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古代竹枒角雕刻》(探索發現2006-72)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4日 14:20 來源:CCTV.com

東陽木雕

  古人認為象能活60歲,這在當時超過了人類的壽命,是長壽的象徵,而大象粗碩的象牙似鋒利的長矛,又體現著勇猛,因此,人們將象牙雕琢成奢侈的飾品和高級的日用品,或將它作為珍貴的禮物敬獻給國王。

  大象與上古時代的先民關係非常密切,原始大黃河流域的莽莽大森林曾經是象群的出沒之地。

  在中華文明的另一支源頭長江流域上的河姆渡遺址中,人們發現了一枚象牙刻品,在上面,4000年前的線條斷斷續續,描畫的是雙鳥朝陽,4個同心圓加上一圈火焰,這分明是一輪散發著光暈、燃燒的熱太陽。兩隻鳥的勾形的喙是寫實的,但羽翼遮天蔽日,中國吉祥的神鳥、傳説中的鳳凰與此一脈相承。刻畫雖不是流轉自如,但構圖勻稱,甚至跳躍著輕鬆的筆意,整體像一隻展開的蝶翼。

  太陽與鳥象徵著光明、吉祥,這在後來的中國文化中一再沿襲了這樣的想象。雖然象牙刻品只是簡略的刻畫,但它出現在蠻荒時代,仍然留給了人們難以言説的驚艷之感。

  在中國四川省成都西部的金沙村,考古學者發現了埋藏在建築工地底下的數量驚人的古代象牙,這些象牙擺放整齊,有的還被鋸成節,顯然,這些象牙是等待加工的原料和半成品。

  考古學者認為,這些象牙的埋藏年代應該是在中國的商代,它們至少在泥土中沉睡了3000年。我們似乎看到了商的奴隸們大肆捕殺叢林巨獸,而貴族們則奢侈地享用象牙製品的一幕幕場景……

  天然象牙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被視為“白色的金子”,其細膩和韌度可以表現難度系數極高的工藝。由於上世紀90年代歐美國家將象牙列入禁售項目,使象牙材料嚴重短缺,象牙雕刻品也一度在歐美藝術品市場上銷聲匿跡。中國作為《瀕臨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成員國,也于1990年停止了進口象牙,但是,象牙雕刻在中國作為一門古老的雕刻工藝,為世人創造出了極其燦爛輝煌的歷史。

  明朝曾是牙雕工藝的繁榮時期,這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

  牙雕出現在文人的書齋中,大都是些人物的小型雕像。文人騷客們似乎很有興致設計甚至創作這些作品,清雅的抑或風流的性情無不豐富了牙雕的種類,表現出文人士大夫階層流行的趣味和眼光。自然,書房裏少不了侍女紅袖添香,來一掃讀書的寂寞,小像人物都被雕成了知書識禮的溫雅模樣。


犀牛角杯

  時至清代,龍座易主,馬背上的民族另有所好,象牙雕刻的手法起了變化,江南、廣東、北京及宮廷造辦處各不相同,各有派別,各有中心。

  康熙年,海禁解除,廣州成為貿易窗口,大量進口象牙和西洋工藝品,為出口定做東方玩意兒也多起來。精工細作,質白光鮮亮麗,是明顯的廣派特徵。象牙含蓄的淡黃瑩潤不復,牙料不僅要漂,白得耀眼,還要鑲嵌寶石或描紅著綠。在精鏤細刻更是下足了功夫:薄似篾片、細若竹絲的編織象牙席、象牙絲編織紈扇,以及鏤空雕象牙花籃、象牙燈籠、象牙香囊等,清朝宮廷裏對新奇富麗的趣味造就了牙雕工藝的一代興盛。

  清代宮廷牙雕也可稱為“造辦處牙雕”。根據清代牙雕工藝的發展,可以將清代宮廷牙雕分為幾個時期:順、康、雍、乾四朝為前期;嘉慶、道光時期為中期;咸豐以後為後期。在前期,承襲明代風格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乾隆皇帝專喜工巧,為取悅其本人的特點和嗜好,各種雕刻工藝這時達到廠很高的藝術成就,使很多藝術品既具有富麗華貴的氣派。

