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河北梆子名家劉玉玲在線精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8日 17:03 來源:CCTV.com

劉玉玲與學生劉志欣在央視國際在線主持現場

  劉玉玲,11歲學藝,工青衣、閨門旦,在13歲時就灌制唱片《大登殿》。她的扮相端莊秀麗,做派雍容瀟灑,尤其善唱心演情塑造人物,嗓音寬亮圓潤甜美,行腔高低強弱自如,形成了獨特的演唱風格,曾兩獲中國戲劇梅花獎……2005年6月27日《神州戲壇粉墨春秋》播出了河北梆子名家劉玉玲的專輯,6月27日15:00,《神州戲壇》欄目邀請劉玉玲做客央視國際網站,與網友在線交流,通過網絡,劉玉玲老師回答了觀眾對梆子這一劇種的疑問,同時也向觀眾表達了對這個古老劇種發展的殷切期望。

  【嘉賓:劉玉玲】開場白:朋友們大家好,我叫劉玉玲,今天借著咱們央視國際網站這麼一個媒體,給我提供的一個很好的機會,來跟戲迷朋友們,尤其是熱愛北京梆子劇團朋友們,我代表他們和大家聊一聊,我很高興。希望通過今天咱們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也通過我今天儘量把我的心裏話和我的一些喜怒哀樂和朋友訴一訴,還有我們梆子劇團的現狀,尤其是聲腔這方面,希望通過這次儘量能夠滿足朋友們的要求,我也非常想通過這次機會讓朋友們知道北京有個梆子劇團。通過這次聊天,引起你們更大的關注,我們這個劇種在北京的持續發展,希望不斷地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或者是指正、批評、建議。如果我們專業的戲曲人沒有觀眾的支持,我們一天也活不下去,我願意做大家的朋友。

  


  底蘊深厚的梆子藝術

  【??】 我想了解一下河北梆子,它是一門什麼樣的藝術?

  【嘉賓:劉玉玲】 咱們中國的梆子腔藝術,它的底蘊深厚,它的觀眾面幅員遼闊,根,梆子的發源是在山陜交界,也就是秦腔。隨著向東傳播,山西就有了北路梆子、中路梆子、蒲州梆子,傳到河南就叫河南梆子,現在叫豫劇。又到了京城——北京,那會兒我師傅的劇團還叫“新中華秦劇團”,是我的恩師李桂雲老師為團長的劇團。叫河北梆子,那是在解放以後,52年由政府部門改叫河北梆子。因為那會兒河北省的省會在天津,它們就叫做河北梆子。我們北京的劇團也就由我師傅叫的秦劇團,跟著就叫成了北京河北梆子劇團了。在熟悉河北梆子的觀眾裏,大家也都知道,河北、天津、北京代表梆子的三大家,北京大家都叫京梆子,其實,在很遠很遠的年代,因為梆子傳到北京比徽班進京還要早,那時候山陜藝人把傳到北京的梆子就叫做京梆子。

  現在的河北、天津、北京統稱為河北梆子的文藝工作者們,我們大家從演唱的語音,都是用的普通話——北京語音,所以叫京梆子也不為過。就因為在北京叫了河北梆子,對我們劇團在北京的發展有了一些誤解,使我們從事這項工作的演職員經常遇到滿臉苦笑無可奈何的尷尬的事情,有時候觀眾説看了一齣好戲,他們就誤認為是河北來的劇團演的,包括我在政協會上,有些委員也在問我,那你們是北京的劇團,為什麼叫做河北梆子呢?有一些誤解佔上風的時候。其實如果不是在這方面有這樣的誤解,叫什麼都是可以的,我最近就覺得不管結果如何,我還是盡力地去做宣傳,去做解釋,讓大家都知道梆子的歷史,在北京發展的歷史,使得我們在北京的梆子劇團能融入到北京的文化現象當中去。

