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33-張萌線路設計方案:絲綢之路甘肅遊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4日 09:45 來源:CCTV.com

  方案內容

  D1:汽車赴武威(281 km),午餐;下午參觀武威文廟和雷臺漢墓景區後赴張掖(237 km),住宿張掖。

  文廟 位於武威市區東南隅,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倣皇家宮闕建築群,始建於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歷經擴建,規模龐大,號稱“隴右學宮之冠”。文廟坐北向南,總面積1,500平方米,是歷代文人墨客的修學和祭祀孔子之地,東西兩組古建築巍然屹立,保存完好。文廟現存建築以聖廟和文昌宮保存最好。廟內古柏參天,古樸靜雅,整體建築佈局對稱,結構嚴謹,雕梁畫棟,檐牙高啄,碑匾林立。著名的有刻有回鶻文的高昌王世勳碑,刻有回紇文的西寧王忻都公神碑,和保存最完整的中文-西夏文對照珍本詞典“西夏碑”(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文廟內現設有武威市博物館。

  雷臺漢墓-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出土地 位於武威市北關中路雷臺公園內,是1969年由當地農民在雷臺老槐樹下發現的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而著名。雷臺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約十米的土臺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觀而得名。據出土馬俑胸前銘文記載,雷臺漢墓係“守張掖長張君”之墓,約在公元186-219年之間。墓道長19.34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處,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銅車馬儀仗俑99匹。 其中以銅奔馬藝術價值最高。銅奔馬又稱“馬超龍雀”,呈發綠古銅色,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重7.15公斤,馬呈飛奔狀,三足騰空,昂首揚尾,右後足下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蘊含豐富的天馬文化內涵,鑄造技巧精湛,堪稱青銅藝術之極品,銅奔馬原件現珍存于甘肅省博物館,全省各地均可買到原樣複製品作為紀念

  D2:參觀張掖大佛寺、木塔寺,午餐;汽車赴酒泉(226 km),參觀酒泉鐘鼓樓、西漢勝跡泉湖公園和夜光杯工藝美術廠,住酒泉。

  大佛寺,始稱"迦葉如來寺",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故又稱"臥佛寺"。明永樂九年(1411年)敕賜寶覺寺。康熙十七年(1678年)改稱宏仁寺。該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歷時五載,至西夏貞觀三年(11103年)竣工,歷經明、清兩朝擴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據明宣宗朱瞻基《敕賜寶覺寺碑記》稱:西夏時,有位叫嵬咩的國師,一日靜坐,聽到附近有絲竹聲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磚覆蓋的碧玉臥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這座座東面西的佛殿。大佛寺內建有牌樓式山門和四大天王殿、關祠殿、過殿、陪殿、廂房、臥佛正殿。正殿南為感應寺,北為金塔殿,後為藏金閣和土塔。大佛寺正殿為兩層樓,重檐歇山頂,高33米,平面長方形,面寬9間,進深7間,佔地總面積1770平方米。殿頂用青筒瓦笨覆蓋,殿周圍繞廊。殿內塑釋迦牟尼涅槃像,為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木胎泥塑,金描彩繪,面部貼金,頭枕蓮臺,側身而臥,兩眼半閉,嘴唇微啟。右手掌展放在臉下,左手放在大腿一側,胸前畫有斗大"卐”字符號。梵文,意為"吉祥海雲相"。造像精美,比例協調,線條流暢,神態自然,相貌祥和,栩栩如生。佛像兩側塑優婆夷、優婆塞立像各一尊,背面是十大弟子悼念舉哀像。南北兩側塑十八羅漢群像,形態各異,形象生動。殿內東西兩壁有取材于《西遊記》、《封神演義》故事的巨幅壁畫。構圖雜而不亂,形象躍然壁上。殿門兩側各鑲6平方米見方的磚雕一塊,上精雕如來佛講經説法的故事和神態各異的諸佛像。南為西方極樂世界,上書"登極樂天",右下方書"西方聖境"。對聯為"寶殿巍峨無人量天成敬仰,金身顯煥河沙凡聖共皈依"。北為佛説法圖,上書"入三摩地",右下方書"底園演法",對聯為"佛日增輝萬善同歸登彼岸;法輪常轉十方瞻仰正菩堤"。此為我國磚雕藝術之珍品。殿門上有清代的兩副楹聯,其中一副是"創于西夏,建於前明,上下數百餘年,更喜有人修善果;視之若醒,呼之則寐,臥遊三千世界,方如此夢是真空"。正殿後為藏經閣。明正統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朱祁鎮將正統五年宮版印刷的經卷345種、685函、3584卷敕書頒賜給大佛寺。現在,這裡藏有用泥金書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等佛門瑰寶。最後是彌陀千佛塔,俗稱土塔。塔高33.37米。相傳置放著釋迦攝摩勝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塔基每邊長23米,層層向上收小,共13節,華蓋直徑4米多,四週飾有36塊銅質板瓦,懸挂著36個流蘇風鈴。該塔造形別致,和北京妙應寺白塔有相似之處。古剎大佛寺與西夏、元朝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西夏太后經常來寺內朝拜、居住;張掖大佛寺據傳曾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別吉太后也曾在這裡久居,別吉太后的靈柩曾寄放于寺內。南宋末年,宋恭宗趙顯被虜後為避禍而出家於此。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被大佛寺的宏偉建築和張掖的繁華所嘆引,曾留居一年之久。大佛寺規模宏大,16世紀時寺內可容納四五千人同時朝拜。1966年在大佛寺中發現石碑、銅佛、銅鏡、佛經等珍貴文物。1970年,在原金塔殿殿基下發現明正統六年(1441年)置放的石函一具,內盛琢磨精緻的玉雕、珍珠、銀器等。在繪有八卦圖案的銀盒內,放有珊瑚、琥珀、瑪瑙、硃砂、石英等,還有我國的古錢幣和波斯銀幣等。尤其是罕見而品相精美的波斯銀幣,成了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繁盛情景的有力佐證。

