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古代書法》(上集)(探索發現2006-57)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9日 18:03 來源:CCTV.com

甲骨文

  這是一張古人隨手寫下的便條,上面殘缺不全共計27個字,文中的內容已經無法全部釋讀。但即便這樣,也絲毫不影響它在後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它的書寫者被後世的追隨者尊稱為“書聖”。後人用魏晉風度來形容王羲之生活的那個年代,那是一個中國書法集大成的年代。

  在1600年前,它以後世難以企及的高峰形象橫亙在世人面前。在古籍的記載中,那時的人們身穿寬袖大袍,生活散淡不羈。正是這樣一群不拘形跡的文人,用他們神奇的筆墨,把漢字實用性的書寫帶到了一個藝術自覺的書法時代。他們流傳至今的作品,多數只是當年隨意塗抹的書信便條或是文章草稿,上面的文字通常缺失不全,而且文意多數不可考證,正是這樣的一些只言片語,構成了影響後世數千年的“魏晉書風”。

  這裡是中國文化的家園,也被後世的書法愛好者當作書法藝術的起源地。河南安陽殷墟的考古發現為人們展示了距今三千多年前中國人的生活狀態。中國古文明最輝煌的發明除了大量的青銅器外,就是這些體系完備的文字。這些文字被刻在烏龜的外殼和牛的肩胛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甲骨文不僅提供了大量豐富的歷史信息,還讓後世的書法家看到了祖先最早的書寫藝術。當時,漢字的書寫者中,已經出現了一個在最初意義上的書法家群體,他們被稱為“貞人”。

  貞人在當時掌管著被稱為國之大事的祭祀活動。他們根據每次祭祀活動的內容,在龜甲獸骨上刻寫相關的卜辭。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些龜甲上的文字內容非常奇怪。在一片甲骨上,相同的內容刻寫了好幾行。其中最右側的一行刻寫工整流暢,而其餘幾行字跡潦草而生澀。據郭沫若先生考證,這些內容重復的龜甲,可能是當年貞人在練習刻辭,工整的一行是老師在進行示範,其餘的則是學生的倣刻。


  不同時期不同貞人所刻的甲骨文,在字形的結構佈局上,也已經呈現出不同的個人風貌。可以説,在甲骨文時期,先人對於文字的書寫,就已經開始注重實用之外的美感了。在那個書法還沒有進入藝術自覺的時期,殷商先民在充滿宗教意味的契刻中,給後人留下了神秘的原始線條。

  文字還被澆鑄在青銅器上流傳下來,後人把它們統稱為金文。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由於是澆鑄而成,線條渾厚凝重。再加上歲月的銷蝕,往往字跡斑駁模糊,呈現出一片蒼茫古樸的氣象。幾千年後,它們將重新出現在後人的視野中,給後來的書法家帶來新的藝術啟示。

  經過甲骨文、金文的緩慢發展,古代書法開始緩慢地步入它的成熟期,出現了篆書和隸書。今天的學者在研究這段歷史時,發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與甲骨文同一時期的西方文字,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廣義上的象形文字。所有的象形文字都在一定程度上模擬自然界和人們生活中的圖像,因此具有很強的繪畫特色。這些文字有的已經不能解讀,它們更多地被當作藝術作品讓後人欣賞和揣摩。但是,當時間步入公元前10世紀到15世紀的時候,中西方文字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大約在中國的周代,中國的先民們正在一件件瑰麗的青銅器上鐫刻著聲形兼備的獨特文字,而同時期的西方文字卻不約而同地走上了字母化的道路。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西方文字基本上失去了藝術特性,而僅僅保留了傳言記事的功能。古老的漢字卻在實用之餘,不斷地融入藝術化的審美書寫,進而形成了獨有的書法藝術。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巨大的分野,也許只能定格成難以破解的歷史懸案了!

  儘管久遠的歷史給後人設置了重重的謎團,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古老的漢字在藝術性的書寫上正日漸成熟起來。距離殷商甲骨文1000多年後的魏晉時期,一個真正隸屬於書法的時代來臨了。


甲骨文

  在研究書法成熟的歷程時,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從甲骨文到魏晉書法的成熟,漢字先後出現了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不同的字體。是什麼力量在推進著漢字的革新演變呢?因為從文字實用角度而言,早在甲骨文時代,漢字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字體系。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年代,七國文字曾經統一于一種美術化的小篆書體。這是統治者意志第一次達成了文字的大一統。文字自上而下的統一也絲毫阻止不了字體的演變。漢代,隸書風行天下,統治者再次修訂文字,頒布了各種標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這塊石碑便是當年標準的官方字體。但是漢字依然在不同的書寫者手中演變著。學者把這種推動字體演變的力量歸之為日常書寫時便捷與實用的需求。