  我們馬上就要和北京京劇院、北方崑曲劇院掛牌成立北京古典藝術劇院,我們感到這是在把我們作為保護古典藝術的範疇的古典劇種。但是因為在北京叫河北梆子,還是有很多觀眾不理解,有時候請他們看戲,他們説,哎呀,看不懂,以為鄉音很重,我就向他們解釋,我們河北梆子所包含的北京、天津、河北的這些同行們、藝術家們、前輩們,其實我們都是用北京語音來唸白、演唱的,所以在此,希望朋友們來關注我們,你們不會聽不懂。它是什麼樣的藝術呢?從唱腔的板式來講,老祖宗傳下來的遺産是豐厚的,它不是小腔小調,它是黃鍾大呂,高亢激越,氣吞山河,從表演藝術來講,它的各個行當是很全的,它不是只有“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它的文戲、武戲,遺産也是豐厚的。

  我們的聲腔藝術,我自己感到從事這門藝術我很自豪。從60年代初,向民族唱法學習,我們很多的美聲歌唱家、民族聲樂家、音樂學院的教授們,不是把我的老師和我請進去,就是來到我們團,向我們學習河北梆子女聲的唱法,他們説,受益匪淺。它不但能完成古典戲,同樣能表現現代戲。大家知道,歌劇《白毛女》,就是用了很多的河北梆子音樂基調,所以打倒“四人幫”以後,我有幸借調到蘭英老師身邊,向她學習,演出了半年多歌劇《白毛女》。蘭英老師的獨唱音樂會,60年代的,也是向我的老師李桂雲學習了唱段唱法。藝術是相通的。

  【英英迷】演員的聲腔,先天性因素是不是要很好,如果一聽就不行,那麼練練是否能練成呢?

  【嘉賓:劉玉玲】這個問題,你先要讓嗓子治療室、耳鼻喉科的專家檢查一下你的聲帶,是否健康,這是第一條件,也就是先天因素。一聽就不行,如果聲帶不健康,您就罷了吧,就不要做專業人了,可以到卡拉OK,自己自娛自樂吧。如果是用氣不好,方法還不會掌握,或者持久力還不行,這些都可以請專業老師幫幫你。芭蕾舞演員講究的是測試骨骼,不合格的那就叫先天不行,再練也沒用,成不了專業需要的水平。

  【toy007】 想問一下劉老師,我是陜西人,聽過秦腔,我想問劉老師,梆子戲中也有不少高亢的唱腔,而秦腔是吼出來的,不知道河北梆子是怎麼處理的?

  【嘉賓:劉玉玲】我去過西安,做過秦腔大賽的評委,將近半個月,過足了在臺底下作為觀眾聽秦腔的癮。秦腔是我們梆子腔的發源地,秦腔説是吼秦腔,我自己覺得因為它是黃鍾大呂,説的是它的氣勢,不是演員在吼,在喊。我所聽到見到的秦腔演員,他們都唱得美極了。他們唱的《洪湖赤衛隊》可以和歌劇比美。而且現在的演員也在追求既有秦腔韻味,又聲情並茂,方法又科學,他們真是唱得好極了。他們的接班人一批接一批,這不愧是梆子腔的鼻祖。他們的劇目豐厚,等於給戲曲的百花園中的各種花朵以很大的營養。我內心對這個劇種是懷著飲水思源的心情的。的確梆子戲中有不少高亢的唱法,應該是唱出來的,如果要喊出來的,那就會影響它的藝術壽命了。我認為是不科學的。

  


  關於排演新戲

  【engel47】眼下排演新版竇娥冤是出於什麼樣的初衷呢?

  【嘉賓:劉玉玲】《竇娥冤》是王滌新老師改編的我的看家戲,也是我獲得首屆“梅花獎”的劇目之一,那是在打倒四人幫以後排的。20多年過去了,我總覺得在藝術水平,上綜合藝術水準還有可加工提高的餘地。我想應該與時俱進,我的想法在前些年沒有實現,北京市委宣傳部蔡部長到我團看望我們,聽取我們的彙報工作,其中他談到了像梆子的《竇娥冤》、《蝴蝶杯》都是好戲,你們應該排好,傳下去……我們受到了很大鼓舞,我就和團長王亞勳策劃,準備把這齣戲搞成像現在精品那樣的力作。文化局給予我們很大支持,財力上我們不必發愁了。這樣我們就邀請了郭啟宏老師,他是一位編劇大家,我們多次在一起商量、研究,由他來改編。本子寫出來之後,又確定了綜合門類的導演、燈光、布景等等專家們高水平的合作,也請了專家們為劇本提意見。這些工作有了頭緒,我們大概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25、26日在長安大戲院與觀眾正式見面。

  【優子優】劉老師,您為什麼會選中《忒拜城》這個戲?您在演出中用了哪些傳統戲曲的表現手法去表現王后這個人物?如果按行當來分,她應該屬於哪個行當?

