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史詩巨片《血液裏的海水:鄭成功》即將開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3日 18:26 來源:CCTV.com

  

開場白

  [網絡主持人]:網友朋友們下午好,今天我們請邀請了CCTV-10《人物》欄目的資深編導寒冰先生來和大家進行在線交流。關於《人物》欄目,關於寒冰先生拍過的節目,關於寒冰先生將要拍攝的史詩巨片《鄭成功》,大家有什麼意見、建議或者疑問,都歡迎自由發言和提問。

  [嘉賓:寒冰]:開場白: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非常感謝CCTV網站給我們這個相聚的機會。我希望在這裡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今後給我更多的幫助。

  我是一個別人認為很另類的人,其實我的經歷很簡單:我上過山,下過鄉;站過崗,扛過槍;出過洋,進過港;入過團,入過黨!也是走過南闖過北,摔過跟頭踢過腿的人。

  我非常喜歡拍攝紀錄片,是人物欄目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能夠在這樣一個天地裏找到了我自己。在這兒我還要感謝人物欄目那幾個被稱為領導的哥們兒、姐們兒;更要感謝一貫支持人物欄目的熱心觀眾。

  我還有一個博客網址,YANNY505.BLOGCHINA.COM,希望大家能夠光顧,與我討論。

  

《血液裏的海水:鄭成功》

  拍攝《鄭成功》的緣起和意義

  [網絡主持人]:寒冰先生,好像《人物》欄目一直以來很少關注古人,為什麼會突然想到策劃拍攝《鄭成功》呢?在這個時候拍這個片子它的意義在哪?

  [嘉賓:寒冰]:我們欄目今年剛拍攝了《鄭和》,去年還拍攝了《張謇》,這些都是古人。去年年底,台灣《漢聲》雜誌社老總黃永松先生送給我一本書,就是我剛才給網友提到的一本《梅氏日記》,看了這本日記以後,我非常激動。因為在這本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比較真實的,有血有肉的鄭成功形象。這份激動促使我想要拍攝鄭成功這個人物。

  當然,選題報上去以後很快就批下來了。領導也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選題。至於其他的一些意義,剛才講了一些。我想要把歷史沉積下來的概念,轉換成一個可以觸摸的現實。那是一個真實的東西。

  [網絡主持人]:請問寒冰先生和張宏傑先生,二位想通過《鄭成功》表達什麼樣的理念?你們又希望《鄭成功》在哪些層面對觀眾産生影響或者震撼?

  [嘉賓:寒冰]:這個理念就是要告訴更多的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如果它不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鄭成功為什麼要去收復它呢?從荷蘭人手裏收復它?但可悲的是,在清朝的時候,又把它割讓給了日本。台灣是一個受盡淩辱的,凝聚了中國歷史上最多的屈辱的這麼一塊土地。

  在這裡面我們還想去探尋一下,台灣的地理價值、人文價值和為了它不斷奮鬥甚至犧牲的那些人的愛國精神。

  真實的悲劇人物鄭成功:海商首領?英豪武士?風流才子?國際政治家?

  [作家張宏傑]:我希望我們能提供給大家的,是一個用細節,用思想編織起來的,立體的,有深度的人物.下面就是關於鄭成功的外貌的一個細節:我猜他年約四十歲,皮膚略白,面目端正,眼睛又大又黑,那對眼睛很少有?止的?候,不斷到處閃視。嘴巴常常張開,嘴裏有四、五?很長,磨得??、?隔大大的牙齒。

  我們希望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鄭成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海商集團的首領,一個海盜的庇護者,中國歷史上最有男人氣的武士,一個風流倜儻,寫得一手好文章的才子.一個具有一定世界眼光的政治家。

  鄭成功的一生是一個深刻的悲劇.收復台灣,在鄭成功看來完全是因為以此支持反清復明大局才有意義。明既不能復,收復此島,對鄭成功又有何益?回顧一生,鄭成功看到他一生其實無所成功。他戎馬一生,僅保二島,兩次南下勤王,都成虛行,一次問鼎中原,則大敗而回。奮鬥到最後,父母兄弟包括侄子,都不能保住。在還沒有來得及起兵之時,隆武皇帝即已傾覆。他收復台灣後,南明最後一個皇帝被吳三桂殺死,他是一個忠臣,而至此已無人可忠。最終他鬱鬱而死。

