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二十集:絕地反擊(下)(探索發現2005-240)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4:34 來源:CCTV.com

  面對納粹空軍1940到1941年的空中閃擊戰,英國獨自進行著艱難而頑強的抵抗,這使得許多觀戰國和參戰國深感讚嘆,一位遠在香港的中國戰略評論家陳孝威也在題為《論大不列顛之戰》的文章中做出預言:德國征服歐洲的多數國家後,必然要對蘇聯開戰,英倫三島之圍很快就會得到緩解。然而,一些中立國仍對英國能否最後打贏這場戰爭持懷疑態度。

  一個大西洋彼岸的中立國一直在深度關注著英國,那就是美國。它和英國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絡,不僅使用著同一種語言,而且大多數美國公民的祖先都來自英國。美國這時已經從大蕭條中完全恢復過來,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中立國中最具有實力的一員。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很清楚,單憑孤軍奮戰是很難打贏這場戰爭的。不列顛群島需要美國的幫助。丘吉爾把希望寄託在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身上。面對丘吉爾的求助,他立即做出了回應。在一個對美國人民的演講中,羅斯福警告民眾,四個最基本的自由正面臨挑戰——言論和宗教信仰自由、免受貧窮和恐慌的自由。為了捍衛這些自由,美國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從美國買到的武器極大地支持了英國的抵抗行動,然而,隨著戰爭持續時間的延長,戰爭物資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後勤補給顯得捉襟見肘。戰爭已經使不列顛的經濟陷於癱瘓,受盡磨難的英國再也無力支付鉅額資金,新的困難又擺在了英國人面前。

  羅斯福很想幫助艱難中的英國,但又不能損害美國的利益,於是,他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稱之為《租借法案》。法案規定向正在與德國納粹作戰的英國和抵抗日本軍國主義入侵的中國提供戰爭物資,戰後以實物的形式償還,羅斯福將之比喻成在鄰居家著火的時候借給他們消防水管。


歡呼的英國海軍

  英國把他們在加勒比的海軍基地租借給了美國。作為交換,美國將提供給英國50艘一戰期間的老式驅逐艦和其他裝備。這些四層甲板的驅逐艦對於大西洋海戰至關重要,為了爭奪制海權,皇家海軍急需這些艦隻作為戰略後備力量,隨時補充到大量消耗的一線作戰部隊和商船護航艦隊中。

  《租借法案》也保證了美國在一旦需要參戰時可以擁有一個堅實的軍事工業基礎,而不會再像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樣倉促。

  為了確保美國提供的戰爭物資能安全運抵英國,1941年4月羅斯福進一步擴展了汎美安全區。

  範圍從東徑60度一直到西徑28度,幾乎延伸到了冰島。

  在這一區域內,美國戰艦可以為英、美商船提供保護。美國軍隊還在格陵蘭島上建立了基地,並且登陸冰島,接替了原本駐紮在那裏的英國部隊。


羅斯福的講話

  海上巡邏飛機和護衛艦也被部署到了冰島,以便更好地為商船提供保護。此時,美國的態度已經明顯偏向英國,但希特勒還是命令他的潛艇,絕對不要擊沉美國的戰列艦,以免被視為挑釁。

  羅斯福還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敏感地認識到,和1917年一樣,美國最終還是會被捲入戰爭的。

  所以,羅斯福在也在積極地做著參戰的準備。

  羅斯福開始大規模擴張海軍,其中包括一項造船計劃。國會授權總統可動員國民警衛隊和其他的預備役部隊,並將他們編入現役部隊一年。美國將原先的志願兵役制改為有限的義務兵役制,並通過抓鬮確定徵兵號。

  羅斯福的一系列行動似乎表明,美國已經準備對納粹作戰,這給了丘吉爾很大鼓舞。1941年8月,丘吉爾登上“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橫跨大西洋,與羅斯福在紐芬蘭附近的島嶼上舉行了歷史性的會見。這位英國首相期望能説服羅斯福總統立即參戰,但羅斯福讓他失望了。既然羅斯福一直在為美國參戰所忙碌,為什麼此時又要拒絕丘吉爾的請求呢?

