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過山車(6)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7日 15:00 來源:CCTV.com

  鐵路修到涼山下,彝家心裏樂開了花,炸開了高山架起了橋 ,一條鐵路修到我的家。

  卡莎莎,卡莎莎,修路的大哥哎卡莎莎。

  1963年,中鐵二局第二批成昆鐵路修路大軍,浩浩蕩蕩奔赴地勢險峻的涼山。該局文工團的創作人員田逢俊、余遠雲在(6379米)沙馬拉達隧道同工人一起鑽山洞,打炮眼,在與當地彝族同胞接觸中,激發了田逢俊和余遠雲的創作靈感,這年秋天,他們創作出了這首優美動聽、情深意長的歌曲《卡莎莎》。

  《卡莎莎》簡潔明快,歌曲一誕生,彝族姑娘小夥們便會踏著節拍載歌載舞。不到半年時間,這曲《卡莎莎》就傳遍了大小涼山。

  喜德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地處大涼山與小相嶺間。喜德縣于1953年建制,縣城座落在海拔1843米的扇形洪積坡上,故有“扇城”之稱。

  喜德屬於彝漢聚居地,彝族人口達到百分之80以上。 在這之前,這裡漢族人把它叫甘相營,彝族人則稱之為 “喜奪拉達”,意思是製造弓箭的地方。

  1958年前,喜德境內沒有公路,運送物資全靠人背馬馱。一個男人出門去辦他的事,首先需要一匹馬,其次還要帶上足夠的乾糧。在山和山之間,最好的交通工具還是養得腱子結實的建昌矮馬。

  其實早在成昆鐵路建成以前,有一條,北起成都,南至雲南大姚的清溪古道從這裡經過。喜德縣的登相營就是這條道上的一個驛站。

  隨著南方絲綢之路的衰落,幾十戶祖祖輩輩在這裡靠經商度日的人家也都紛紛遷了出去。

  彝族老人皮特打鎖這樣回憶他們以前的生活:“以前靠做點小生意,吃集體伙食。後來沒有吃的了,南方絲綢之路沒有人過了。以前我是住在山上的,後來沒有生意做,漢族人全走了,只剩下幾戶彝族。”

  從60年代開始,這裡平靜的生活即將由於成昆鐵路的建成修建而變得熱鬧起來。

  紀錄片《成昆鐵路》記述道:“大渡河水奔騰咆哮,過去的奴隸,今天涼山的主人,對毛主席派來修鐵路的工人比親人還親,為了早日搶通成昆鐵路,階級兄弟攜手並肩,共同戰鬥。”

  1970年7月1日,在全國人民歡慶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産黨誕生四十九週年的時候,成昆鐵路勝利建成通車了。

  第一輛滿載工農兵代表的彩車從成都開昆明。從昆明發出的第一輛彩車北上成都。

  成昆鐵路楚雄到西昌路段,彭明清他們是第一次行駛,大家對路況都不熟悉。彭明清回憶道:“每一個站都歡迎,走到哪一個站都歡迎,另外那個車上還有幾個,有京劇團,有川劇團,又有歌舞團,四川的,都帶許多人,走到哪,如果今天不走了,他們歌舞團就下來演,演給觀眾看,後頭又到佤祖,佤祖是一個小站,演了一個通宵,演給那些觀眾看,有鐵道兵,又有工程局的那些工人,多得很修路的。”

  在喜德,7歲的彝族女孩馮良第一次聽到了火車的轟鳴。

  馮良回憶道:“趴到那個鐵軌上去聽,從鐵軌上聽聲音就遠遠會傳過來,你要聽見聲音了,火車就快來了。所以好多人,包括我們都是趴在鐵軌上的聽,但是也有大人在呵斥,不行,不行,快快快,火車來了會給軋著了,什麼什麼的亂七八糟的,反正特別熱鬧。” 在西昌,通車典禮在紅旗公社袁家山大隊的西昌火車站舉行,10萬多人參加通車典禮。籌備會議的人員就有上千人,從西昌市區到會場公路兩邊,每隔3米就有一名解放軍戰士值勤。

