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古代樂器》 上(探索發現2006-65)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4日 13:07 來源:CCTV.com

編鐘

  2005年8月,一支中國樂隊在瑞士的日內瓦州巡迴演出,演出的主題為“東方音符”,觀眾從未見過樂隊用來演奏的樂器、也從未欣賞過如此悠揚而古遠的旋律,演奏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台下的聆聽者並不了解,這種演奏方式已經融入了不少現代因素,現在的藝術家們已無法真正再現中國古人的音樂精髓了。

  塤,形如雞蛋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從這小小的樂器裏發出來的樂聲,馬上會讓人聯想到空曠的原野,今天的人們聽到後,也許會在心底涌起一絲淡淡的惆悵,仿佛回憶起了什麼往事。

  這是殘留在人類集體記憶深處的一抹回憶。

  從前,這種樂器就是用來在曠野上演奏的,它曾經統治了古中國人的音樂生活。從長江下游到黃河中游,人們在很多新石器時代的古文明遺址中,都發現了這種樂器。

  塤的製作十分簡單,用泥土捏成形狀,在上面開孔,然後放進火裏燒制。


古琴

  中國塤文化研究會會長劉寬忍介紹説,它的樂器構造比較簡單,如果樂器簡單,孔少,音律就比較窄,所以從出土的文物和我們手上掌握的史料來看,最多的有6孔塤,在古代來説,這個發展已經到了最高的水平。

  今天,新一代的樂器製作家成功地做出了一套10孔的塤,彌補了古塤音域狹窄的缺點。但無論怎麼改進,塤的基本樂色永遠都不會改變,嗚咽幽暗,如泣如訴,塤有著其他古樂器所不能表達的意境。

  在劉寬忍看來,塤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有很強的震撼力,用作家賈平凹的話説就是土生地氣,它不是一般樂器所能代替的,它對人的心靈,對人的內心世界有震撼的作用。

  在艱苦的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生存,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和野獸搶奪食物,像野獸一樣死於自然災害。但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他們會思索,有智慧,他們的感情更加豐富,需要更多的表達方式,動物只會嚎叫,但人類會歌唱,而且還會讓石頭、泥土、竹子、骨頭髮出美妙的聲音——樂器誕生了。

  今天,仍舊殘留的原住民部落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最早的樂器和音樂生活。

  原始音樂起源於人類的勞動生活,和先民的狩獵、畜牧、耕種生活息息相關:有一種叫骨哨的樂器,最初可能是作為聯絡的工具用於狩獵中,用陶土做成的陶鈴搖曳時發出清脆的聲響,而把獸皮蒙在空心陶管上擊打,就成了一面鼓。它們和塤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祖先創造的古老樂器。

  還有一種古老的樂器叫磬,專家推測它來源於古人的生産工具。

  東方樂器博物館館長應有勤介紹説,它的形狀跟古代的石犁、石鋤形狀很相似,那個圓孔是用繩子吊起來敲擊的,實際上,在古代就是在裏面插一根棒,用來鋤田、鋤地用的,後來因為它這個形狀,偶爾發現敲起來“噹噹當”的有一種美感,漸漸地不斷用來敲擊來感受那種美妙了。


箜篌

  從樂理上説,中國古樂一般使用五聲音階,叫做“宮、商、角、徴、羽”,相當於“1、2、3、5、6”,比現代通用的七聲音階少“4”和“7”的音。那麼,是不是中國的古樂器根本就不具備演奏七個音階的功能呢?

  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所所長喬建中認為,不能説中國沒有七聲音節,沒有這個事情。中國人是以五聲為主,這跟中國人的陰陽五行的宇宙觀確實有很大的關係,後來的“宮商角徵羽”變成了“金木水火土”,變成“東西南北中”,總之跟五行觀唸有關。他介紹説,我們確實是以五聲為主,以七聲奉五律有一個規則,以七聲奉五律,就是説以七個音來為五聲音階服務的,那兩個音不是主要的,骨幹音是五聲的,有這麼一個習慣性的規則。

  這個規則也許正符合了中國文化所崇尚的平緩、寧靜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因為以五個音階為主,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音樂缺乏跌宕起伏的戲劇性,而顯得沉穩典雅。

  但是,樂器本身卻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改變著面貌,當人類走出平等友愛的原始社會,特權階層把對權力的崇奉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像骨笛、陶塤那樣的簡陋樂器也就不再能登大雅之堂了。

  樂器的種類開始增加了,質量也在不斷地改進。

  根據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樂器就有大約70種之多。


  著名的儒家創始人孔子就是一個音樂家。

  在他的理論體系中,音樂和禮儀規範處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彈奏樂器是培養高貴品德的重要途徑。據説孔子本人非常愛好演奏古琴,還能親自譜曲。