  宮廷生活也常常成為讚美的題材。著名宮廷畫家陳枚的“百美圖’一時成為宮闈美談,還有什麼比用象牙更適合表現這些高貴的美人呢?依照“百美圖”, 多名牙雕高手費時100多天,製作出了一本冊頁式的牙雕,按月份分成12頁供翻閱鑒賞,有春盪鞦千、夏採荷、秋賞月、冬咏詩,裏面屋帷、庭院、池邊、宮中美景一併再現。

  清代晚期宮中的牙角雕刻品,多為同治、光緒年間為慈禧太后慶壽而由廣東官員進獻的貢品,這些作品結構複雜,圖案非常繁縟,綜合了鏤雕、圓雕、拼鑲、染色等多種技法,窮極工巧,雄偉壯觀。

  犀牛角是十分稀有而珍貴的寶物,也是世界性的禁絕商品,傳世文物無一不是價值連城。據甲骨文中記載,在三、四千年的殷商時代,殷王一次就捕獲犀牛71頭,可見當時在中國,犀牛的分佈十分廣泛,而今天我們只能在動物園裏看到犀牛,因為犀牛在我國早已絕跡。

  犀牛角是致命的誘惑。犀牛成為東西方文明都競相追逐的巨獸,成為獵槍下的榮耀和掌中案頭的驕傲。

  時至今日,35種犀牛種類只倖存了5種,但似乎越是如此,人類越是迷戀它的珍貴,犀角雕工越是精妙超然。藝術家得到了讚美,但這些藝術品也似乎發出了對人類慾望的唏噓聲。

  在中國漢代,犀牛角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當時的人們發現它有解毒和辟邪的功能,這説明犀角當時有兩個主要用途,一是用藥,二是雕刻成器物。

  也許是因為犀角的相對易於腐朽,現存的犀角藝術品都為傳世品,我們至今還無緣見到明代以前的犀角製品。


象牙雕筆筒

  明清時期所需的犀角,多從東南亞地區進入中國,為犀角雕刻藝術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而雕刻名家的出現,又推動了犀角藝術向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明代中期以後,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上層社會追求享樂的風氣日盛,使用犀角製品成為一種時尚,其作品也日漸增多。藝術風格逐漸向細膩和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刀工快力,佈局繁縟,犀角仙人乘槎杯便是其中傑出的作品,今天價值已為天價。

  在清代,犀牛角沿襲了明代雕制酒杯的傳統,但清代工匠進一步利用犀角渾厚蒼深的色質,製作出倣古銅器的造型和花紋,故宮博物院院藏犀角雕螭杯、犀角雕爵、犀角雕四角鼎,精巧別致,古色古香,是乾隆時期倣古風尚的體現。

  翠綠的樹林為人類營造了生命的居所,它給人類帶來數不盡的好處,中國人把木看作構成世界的五種物質之一。被砍伐的木頭,作為一種植物已失去了生命的存在,但木雕作為藝術品,卻找到了新的存在形式,中國人將木頭溫和與純樸的品質,儘量地體現和保存下來,並賦予了新的生命。

  中國的木雕藝術己有7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在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木雕工匠們就已經可以雕刻造型優美的立體圓雕和平面通雕了。

  中國的木雕流派眾多,而最負盛名的是東陽木雕。

  浙江東陽,一座清凈古老的小城號稱“雕花之鄉”,是中國名雕東陽木雕的故鄉。傳説東陽民間經常舉行木雕比賽,技藝精湛的,就給予“木雕皇帝”、“木雕宰相”、“木雕狀元”的稱號。

  到了東陽,就不能不到盧宅,這座800年的老宅子濃縮了東陽木雕的精粹。盧宅的主人雅溪盧氏,在明清兩代家世顯赫,是江南的望族。盧宅最繁盛時佔地500余畝,房屋數千,院落連片,聚族而居的人超過萬人,而最令人著迷的是盧宅建築上隨處可見、精美絕倫的木雕。

