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古代傢具》(上集)(探索發現2006-79)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31日 15:55 來源:CCTV.com

甲骨文的疾字

  在上海博物館的傢具展廳裏,陳列著一百多件明清時期的古代傢具。這是中國古代傢具發展到鼎盛時期流傳下來的一些珍品。研究人員按照古人的生活習慣,復原出了這些古代傢具當年的陳設格局。今天的人們漫步在現代化的展廳裏,似乎正在走進數百年前一位古人的生活。這是一間挑燈夜讀的書房。這裡是生活起居的臥室。這是待客接物的廳堂。出於實用需求誕生的古代傢具,在歷史的傳承中,被賦予越來越多的社會信息和審美情趣。今天的研究人員正從這些與古人朝夕相處的傢具上,讀解著那些消失在歷史中的生活圖景。

  歷史追溯到3000年前,那是一個隸屬於青銅的年代。這也是中國古代傢具的歷史源頭。正是這些被歲月銹蝕的青銅傢具帶領人們去猜測那個久遠年代先人們的生活。

  這片古老的土地,從上世紀初便不斷的給人們帶來驚喜。1976年夏天,殷商考古迎來了新中國成立後最為重大的一次發現。人們意外的遇上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正是這次殷商考古史上絕無僅有的發現,讓後人看到了商代王室完整的家居物品。

  在這400多件青銅器具中,有當年的食具、酒具、炊具。但是,這些青銅傢具提供的信息還是有限的,對古人的生活後人充滿了許多疑問,比如,那時的人們坐在什麼樣的椅子上呢?這件出土于墓中的小玉人真實的再現了古人的坐姿。當時,椅子之類的高型坐具還沒有出現,古人席地而坐,膝蓋跪在地上,臀部依靠著腳後跟,上身挺直,以示尊重。這種跪式坐姿有一個專門的稱謂——跽坐。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與商代同一時期的古埃及,西方的先人卻早已經把身子坐在了高腳椅子上。

  今天日本人的生活中仍然保留了中國古人的某些生活習俗,他們跪坐在席子上,使用低矮的幾案。很明顯,坐姿是傢具高矮的決定性因素。現代的中國人卻基本上忘記了古人的習俗。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中國人跪坐的時間長達幾千年,與之相適應的低矮型傢具也沿用了幾千年。這些“低矮型”傢具的高度通常不超過50厘米,這樣的高度完全是為了適用於當年獨特的坐姿。

  這種青銅器周代稱為“禁”,是用來擱置器物的。這件看似龐大的青銅禁,實際上高度只有30厘米,這是為了適應古人跽坐的習俗,古人坐在禁前,可以輕鬆的拿到禁上的器物。


架子床

  而這件出土于戰國諸侯國君墓葬中的青銅案,高度也不過36厘米。青銅案上的木質案面已經朽爛,後人能看到的只是極為繁複精巧的底座。它的主體由4條龍和4條鳳盤錯糾纏而成,是古代青銅傢具中巧奪天工的作品。這些青銅傢具雖然精美,卻不是大眾能使用的。當時的普通人究竟用什麼材料做傢具呢,已經無從得知。

  1977年,考古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引領我們走進了另一种家具的世界。這一年秋天,一次興建廠房的施工爆破讓後人與一座戰國古墓不期而遇。

  在爆破地點,考古人員發掘出了一座總面積達220平方米的巨型墓葬。它的主人是戰國早期的一位諸侯國國君,他的名字叫乙。曾侯乙的墓葬是一個完美的地下世界,在他的無數寶物中,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古代漆木傢具。

  墓中出土了五件保存完好的漆繪木箱,這是後人能看到的年代最為久遠的古代衣箱了。這些衣箱上描繪著令人著迷的神秘圖案,有怪獸、有傳説中的伏羲和女媧,還有后羿射日的故事和代表天體運行的28星宿圖。這些神秘的圖案透露了戰國時期古人什麼樣的內心隱秘呢?據説,衣箱圓拱形的蓋子象徵著天空,而矩形箱底則象徵著大地,或許古人正是以這種獨特的造型和神秘的文飾來傳達他們對宇宙的認識。根據文獻的記載,關於箱子的稱謂,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幸運的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漢代箱子的實物。這些用竹片編成的箱子,當年稱作“竹笥”。1972年出土在長沙的馬王堆漢墓中,由於墓葬良好的保護措施,這些竹笥就像新做成的一樣。竹笥中存放著衣物、帛書、竹簡還有供墓主人死後享用的食物。此後箱子的材質和造型逐漸更新發展,到明清時期,已是種類繁多,功能各異。可以儲存衣物、文具、化粧品、還有食物。