  成昆鐵路”7。1”通車後,那時的報刊、電臺、雜誌都沒有報道大會及剪綵的盛況。4年後,《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為標題進行了報道,隨後紀錄片《成昆鐵路》開始在全國播放。

  在影片的結尾,成昆鐵路上各個艱苦的工程都得到了展現。

  “成昆鐵路工程的艱巨浩大,全線共完成正線鋪軌1083。3公里,路基土石方9688萬立方米;隧道427座,總延長344。7公里,其中長度在3公里以上的共有9座;橋梁991座,總延長106。1公里,全線橋隧總延長佔線路長度41。6%。這個工程後來榮獲國家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火車來到了大渡河。就在那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的地方,火車飛奔。關村壩隧道全長十二華里。從關村壩到烏絲河,二十四公里線路就有二十一公里隧道,被稱為大渡河邊的地下鐵道。

  火車來到老昌溝的一線天石拱橋。

  這裡山高風大飛石多,為了保證安全,鐵路上面罩了一層鐵絲網。

  就在那手拉藤索過渡的大渡河上,鐵龍飛渡震涼山。

  這個地方叫猴子崖。當地有一首民謠:‘猴子崖,猴子崖,猴子下山飲水來,今天火車一聲叫,猴子搬家不敢來。’

  這就是工人大戰水簾洞的沙木拉達隧道,長十三華里,線路海拔標高兩千三百多米,比成都高出一千八百米。”

  在成昆鐵路鋪通的同時,攀枝花鋼鐵廠一號高爐正式投産。此後歷經二十餘年,攀枝花兩期工程全部建成。最終在一片荒涼幹熱的河谷間,形成了中國最大的鐵路用鋼、釩製品、鈦原料和鈦白粉生産基地和西部重要的重工業城市。依託成昆鐵路,重要的航天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也在70年代末被建立起來。在鐵路交通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諸省的工業進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備的鋼鐵、能源、有色金屬、電子、化學、機械等重工業體系,奠定了現在的發展基礎。

  1974年國慶節後,成都到攀枝花的普客列車開通。早上從攀枝花發車,晚上8點到西昌,第二天晚上才能到達成都,西昌到成都車票為8元。

  “1949年以前,不要説鐵路,連公路都是一段一段的。現在來看我的老家,即使有成昆線穿越過境,在北京坐上去鋼城攀枝花的快車,也只要3天就到了。但你去走一走,那些山裏頭的遂洞,哪有個完,你這裡剛見到一線天,嗚的一聲,火車又進洞了,直弄得人耳朵嗡嗡的。”

  ----《彝娘漢老子》馮良

  這是彝族女作家馮良在《彝娘漢老子》一書中對成昆鐵路的描述。 成昆鐵路通車那年, 馮良剛滿七歲。

  馮良回憶道:“我們那會算是中級站吧,現在好像直快要停,所以其實挺盼望的,因為有火車通嘛你就很盼望,比如説老盼望這個火車到了今天會不會來一個親戚,小孩的心理嘛,我就非常盼望,或者來一個朋友,總之不一樣的感覺。”

  在馮良的家鄉喜德縣,這裡成昆鐵路橫貫全境,境內有83公里鐵路線,10個火車站。一個小縣城設有如此多的火車站,在全國尚屬罕見。

  而在馮良的記憶中,通車後,火車所帶來的一切事物,都讓她以及周圍的人們感到異常新鮮。僻靜的小城因此一下變得熱鬧起來。

  在喜德縣的兩河口鎮,由於緊鄰成昆線,鐵路與火車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南行的列車上,列車播音員自豪地講,雖然成昆鐵路是作為國防三線建設的重點工程而誕生的,但實際上,它所起到的作用遠不止是備戰,成昆鐵路和攀鋼建設至少影響和改變了西南地區2000萬人的命運,使西南荒塞地區整整進步了50年。

  成昆鐵路通車後十年,馮良考上了北京的中央民族學院,坐著火車,來到了北京。後來她成為一個作家,作品主要描寫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生活。

  2006年,西德縣照例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歡慶舞會。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貧窮走向富裕。一條鐵路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其實,今日的喜德就是整個成昆鐵路沿線日漸繁榮的縮影。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