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徽商 之四《無徽不成鎮》(探索發現2006-224)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15日 09:37 來源:CCTV.com

中國有句話,叫“無徽不成鎮”。那就是説,一個地方如果沒有徽州人,那這個地方就只是個村落。

徽州人住進來了,他們就開始成立店舖;然後逐漸擴張,就把個小村落變成個小市鎮了。

胡適先生説這番話是有根據的,他的祖上在上海川沙經營“萬和”茶莊,當時就有了“先有胡萬和,再有川沙縣”這麼一説,這與“無徽不成鎮”異曲同工。

“無徽不成鎮”這句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沒有明確的考證,只是在民國《歙縣誌》裏説:“沿江區域向有‘無徽不成鎮’之諺”。

既然是“向有”,流傳時間應該很長了。

南京高淳縣城裏有一條老街,號稱“金陵第一街”。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路過此地曾留下《高淳道中》抒情詩篇。老街歷史悠久,而它的繁榮則得益於徽州商人的崛起。高淳距離徽州不遠,最初的時候,徽州商人順流而下,他們帶著黃山山貨,將商船、竹筏、木排等停靠在官溪河岸交易。春暖花開的時候,岸柳濃蔭,盛夏的夜晚,客船漁火點綴,官溪河岸日漸喧鬧。時間久了,河岸建成了街市。一條狹長的街道,大大小小開了170余家舖子。

“藥材仁成堂、中街天興祥、人參魏長慶、老店王元昌、胡家賣藥連處方、夏家蚌殼瘡藥‘一掃光’。”這是流傳在街市上的一句順口溜,由此可見舊日老街的繁華。

如今,置身於老街,那經年已久的店舖,斑駁滄桑的石板路,徽派風格的馬頭墻,光彩猶存的木雕,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徽州商人們一路風塵的歲月。

長江,橫貫東西;大運河,縱橫南北。徽商沿運河北上從事商品販運活動,固然可獲厚利,但卻難免在遠離故土的北方遭遇勢力強大的山陜商人與之競爭。而從事沿江貿易,則徽商卻享有地利之便。徽商在長江流域的經營活動使他們自己獲取了豐厚的利潤,從而積累了巨量的商業資本,同時也促進了這一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

“徽州燈,皆上新河木客所為。歲四月初旬,出都天會三日,必出此燈,旗幟傘蓋,人物花卉鱗毛之屬,剪燈為之,五色十光,備極奇麗。合城士庶往觀,車馬填□,燈火達旦,昇平景象,不數笪橋。”

這是清人甘熙記錄在《白下瑣言》的一段話,描摹的是南京都天會的排場。明清時期,南京上新河一帶聚集著大批的徽州木客,即徽州木材商人,徽州木客對於南京社會風俗,有著頗為重要的影響。都天會所祀之神為都天神,清代康、乾時期起,徽州“鄉俗尚淫祀”,每當酷暑,往往虔奉都天神,“奔走駭汗,煩費無度”。隨著徽商的大批麇居南京上新河,都天會也就成了南京的一大景觀。

對於木商的“徽州燈”,民國時人夏仁虎的《歲華憶語》也有記載:

“金陵之龍燈,自上燈後,即遊街市,分二組:一軍營,一木商也。長或十余丈,多至百餘節,盤飛舞,各有家法。司其首尾者,皆稱健兒,中間攙以高蹺、跳獅,或蚌精及各種雜劇。燈所過市,人爭燃爆以助興,大人家或具元宵茶點,開門延之,曰接龍燈。爆竹愈多,舞者興愈高,彩愈烈。或迴旋院庭,或盤繞梁柱,復間歌唱鑼鼓,想見昇平佳況。”

字裏行間,徽州木商的排場的確相當可觀。

甘家大院位於南京城南,主人就是甘熙。北京故宮有9999間半,南京甘家大院有99間半,可以算作民間故宮了。甘家大屋的成名,一來因為主人甘熙的藏書,二來是因為房屋的奢華,再者這裡是京昆票友雅集的地方,當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就在這裡收了甘家票友為弟子,著名安徽黃梅戲演員嚴風英也是從這大屋子走向大舞臺的。

當我們走進甘家大屋的時候,崑曲票友們正絲絲入扣地演唱,餘音繚繞,飛越了甘家高大的馬頭墻,傳統剎那間在這裡得到了接續。

像這樣的雅集,在南京頗為常見。歷史上,南京的戲曲活動相當活躍,這跟徽商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明代末年著名的文人侯方域在《馬伶傳》裏記錄了明末南京城內發生的興化、華林兩大戲班一場著名的競技:

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太平盛世,人易為樂……梨園以技鳴者,無論數十輩,而其最著者二:曰興化部,曰華林部。一日,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遍徵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

華林、興化二班的對臺戲固然是由“新安賈”即徽商策劃的,而興化班要找回面子重唱對臺戲,也須求得新安商人的支持。在那個年代,徽商領導著文化消費的新潮流。

明代文壇大家王世貞也有一段描述徽商引領消費新潮流的文字:

“畫當重宋,而三十年來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鎮以逮明沈周,價驟增十倍;窯器當重哥汝,而十五年來忽重宣德,以至永樂、成化,價亦驟增十倍。大抵吳人濫觴,而徽人導之,俱可怪也。”

蘇州能夠引領全國的消費潮流,從某種意義上説,同樣也是因為有徽商的推波助瀾。

在徽州,有一首歌謠名叫《寫封信啊上徽州》,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唱的:“青竹葉,青糾糾,寫封信啊上徽州。叫爺不要急,叫娘不用愁,兒在蘇州當夥頭……”

可見,蘇州在徽州人心目中的地位。蘇州,明清時期東南著名商品集散中心,為“五方雜處百貨聚匯,乃商賈通販要津”,當時“閶胥兩門夙稱萬商雲集,客貨到埠,均投行出售”,“遠方賈人,挾資以謀厚利,若楓橋之米豆,南濠之魚鹽藥材,與西匯之木牌,雲委山積”。閶門被譽為“天下第一碼頭” ,還有“吳絲衣天下”之説。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把閶門、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大量的商人,紛紛攜帶鉅資,聚集到了蘇州。這其中,徽商最為活躍。清乾隆十三年的時候,蘇州閶門外越運河的渡僧橋,因遭火災而傾壞,致使交通受阻,當年就有8家布商捐資修復,而這8家之中就有6家是徽人。

在太平天國戰爭之前,沿著閶門一直向西到大運河邊的寒山寺,將近20里的大街,兩邊商鋪林立,是蘇州商業的中心。當時整個蘇州的格局,東邊是手工業區,城西是商業區,在這個商業區裏面,來來往往,聲音最為洪亮的當屬徽州商人。

當時徽商經營的汪益美布號“計一年銷布約百萬疋”,“增息二十萬貫”,以致控制用軍服布和邊境貿布,一直到輸向西方。如1812年東印度公司記載輸入二十萬疋中,兩萬疋運去英國,一時蘇布名蓋四方。汪益美布號,幾百年長盛不衰,是江南地區一個最重要的布號。

當年蘇州有個説法:“蘇州兩個潘,佔城一大半。”

蘇州兩個潘,即“貴潘”潘世恩與“富潘”潘歲可。

潘歲可,人稱南石子潘,設有潘萬成等九家醬園;潘世恩,人稱廟巷潘,設有潘所宜、瑞泰信等十二家醬園,資本雄厚,是蘇州著名的富商縉紳。潘所宜生産的豆腐幹成為蘇州珍品,是蘇州家喻戶曉的特産。

潘家的醬園現在已經沒有了,留給我們的只是一些老房子,老房子裏的紗帽廳,紗帽廳裏的塵埃。

留下的還有,在故土徽州大阜,潘氏後裔所津津樂道的“周漆吳茶潘醬園”。

周家賣漆,吳家販茶,潘家在蘇州開了醬園。大阜的村民驕傲的是,江南各地的潘氏後裔,推其淵源,都可上溯到大阜或徽州其他支系的潘氏那裏去。蘇州的“貴潘”和“富潘”,他們都是大阜潘氏的後裔。潘世恩是“貴潘”中最著名的一員,是清朝乾隆年間的體仁閣大學士、太傅。潘世恩的孫子、曾任工部尚書的潘祖蔭,是同光朝與帝師翁同龢齊名的文人雅士,家世清華而又風流無羈,詩辭歌賦、碑版書帖,無所不好,無所不藏,且于光緒八年與翁同龢一起,翩然入軍機。這樣的人物,這樣的家世,在大阜,當然是值得誇耀的。

大阜潘家是徽州的名門望族,“村居能聚族,守墓古風敦”,徽州人的宗族觀念很重,外出經商總是按血緣、地緣聚居,往往是父帶子,叔帶侄,舅舅帶外甥。這種以血緣、地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族團體,集聚財力、物力、人力參與市場競爭,建立起對城鎮市集的壟斷性經營。沿江一帶“無徽不成鎮”的局面就是在徽州宗族勢力的全力支持下形成的。今天,在許多城市還遺存有“安徽會館”,也許這是徽人建立在異域他鄉的祠堂,徽州商人利用會館來處理徽商內部之間的事務或者外部的商業問題,會館代表的是徽商的利益,代表徽商直接與官府交涉相關商業事務,併為徽人舉辦公益事業。

明清時期,徽商會館遍佈全國,最早的徽商會館為北京歙縣會館,建於1560年,由旅京徽商楊忠、鮑恩首倡。湖北漢口新安會館,從置産業到擴充道路、開闢碼頭,漸漸形成一條“新安街”。蘇州吳江縣盛澤鎮徽寧會館建了20多年,有房産、田産和供裝卸貨物用的駁岸,規模宏大。

1/2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