  盧宅的第一道門被稱為捷報門,建於明景泰年間,據説在房子落成那一年,盧家的公子中了舉人因此得名。捷報門木雕具有典型的明代木雕風格,線條簡潔古樸,以黑色調裝飾為主,大多為一些簡單的紋樣圖案,十分素雅。中國傳統木雕畫面的設計和傳統的中國畫構圖一脈相通,一個平面上可以展現出各種層次,圖案的裝飾性也很強,給人以琳瑯滿目、豐富駁雜的審美享受。

  盧宅中的淳敘堂建於清代,從建築的上楞、鬥拱、梁織等處都飾有深雕,門窗堂板飾以淺雕,窗格欄杆飾以樓空雕,其中難度最大的是俗稱牛腿上的多層雕刻,人物神態自然,花鳥活潑動人,神將形象威嚴,栩栩如生。


象牙球

  盧宅的肅雍堂,儼然是一座民間的故宮,在一片不起眼的隔扇裙板上,就可以看到多種浮雕透雕,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鳥,無不雕工精細,形態傳神。

  也許是水鄉賦予了這方土地特有的氣質,江南人的溫和細膩給他們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情趣。

  江蘇省嘉定是一座秀麗的江南小鎮。它的歷史和東陽有幾分相似,都因為擁有能工巧匠而出名,但和喜歡木頭的東陽人不同,嘉定人偏愛的是另一種植物。

  竹子質地溫和,比木頭更便於造型,因此成為中國人特別是南方的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器物材質,漸漸地,它們在工匠的創造中,也和木頭一樣具有了藝術的氣質。

  竹雕和木雕都是中國古代雕刻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考古發掘發現,中國早在西夏就有了使用竹材製作的用具。

  在嘉定的竹雕工匠中,明代出現了幾個代表人物,他們被後人稱頌為“朱氏三傑”——朱鶴(號松鄰)和他的兒子朱纓(號小松)、孫子朱稚徵(號三松),朱鶴的祖孫三代提出:“竹刻如果不進行深刻透雕那不叫雕刻”,這種以“深刻和透雕”為主的竹雕藝術,史稱嘉定派。

  今天人們能見到的只有“朱氏三傑”的第一代大師朱鶴傳世的一隻筆筒,上雕老松、仙鶴,巧合的是這件器物暗含了大師的名與稱號“朱鶴”,號“松鄰”,鶴與松確實是近鄰,松鶴延年自古表達福壽齊天的祝福,這只物件恰又是作者送給朋友祝壽的禮物。

  筆筒看上去充滿了感情,雕工紮實穩重,每一刀都出自一雙一絲不茍、有力自信的手,每一道刻痕顯然都經過了成熟的考慮,利用了竹根每一處自然的形態,起伏轉承,那雙手所做的不是去雕鑿,倒更像是靈性的呼喚。

  明代的竹木雕刻技藝日漸成熟,並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竹雕筆筒

  一個八仙過海筆筒顯然不是嘉定派的作品,它是在一枝樹根上雕刻而成的。海潮洶湧,濃厚的雲氣卷著削壁,人物和海浪動靜襯托,格外生色,這件傳世精品的作者叫濮仲謙,是明朝時的金陵人,他創立的雕刻風格被稱為金陵派。

  和厚重穩健的嘉定派不同,濮仲謙的竹木雕刻作品別具一股超脫的靈氣,通常以淺浮雕為主,最喜歡用盤根錯節的樹根和竹根,根據自然的形狀和特徵,用簡潔的刀法,略施雕鑿,自然成器。

  在整個明代,嘉定派和金陵派,一南一北,統治著中國的竹雕世界。明代結束後,中國進入到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時期清王朝,社會習俗有了微妙的變化,從皇室到士大夫,開始欣賞細膩高雅的生活方式,竹木雕刻的特點正好適合文人文化的審美趣味,它們來自於自然,卻又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許多文房用具和小型雕刻作品都是當時文人鑒賞和把玩的精品。