  從此,古琴就被賦予了高於樂器本身的意義,它的身影一直縈繞在中國古人的音樂生活中。

  我們能夠看到的、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琴有2000多歲的高齡,古琴的造型古樸大方,通體涂滿黑漆。

  在後來的歷史流變中,古琴的樣式漸漸變得複雜起來。王鵬介紹説,造琴是要考慮到它的聲音特點、它的合理性,因此也會出現一些很多的造型,比如説蕉葉形,是根據芭蕉葉來設計的,像落霞式等等,都是根據一種對事物的想象而形成的一種造型。

  琴的音色古樸沉著,是中國古弦樂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古琴演奏最特別的也許是對彈奏者的禮儀要求。在中國古代,琴是文人的專用品,彈奏前要沐浴,彈奏時必須懷著肅穆寧靜的心態,琴臺上還必須燃上一炷香。王鵬介紹説,“琴者禁也”,是指彈琴的時候要禁止邪念,以求得一種修身養性的作用。

  此時的樂器並不僅僅發出美妙動聽的音樂,更重要的是,借助樂器,人們得以陶冶性情,甚至感悟人生和宇宙的深奧哲理。

  在歷史悠久的武漢市,就有一座古琴臺,這裡流傳著一個關於琴的故事。很久以前,在這裡,一個叫俞伯牙的人聽到了琴師鐘子期的琴聲,當琴聲演繹巍峨高山時,他感慨道:多高的山啊!當琴聲表現江河奔涌時,他又大聲讚美道:多壯闊的江水啊!鐘子期第一次遇到能聽懂自己音樂的人,十分感動,與俞伯牙結為生死之交,俞伯牙死後,鐘子期把琴摔碎,不再彈琴了。從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代稱。


哨、陶鼓、陶鈴

  就在離古琴臺不遠的地方有一座2000多年前的樂器殿堂。

  1978年5月,在湖北隨州,一項對中國古音樂史具有重大意義的考古發掘,帶給中國音樂以足夠的驚喜:墓葬的主人是公元前5世紀時,一個諸侯國的國王曾侯乙,在墓葬的中室,一間60多平方米的大屋子,象徵著墓主人生前的“殿庭”,中室的南壁和西壁呈曲尺形立放著一組青銅編鐘,它們整齊地挂在木頭的鐘架上,仿佛剛剛被埋入地下。

  這套樂器不僅是世界考古史上驚人的成果,而且也是音樂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偉大發現。整套編鐘體積碩大,造型繁複精細,顯出磅薄大氣的王者風範。曾侯乙墓編鐘總重量達到5噸,一共有65件,分三層懸挂,其中最重的有203.6公斤,高1.5米,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套編鐘還讓現代人聽到了遠古的樂聲。

  優美的音色,寬廣的音域,讓人們幾乎不能相信,它已經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從理論上説,曾侯乙編鐘不僅能演奏單旋律的樂曲,還能演奏和聲與復調手法的多聲部樂曲,也可以用來伴奏,而且,每一件編鐘都能發出兩個不同的音。編鐘演奏時,由三個樂工拿著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個組的編鐘,還有兩名樂工,分別撞擊下層低音甬鐘,可以配以和聲,或者烘托氣氛。

  這套編鐘還反映了古中國人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藝。

  編鐘優秀的音質,源於合理的合金配置,青銅中錫、鉛含量的配比已經很符合現代的金屬學原理。

  緊靠著北壁放著一組編謦,它們是用石頭做的樂器。靠東南角放著巨大的打擊樂器建鼓,而在編鐘和編謦之間還擺放了很多古老樂器,包括瑟、築、排簫、箎等……

  墓室裏還整齊地放著成組的禮器和名目繁多的飲食器,仿佛是貴族們聚會的場面。眼前的場面讓人覺得,這該是一個國王的音樂廳,展現了他生前宴請賓客時的場景,也描述了那個時代中國樂隊的場面。

  按照中國古史書的説法,皇家和貴族的樂隊叫做“鐘鼓之樂”,“鐘”是編鐘,“鼓”就是建鼓。這是一個高等貴族才能擁有的樂隊,享受美妙的音樂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展現權力和威嚴。早在周代,樂器的擁有就被視為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有一種周代的青銅樂器獸面大鐃和龍紋镈,通過表面紋飾,反映的也是上層貴族淩然不可侵犯的地位。

  在那個時代,對樂器的使用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喬建仲介紹説,首先,皇帝享受要四面之樂叫“宮懸”,第二等級的人,就是諸侯,諸侯享受“軒懸”,就是説他享受三面之樂,他的樂隊不能四面,四面就是孔子講的所謂“禮崩樂壞”了。我們看曾侯乙墓面出土的樂器,它就是屬於諸侯這個系列的,是三面之樂。還有大夫,那是兩面之樂,士是最低一級的,就是知識分子這類,享受一面之樂。