  這次會晤雖然沒有達到丘吉爾預期的目的,但羅斯福答應如果日本進攻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他就會向軸心國宣戰。這次會議還制定了《大西洋憲章》,它不僅確定了反法西斯國家不以獲得領土為目標;而且號召所有國家合作以保證持久的和平。這成了今天聯合國信念的基石。


羅斯福發展船舶工業

  儘管美國的民意調查顯示當時五分之四的美國人還沒有為參戰做好準備,但英國人抗擊納粹的英勇表現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已經足以打動了美國人的心了。

  丘吉爾讓英國廣播公司海外頻率日夜不停地廣播不列顛島的戰況。

  自己也親自到BBC發表演説,以鼓勵人們繼續戰鬥。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駐倫敦的記者愛德華默羅對閃擊戰的系列報導更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些通過電波從大西洋彼岸傳來的聲音讓看似平靜的美國掀起了小小的波瀾。美國人被丘吉爾與德國法西斯戰鬥到底的決心所感動,他們還繪製了這幅戰爭宣傳畫,把丘吉爾比作守住陣線的雄獅,用這種特有的美國式的幽默表達對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敬佩。於是,根深于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開始動搖了。

  1940年11月美國舉行了總統大選,奉行極端孤立主義政策的文代爾威爾奇輸給了羅斯福。形式在逐漸向有利於英國的方向發展。


美國人的反戰遊行

  於是,一些美國人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樣志願加入了英國軍隊。

  七名美國飛行員參與了不列顛空戰,他們協助英國人組成了老鷹中隊。

  雖然獲得了美國的大力援助,但在1941年初的大西洋海面上,英國商船和戰列艦的損失數量還是巨大的,僅3月份一個月裏就有50萬噸貨物沉入海底。英國在當時號稱海上強國,但面對德國的潛艇,皇家戰艦為什麼顯得如此脆弱?

  英國損失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德國潛艇猝不及防的攻擊,英國人把這些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稱之為“海狼”。“海狼戰術”是由德國海軍上將鄧尼茨一手策劃的,在英、德交戰之初,為德國海軍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面對“狼群”的一次次進攻,皇家海軍也在積極地謀劃對策。

  終於,一個天才的想法誕生了。英國人開始訓練海鷗。他們每天將潛艇浮出水面,用豐厚的食物宴請海鷗,久而久之,海鷗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見到水面下顯現出潛艇的輪廓,就迫不及待地蜂擁而至。即便是德國潛艇,海鷗也會把它們當作慷慨的朋友,用同樣的方式為之歡呼。

  德國潛艇對海鷗毫無戒心,仍然我行我素。然而,這卻成了英國反潛部隊的指示目標。有了海鷗“報信”,皇家海軍大大提高了反潛作戰的效率,英國的潛艇和商船一次次成功地躲過了這些德國“海狼”的攻擊,英國在海上的損失數字開始下降。


美國士兵參戰

  不過,英國海軍也在主動進攻,並取得了一些勝利。比如,曾經擊沉戰列艦“皇家橡樹”號的德國U-47潛艇在它的第十次圍獵行動中被英國的魚雷擊沉,之後,另一艘王牌潛艇U-99也繳械投降,它擁有著擊沉26萬噸英國艦船的可怕戰績。

  這些勝利主要歸功於一種新型的船載聲納,它能發現2600米範圍內浮出水面的潛艇。

  不過,更大的勝利還是5月1日的一場不起眼的海上戰鬥,英國驅逐艦“牛頭犬”號用深水炸彈成功強迫U-110潛艇浮出水面投降,隨後皇家海軍官兵登上德國潛艇,趕在德國人銷毀英格瑪解碼機和密碼本之前把它們搶到了手。這就意味著英國以後可以解開德國潛艇發出和接收的密電,制定商船航線時也可以繞開它們集中出沒的海域。德國潛艇所謂的“黃金時期”結束了。

