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八集 王牌飛行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4:56 來源:CCTV.com

  像鳥兒一樣在空中自由飛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1912年2月4日8點半,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上,又一個人準備去實現這個夢想。他是一個普通裁縫,決心穿上自己縫製的“衣服傘”,成為一個飛人。在眾人的目光中,他縱身跳下了艾菲爾鐵塔。

  結果令人痛惜。

  很多人和他一樣為了飛行而努力甚至失去生命。

  雖然人類實現飛行夢想的過程充滿了挫折和失敗,但是這種努力一直在繼續,1783年,第一次有人成功的乘坐熱氣球飛行。1903年12月7日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順利升空,飛機在半空中飛了12秒後安全降落,這短短的12秒意味著人類將在空中擁有更大的自由,飛機的時代即將來到。


德國飛行員伯爾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第一架飛機成功飛行的歷史僅僅有11年。戰爭爆發之時,法軍有差不多138架戰機,分為25個中隊。英軍有60架,而德軍方面有5個空軍單位,共100架飛機。

  這個時候的飛機主要有3種,其中兩種屬於發動機在飛機前部的牽引式飛機,另一種是推進式雙翼機,它的發動機裝在飛機後部。

  這些飛機不是為軍用而設計的,沒有武裝,全都用木料和金屬線製造,機翼和機身用涂上膠的帆布覆蓋。

  1915年4月18日,當一名法國飛行員駕機在德國陣地上空飛行時,他的發動機突然停止轉動。飛機失去了動力,被風吹向德軍後方。迫降後他還沒有來得及把飛機燒燬,就被德國士兵俘獲了。

  這個被俘的飛行員就是羅蘭加洛斯,法國的第一個王牌飛行員。從1915年4月1開始不到3周的時間內,加洛斯擊落了3架德國飛機,迫降2架。法國各大報紙競相報道他的事跡,終於一家報社將“王牌”一詞送給加洛斯。“王牌飛行員”也就從此成為空戰英雄的稱號,擊落5架飛機也就從此成為“王牌”的標準。而今天激動人心的法國網球公開賽就是以羅蘭加洛斯的名字命名的。

  加洛斯也是第一個成功的在牽引式飛機上架設固定機槍的人。


德國飛行員殷麥曼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飛機主要被用於偵察。畫面上的這架德國早期AEG雙翼機就是作偵察用的,在1914年東線坦寧堡戰役中為德軍了解俄國軍隊的情況做出了很大貢獻。

  最初,這些被叫做偵察機的飛機沒有配備武器裝備。雙方飛行員見了面還會很有紳士風度的打個招呼,揮揮手。不過好景不長,很快空戰的時代到來了。飛行員感到不能讓敵機看到己方陣地上的情況,於是他們開始武裝自己的駕機。

  其實,早在1911年,美軍曾做過試驗,從飛機上用機槍射擊、或是投放炸彈。意大利部隊在利比亞也做過類似的試驗。

  不過,真正的戰鬥偵察機只有等到開火精確度有效提高後才算問世。

  朝前發射的槍能安裝在上翼上,但是這麼做裝子彈就成了難題。槍也可以裝在駕駛員座艙一側,但命中的精確度會嚴重受損。由於牽引式飛機機頭上有螺旋槳擋著,因此只能在推進式飛機短艙的前部安裝前射機槍,可是,它操作起來卻很不順手。於是飛行員們便嘗試著在牽引式飛機上架設固定機槍。第一個做這件事的就是加洛斯。

  沒有人想到加洛斯的被俘竟然給西線的空戰形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德國飛行員殷麥曼

  由於加羅斯的名字在法國報紙上被大肆宣傳過,所以德國人十分清楚這名俘虜和他的飛機的價值。很快,他的飛機機身的前部被送到了飛機設計師福克那裏。福克是荷蘭人,他當時為德國效力。根據加洛斯的飛機,福克及其手下的工程師們很快就研製出了斷續器。