  木塔寺又名萬壽寺,位於張掖市縣府南街,現張掖中學校園內。寺與塔初建於北周或更早一些,經隋、唐、明、清歷代重修。據《重修萬壽寺碑記》載,“釋迦涅槃時,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萬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據《甘鎮志》記載:後周時已有之,隋開皇2年(公元582年)重建,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敕尉遲敬德監修,明清均有補修,其建築技巧集木工、鐵工、畫師技法于一體,制做精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木塔是張掖城內五行(金、木、水、火、土)塔之一。現存木塔重建於1926年,塔高32.8米,八面九級,每級八角,上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挂風鈴,主體為木制結構,外檐係閣式建造,塔身內壁是磚砌,各層都有門窗、樓板、回廊和塔心。並雕有花飾,門楣嵌磚雕匾額第一層東為"登極樂天"、西為"入三摩地"。第二層東為"西天正覺",西為"寶代金繩"等,整個塔沒有一釘一鉚,全靠鬥拱、大梁、立柱、縱橫交錯,相互拉結,是完整而堅固的木質結構造型。附有樓梯,供人攀登。每層都有回廊、扶欄、可依欄遠眺,整座塔給人以高大、巍峨之感,體現了我國獨特的樓閣建築藝術特點。最上層原有古鐘一口,叩之,鐘聲隱約若在天際,四野皆聞。"木塔疏鐘",曾是甘州八景之一,可謂:"塔勢淩霄漢,鐘聲叩白雲"。僧卜舟題萬壽塔詩一首:"巍然筆勢蘸寒谷,九級玲瓏造化互,結頂朝元映日月,盤根錯節傲霜風。聲飄煙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靈瑞毓鐘張掖秀,宏仁標范永流東"。這座塔不僅造型美觀,而且構制精細,別具風格。塔後有樓,俗名黑樓,取鎮懾黑水之意。現存者為清末重建,也稱藏經樓,闊五間,27.4米。樓有兩層重檐歇山頂,四週木構欄,雄偉壯闊。1983年到1986年,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現在修葺一新,全寺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木塔寺內現辟有張掖市民俗博物館。