  最值得一提的還是英國海軍圍殲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的精彩戰例。“俾斯麥”號是德國海軍最引以為驕傲的戰列艦,艦上配有12門火炮、44門高射炮,在40年代,號稱世界上最新式、最強大的戰艦。它艦上的8門381毫米主炮,比英國戰列艦上的主炮還要大25.4毫米;而它的速度比英國同類艦船更快。正是這艘戰艦,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就將英國首次參戰的“胡德”號付之一炬。

  擊沉了“胡德”號就如同擊碎了英國人的心,這條20年來一直被英國海軍界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竟如此不堪一擊,他們無法忍受這個屈辱的事實。英國海軍司令部決定集中最大優勢,不惜一切代價圍殲“俾斯麥”號。

  在直布羅陀海域待命的H艦隊接到調令,北上追擊“俾斯麥”號。在“胡德”號沉沒的6個小時後,另外16艘戰列艦以及大批的“劍魚”式魚雷轟炸機直接加入了這場追擊。又過了一天,從H艦隊“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劍魚”式飛機終於擊中了“俾斯麥”號。英國水面艦艇隨後進行圍攻,不可一世的“俾斯麥”號終於被擊沉。包括司令在內的2千余名官兵葬身魚腹。


丘吉爾登上威爾士親王戰列艦

  擊沉“俾斯麥”號讓在艱難中的英國人歡呼不已。

  雖然英國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但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德國佔領下的歐洲大陸卻是一片黑暗。

  波蘭的情況最為悲慘,它在臭名昭著的德國總督漢斯富蘭克的統治下已不再是一個主權國家。

  猶太人被集中起來關進隔離區,在饑餓、寒冷和疾病的折磨之下慢慢死去。

  這些小孩兒在試圖往華沙的猶太人隔離區裏偷運食物時被抓住了。從他們臉上恐懼的表情可以想象得到即將面臨的殘酷刑罰。


丘吉爾簽訂租界法案

  越來越多的猶太人成為奴隸式勞工,他們被塞進運送牲畜的悶罐車廂裏,一連數日沒有食物和飲水,運往正在廣為修建的納粹集中營,不久後,一個更加悽慘的命運將會降臨,那就是——大屠殺。

  捷克斯洛伐克也不得不忍受納粹的野蠻佔領,那裏到處挂著納粹標誌。

  黨衛軍保安處首腦,冷酷狡猾的萊因哈德海德里希充當了那裏的最高統治者,他的正式頭銜是波希米亞和維拉摩亞保護長官。

  在挪威,叛國者吉斯林的名字正在遭到唾罵。

  丹麥保存了一個自己的政府。雖然只有越來越少的行動自由,丹麥人民還是能夠從他們的國王克裏斯蒂安十世身上得到鼓舞。他沒有離開丹麥,而且每天騎馬走過哥本哈根的街頭。

  這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在戰前的閱兵式上,他也沒有離開自己的人民,但事實上,這位身兼比利時武裝部隊總司令的一國之君覺得自己和戰俘相差無幾,因為他的國家正處在蓋世太保和納粹陸軍的控制之下。


守住陣線

  荷蘭的女王撤到了倫敦,組織武裝力量繼續抵抗,一些降敵者趁機建立了一個文官傀儡政府。

  在其它被佔領的國家,也有人出於政治或物質的引誘積極與德國合作。像這些法國軍人就組成了效忠納粹的警察部隊。

  這些比利時人報名參加了納粹黨衛軍弗蘭德師,相信蘇聯的布爾什維克才是他們真正的敵人,當列車載著他們開往東線戰場時,他們不曾想到,這卻是最後的臨別了。

  在德國的部隊中還有一些丹麥軍人,他們中的很多人也都葬身東線戰場。

  雖然淪陷區的人們都在忍受著德國法西斯給他們帶來的痛苦,但痛苦並沒有讓他們就此消沉。很多國家在英國倫敦成立了流亡政府,準備推翻德國的佔領。英國鼓勵這些不甘向暴政屈服的流亡領袖們建立自己的軍隊,還向他們提供武器和裝備。


