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往期查詢

世界週刊(12月07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7日 13:19

  

視線:中美關係


  12月7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踏上了出訪美國的行程。這次訪美有兩個第一:既是總理本人第一次訪美,也是中國新一任總理的首次正式出訪。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但就在總理出訪之前,來自美國的一則消息卻給這次出訪增添了一絲陰雲。

  11月18號,美國助理商務部長阿爾多納斯(Grant Aldonas )宣佈,對中國部分紡織品設立新的進口配額。理由是,自從去年1月份按照世貿組織要求取消紡織品進口配額後,美國國內的紡織和服裝行業遭受了中國産品的嚴重打擊。在過去17個月,中國四個領域的紡織品對美國出口增長了9倍多,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從5%上升到了32%。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貿易限制,溫家寶總理在上月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一連用了兩個“意外”、兩個“震驚”:“不僅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感到震驚,使中國人民感到意外和震驚。”

  如果從産品金額上來看,這次遭到限制的中國紡織品種類,在今年前9個月出口到美國的總值大約為5億美元,和中國紡織品出口美國的總額90億美元比起來,不過是很小的一個部分。因此,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分析説,這一貿易限制措施,實際上,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

  “冷戰後,美國政治發生的一大轉變是:原來,國內政治服從於國際政治,現在,國際政治服從於國內政治。”美國著名政論雜誌焦點這樣評論到。

  對於布什政府來説,當下最大的國內政治事件當然就是他的競選連任了。

  而現在最影響布什總統連任計劃的不外乎兩件事:伊拉克困境和美國經濟。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首領、來自加州的佩羅斯議員這樣總結布什任期內的經濟記錄:“多了三萬億新債,少了三百萬工作”!

  即使在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出現了復蘇。但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失業大軍仍然高達880萬,其中約200萬美國人已經失業半年以上。於是,挽回失業者的民心成為布什總統的當務之急。

  專家:談大選問題與對華貿易限制背後的關係。突出其政治目的。

  是不是點明限制對華貿易並不能真正增加美國人的就業機會,比如説有的産品本來就是美國根本不生産的。所以,只不過是一種出於政治目的、爭取下層選民和部分反華人士選票的舉動。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去年為了在中期選舉中爭取産鋼州選民的選票,布什政府與包括歐盟、中國、日本、新西蘭等貿易夥伴之間的“鋼鐵摩擦”。同樣是為了選票,同樣是以增設貿易壁壘作為手段。

  不過,本週四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美國總統布什宣佈取消進口鋼材關稅。持續了一年多的鋼鐵摩擦告以段落。

  布什:“我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我堅信,在一個實現自由公平貿易的世界,美國的消費者和美國的經濟能獲得更多利益。”

  《華爾街日報》評論説,布什取消加徵進口鋼材關稅是一個明智的舉措,避免了一場兩敗俱傷的貿易戰。

  其實,如果用布什自己的話“在一個實現自由公平貿易的世界,美國的消費者和美國的經濟能獲得更多利益”來描述中美貿易的關係,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因為回望中美貿易發展歷史,那是一條雙贏的路。

  1972年,中美貿易幾乎沒有統計數字。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問中國時,只允許隨行人員帶100美元到中國來買東西。中美貿易有確切統計數字始於1979年,當時貿易額不到25億美元。

  23年過去了,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今年,中美貿易總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已成定局。中國成為美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七大出口市場。

  作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中國每年為美國創造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同時,中國為美國提供大量物美價廉的消費品,使美國老百姓每年可節省200億美元的開支。

  專家:談美國貿易逆差主要是其自身宏觀經濟失衡的問題

  儘管在中美貿易中,存在著不平衡的問題。今年前9個月,中國實現對美順差408.9億美元。但這個順差本質上是美國宏觀經濟失衡問題,而這恰恰需要借助雙邊貿易加以解決。

  據統計:1995年到2002年的7年間,美國貢獻了全球GDP累積增長的64%,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如此“畸形”的單引擎經濟。但與此同時,美國經濟更加以來外部金融支持。美國總需求大於總供給。

  專家:中美經濟的互補性

  中美兩國經濟有很大的互補性。貿易逆差實際是為彌補這種需求缺口而發生的。在新的競爭格局中,與中國惡化雙邊貿易關係等於切斷了美國自己解決長期經濟困境的一條生命線。

  有學者把影響中美關係的主要因素分解為“外在價值”與“內在價值”兩部分。外在價值指的是在國際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內在價值則是兩國在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發展。

  當我們回頭看中美過去30多年來的交往時,我們發現內在價值,也就是兩國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發展,一直處於穩定的“升值”過程中,但“外在價值”,則起伏跌宕。

  1979年1 月1日中美建交的一幕,至今令兩國人民難以忘懷。當時美蘇冷戰,兩極對立。對於美國來説,與中國握手,是為了讓自己在國際舞臺上少一個敵人。而當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第一假想敵的空缺就需要新的候選人了填補。

  “中國的崛起會對美國造成威脅”!這是華盛頓政治圈中一群被稱為“藍隊”的人所持有的觀點。這群由國會議員、台獨遊説團成員、智庫人士、情報部門退休人員和少數學術界人士組成的“藍隊”,常常奔走在國會山,促成各種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告,遏制和阻撓中美關係的發展。

  專家:能不能讓專家説説為什麼一到大選年,藍隊的聲音就尤其刺耳?這些人存在的社會氣候是什麼?威力到底有多大?而且每逢總統大選年度,藍隊的聲音就顯得尤其刺耳。

  2000年,正在競選美國總統的布什,就曾公開反對克林頓政府提出的中美應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指出中美之間實際上是“戰略競爭對手”的關係。

  從戰略夥伴到戰略對手,這一定義的改變,在布什政府執政之初,曾使得中美關係前景頓顯暗淡。但在布什總統執政三年間,這一狀況有了明顯的轉變。

  9•11過去才一個多月,布什總統與江澤民主席共同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表示要發展中美的“建設性合作關係”。這一全新的定義預示著中美關係此後的順利發展。

  今年,又是一個大選年。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是中美關係穩步發展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

  今年6月和10月,中國新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法國埃維昂和泰國曼谷兩次與布什總統會晤。10月下旬,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訪美,輿論視為中美軍事交流的新起點。9月5號,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美國喬治城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現在的中美關係是30年以來“最好的”!

  專家:好在哪?為什麼9•11後中美關係會出現轉變?

  就在美國出臺對中國紡織品進口限制措施不久前,11月13日,中國貿易代表團在美國簽下了一筆採購“大單”,涉及價值67億美元的商品。

  本週三,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中國的防擴散政策和措施》白皮書,對中國防擴散的基本立場和具體做法進行了全面介紹與闡述,受到了美國國務院的積極歡迎。

  另據來自美國大豆協會的消息透露,在溫總理訪美之後,12月中旬,中國大豆採購代表團將前往美國洽談採購事宜。

  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溫家寶總理曾引用了兩句中國古詩來描述中美關係,“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無論在中美交往中會出現怎樣的雜音,相信只要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與氣度,就能使中美的友好關係不斷推進。因為,對於兩個在世界政治和經濟舞臺上都舉足輕重的大國來説,“和則兩利,鬥則俱傷。”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常穎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