  鼓樓 聳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磚砌的高墩上,為三層木結構的塔形樓,雕梁畫棟,古色古香,雄偉壯觀。下有四門通向東南西北,行人車輛右以穿行。門上分別題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嶽”,“西達伊吾”(哈密),貼切地標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義。酒泉鐘鼓樓最早創建於東晉穆帝永和年間(公元346-353年),是前涼政權酒泉郡太守謝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時稱福祿縣城)東城門,也叫“譙城”,即為守城戎卒打更巡邏、報時、防寇報警的地方。現今的鼓樓,連通基座在內,三層木樓通高24米,周長112米,正方形,上小下大,是清朝光緒31年(公元1905 )重修的。又稱泉湖公園,位於酒泉市東2公里處,因園中有酒泉而得名, 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為一座集古典園林、天然湖、文化遊憩、趣味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酒泉,因傳説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史傳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大獲全勝於此,武帝賜禦酒以賞,霍去病以功在全軍,人多酒少,遂傾酒于泉中,與將士共飲,故有“酒泉”之名。今泉猶在,園林式建築、牌樓歷經修茸,保存完好。園內有清代的“西漢酒泉勝跡”和“漢酒泉古郡”石碑,及左宗棠手書“大地醍醐”匾額,成為遊客酒泉之行的必遊之地。

  酒泉夜光杯廠 位於酒泉市中心,主要以生産、銷售馳名中外的"酒泉牌"夜光杯和系列玉雕旅遊工藝品為主。酒泉以祁連山玉石為原料,生産夜光杯等玉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詩人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佳句,使夜光杯名揚千古。本廠現為"全國旅遊商品定點生産企業",精工磨制的夜光杯,質地精細,紋理天然,光滑透亮。遊客參觀工藝美術廠,可欣賞半手工作坊內夜光杯及其它玉器的巧磨細琢工藝,並選購喜愛的玉器珍品。

  D3:赴嘉峪關(21 km),參觀嘉峪關關城文化景區、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魏晉壁畫墓、雄關廣場,宿嘉峪關。

  嘉峪關市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因有萬里長城西起點── 天下雄關嘉峪關而得名。“嘉峪關”意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連山,北倚馬鬃山,東接酒泉盆地,西為平坦的戈壁,地處走廊西段最窄處。嘉峪關市總面積1298平方公里,有人口10萬。嘉峪關旅遊資源以嘉峪關關城、魏晉壁畫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岩畫等最為著名。嘉峪關位於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她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長城連接兩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圍古跡眾多,名勝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馳名中外,加之當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産品,使嘉峪關又成為重要的旅遊勝地。嘉峪關通訊發達,交通便利,國際直撥電話通往海外主要國家;民航飛機每天有1-3個航班,可直達烏魯木齊、敦煌、西安、蘭州等地。

  嘉峪關關城 位於嘉峪關市域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向北8公里,連黑山懸壁長城,向南7公里,接長城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主宰,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有“天下雄關”、“連陲鎖陰”之稱。嘉峪關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並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現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築而成,西側以磚包墻,雄偉堅固。內城開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門臺上建有三層歇山頂式建築。東西門各有一甕城圍護,西門外有一羅城,與外城南北墻相連,有“嘉峪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嘉峪關城墻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 整個建築佈局精巧,氣勢雄渾,與遠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

  天下第一墩,位於嘉峪關關城南7公里處。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穿過沙漠、戈壁,蜿蜒東進,行程萬餘裏,就是從這裡起步的。沿戈壁灘南行,至討賴河北岸陡壁邊,與祁連雪峰隔河相望,以河為險,這裡是明代長城上西端第一個臺墩起點。第一墩由明代甘肅鎮肅州兵備道李涵築于嘉靖18年(1539年),原臺長、寬、高均為14米,呈正方形棱錐體,歷經風雨沖刷,部分岸壁塌毀,使現存臺墩依壁而立,奇險無比。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遺存,近年來嘉峪關市政府投入資金,先後夯築了第一墩北側30多米倣古長城城墻,並對第一墩設置護欄予以圍護。旅客在第一墩可以憑吊蒼涼冷穆的歷史,並領略戈壁浩翰的大漠風光

