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暴風驟雨(4,5)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2日 17:00 來源:CCTV.com

  暴風驟雨(4)

  周立波是湖南益陽人,生於1908年,原名周紹儀。1934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次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翻譯過原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説《被開墾的處女地》等著作。1939年,周立波去延安任教于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著有描寫延安農村生活的《牛》《第一夜》《麻雀》等短篇小説。抗戰勝利後,周立波響應號召,奔赴東北。1946年冬天,他作為土改工作隊的一員來到了黑龍江省尚志市的元寶屯。

  當時中共中央調集了兩萬幹部,十萬大軍迅速出關,與國民黨爭奪東北。周立波來到元寶屯後接近村民,了解情況。他還借用趙樹理的小説《大槐樹下》的形式。用栽槐樹的方法紮根串聯。栽槐樹的意思就是選農民好聚集的地方聊天,通過聊天訪貧問苦。

  1947年12月,長篇小説《暴風驟雨》開始在東北日報連載,周立波在小説中展現了東北農村波瀾壯闊的土改運動的畫面,刻畫了一系列生動的農民形象,成為中國最早出現的以土改為題材的優秀作品之一。1961年小説《暴風驟雨》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編成了電影。

  于洋1946年在東北參加土改工作隊。1947年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當演員。1957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他主演了電影《暴風驟雨》,在劇中扮演最主要角色,土改工作隊的肖隊長。遺憾的是電影《暴風驟雨》上演沒多長時間即被停演。改革開放以後才得以重新公映。

  1955年周立波回到了老家湖南,安家落戶。在這裡 他又寫出了反映農村合作化的長篇小説《山鄉巨變》。從農民日常生活和心靈深處揭示了中國農村社會變革的艱難道路。1979年周立波病逝,享年71歲。

  暴風驟雨(5)


  五十八年前,共産黨為了鞏固東北根據地,派出了一萬兩千多幹部下鄉發動土改。這其中有一小隊工作隊,來到了尚志市的元寶村。在這個工作隊中,有一個作家叫周立波。他在這裡寫出了反映這場農村最大變革的小説《暴風驟雨》,元寶村因此而出名。

  五十八年過去了,元寶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想到了這段歷史,於是他們建起了《暴風驟雨》紀念館。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由於計劃經濟體製造成的原因,元寶村的人們依然過得非常貧窮。直到改革開放以後,農村實行了聯産承包責任制,元寶村農民的積極性又一次被調動起來。1988年 元寶村建立起了自己第一個村辦企業衛生筷子廠,並獲得了盈利。元寶屯在第一個企業賺錢以後又有了第二個、第三個,企業越辦越多。現在元寶村的土地又連成了片,村裏的企業多了,那些不願意種地的人進了工廠,他們將土地讓給了那些喜歡種地的大戶。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這個當年的光腚屯如今已有了多家企業。並且在大連、大興安嶺和俄羅斯都擁有自己的加工廠。原料全部從俄羅斯進口,衛生筷最大的銷往地是日本。當年的人們都有了不同的生活。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