  起兵以來十餘年間,鄭成功無一日不在“忠”與“孝”的夾縫中煎熬。父親投降了清人,並被用來勸降鄭成功.雖然在大義上毅然與父親絕裂,然而父子天性又如何能夠斷絕。鄭成功是芝龍最鍾愛的兒子,對成功的寵愛栽培無以復加,父子感情深過一般情形。鄭成功深知每一次與清人血戰,都要冒著激怒清人、老父被殺的危險。因此,鄭成功雖早已決定“移孝作忠”,卻不得不在表面上與清人虛與委蛇,邊打邊談,假借與清人和談,保住老父及家人的生命。他借和談的幌子,私下遣使與老父互通書信,在信中道出自己心事説:“但因一人在北,不得不暫作癡呆耳。”“我豈非人類而忘父耶。”“乃到所以強忍須臾不得輕身一擲者,徒南望吾君,雲天萬里,北望吾父,喘息重圜,恐一朝落機阱,飽虎狼,為婦孺所筆,負君父重恩,靡有極端耳”。其情狀之悲苦慘然,躍然紙上。雖然表現上他是一個大義滅親的鐵漢,然父子之情常使他不能自己,常于中夜起立北向,私自痛哭失聲。“父子天性,情何以堪,以故居常悒憂。”

  《鄭成功》的拍攝思路

  [E.T.shanshan]:請老師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關於鄭成功的記錄片的構思呀?

  [嘉賓:寒冰]:主要是以紀錄片的方式,先從海牙檔案館館藏的那本《梅氏日記》開始吧。

  從鄭成功圍攻台灣島開始,以整個他與荷蘭人的戰役為主要線索。中間有許多閃回,介紹鄭成功個人的歷史和明末的政治,軍事危機,及在台灣島接收以後他生命的隕落。具體細節還要請作家張宏傑解釋。

  [網絡主持人]:寒冰先生,《鄭成功》這個片子開拍後,請問您打算去哪些地方,採訪哪些人呢?

  [嘉賓:寒冰]:《鄭成功》開拍之後,首先要去福建,還要去江蘇,台灣是重點,還有荷蘭。這個荷蘭是不是出荷蘭豆那個荷蘭,我不清楚!至於採訪哪些人,首先是《梅氏日記》的翻譯者,還有台灣大學研究明史和鄭成功的教授。另外還有海牙檔案館的工作人員。聽説鄭氏家族在台灣還有後裔,可能的話,也要採訪他們。

  怎樣才能真實還原歷史人物?

  [豬蹄長長世界大大]:對歷史人物的塑造和探詢,很多時候是通過追尋歷史事件中人物的表現來展現的,但往往會陷入對事件細節的追究而忽視了人物本身的狀態。我始終認為不同的人物個性在決斷的時候甚至會影響歷史的進程,如果能還原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環境的話,並且探索他所作判斷的依據那對塑造形像是很有好處的不是麼?你試圖這樣做麼?

  [嘉賓:寒冰]:你説得不錯!每個人物都是生活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做所有的歷史人物的時候,都是在試圖還原這個人物在某段歷史進程中的作用。這些作用往往是靠細節來表現的。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把所有的事件全部概念化。比如説,我現在打算要做的一個新片子──鄭成功,在我們每個人的印象中,一提到他,幾乎都會説他是收復台灣的那個民族英雄。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甚至是有些錯誤的概念。鄭成功他不僅僅收復了台灣,還是一個外交活動家,一個出色的軍事家。在他的身後,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2000年左右的時候,荷蘭海牙檔案館解禁了一批檔案,其中有一本私人的日記,這本日記的主人是16世紀的一個荷蘭土地測量師。在日記中,他記述了鄭成功攻打台灣、與荷蘭人談判的全過程。這個人叫菲利浦梅,他開始作為鄭成功的俘虜,後來又成為他的翻譯。他以一個荷蘭人的視角,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有血有肉的鄭成功。這是十分難得的。

  我們的片子打算以這個史實和一些明史為依據,在翻閱一些明史檔案,完成這部片子的腳本。腳本的作者,就是剛剛上來的作家張宏傑。

  [豬蹄長長世界大大]:冰導再回答我一個問題嘛!拜託拜託。記得以前看DISCOVERY的時候,談到一些歷史史事和人物,如荷馬史詩等,他們除了到遺跡上考古,請專家解析之外,還拍的和電影一樣,請演員出演呢!真實再現!當然是作為背景來呈現的,沒有特別的對話,只有動作,不那麼寫實,帶點朦朧,但又形象,如果經費沒有約束,您會選擇這樣的寫作方式麼?您認為這樣的表現手法合適麼?

  [嘉賓:寒冰]:關於真實再現問題,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如果經費沒有約束,我肯定會選擇一個真實再現的方式。但一定不會像我們國內的有些紀錄片用那種劣質電視劇的手法拍攝的真實再現。我覺得那是糟蹋錢。同時又糟蹋片子。

  真實再現實際上是需要再現一個氣氛與情境,將觀眾帶入敘述者的故事當中。幫助觀眾理解史實。像DISCOVERY那樣的再現,我是贊同的。但再現的時候,如果加上對白,再加上演員比較寫實的表演,就會使片子成為另外一種東西。至少我不喜歡這樣做。

  假如有足夠的錢,我還不如拍一部故事片,那樣更過癮。

  審視《人物》,關照自我

  [俺是小s]:您拍的片子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為什麼?