  懸壁長城 位於嘉峪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屬嘉峪關軍事防禦體系的一部份。始築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原長1.5公里,為片石夾土墻,現存長城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黃土夯築城墻攀緣于高150米,傾斜度為45度的山脊上,似長城倒挂,鐵壁懸空,從山上陡跌而下,封鎖了石關峽口而得名“懸壁長城”。 順城墻頂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陡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讚雲:"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

  魏晉古墓壁畫磚墓群 位於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處的一片廣闊無垠的大漠上,散佈著1400多座魏晉時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畫磚墓群,這便是著名的魏晉古墓群,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他東西依酒泉市的果園鄉,西北靠新城鄉。大漠鼓起的一座座古墓,象大海中蕩起的波濤點點。嘉峪關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起點,是九邊重鎮之一,歸肅州衛所轄。後漢時,這裡是"玉石障",五代稱"天門關",是歷代的軍事必爭之地。到了魏晉時期,戰爭越發頻繁,特別是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先大鬧蝗蟲,後發生瘟疫、戰爭。人餓得吃光了草根樹葉以至牛馬毛,餓死病死的屍骨填塞河流,遮蔽田野,慘不忍睹。這處墓群就是這個時期(公元220年)到南北朝(公元589年)的三百六十多年中建造的。嘉峪關市文物部門于1972-1979年的七年間先後發掘了13座墓,從墓葬看是家族聚族而葬的墓地。其中8座是彩繪磚壁畫墓,共出土壁畫磚700余塊,現有六號和七號墓室對遊人開放。三號墓為單人葬,七號墓為四人合葬,其餘的均為二人合葬。魏晉墓分為二室和三室兩種,有拱形斜坡式墓道相通,以幹磚壘砌而成。六號墓是這十三座墓中畫像磚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因此嘉峪關市文物部門把它作為唯一公開開放的墓室。它是採取了先挖墓道,墓室的洞穴,然後再用幹磚壘砌墓室的辦法建造的。墓道寬2米,長20米,是斜坡形的,地上鋪有各式花紋磚。墓門為拱券門,上端建有磚砌的門樓,門樓上除繪有彩色的青龍、白虎、朱雀、蜚蠊、麒麟外,還鑲嵌上各種類型的建築造型磚,象托梁赤幘力士造型磚,一手持連鼓,一手持槌的雷公畫像造型磚,托梁獸造型磚,以及雞首人身像,牛首人身像等,大大豐富了古墓壁畫的民族色彩。 六號墓為三室墓,分前室、中室和後室。前、中室為盝頂,墓室平面近似正方形,後室為普通弧券。墓室各壁為表現勞動人民各種生産生活、婦婢仆從的雜役和墓主人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的磚畫。 前室的四壁,分二層向內挑出半磚作檐,這是模倣了多層樓閣建築。在墻上部建有一個"閣"和"壁龕",是象徵臥室的。下部有三個拱券門的耳室,東壁一個,西壁兩個。上寫著:"臧內"(庫房),"炊內"(廚房),"牛馬圈"(牛馬廄),在靠近東南角的二層台下,埋有一陶井,一半埋入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古墓室四壁還繪有多種建築型裝飾圖案畫,有虎頭紋,彩繪馬,雲氣紋,連續三角紋等。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墓室是完全模倣當時世家豪族宅地的構造。六號墓出土最珍貴的是壁畫。已發掘的十三座墓中共出土六百六十幅壁畫磚,而六號墓就出土一百三十二幅。佔了出土壁畫磚總數的百分之二十。所以人們把六號墓看作是整個魏晉墓群的縮影。墓前室共五十五幅,主要是表現墓主人莊園經濟生活的。中室共六十五幅,主要表現墓主人家居生活的。後室共十二幅,主要是表現墓主人的財富的。壁畫磚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的面很寬,很廣。