  【嘉賓:劉玉玲】著名的中央戲劇學院的副院長、著名的導演羅錦鱗老師,他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師,他的父親是羅念生(研究古希臘文化的著名學者),他把古希臘所有的戲劇理論翻譯到了中國來。子承父業,這是無人可比擬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十多年前,羅導看了我們團的戲《孫尚香》,他很喜歡我在臺上的體現水平,就想和我們團合作,用我們梆子的表現手段把希臘的故事搞成戲曲,再到歐洲希臘去演。這方面他已經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河北的彭慧蘅、裴艷玲,都是在羅導的策劃下排出了《美狄亞》,還有全國各地有些話劇團,也是根據古希臘的故事情節,用我們中國話劇的演出形式排了出來,也是在羅導的策劃下,都受到了外國觀眾的歡迎,就等於是外國的戲曲團體演繹我們的《紅樓夢》、《水滸》、《三國》、《西遊記》。

  在十幾年前策劃不成的事情,原因很多,這裡就不再多説。2000年開始,我們團有了轉機,這樣我和羅導又開始策劃,是因為他看了我演出的《王寶釧》,他説,這麼多年,你唱得還是這樣好。我們的策劃得到了各級領導的支持,就出來《忒拜城》這個戲,羅導説,你不能演劇中的公主了,有個王后你演倒合適,但,是配角。我説,咱們策劃這個戲就是為了讓北京梆子劇團打翻身仗,至於我個人,演什麼都行。就這樣,我用青衣的行當、青衣的身段、青衣的唱腔來完成了王后的人物塑造。也是由於導演和編劇的厚愛,給王后寫了很多的唱和戲,我看的洋人演的話劇,王后幾乎就是一個高級“龍套”,我演的這個王后,在希臘受到了各國的導演藝術家們的好評,他們説,看了這麼多王后,你們中國的這個王后演得最好。其實,是導演和編劇對我的厚愛。他們充分在不影響劇情的前提下,來發揮我的藝術才能,我也盡心盡力把她唱好,表演好。所以我上場的四句唱,有時候能夠叫三個好。您要沒看過,等我們再演的時候,我請您看:)

  


  期待梆子戲的美好前景與發展空間

  【海納百戲】玉玲老師,很多喜歡梆子的外地觀眾很難能欣賞到,而不了解梆子的觀眾就更不可能喜歡梆子這門藝術,所以希望您是不是能多到我們這些外地城市演出呢?

  【嘉賓:劉玉玲】文化大革命前,我們經常到外地演出,河北、河南、東北、湖北、廣西、山東等。文化大革命以後,巡迴演出是不多了,我真羨慕京劇,他們總是能到全國各地演出,因為他們全國各地都有同行,可以互相協作。我們梆子如果巡迴演出就怕不演不賠,越演越賠,因為運輸、吃住等等都是讓人心裏頭沒底兒的事兒。您的這些想法也是我的想法,我有時候被邀請,到過海南、廣東、四川等南方地區,都去唱我們的梆子腔,其實他們挺愛聽的。

  【pjhbbz】劉老師能不能呼籲一下戲曲頻道多播點地方戲?

  【嘉賓:劉玉玲】我同意京劇是國劇,我從心裏頭服氣。人家京劇人才輩出,行當齊全,每個行當都有每個行當的角兒,都有獨當一面的含金量非常高的遺産和人才。京劇的傳承搞得非常好,我同意它就是國劇。前些天在北京戲校我教的大專學生彙報演出的時候,把我請上臺讓講幾句話,我很激動。我説,我在你們的劇場前些時候親自經歷了讓人非常難過的事情,我們梆子的演員上場演出的時候,學生剛張嘴,那些京劇的小學生們,做出了非常看不起的表情,有的馬上就不看了,走開。我跟他們説,梆子戲很多都被京劇借鑒過去了,京劇很多老藝術家是梆子打的基本功,荀慧生老師當初就是學梆子的,還有很多京劇老藝術家裏的老人也是學梆子的。以前有京梆兩下鍋的傳統,如果今天梆子被人家瞧不起,那是我們梆子人沒有搞好,不是這個劇種不好。我現在很難過!

