,直徑一米,底層鋪爐渣50公分左右,供存滲雨水之用。

  天井窯院一般為獨門獨院,也有二進院,三進院,即多個井院聯合。進入村內,只聞人言笑語,雞鳴狗叫,卻不見村舍房屋,“進村不見人,見樹不見村”就是它的真實寫照。有人稱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過去,村民對修建窯院十分重視,建前必請陰陽先生察看,根據宅基地的地勢、面積,按易經八卦決定修建那種形式的院落。

  窯洞建築具有堅固耐用、節省資金、冬暖夏涼、擋風隔音、防震抗震的特點。冬季窯內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攝氏20攝氏度左右,中午晚上休息還要蓋上被子,人們稱它是“天然空調,恒溫住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農村住宅也在不斷得以改觀,不少農民修建了小樓。但天井窯院的許多獨特優點是它取代不了的,所以至今很多的當地人仍然住在天井窯院裏。

  祖先們根據陰陽八卦,選定院落方位,整體下挖,鑿成地坑,在四週崖面深挖窯洞,舉家穴居,抵禦風寒和野獸襲擊,方園幾十里,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見房不見人,是“地下的四合院”。這裡四季恒溫,這裡有原汁原味的串膛神灶和農家十碗喜宴,一切的一切豫西農家的喜怒哀樂盡在這裡盡情體驗和感受。

  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

  函谷關古文化旅遊區,AAA級旅遊區(點)。位於靈寶市北函谷關鎮,距三門峽市區75公里,距連霍高速3公里。

  函谷關始建於春秋戰國,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因為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所以“一夫當關,萬夫莫克”。函谷關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建制最早的雄關要塞,從時間意義上説,堪稱天下第一關。它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這一千古雄關見證了歷史上很多著名戰爭。你可能不知道,諸如“合縱攻秦”“楚漢爭關”“公孫白馬”“雞鳴狗盜” 等都出自此。

  冷兵器時代,誰擁有了函谷關,誰就擁有了戰爭的主動權。戰國時期,關外的六個諸侯國曾經合縱攻秦,但均被秦軍依託函谷天險,打的“流血漂櫓”,大敗而歸;一代梟雄項羽、劉邦也因此關而約定,“先入關者為王”,從而演繹千古絕唱“鴻門宴”;1944年,中國軍隊同樣是在這裡,重創了侵華日軍,阻止了日軍的西進步伐,使關中百姓免受涂炭。“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在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這裡曾發生過16次大的戰役,其中不少戰役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道家之源”太初聖宮,是當年老子著寫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

  據史書記載,當年的函谷關關令尹喜善觀天象,精通易經。一天,尹喜登高遠望,突然發現一團紫氣在東方冉冉升起,便宣稱此處必有聖人經過。果不久,皓首長髯的老子,騎著青牛,從東方徐徐而來。尹喜盛情款待,懇請他在此著書立説,老子接受了尹喜的挽留,並在此著就了彪炳後世的《道德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它涉及政治、經濟、倫理、養生,辨證地講述了“無為而治”“道生自然”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足常樂”。現在全世界《道德經》一書的發行量僅僅次於《聖經》。“紫氣東來”的成語也因老子而順應而生。

  參觀函谷關需要1小時30分左右,然後乘旅遊車回靈寶用晚餐,晚上住靈寶市區,靈寶是全國第二大黃金産地,她住宿條件包您滿意,掛牌4星級酒店紫金宮大酒店200元左右一晚,靈寶的土特産有黃金、蘋果、大棗等,都是上乘的質量。晚飯就吃大刀面和石子饃吧!

  〔大刀面〕

  大刀面是靈寶市最膾炙人口的風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大刀長3尺,寬5寸,頗像鍘刀。面搟成一尺多寬的薄面皮折疊成十余層,用大刀切製成麵條。因刀法不同,大刀面又分為四個品種:細面,其細如掛麵;簾子蔑面,粗細如簾蓖;寬面,寬如韭菜(多做成幹撈麵);閃刀面,如兩個韭菜葉寬,切面時,實切一刀,閃寬一刀,故名閃刀,通常是早晨賣細面、簾篦面,中午賣寬面。調味以酸、辣為主,澆面的稍子與配菜,可視節令變化。

  〔石子饃〕

  石子饃,又稱石子燒餅。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墊底烙熟而得名,其歷史源遠流長,兼有原始的製作方法,是靈寶、盧氏的一種別有風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麵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食鹽、大料、花椒、蔥等。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後層次分明,外酥內軟,鹹香可口,經久耐貯。