  不過,樂器總還是有娛樂的功能。在曾侯乙的“寢宮”裏也放著一些樂器,這些樂器大概是用來演奏輕音樂的。曾侯乙墓一共出土了8種128件樂器,有人曾統計過,如果要演奏曾侯乙墓裏所有的樂器,起碼要41個人。

  實際上,在曾候乙墓中,陪葬了20名妙齡女子,年紀最小的只有14歲,最大的也只有26歲。人們猜測,這些女子就是曾侯乙的樂隊成員。

  有人説,曾侯乙本人可能也會演奏樂器,在心情愉快的時候,彈起樂聲悠揚的古琴。一個諸侯國王擁有如此多的樂器,人們因此猜測,曾侯乙是一個精通音律的人。

  在曾侯乙墓的所有樂器中,編鐘是無可爭議的佼佼者,它在樂隊中的地位只有現代交響樂團中的小提琴可以相媲美,就像一位威嚴的王者,青銅編鐘曾經統領高雅音樂界,至少長達1000多年。

  但是,這樣的特權並沒有維持到永遠。

  在山東洛莊一個西漢早期的王公墓葬區,考古人員在一個陪葬坑裏,發掘出了一整套19件的編鐘,它們和普通的軍樂器混雜在一個坑穴裏,完全沒有了曾侯乙編鐘的身份和氣勢,這套編鐘的鐘口有被挫過的痕跡,這是當年調音的方法,説明是實用鐘,雖然直到西漢早期,編鐘仍舊在鑄造和使用,但地位已經今非昔比了。

  和編鐘相比,這個樂器坑裏最大的收穫是6套編磬,總計107件,比以往發現的西漢實用編磬的總和還要多。曾侯乙墓出土的編磬原件已經破裂,不能發出聲音,而洛莊發現的6套編磬保存得都比較完好,輕輕敲擊,就能傳出清脆的聲音。喬建仲介紹説,中國人講“金聲玉震”,金就是這個鐘的聲音,玉震就是指磬的聲音,這兩種聲音合配起來,使得樂隊氣勢宏大。

  用天然石頭做成的編謦用小木槌敲擊,音色清脆透亮,悅耳動聽,和編鐘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由於中國古人把青銅叫做金,所以人們形容這兩種樂器是“金石之聲”,象徵著最高貴的樂器和樂聲。

  從曾侯乙墓到洛莊漢墓,時間相距大約200多年,編鐘和編磬的組合已經出現了質的變化,編磬的地位和重要性似乎已經超過了編鐘,雖然今天還不能確定漢代編鐘編磬的具體作用,但曾經附著在樂器上的神聖感已經明顯減弱。

  當公元前202年西漢王朝建立時,遠古時代的禮儀已經變得陌生,人們演奏的樂器和音樂生活也因為新的秩序和理念而變得不同了。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套樂俑,是一個西漢的小型室內樂隊,他們由5個彩繪木制的樂俑象徵,其中3個是鼓瑟俑,2個是吹竽俑,鼓瑟俑跪坐,作鼓瑟狀,瑟橫放在膝前,演奏者的雙臂向前平伸,兩隻手的掌心向下。吹竽俑也跪坐,掌心向上,手中拿著的就是竽。

  吹奏樂器竽和彈撥樂器瑟合奏,曾經風靡戰國到秦漢之際,叫 “竽瑟之樂”,這套樂俑出土在長沙的馬王堆漢墓,它們的主人是西漢早期一個侯爵的夫人辛追。在辛追的墓中,還出土了竽和瑟的實物,絳色的竽,竽鬥和竽嘴是用木頭做的,22根竽管則是用刮去表皮的竹管做成。

  人們還發現了瑟,外形樸素大方,似乎沒有什麼精彩之處,但研究人員對它的弦進行科學分析後,驚奇地發現每一根弦都用了370根蠶絲扭結而成。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樂器,部分反映了西漢早年的樂器狀況。


  從戰國到漢代,樂器的種類雖然變化不算太大,但人們在彈奏樂器時的姿態卻完全不同了,曾經的莊嚴肅穆被愉快和享受的風尚代替。實際上,曾侯乙時代那種嚴肅刻板的鐘磬之樂在漢代已經解體,尤其像編鐘這樣體積龐大、不便移動、演奏方式又比較複雜的樂器已不再受到人們的喜愛,取而代之的是樂舞百戲這類歡快活潑的綜合藝術,各種輕便的弦樂器和管樂器在樂隊中粉墨登場。

  樂器開始貼近普通人的心靈,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