英國人受到美國的援助

  法國將軍夏爾戴高樂無疑是其中的傑出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戴高樂還是個中尉,他在凡爾登戰役中身負重傷被俘,戰後才回到法國。

  1940年6月,本來是法國最迷人的季節,然而德國侵略軍未發一彈就佔領了“不設防城市”巴黎,法國陷入一片恐慌。正當德軍向法國腹地推進時,意大利也派出了32個師,越過阿爾卑斯山,入侵法國。

  法國總統雷諾把老態龍鐘的亨利貝當元帥調回國內,組成傀儡政府,也就是維希政權,他聲稱與德國合作是保護法國人民的唯一方法。

  他敵視英國,但不久,這種敵視就轉化為仇恨。這種態度激化的根本原因在於英國對法國的一次進攻行動。

  因為擔心法國投降之後,法國的軍艦會落入德國之手,皇家海軍向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奧蘭和梅爾比爾港發起了進攻,試圖摧毀停泊在這裡的所有法國戰列艦,使之無法出港作戰。

  攻擊不僅摧毀了這些艦隻,還使近千名法國水手喪生。這是主張綏靖政策的維希政府所不能原諒的。戴高樂雖然也為法國水手的犧牲而悲傷,但他更多的表示了對英國的理解。他強烈反對維希政府的做法,堅決要求抵抗德國的入侵,只可惜戴高樂當時只是法國國防部副部長,這種主張在一個納粹控制的傀儡政府中顯然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

  6月17日清晨,戴高樂在機場送別丘吉爾的私人聯絡官斯皮爾斯將軍時,突然躍上將要起飛的飛機,這個舉動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飛機載著戴高樂飛往倫敦。


英國襲擊德國戰列艦

  第二天,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支持下,戴高樂將軍在英國廣播電臺發表了《告法國人民書》,他向三千萬法國人民和全世界宣佈:“法國的事業沒有失敗,他只敗了一仗,並未輸掉整個戰爭……法國的抵抗火焰決不會熄滅!因為他並非孤軍奮戰!法國不是單槍匹馬,它不是四處無援!” 在講話中,戴高樂還請求法國人向英國集結,加入到他發起的“自由法國”運動中來。

  忠於法蘭西的志願者們或者從德佔區繞道西班牙,或者從北非殖民地經過直布羅陀海峽,甚至從遠東來到英國。在戴高樂發表618講話之後的一個月裏,有7000多法蘭西的愛國志士團結到戴高樂的身邊。1940年7月14號是法國的國慶日,戴高樂率領他新組建的這支自由法國的軍隊,在英國倫敦的一個公園裏舉行了閱兵式,他向全世界表明了法蘭西人堅決抵抗侵略者的決心。

  戴高樂的講話使有良知的法國人沸騰了起來,在這幅叫做《法蘭西未被征服》的宣傳畫中,畫家用這個英勇不屈的女戰士的形象代表法蘭西,而她身後象徵著自由的洛林十字架則正好點明了這幅畫的主題——敵人可以用繩索束縛法蘭西的身體,卻難以桎梏法蘭西人那顆嚮往自由的心。

  驚慌、恐懼和惱怒促使法國貝當政府組建軍事法庭對戴高樂進行了缺席審判,判處他4年徒刑直至死刑。戴高樂並沒有理睬這出鬧劇。他把“自由法國”的總部設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廈裏,在這裡,戴高樂組建了法蘭西的武裝力量和日後的法蘭西民族委員會。

  1940年8月,也就是他到達英國僅僅兩個月,就親自率領一支剛組建的“自由法國”部隊和英軍組成聯軍,在今天塞內加爾的達卡爾港登陸,進攻維希政府統治下的法屬西非。

  雖然進攻不幸失敗,但是戴高樂並沒有因此而氣餒,這個有著“公雞”、“大鼻子”、“流亡國王”等等一系列綽號的倔強的法國軍人在沉穩地積蓄著力量,等待反攻的時機。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