  在清代的揚州城裏,住著一位才子,他就是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

  鄭板橋對竹子的偏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他的筆下,竹子獲得了美好的形象和高尚的品性。一個偶然的機會,鄭板橋結識了一位普通的竹刻工匠,叫潘西鳳,從此,這揚州城裏的一老一少,常會聚到一塊,當街擺攤,一個是給人畫竹,一個是給人刻竹,兩人都為後世留下了關於竹子的藝術珍品。

  康熙年間,嘉定涌現出了幾個竹雕天才,其中的封錫爵、封錫祿、封錫璋三兄弟號稱“三鼎足”。

  由於封錫祿和封錫璋兄弟技藝精絕,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招入宮,以竹藝在清宮養心殿服務,這是竹刻藝人服務宮廷之始。

  封氏兄弟在竹雕藝術上的獨到創造是立體圓雕,這種技法以圓雕和透雕技法為主,大多取竹根為材,根據竹根的自然形狀進行構思和設計。

  由封錫祿完成的一件竹根圓雕羅漢像,是中國竹刻史上一件不朽的珍品,在封錫祿看來,羅漢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睏了照樣要打哈欠,就是這個打哈欠的模樣,才拉近了佛與人的距離。

  與弟弟封錫祿相比,哥哥封錫爵則更擅長使用圓雕中的毛刻手法,在一件白菜筆筒上,白菜枝幹勁挺,葉片重疊皺卷,筋脈凹凸隱現,以及根須溢出土層等細節,被刻畫的精細入微。

  雖然封氏兄弟的技藝成為皇宮秘訣,但嘉定民間仍舊人才輩出。

  雍乾時期,嘉定又出了一個叫周顥的刻竹名家,傳説他有一副美須,又自號“髯癡”,他在朱氏刻竹的基礎上,更出新意,一變前法,以淺浮雕和平刻為主,不借畫稿,以刀代筆直接在竹筒和竹片上刻山水、樹石、叢竹,創造出凸凹皴法。

  周顥對書畫的高超造詣直接運用到刻竹藝術上,用刀痕再現筆墨意趣,刀法秀麗挺勁,這種獨到的以竹為紙,運刀作畫的手法自此流傳。

  竹雕自乾隆、嘉慶之後,風格從繁漪多姿變為平淺單一,鏤空雕法與圓雕技法不再普遍使用,盛行的是淺浮雕和陽文平刻,不再強調造型和立體感。竹刻的圖案和題材大部分直接取自名家的畫稿,有的雕刻家本身就是畫家,名畫與名刻相得益彰。

  到了晚清時節,一種曾經不入主流的竹雕藝術卻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喜愛。這種特別的作品叫留青竹刻,是利用竹子堅硬的表皮和竹肌不同的色差,以中國畫的筆墨意趣為基礎,在竹皮上採用多留、少留和不留的技巧,刻畫出筆墨的乾濕濃淡,表現出很強的立體感。而令人感到奇妙的是,留青作品刻成的年代越久遠,竹皮和竹肌的色差就越大,層次也越豐富。

  留青技法的始創人張希黃的傳世佳作在竹皮上雕刻立體的界畫,樓前有樹,樹前有石;樓後有山,山中流雲,而房前的樹枝子還要隨風伸進窗欞。一切不過是發生在數毫米的方寸之間。

  張希黃的留青技法,既簡單而又能隨意表現中國畫的筆墨意境,因此慢慢地興旺起來,在民國時期又成為新的主流,而沿襲了這一風格的大家當屬常州人徐素白和他的兒子當今留青大師徐秉方。

  留青竹雕成為中國傳統竹雕技藝的最後閃光。竹木牙角雕在經歷了明清時期的富麗絢爛之後,終於歸於平淺單一,但那些曾經的輝煌卻永久地印刻在了中國古代文化的世界寶庫裏。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