  D3 早餐後坐車去參觀盧氏豫西大峽谷風景區,參觀結束後,乘車返回三門峽,車票10元,車程1小時30分鐘;從三門峽赴山西運城旅遊,車票15元,全程高速,車程40分鐘。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位於河南、陜西、山西三省結合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境內。峽谷內飛瀑高懸,溪流淙淙,潭幽池清;在周邊省市很有知名度。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奔波,我們抵達景區。買完門票(30元一張)。這裡的賓館極具特色,採用的是天井窯院的形式。天井窯院是豫西獨有的傳統民居。主要分佈在三門峽的陜縣、盧氏一帶。這種天井式窯洞是在平地中深挖而成,它裏面冬暖夏涼,乾淨舒適。進入村內,只聞人笑雞鳴,卻不見村舍。被外國朋友戲稱為“地下的北京四合院”。現在已開發為民居旅館。在白天,你可以看到豫西地區特有的民間藝術--道情皮影戲,以及精彩的民間雜耍,木偶戲,評書等。晚上,我來到景區所在村裏的一戶農家中,吃一頓農家飯,和老鄉嘮嘮,很是愜意。這樣的一頓飯每人不超過十元。這裡是盛産木耳、香菇、猴頭、核桃、蘋果等。

  突然聽到停車場很是熱鬧,看到正在表演皮影戲。皮影戲是我國古代民間的“電影”,也叫影戲、燈影戲、圖影戲,主要是用牛皮製作成形狀各異的道具,在燈光的照耀下表演各種戲劇,是由唐代道教活動演化而來,他是祈求道教神的保祐,還願時唱給神聽的戲。領銜主演的是年逾70的索辛酉老人,曾應邀率團赴法國交流演出,被授予皮影藝術家。沒想到景區考慮得很週到,在飽覽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能領略豫西的風俗民情。

  我們要參觀風景區的主要景點為大淙潭瀑布群。"珠簾鉤不卷,飛練挂前川"是對大瀑布的真實寫照,瀑布落差約40米,寬約3米,水量全年都保持在0.6立方米/秒以上,是豫西目前發現的最高、最大的瀑布,因而被譽為"豫西第一瀑"。高懸的瀑布宛如一匹巨大的白練飛流直下,水石相擊浪花飛濺,發出的雷鳴聲似萬馬奔騰,聲聞于數裏之外。飛瀑一跌再跌形成兩個深潭,跌落的水柱濺起數米高的水霧,水霧飄揚灑落,散出漫天白霧,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美麗的彩虹。峽谷內另有 "三疊潭"、"白龍潭"、"飲馬槽"、"姐妹潭"等10余處瀑布,景色各異,真可謂"五步一瀑",實屬罕見。此外,大淙廟、濯足池、檔箭石、晾旨岩等景點文化底蘊深厚;貞女潭、白龍潭則蘊涵著美麗的愛情神話故事。

  然後參加驚險刺激的漂流。豫西大峽谷中原勇士漂流全程約90分鐘,使用的雙人漂流船安全舒適、操作簡單,票價99元。漂流途中,既可領略兩岸蒼翠欲滴的山色,又可觀賞沿途奇態各異的奇石,還能體驗北方獨有的暗河漂流的刺激,真可謂是豪邁激情,盡在其中。堪稱勇士第一漂。這裡林木茂密,水流豐沛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漂流優勢,加上河道是全天然的,不湍急,平緩彎曲,小船在河裏悠然前行,沿岸都是高山流水,仿佛人在畫中行,而人也成了畫。在揮槳擊水、盡享漂流激情的同時能夠欣賞兩岸秀美的峽谷風光。無論是山水還是小船遊人,處處都是詩,處處都是畫。

  備註:

  三門峽的小吃頗負盛名,主要有三門峽麻花、觀音堂牛肉、脂油燒餅、大刀面、水花佛手糖糕等。

  〔陜州糟蛋〕

  陜州糟蛋係採用雞蛋和黃酒酒糟加工釀製而成。傳説是晚清時浙江紹興一個釀酒師傅把這種工藝傳到了陜州。它用料嚴格,工藝講究,成品蛋蛋心呈紅黃色細膩糊狀,無硬心,有蛋香、脂香、酒香等多種香味,味悠長可口,風味獨特。成品蛋宜存放于清涼處,隨吃隨撈,食時去殼,加香油少許,是豫西有名的風味食品。

  〔三門峽麻花〕

  三門峽麻花,源於陜縣大營麻花。相傳很久以前,大營一帶毒蝎橫行,人們為了詛咒,每年陰曆二月二,家家戶戶把和好的面拉成長條,扭作毒蝎尾狀,油炸後吃掉,稱之為"咬蝎尾",久而久之,這種"蝎尾"就演變成今天的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為軟、硬兩種。初期,大營製作的麻花全屬"軟面型"。十九世紀中葉,大營村又創制了"硬面"麻花。解放後,大營麻花經三門峽市飲食服務公司廚師蔡天貴改進,製作技術和配料工藝大為提高,形成獨具一格的"三門峽麻花"。這種麻花長尺許,色澤柿紅透亮,有棱角,香甜可口,黃焦酥脆,久放而不幹,營養價值較高;1960年,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品嘗後風趣地説:"這麻花沒有牙的人也可以吃澳!"