  一種改進型單翼機生産了出來。福克式飛機的出現大大加強了德國的空中力量。德國飛行員駕駛這種飛機既能很快瞄準目標,又能對目標進行俯衝攻擊。在這種飛機出現後的半年內,協約國飛行員的傷亡率非常驚人。自1915年8月起,“福克的鞭笞”無情地抽在毫無準備的協約國身上,德國的飛機把英法軍隊的飛機紛紛擊落,德國人幾乎完全控制了天空。

  三年後加洛斯設法在戰爭結束前逃了出來,並立即駕機參戰,準備一雪前恥,沒想到卻被一不知名的德國飛行員擊落身亡。

  當加洛斯還在戰俘營中時,德國戰機開始稱霸空中。

  不過精確的機槍射擊功能還只是戰機綜合性能的一部分。飛行員很快就認識到:他們必須超過對手。所以,空中戰術變得至關重要。

  在眾多的德國飛行員中,有兩個人很快脫穎而出,戰史專家錢特説:“空戰史上的真正作戰是從伯爾克和他的偉大的競爭者馬克斯殷麥曼中尉開始的。”

  在和伯爾克的合作中,殷麥曼還進一步完善了他的頗負盛名的“殷麥曼翻轉”。

  這一戰術既能擺脫敵機,又能獲得高度優勢,對敵實施再次攻擊。後來,他用這種方法多次擊落英法飛機。到1916年6月,他共擊落15架敵機。

  1916年6月18日,殷麥曼又一次躲在雲中等待獵物。一架英國雙翼戰鬥機出現了,他閃電般地俯衝下去。然而,他沒有想到,另一架藏在雲中的英國戰鬥機尾隨而下,一個點射就將他擊落了。

  殷德曼死後不久,他的同伴伯爾克也遭到了厄運。10月的一天,在與一架英國飛機搏鬥時,伯爾克與本隊飛行員伯梅的飛機相撞。這位在空戰史上創造出擊落敵機40架記錄的飛行員就這樣命喪黃泉。


殷麥曼墜毀

  在1916年的早期,德國空軍異常強悍。所以,英軍規定,每次飛機執行偵察任務,都需要戰鬥機護航。飛行編隊從而得以發展。

  但是德國又一次走在了前面,一批性能遠遠高於協約國戰機被生産出來,德軍還採納了伯爾克的建議,開始以用14架戰機組成的陣列執行戰鬥任務,成立專業化殲擊機部隊——狩獵中隊,這樣一來,德國空軍再一次佔有絕對優勢。

  英、法也相繼組建了飛行中隊。大規模的機群對機群的攻擊便開始了。

  隨著航空部隊的兵力不斷擴大,德國組建了幾支狩獵聯隊,以取代狩獵中隊。編隊空戰的戰術也在戰爭中發展著,從伯爾克與殷麥曼的雙機發展到了3機、6機甚至12機的大編隊。

  1917年4月,西線的領空完全成了德國空軍的天下。雖然如此,為了配合法軍總司令尼維爾的地面進攻計劃,英國皇家飛行隊仍然與德國飛機在法國北部上空進行了爭奪空中優勢的殊死搏殺。

  戰役開始後不久,就遇到了壞天氣,陰雨低雲,狂風大作。在前5天的作戰中,英國飛機發生了56起飛行事故,在戰鬥中被擊落75架飛機,飛行員傷亡105人。

  短短一個月內,約有150架飛機被毀,有316名飛行員陣亡或被俘。英國人因此稱這個月為“血色4月”。

  在血色4月中,一架紅色戰機率領的飛行編隊成為了協約國空軍的噩夢。一個月間,這個中隊擊落協約國戰機89架,其中21架由那架紅色戰機擊落。駕駛這架飛機的就是德國德里希特霍芬男爵,由於他早期駕駛的信天翁和後來的佛克爾三翼機都是紅色的,英國人把他叫做“紅色男爵”

  1918年4月21日,作為曾擊落協約國飛機80架的王牌飛行員,二十六歲的德里希特霍芬男爵戰死藍天。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空中戰場成為了各國飛行員表演個人技能的舞臺。戰爭雙方都涌現出了許多王牌飛行員,他們備受媒體關注。


