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清宮秘檔 > 清宮秘檔 > 正文

太監的命運(探索發現2004-184)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4日 15:30


北京故宮後宮——后妃住處

  在清朝,宮中太監多達上千,最多時有2800多人。這些太監除了少量的戰爭俘虜或年幼的宮刑罪犯外,大部分是從民間招募而來的。

  當時直隸以及今天北京郊區的昌平、平谷、大興、宛平等處都是出太監的地方。報名做太監的都是窮苦農民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生活所迫,便將他們送入宮中。甚至一些已結婚生子的青年人,也凈身做了太監。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宮太監的招募工作通常由內務府下的會計司負責。會計司下設有兩個牙行,具體負責太監的招募和“凈身”手術的實施。

清朝的太監

  《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有清宮老太監回憶説:光緒二十幾年前,在北京有專門幹這種“凈身”營生的,著名的如:北長街會計司的“畢五”和地安門外方磚衚同的“小刀劉”。

  準備當太監的孩子在做“凈身”手術前,都要先簽一個合同,表示自己是自願接受手術的,出了生命危險完全由自己負全部責任。簽完合同,這孩子就被送上了手術臺。

端康與眾太監

  所謂的手術臺,是一塊四角都裝著鐵環的門板。孩子一躺上去,“凈身師”把孩子的四肢牢牢的捆在鐵環上,然後蒙上一塊黑布,灌上一碗大麻湯做麻藥,接著一盆涼水潑向孩子的下身,趁著孩子腦袋發懵、身子發麻,這時就下刀。

  一些人付不起這手術費,就由家長自己動手。晚清的太監馬德清在回憶當年自己親生父親給他“做手術”的經歷的時候説,當時他被嚇壞了,“疼得不知昏過去多少次。”

  太監們入宮以後,生活水平確實有了明顯的改善與提高。入宮時,每人都能得到一筆安家費。入宮後,每月還可以按等級得到相應的“月薪”,按季領取一份“口糧”。

敬事房

  清朝統治階級看來,他們給予太監的待遇已經夠高的了。鋻於明朝太監干預朝政的歷史教訓,他們不能容忍太監有任何干預國家政務的行為。開國之初,順治皇帝福臨,就將一塊高134厘米的鐵牌矗立在內宮交泰殿門前,上面刻著他頒布的嚴禁太監干預政事的一道敕諭。

  宮中的太監只要觸犯了這條祖宗家法,都會被處以極刑。如康熙初年的吳良輔,還有乾隆年間的高雲從,都被砍掉了腦袋。

  光緒二十二年甲午海戰之後,儲秀宮裏的小太監寇連材年僅20歲,因憂患國事而冒死上書慈禧太后,隨即就被以“犯法干政”和“越分擅奏外事”等罪名,押赴菜市口斬首。維新派領袖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一文中為寇連材立傳,稱讚他是“烈宦”,把他的名字歸到維新志士的行列之中。

順治年間禁止太監干政的木牌

  據説,內務府慎刑司,就是清宮內部主管執法的部門,設有“氣斃”之刑。這種刑法用七層棉紙沾水後,一層層將受刑犯人的口鼻耳封起來,使他窒息而死。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就用這個辦法,將伺侯光緒皇帝及珍妃的數十名太監治死了。

  “氣斃”之刑在清宮檔案中沒有記錄,但戊戌變法後,宮中確有幾名太監被“杖責”處死,也就是亂棍打死。

  當然,因干政而遭到懲罰的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太監來説呀,防不勝防的是宮內多如牛毛的清規戒律,稍微一不留神,就有危險。

內務府原址

  按《宮中則例》規定:太監口角鬥毆,打六十大板;點燈時不謹慎、夜裏值班時打瞌睡、大聲喧嘩、損傷宮中陳設、私自外傳宮內之事、不服上層太監管教等打四十大板;傳小道消息、請假回來得太遲等打二十到三十大板。

  乾隆四十九年六月,在瀛臺當差的一個太監,因為母親病重,告假三天。回家後,母親病逝。辦完喪事趕回宮中,晚了不到一天,但首領太監已上報作為逃跑處理,於是他被發到南苑在馬棚裏鍘草三年。