  〔水花佛手糖糕〕

  水花佛手糖糕,堪稱豫西一絕。相傳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太后逃難西安。返京途中,路經陜州,當時的知州為獻媚取寵,靈機一動,令人製作出一種別出心裁的"水花佛手糖糕"。糖糕表層如同黃河的浪花,堆疊起泡,薄如蟬翼,色如紅金,狀如佛手。篤信佛教的慈禧看到"佛手",以為是吉祥之兆,頗為欣喜,人口品嘗,外酥內軟,軟而不粘,香而不膩,甜中微透玫瑰芳香,十分稱讚,還賜給製作廚師一件黃馬褂。從此,"水花佛手糖糕"名聲大振。現在製作水花佛手糖糕的高手,當推三門峽市飲食服務公司的退休廚師任鴻文,任家製作水花佛手糖糕已有四代,技藝高超。

  觀音堂牛肉,産于陜縣觀音堂。用料嚴格,製作方法獨特:先將宰殺的鮮牛肉置於盛滿清水的缸中,相應的內加食鹽、火硝腌漬。時間長短根據季節而定,一般冬季為一個月,夏季三四天,春秋兩季七八天,直到掩得裏外透紅為止。腌好後,放進大鍋沸煮,一般需六七個小時;在沸煮中,一次放進適量的茵香、丁香、白芷、姜、蒜、辣椒等。勤翻勤看,控制火候,以煮爛肉不散為止。觀音堂牛肉,色澤鮮艷,醬香濃郁,鹹味適度,肉嫩可口。

  鯉面焙面是河南也是三門峽的傳統名菜。選用黃河鯉魚,以"糖醋汁"和油炸絲麵條澆拌而食。所用焙面以手工製成,細如髮絲,被譽為"龍鬚麵"。這道萊色澤柿紅,甜中透酸,酸中微鹹,肉嫩而不膩,焙面酥脆易化,吸收糖醋汁,別具風味。

  甄糕是靈寶的地方風味小吃,相傳幾百年前由陜西傳入。甑是一種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鍋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靈寶俗名勁子,故而既糕也叫勁糕。據傳,甄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産生,到了新石器時代又有了陶甄,商周時代發展為青銅鑄成,鐵器産生後,又變成了鐵甄,近年也有用白鐵葉子焊成的。陶甑蒸出來的質量最好。

  甄糕的原料是江米(傳統是無錫糯米)、大棗(以靈寶毛頭棗最好)。其比例是每鍋江米10公斤,大棗3公斤。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都有嚴格要求。既糕,形色俱佳,軟硬適度,軟甜粘勁,味道醇厚,實為冬春早點的佳品。

  脂油燒餅又叫脂油餅,是靈寶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圓形,旋紋相套,外觀焦黃明亮,咬開後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外酥內軟,濃香撲鼻。

  脂油燒餅工藝精巧,主要原料為麵粉、豬板油、棉清油、食鹽、鹼面等。其吃法有兩種,一種是讓廚師擠壓抖開,一眨眼一個餅堆滿一碟子,蓬蓬鬆松,成條成片,用筷子夾著吃;另一種是保持餅的原狀。食之各具風味。

  三門峽市土特産品種類多、質量好、分佈廣。著名的有靈寶蘋果、靈寶大棗;澠池仰韶杏、牛心柿餅;盧氏木耳、蘑菇、猴頭、核桃、板栗、山楂、獼猴桃等。此外,三門峽山區還有許多天然藥材。

  這裡是:

  仰韶文化的最先發現地。

  軒轅黃帝奠定政權時的鑄鼎地。

  《道德經》的誕生地。

  禪宗初祖達摩的圓寂地。

  萬里黃河第一壩的築就地。

  黃河上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和觀賞區。

  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窯院建築群唯一完好保存地。

  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秦趙會盟等成語典故的發生地。

  以上行程全程住3星、4星級酒店,光住宿一項就達到300元,如果住農家費用會更低;門票:虢國博物館30元+三門峽大壩30元+函谷關40元+預西大峽谷30元,如果漂流再加100元,學生證除漂流外都可以半價;車費帶打的也不會超過120元;三門峽的農家樂比較成熟。此次行程人均消費超豪華團700都不到,超值啊!要想進一步了解三門峽,可在網上直接輸入中文“三門峽旅遊”進行搜索。

  作者介紹

  茹會祎  山西

  旅遊經歷:足跡遍及了河南山西的著名景點

責編:趙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