德國組成了狩獵中隊

  只要天氣許可,在西線天天都能看到敵對雙方的飛行員架戰機在空戰混戰在一起。他們都在打鬥中試圖爭取有利位置,把戰機開到敵機之上。這樣的戰鬥常常變為個人之間的技藝比拼,在一般情況下,凡是能把駕機瞬間急轉,佔領制高點的飛行員都是最終的勝者。

  這些勇敢地飛行員中,還有一個來自中國江蘇的青年,他叫朱斌侯。

  戰後朱斌侯回到國內從事航空訓練,不久失去了消息,這是現在唯一能找到的他的照片。

  空戰的主要目的是保證空中偵察能夠順利進行。在整個戰爭中,空中偵察都非常重要,其中最要緊的一環就是航空攝影,根據拍攝的照片可以繪製出精確的地方塹壕地圖,因此部隊每天都派出飛機到敵區偵察敵軍部署。

  這種任務極其危險,因為從1915年初開始,雙方都已經設計出不少防空用的槍炮。普通步槍和高射機槍都能對飛機構成威脅。這是特殊設計的高射炮架,它可以被拿來配合機槍使用。

  飛行員偵察回來後必須把他們剛見到的情況立即向有關方面回報。

  然後,他們獲取的信息就會被轉達到總部,由總部進行分析。有些時候,轟炸機中隊會很快收到總部的指令,去進攻指定目標,例如:臨時軍火供應站、敵軍總部以及緊靠敵營的通信中心等等。


紅色男爵裏希特霍芬

  這時已經出現了轟炸機專用的炸藥和投彈裝置。這些炸彈體積都比較小。出於安全的原因,炸彈只有裝到飛機上以後才把引信安上。

  當時的轟炸瞄準器十分原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飛行員的目測去決定投彈的時機。轟炸機飛行員進行低空轟炸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飛機在低空飛行的時候,與敵人步槍、機槍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直到離戰爭結束前的幾個月,才出現了為保護飛行員而設計的裝置。畫面上看到的是索普維斯火蜥蜴機型。在它的駕駛員座艙的四週和下部裝有裝甲鋼板。

  當時的戰機性能十分脆弱,所以當時飛行員要比在戰壕作戰的陸軍官兵壽命要短了許多。空中戰鬥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頻頻發生的飛行事故。

  同時,有時空軍一天的飛行時間長達6小時,高負荷工作的後果在一段時間之後就能顯現出來。人會因此越來越緊張,有時甚至要崩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軍方都採取了有關措施,保證空軍戰士的休息。英軍規定,飛行員在連續作戰6個月之後必須回家休假。

  空軍的工作環境要比在戰壕裏作戰的士兵舒適了許多。不過,他們的風險也更大。許多王牌飛行員都逃不掉與殷麥曼和紅色男爵一樣的結局,在戰鬥中結束生命。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美國王牌飛行員魯夫百利的葬禮,他是以法國志願者的身份加入美國空軍的。

  雖然空軍生涯充滿危險,仍然不斷有年輕人投入到這場藍天中的戰鬥中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戰爭會成為可怕的回憶——如果他們能夠活著離開戰場的話。

  在西線進行的空戰最為激烈,而且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戰爭結束為止。到戰爭後期,協約國終於逐漸贏得了西線空戰的主動權。西線的空戰模式當時其他的戰場上也能見到。

  截至戰爭結束,戰爭雙方共動用飛機17.7萬架,5萬名飛行員被打死。但是交戰雙方都認為,在1914年到1918年期間,空戰要比地面的塹壕戰乾淨多了。有人把空戰對決比成中世紀騎士之間的角鬥,認為這種空中戰鬥體現了騎士精神。


早期的防空武器

  但是在二十年後的那次戰爭中,隨著空中力量的發展,空戰將越來越殘酷,戰機的轟鳴將給人們帶來深切的恐懼。

  在那一場戰爭中,將會出現更多的王牌飛行員和空軍將領,而他們中的一部分曾經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些人中包括德國一戰王牌戈林,他將成為納粹德國空軍元帥;還有美國戰鬥機隊年輕的副官陳納德,他和他所率領的飛虎隊將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