  但是,漢字並不僅僅是實用的,當作為文字的漢字在逐步完備的同時,書法藝術也在一點點推進。實用與審美始終是漢字兩條並行不悖的脈絡。關於字體的演變曾經出現過一個無法解釋的空白期。從外形上看,篆書和隸書,幾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字體,他們二者之間的演變應該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至關重要的銜接環節直到最近幾十年才得以發現。

  在近代的一些考古發現中,出土了大量秦漢時期的竹簡和帛書,正是這些彌足珍貴的古代墨跡,讓後人看到了字體演變的關鍵環節。這些造型獨特的字體既像篆書又像隸書,它正是古人出於便捷的需求,逐漸簡化篆書的繁複,而開始走向一種全新的隸書字體。隸書的簡便性為書法藝術提供了巨大的創作空間。

  在兩漢時期,人們還沒有書法藝術的自覺意識,藝術的創造都是在無意書寫時完成的。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五種字體都已發展完備,博採眾長成一代宗師的書法名家也開始出現了。比如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長時間的無意書寫終於轉變成為自覺的創作,針對書法的各種理論也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體系。書法和繪畫一樣,進入到中國文人的文化生活中,成為一門自成體系的藝術類別。


蘭亭序

  此後,從魏晉一直到清代,每一個歷史時期的一些天賦超群的書法家,總是將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賦予那些變幻莫測的筆墨線條,給後人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書法珍品。在這些被後世尊稱為法書的小紙片上,密密麻麻的蓋上了各種各樣的印章,每一枚印章的背後就是一位當年的收藏者,他們之間的時間跨度長達百年甚至千年。每個時期的書家不斷賦予各種字體獨特的審美意蘊,篆書的莊重古樸、隸書的典雅高貴、楷書的端莊秀麗、行書的灑脫隨意、草書的落拓不拘,雖然只是線條的描摹,但是一片片黑色的墨跡,卻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

  這裡埋葬著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皇帝唐太宗。唐太宗是一個狂熱的書法愛好者。據説,他在臨死前,要求一定把一件書法作品陪葬到墓中。這個傳説給後人帶來了無數的煩惱。此後幾百年間,人們孜孜不倦地追尋那件書法瑰寶的下落,直到今天還是一個謎。它就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傳奇——《蘭亭序》,今天我們看到的是當時一些書法家的摹本。

  這幅作品文字的內容十分優雅,它是在一次文人雅集中為詩集寫下的序言草稿,但人們關注的卻不是文章的優美,而是書寫的韻味。28行,324個字,每個字都體現了中國書法的極高境界,遒勁中透出飄逸,沉著中變化無窮,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是古代書法發展到東晉時期的集大成者,在後人的心目中,他幾乎成了中國書法的代名詞。用筆細膩和結構多變,是王體書法的最大特點和最重要的創新。後人評價他的字雄偉秀麗,出於天然使得古法為之一變。

  王羲之不僅集前代之大成,而且開後世之風氣,歷朝歷代的書家對王體書法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近代的研究者在仰視這位被尊稱為“書聖”的先人時,不由得頻頻發出“不知如何言説”的慨嘆。

  據史籍的記載,王羲之在世的時候,他的書法就已經價值連城。在當時,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以模倣王羲之書體為榮,以至於在東晉就有人模倣他的書法在市井間叫賣。王羲之書法經過歷代的追捧,到唐代達到了巔峰。唐太宗李世民由於酷愛王羲之書法,命百官四處搜尋,並進行摹寫保存。史書上説,當時世間的王氏書法都已被收購殆盡。今天的人們能看到的王羲之書法,多數也都已是唐人的摹本了。

  這位開創大唐盛世的一代帝王甚至親筆為王羲之寫下了一篇傳記述評。在傳評中,唐太宗讚嘆道:歷朝歷代,書法盡善盡美的,僅此一人而已!王羲之書法在唐代的影響不僅僅限于中原地區,在敦煌莫高窟中,今天的考古學家就發現了許多臨摹王羲之的作品。甚至在遠隔重洋的日本,當時最負盛名的幾位書法家,也完全是一派王羲之的書風。

  到了清代,酷愛王體書法的乾隆皇帝,專門在皇宮裏辟出了一間書屋,賜名“三希堂”,用來供奉他收藏的三件王氏法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他第七個兒子王獻之的《中秋帖》、還有遠房的侄子王珣的《伯遠帖》。據説乾隆皇帝對三件法帖酷愛有加,一生賞玩無數,僅在上面的題詞就有74次。他甚至還把自己臨摹王羲之的書法刻製在精緻的玉片上。