  距今年代最久遠的衣架也出土在曾侯乙墓中。衣架長264厘米,高181厘米。這件在古代傢具中堪稱巨型的衣架通體用朱漆和黑漆上彩,色澤艷麗。它以兩個圓木盤做支座,挂衣物的橫樑兩端還雕刻了兩個獸頭做裝飾,而至於古人是如何晾挂衣物,今天的考古人員似乎也找不到確切的答案。據推測,古人很可能是直接將衣物披掛在衣架上。

  墓中還出土1件珍貴的漆幾,它的作用類似于後世的桌子。幾面上可以放置物品,同時,還可以作為跽坐時的依靠。古代的幾通常不超過50厘米,古人席地跽坐時,幾的高度剛好可以遮擋住自己的坐姿,這是古代禮儀的需要。

  這件出土于河北滿城漢墓中的小玉人,面前擺放著一個小幾案,它的高度正適合跽坐時,雙手自然的倚放在上面。


羅漢床

  幾的這種倚靠功能,在日後的發展中逐漸演化出了一種特殊的圈幾。弧型的圈幾可以擱置在身體的不同方位,古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到一個舒適的位置上。

  隨著幾的功能的增多,它的外型也不斷的發生著改變。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件漆幾同時配備高度不同的兩套支架,高型支架收到幾面下的挂鉤上,幾的高度便可以降到10幾厘米。這種精巧的設計,完全為了適用於不同場合的使用而特別定制的。

  在北京西郊的一座漢墓中,還出土了迄今為止造型最為寬大的漆幾。它長達兩米多,可以容納多人同時辦公或是進食。有趣的是,即便如此寬大的漆幾,它的高度也只到人的膝蓋部位,可以想見,這種高度也是為了適用於古人跽坐起居的習慣。遺憾的是,即便是在保存十分完好的大型墓葬中,也只保留下了為數不多的日用傢具。人類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些內容很遺憾地缺失了。

  床是傢具中最重要的一個門類,中國古人的床是什麼樣的呢?考古學家根據兩座戰國墓葬中的遺物,復原出了兩具戰國時期的木床。這兩具木床的造型基本相同,它的大小接近於今天的雙人床。高度大約40厘米。床體四週用木條拼出一圈圍欄,中間留出半米多的寬度,便於上下床。

  最讓人驚奇的是,其中的一具木床竟然可以折疊,或許是古人為了方便搬運而設計的。這種折疊床的出土,讓後人嘆服於古人在卯榫結構上的高超技藝。考古發現只能把床的實物追溯到戰國時期,但是,在殷商的甲骨文中,人們看到了床的身影。這是疾病的疾字,它就像一個人臥病在床,正在出汗的樣子。到春秋戰國時期,床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那麼,在床被發明之前,中國古人是怎麼睡覺的呢?

  1973年,考古學家在浙江河姆渡村有了驚人的發現。這是距今7000多年的文化遺存。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房屋地面上蘆葦編織的席子殘片。席地而坐的古人,在當年簡陋的條件下,也是席地而臥。席子無疑是當年最重要的日用傢具之一。

  在今天的日本和韓國,仍舊保留著這樣的睡眠習俗。在殷商時期,席子使用已經非常普遍。這是甲骨文中“席”字的象形字——?而甲骨文中住宿的“宿”字,它的形象就是一幅生動的住宿畫面:在一間屋子裏,擺上一張席子,一個人坐臥在席子上。

  古人使用席子時,為了防止邊角捲曲,還專門鑄造出了壓席子的青銅鎮。。四個青銅鎮壓在席子的四角,既實用又富有裝飾的美感。在進食的時候,席子上擱置一個擺放餐具的案子,案子通常十幾厘米高,它的大小應當可以擺放下一整套進食的餐具。


馬扎子

  後人常説的“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中的“筵席”,在古代指的就是席子。古人待客時,出於禮貌,地上要鋪兩層席子,大一點的席子稱為“筵”,鋪在底下,上面再鋪上小的席子。在周代,席子的多少還象徵著不同的身份等級,天子鋪5層席子,諸侯鋪3層,大夫只能鋪兩層。這其中尊卑有序,就猶如象徵權勢地位的鼎和簋。