如放牧、農耕、採桑、養蠶、狩獵、屠宰、出巡、奏樂、博弈、舞蹈、繁殖、進食、宴飲、庖廚、釀造、服飾、梳粧、布帛、絲束等。畫面反映最多的是農牧業,農業上,從下種、耕犁、耙耱、收割、打場、採桑、養蠶;牧業上,從配種、放牧、屠宰、狩獵都畫得十分詳細,甚至連每道程序都無一疏漏。這説明農牧業在當時整個經濟中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們研究魏晉時期的農牧業,提供了一批珍貴而形象的資料。在132幅壁畫中,表現宴飲的有28幅,而表現烤羊肉串的就有6幅。烤羊肉是龜茲族的習俗食品,這説明當時河西走廊一帶是個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壁畫中還有表現音樂的畫面。以115號壁畫為例,畫的是兩個樂師在宴會上的演奏。據《隋書音樂志》、《舊唐書音樂志》載,隋唐宮廷樂部《西涼樂》中使用過三種不同的箜篌:臥箜篌、小箜篌、豎箜篌;三種不同的琵琶:阮鹹琵琶、五弦琵琶、曲項琵琶和 笛。可從前這些樂器的細部都沒看到過,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何處,也很少為人所知。而在六號墓中我們不僅看到了這些樂器,還看到了阮鹹琵琶、尺八長笛的重奏,看到了臥箜篌和阮鹹琵琶、尺八長笛的合奏(七號墓)。這對研究中國的音樂不能不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 在壁畫中,特別是後室,發現了十副"絲束畫"、"布帛圖",這實際上是與墓中隨葬財富、錢幣的意義相同。因東漢末年,經濟衰敗,貨幣混亂,已出現了絹帛取代貨幣的勢頭。 畫像磚除軍事題材外,壁畫磚絕大部分都是一磚一畫,筆法簡練,形象生動,系統反映了魏晉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俗、科技等內容,其繪畫以中國傳統的寫實手法為主,早于莫高窟藝術,故稱壁畫磚,或畫像磚。但也有幾磚一畫的,如三號墓的《出行圖》、《軍帳》、《塢》等。是在幾塊磚上畫一幅完整的畫面,表現一個主題。有的則是用幾個畫面表現一個主題,而又能獨立成畫。如六號墓中的《出行圖》,一共是由五塊磚畫成,前面三塊磚畫的是騎馬的隊列,第四塊磚畫的是牛車,最後一塊畫的是步行的官吏,這是一幅完整的畫面。儘管仍是一磚一畫,但因它表現的是一個內容,又前呼後應,這實際上是一幅小壁畫。 魏晉時期的繪畫藝術正處於我國繪畫史上最繁榮的階段,但由於連年交戰,民不聊生,所以遺存下來的很少,嘉峪關魏晉墓壁畫磚的出土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從繪畫技巧看,這些壁畫磚並不是羅列堆積事物,而是抓住最本質,最有個性的東西加以表現。所以許多畫儘管寥寥數筆,畫得很簡單,卻反映得很深刻,很準確。如17號壁畫,只畫了一個高墻大院,墻上竟建築了12個碉堡,院門大開著,卻沒畫一個人,儘管如此,卻使人感到陰森,恐怖,而又壓抑。又如96號壁畫,這是一幅出行圖,有6各官吏騎馬疾馳,一個車夫趕著牛車緊緊相跟,車上看不出裝得甚麼東西,但從牛瞪著眼,喘著粗氣掙扎向前的神態和車夫緊靠車轅急躁的神情,使人能感到車內裝的東西很重,卻又走得很急。 畫工們繼承了中國傳統的畫法,畫人物時多采用多種畫法混合使用的技法。不同的部分採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如輕重、明暗、遠近等。從六號墓的壁畫中可以看到,他們用粗線條畫人物服裝的皺褶,增加了衣服的凝重感;用細線條畫馬的下腹部使人感到馬腹部的柔軟和彈性,這是民族繪畫傳統的具體發展的運用,對後代人物畫必將産生深遠的影響。此外,還有反映古代人民生産、生活的畫。如狩獵、放牧、揉面、宰豬以及一些動物畫,吃樹葉的駱駝,守門的獵犬,被追逐的青羊,奔馳的駿馬。畫工們以簡練流暢的線條,把這些動物描繪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在十三座墓中,唯一在六號墓中還發現了保存較完好的一塊棺蓋面。上面畫有十分生動的圖案,它採用的是先用刀淺刻成圖案,然後再涂以黑漆。圖案兩端為連壁紋,中間為人物圖像。棺蓋內面繪有伏羲、女媧各手捧一圓物(象徵日月)。畫得簡潔、活潑、氣韻生動。 在六號墓中還出土了大量隨葬器物。從發掘的器物看,製作工藝都十分精細,如雙耳絳色釉陶小壺,小如圓肚,小平底,肩部有兩個橫耳,壺內為肉紅色,壺外涂以絳色釉,釉色光亮均勻,十分精緻。 在墓內出土的漆器雖然不多,但就發現的這些也可看出魏晉時期的漆器業十分發達工藝十分高超。如出土的漆橢杯,橢圓形,小平底,長徑20厘米,短徑12厘米,高17.4厘米,屬漆羽觴。同時出土的還有漆盤、漆槅,工藝超群,實屬出土漆器中的珍品。