  在王氏書風的影響下,一些書家開始變法。唐代的張旭和懷素是其中開一代狂草書風的代表人物。兩個人都嗜酒如命,人稱“顛張醉素”。同時代的李白、韓愈,在評價二人的書法時,説他們但凡有種種情致,不論是“喜怒、憂悲、窮困、怨恨”都能抒發于他們的狂草之中。


毛筆

  在他們傳世的作品中,文字的可讀性完全讓位於書寫時的情緒表達,線條縱橫跳躍、連綿環繞。不論單一線條的造型,還是不同線條間的組合變化,都讓後人嘆為觀止。

  直到今天,楷體仍舊是中國最流行的一種印刷字體。楷書最早形成于漢代,鐘繇的這副作品還仍然帶有隸書的痕跡,但已經顯示出另一種別樣的風格,字體工整而清秀。到了唐代,楷書發展到一個高峰,並形成了影響後世的三種書寫派別。這三種派別各自有著鮮明的特色,歐陽詢的歐體楷書清麗秀美、顏真卿的顏體楷書厚重寬博、柳公權的柳體楷書則吸收了歐體和顏體的特點,更加工整清晰。這些代表性書家共同造就了唐代書風的另一個標尺——唐楷。這種法度完備的唐楷也成了後人創作楷書難以逾越的一個高峰。而就在唐代之後不久,一種技術力量的介入,讓楷書這種標準化的字體徹底定格在了唐代。

  楷書由於工整和清晰,不僅成為最具有大眾化色彩的書法藝術,而且理所當然地成為歷代的官方字體。

  公元758年,盛極一時的唐朝開始走向衰落,安史之亂讓安逸的盛唐子民飽受戰亂之苦。49歲的書法家顏真卿得知自己的侄子被叛賊殺害,悲憤之餘,提筆寫下了這篇悼文草稿。初看起來,這幅作品似乎是在很草率的情況下完成的,不少地方還有塗抹的痕跡,滿篇筆墨狼藉。但是,它卻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又一篇曠世佳作,被稱作繼《蘭亭序》之後的“天下第二行書”。

  這篇228字的草稿刪改塗抹,行文最初字字斷開,然後連筆疾書。尤其在草稿的末尾,作者一筆寫下“嗚呼哀哉”四個字,一氣呵成,猶如一聲悲鳴,沉痛至極。後人形容“人書合一、渾然天成”。

  唐代末年,戰亂頻繁,古代書法代代傳承的法書真跡在這一時期遭受了巨大的破壞,書法的風尚一度走向低靡。直到北宋後期,一股崇尚意趣的書風才重新振作書壇,這一時期的書家拋卻古代成法的束縛,更加推崇主觀情趣的表達,這種理念對後世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在這一時期,一代文豪蘇東坡給後人留下了一幅具有典範性的作品。

  這一年,蘇東坡遭遇了仕途生涯中的最低谷。在書作的開頭,作者緩緩開始敘述,説自己被流放到南方的黃州已經過了整整3年了。此時字跡中規中矩,字勢平緩。當行筆數十字之後,作者的情感開始激越起來,用筆越發沉著痛快,字跡也隨之參差跳躍。當作者敘述到自己流放異鄉枯寂蕭瑟的心境時,字跡遽然變大,這種肆意突兀的效果讓觀者感哽震驚。行文到最後,作者思念遠在萬里之外親人的墳墓,心境更加悲涼,在一句“死灰吹不起”的感嘆中草草收筆,並且一反常態的沒有署下自己的名號。書法語言講究意境與神韻,後人用八個字來形容這幅充滿憤懣之情的書法佳作——“宛若天成、如有神助。”


青瓷對書俑

  同時代的另一位大書法家黃庭堅更是發出了這樣由衷的讚嘆。他在跋文中寫道,蘇東坡的這兩首詩作,恐怕連李白也有比不上的地方,而這種神來之筆,就算是蘇東坡自己重新寫過,或許也難以達到這樣的高度了。

  琴的音色質樸而沉靜,它暗合了古代文人的修身養性之道。宋代之後的文人,講究琴棋書畫各個門類的博涉兼通,這種情趣與學養並重的時風,讓書法作為藝術的特質越發得到彰顯。在今天的中國,書法的含義出現了一些變化,在成為一個專門藝術類別的同時,它也是普通人用來怡情養性的一種方式。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