  據我接觸到的電視臺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他們對我們劇團挺支持的,張華山同志我們在一起,他還給我唱了幾段梆子腔,其中包括主席詩詞“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就是我領唱的,在今年的春節期間,我們在中國評劇院演出了系列劇目,我們與閆德威導演聯絡,他非常支持,並委託梅葆月老師的兒子(也是導演),給我們錄了大概六七齣,最近在陸續播出。我們很感謝他們對我們的支持,包括許玉琢、江則理,朋友們在催我了,我就不再多舉這些導演的名字了。他們很關心,如果説戲不多,那是我們自己排的好戲不多,我們一定努力,排出好戲來,他們都願意播。

  【網絡説客】 請問:現在戲曲走到了低谷,您預計什麼時候會回升?

  【嘉賓:劉玉玲】第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有閒錢去享受生活,其中就包括劇場消費。再有,我們的編劇中,他們的綜合水平都走到了時代的前列,寫出老百姓的心聲,讓老百姓看戲痛快,包括在愉悅中精神上也得到啟發,或心靈的震顫,或引起了思考。總之一句話,我們的文藝是人民的文藝,你脫離了人民,它就不買你的帳。劇本、劇本,一劇一本。當然,除了劇本以外,綜合藝術人員也要苦練基本功。什麼時候劇本給了一個機會,蔥姜大料蒜,這個菜就出來了。再有,我們整體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關鍵,他也會知道了外國的有些是好的,是精品,我們祖國文化遺産,他學了,他懂了,他進劇場看戲了,它就和我們現在戲曲演的那些老傳統戲,從文化知識上就融在一起了。

  【toy007】聽説白燕升也很愛唱家鄉戲——河北梆子,不知道您有沒有和白老師同臺獻藝的想法,説不定可以更好地推介一下河北梆子。

  【嘉賓:劉玉玲】我和燕升小弟相見恨晚,一見如故。他説,劉老師,我是聽您的《竇娥冤》長大的。您要知道,我真想做一個人見人愛的演員。像燕升小弟他對梆子這麼喜愛,對我這樣喜愛,我非常高興。他的聲音很好,他在出他的演唱專輯的時候,他向我學過一段《蝴蝶杯投縣》的唱段“夫人容訴”(胡鳳蓮演唱)。他特別聰明,悟性極高,這是他的鄉音,我把唱段錄給他,他就學得非常好。我收徒王洪玲,邀請他參加了我們的儀式,他講了一番心裏話,對我的唱、表演、唸白都非常的喜歡,誇得我心裏真是高興。我想,要是觀眾都像他這樣真心的這樣喜愛我們的藝術,那還愁上座率嗎?我只能努力去練,要讓觀眾滿意,他就像白燕升那樣喜愛你了,這叫良性循環,也就是現在要求我們大家都要做到的服務意識。幹哪一行哪一業,如果都敬業,都讓人家那麼誇,我們這個社會奔共産主義那就太快了。我和他就曾給彭艷琴專場合作過主持人,有機會我當然願意和他合作,借著他的大名,提高我們梆子劇團的演出、收入。我唱梆子的《長征》,那是施光南老師(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我每次唱這段,我都要介紹,我唱的主席詩詞是施光南先生作曲的,就是要借他們的大名,引起觀眾對我們的關注。我盼著您能給我們想想什麼高招,我來和他合作一把。

  結束語:【嘉賓:劉玉玲】今天和大家聊,我自己心裏很高興,但是也感到了自己水平的欠缺,也感到了時間過得太快了,你們沒盡興,我也沒盡興。今天晚上10:20,CCTV-4《神州戲壇》是我的人物專題節目片,歡迎您看看。還想下次咱們接著聊,通過聊,您多上我們的劇場看看戲,多給我們參謀參謀,我們真是需要支持、愛護。謝謝大家,咱們下次見!

責編:史冬蓮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