  D4:上午汽車赴安西(約6小時),安西午餐;下午赴敦煌(382 km),考察莫高窟,晚餐後欣賞“敦煌樂舞”表演,宿敦煌。

  敦煌市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東鄰安西,南接阿克塞,西北接新疆,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邊緣地帶。敦煌最初立郡于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為漢河西郡之一,史曾稱“三危”、“瓜州”,自古為絲綢之路東、中段各線交匯的樞紐。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敦煌為一盆地型地形,周圍高山環繞,以戈壁、沙漠和山地為主。敦煌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盛産李廣杏和無核葡萄,馳名中外。 敦煌是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有舉世聞名的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陽關、玉門關、倣宋沙洲古城等旅遊名勝。

  莫高窟 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大泉溝河床西岸,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洞窟始鑿于前秦建元年(公元366年),現存491個洞窟,有2,400多尊雕塑,45,000 平方米壁畫。 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窟形建制分為禪窟、殿堂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多種形制;彩塑分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壁畫類別分尊像畫、經變畫、故事畫、佛教史跡畫、建築畫、山水畫、供養畫、動物畫、裝飾畫等不同內容,系統反映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稀有的文化寶藏和財富。

  D5:上午考察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途中考察玉門關;下午考察陽關歷史博物館,遊覽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宿敦煌。

  鳴沙山月牙泉位於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是一處神奇的沙漠奇觀。沙丘因人登之即鳴,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環抱之中,酷似一灣新月而得名。鳴沙山山脊如刀,人登之即鳴,五色沙粒細軟滑圓,隨足頹落,經宿風吹,輒復如舊。月牙泉長240米,寬39米,水深2米,蘆葦叢生泉水內有鐵背魚,七星草,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鳴沙山月牙泉沙水共處,十分清幽。“晴空萬里蔚藍天,美絕人寰月牙泉,銀山四面沙環抱,一池清水綠漪漣”。 遊客在這裡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騎駝登沙丘,也可以滑板滑沙、跳牽引傘,進行沙浴、沙療,情趣盎然。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以傍晚、黃昏時分最佳。

  位於敦煌西北約100公里處,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藏之門戶。

  玉門關,也叫“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現存關址呈方形,墻東西寬24米,殘垣高9.7米,上寬3.7米,下寬4米,南北墻下寬4.9米,總面積630多平方米。城北坡下有東西走向的一條大車道。 倉古城,為漢代玉門關守卒的糧倉,只存斷垣殘壁,但猶可見當年之氣勢。唐代詩人王之渙一首“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而使玉門關聲名遠播。從敦煌去玉門關旅遊,現已開通公路,汽車約90分鐘即可到達。

  作者介紹

  張萌  甘肅

  旅遊格言:觸摸歷史,品味文化。遊歷山水,感受風情。

  專家對此方案的點評

  王健民:正如這條線路的名字所説,它的確是絲綢之路上的精華路段。精華的景點,這條線路是非常值得推薦的。

責編:趙文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