  連屏風這樣本來用於隔斷空間的實用品,在古代也被賦予了禮儀的象徵。清代皇室的屏風多數與寶座配套使用,它透射出的是帝王君臨天下的威嚴與霸氣。1983年,廣州西漢南越王墓的發掘,讓後人第一次看到了保存2000多年的古代大屏風。古籍記載,這樣寬達3米的屏風需要“萬人之功”,製作的奢華與考究,在古代的實用傢具中幾乎無出其右。而更多流傳後世的屏風,大多都是一些並非實用的陳設品。古代工匠在這些小藝術品上演繹著完美的雕刻工藝。

  這件戰國時期的座屏堪稱其中的代表之作。上面描繪的是鳳鳥與蛇相互爭鬥的場景。8隻鳳鳥一大一小相向排列,每只鳳鳥的嘴裏都銜著一條蛇的尾巴,而蛇頭則咬住鳳鳥的利爪。圖案構思精巧而獨具楚文化的意蘊。

  這種坐姿在現在的中國人心目中,是專屬於僧侶的。而實際上,它在魏晉時期的中國是最流行的一種坐姿。魏晉南北朝戰亂頻繁,分裂割據長達300多年。這個時期,不同民族開始融合,一些西北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漸漸影響到中原地區。最典型的是坐姿的改變。早期的跽坐式逐漸演變成了箕踞坐,它的姿勢類似于僧侶的盤腿打坐。這幅描繪魏晉竹林七賢的磚畫上,當年的古人正是這樣盤腿打坐的坐姿。在同時期的繪畫作品上,這樣的坐姿也是隨處可見。

  也就在同一時期,另外一種獨特的坐姿也開始流行起來。專家把它稱為“垂足坐”,這也正是今天最常見的坐姿。為什麼會出現坐姿的改變呢?

  問題的解答可以從這把明代的椅子説起。

  這種椅子類似於今天的折疊椅,椅腿的交叉處安裝了一個軸心,可以輕易的開闔折疊,古人稱它為“交椅”。如果把交椅的扶手和靠背拿掉,交椅就成了今天俗稱的“馬扎兒”。“馬扎兒”最初是西北馬上民族的用具,它便於攜帶,隨時可以打開使用。正是這種不起眼的“馬扎兒”,改變了古人幾千年的坐姿,並進而使傢具的整體高度從“低矮型”轉向了“漸高型”。

  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馬扎兒傳入中原地區,因為是胡人的用具,當時被稱為胡床。這具東魏時期的塑像,婦女腰間攜帶的正是一件這樣的胡床。胡床傳入中原後,開始流行起來。出於舒適的需求,工匠給胡床增加了扶手和靠背,發展成了後來的交椅。

  宋代之後,交椅成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皇室貴族和官紳大戶外出巡遊或者狩獵,往往要攜帶這樣一把交椅,便於主人隨時隨地休息。正是這種以主人為尊的涵義,後人又有了“坐頭把交椅”的説法。

  胡床的流入,交椅的出現,不僅使古人的坐姿發生了改變。而且相應的,傢具的整體高度改變了。席地跽坐的“低矮型傢具”逐漸變成了垂足而坐的“高


明式的廳堂

  型傢具”。

  基於實用的美學理念,明代的工匠們,在造型設計上總結出了一套傢具的科學尺寸。例如,椅子和凳子的高度要在40到50厘米之間,大致是人體小腿的長度,這樣,雙腿可以自然的垂放下來。

  椅子的靠背大多與人的脊背高度相等,後背板根據人體的曲線設計成S型,而且,稍微有一個向後3——5度的傾角。桌案因為與椅凳配合使用,它的高度差不多要與人的胸部齊平。這樣坐在椅凳上,雙手可以自然的平鋪到桌面上。而桌案下面的空間也要適於腿腳的伸曲。

  直到今天,現代傢具的製作依然沿用明式傢具的尺寸,只是傢具的風格有所不同而已。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明式傢具的門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僅是明代的椅子,就有交椅,圈椅、官帽椅各種類型。明代對圈椅最為推崇,當時在大戶人家的陳設和使用中,它的地位甚至超過了交椅。

  宋元時期,人們以“太師椅”來尊稱交椅,到明代的時候,這個尊稱被挪用到了圈椅上,此後,太師椅的稱謂便一直沿用下來,用來特指這種外型接近於交椅的圈椅。

  但是,遺憾的是,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明代之前,流傳下來的高型傢具寥寥無幾,這幾乎是古傢具史上的一段空白。後人只能從一些古代的繪畫作品和雕塑造像上去揣摩古人的生活起居了。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