  把太監關起來為馬鍘草,是清朝統治者處罰太監的一個重要手段。甕山也就是今天的頤和園萬壽山,這個皇家禦花園過去竟然也是關押太監的一個重要場所。

內務府雜件中記載了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杖責致死的太監

  從乾隆十二年的一份報告看:當時甕山關押著十三名太監,其中帶有九條鎖鏈的達七人之多。甕山並不是懲罰太監的惟一地方,在清朝的中後期,更多的太監被關在景山或南苑的吳甸。當時,所有被關在這些地方的太監,都是給馬鍘草。

  在這種情況下,太監們的精神壓力特別很大,每天戰戰兢兢,處處小心謹慎,但越是這樣他們越容易出錯。

  嘉慶十三年保和殿的小太監用竹棍支窗戶,隨手將削竹棍的小刀忘在了床上。被發現後,以“持刀入宮”的罪名論罪,被判絞刑,後來從寬發落,處枷號一年。所謂枷號,就是在脖子上架上一副沉重的木枷,每天從早晨直到晚上,在室外站著,跪著,颳風下雨也照跪不誤。

  沉重的勞務、嚴厲的處罰,使許多下層太監一天天變得遲鈍而麻木。再加上被閹割而帶來的自卑心理以及四週人們的歧視,連他們自己也覺得實在算不得人。

  乾隆時期,有個叫羅思貴的,為了養活家小,于21歲時凈身入宮做了太監。乾隆十九年,他將妻子、兒子及老母接到了紫禁城外的西華門外居住。他的妻子忍受不了這種變異的生活,扔下了兒子及老母不辭而別回老家去了。其他同伴太監以此事嘲笑他,羅思貴受了刺激,便用小刀自殺,結果還沒有死成。

頤和園萬壽山

  生活的平淡與無聊是對宮中太監的又一種折磨。晚清的太監魏子卿等人回憶説:“當班的時候沒有多少事做,不當班的時候,除了服侍老爺也就是大太監也沒什麼事情做。在固定的圈子裏走,也走膩了。”

  無聊、苦悶、壓抑、自卑,這種種一切像無法掙脫的羅網,使得他們神情恍惚、性格怯懦,一天到晚疑神疑鬼。

  太監呀心理變態的另一個方面,表現在他們的性格是畸形的了,具有雙重性,平時唯唯諾諾,可是有時候又會突然的發作,走向另一個極端。

靜宜園勤政殿遺址

  在清宮,大太監欺負小太監是天經地義的。在《內務府奏案》中,就記載了這樣的事:乾隆六年圓明園舍衛城太監金滿貴與首領太監徐志在值班房中開玩笑,徐志忽然翻臉説金滿貴無禮,金不服,徐便動手打金,事情鬧大了,結果金滿貴被罰往甕山鋤草,可徐志卻一點事也沒有。

  上層太監對下層太監不但任意欺壓,而且直接盤剝。乾隆中期,靜宜園有個叫高朝鳳的首領太監,因父親去世,喪事辦了20多天,其間往來弔喪親友們所有的飯食費用,全部從屬下太監中攤派。

  大太監欺負小太監,小太監則欺負更弱的人,宮中的雜役們也是太監們欺負的對象。乾隆二十五年。圓明園西洋樓的領催就因不堪太監私刑毆打,忿而自殺。

  乾隆22年,一個在宮裏當和尚的太監于榮煥,在大街上公然的侮辱一個巡檢,後來又大鬧公堂,氣焰十分囂張。

太監像

  宮內太監酗酒、賭博、打架之風盛行。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圓明園中幾個太監賭博,邊賭邊喝酒,後來因為輸贏,借著酒勁爭吵打鬥,結果太監張進朝當場被另一個太監用隨身的小刀捅死。乾隆四十八年的一個秋夜,在圓明園螺螄樓北邊水溝旁,兩撥太監撈螃蟹時發生爭吵,後來發展到打群架,太監張忠當場被打死。

  當太監們對宮中的生活忍無可忍時,便開始逃跑。據統計,光緒二十六年正月至七月,逃跑太監多達233人。可悲的是:太監們的這種逃跑往往很盲目,逃出宮後,才發覺自己什麼生活技能也沒有,不能適應社會生活,加上自己生理上的顯著特徵,很容易被人識破。跑來跑去,只得又跑回宮中。他們最終發現,除了做太監,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生路。

  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便想到了自殺。在清代,太監自殺現象層出不窮。

  也許只有從肉體上消滅自己,他們才能從精神上獲得徹底解脫。

  太監的命運是悲慘的,生前卑微屈辱,不被當人,死後被抬出宮,埋在城外,那些普通太監甚至連墓碑也沒立一塊。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陳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