  [嘉賓:寒冰]:要説印象最深的,不止一部。應該説每一部片子,印象都很深。我在拍片子的過程當中,一面在了解別人,審視別人的命運和人性,同時也在觀照自己,也在發現自己的人性。其實做了很多片子下來,我覺得比我上大學都有用得多。你閱讀了許多人的人生,你會在這些人生當中,凝聚了所有人的人生積澱。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遺憾,因為拍片的時間畢竟很短,在這麼短的時間裏,你想最大限度地讀懂一個人,把很多疑惑的問題搞清楚,是不可能的。

  《人物》將為您講述怎樣一個真實的鄭成功?

  [大紅棗兒]:人的故事,最能引起人的共鳴;人的故事,最能豐富人的內涵。請問編導寒冰,您能跟大家談談,您在對主人公鄭成功這一人物的反思或是思考中,是如何突出自己的亮點來吸引當今的受眾,帶我們走進這個有著鮮明個性的心靈世界的?

  [嘉賓:寒冰]:首先,我想辦法構建一個真實的歷史環境。還原在這個環境中,真實的鄭成功,而不是一個概念化了的,或者是被美化了的人物形象。我説的這個真實,是他的性格真實,這其中也包括他的人性弱點。所有的人,有人性閃光的一面,也有人性陰暗的一面。這個陰暗其實並不是説這個人有多壞,比如説他的性格弱點,他勇氣的缺失,固執與片面,都是人性中的弱點。正是這些東西,左右著他在所有的事件到來的時候,做出怎樣的選擇。就像現在有人説,希特勒常患頭痛症一樣,他所有的瘋狂的決定,都是在他頭痛症發作的時候做出的。所以在這個信息越來越多元化的世界中,我們不會像過去那樣此人非好即壞,其實所有的人,都是有多重人格的。只要把這些多重人格的真實向觀眾呈現出來,它就會給觀眾帶來一種鮮活的感受。

  為《鄭成功》呼籲經費

  [范偉110]:寒老師工資高嗎?一個月多少?夠吃嗎?

  [嘉賓:寒冰]:工資基本夠用,一個月也就三千來塊錢吧!聽説還要給我們往下減呢。怎麼樣,你能救濟我嗎?其實我最缺的是製片經費。現在正在為我的《鄭成功》化緣呢,大家呼籲一下,誰能幫幫我的《鄭成功》,也算為咱的民族英雄出把力吧。

  [寶兒11111]:請問寒冰老師,這個片子什麼時候開始拍啊?

  [嘉賓:寒冰]:等我找到錢就拍!

  

  

《人物》欄目還能走多遠?

  欄目定位

  [蔚藍海岸48]:時世造“人物” 我覺得欄目定位不具備不可替代的特性。 平民化傳媒的背景下,帶有標簽的命題欄目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

  [嘉賓:寒冰]:假如你是臺長的話,你説這話我肯定死定了。假如你是神的話,你説這話我會警覺的。我會考慮一下我的後路。至於向百家講壇靠攏,是不是你眼花了,看錯了?是他們在向我們靠攏哎!

  新老導演的和諧與衝突

  [北京的樹]:請問:聽説現在製作節目,年輕導演和老導演之間的觀唸有一些不同,在新影或者科影這樣的欄目製作中心裏面,這種不同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話,會不會有年輕導演因為個人資歷或其它等方面的因素,而在創作中屈從於資格老的導演呢?

  [嘉賓:寒冰]:在我們欄目,年輕導演和老導演之間觀念是有差別。但沒有太大的差別。至於科影和新影是不是有這樣的差別,我不太清楚。我們欄目在創作中不是要屈從於誰,而是誰的片子好就播出誰的。我自己也有被槍斃掉的片子。可以這樣説,在我們欄目,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最老的。我不能夠影響誰,但年輕人都在影響我。

  關於節目的收視率

  [北京的樹]:您對自己節目的收視率是否也關注?你覺得節目和收視率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呢?

  [嘉賓:寒冰]:對於節目收視率的關注,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在關心的。有時候會很奇怪,我們在審片時覺得很好的片子,收視率反而不會很高,有時我們看起來不是太理想的片子,反而會有收視率。這就説明觀眾的欣賞是第一位的。他不會按照某個審片人的標準。我覺得現在的收視率未必準確。因為我們收視率的採集方式是不科學的。

  《人物》欄目目前的苦難:經費人員壓縮

  [北京的樹]:<人物>你還能走多遠?我只要有時間的話,非常喜歡看這個欄目,但是據説現在節目的收視率不是很高.您覺得這個節目在今後的道路上,還能走多遠呢/有時候我覺得風格和高雅與觀眾的品位和素質有著衝突.難道因為文化低的觀眾比較多,所有節目就要屈從於他們嗎?哎,人物平時有多少觀眾在看呢,説到底還是 小眾節目.但是我很喜歡

  [嘉賓:寒冰]:謝謝你能夠喜歡這個欄目。其實我也是因為非常喜歡這個欄目才在這裡堅持地做下去。至於這個欄目還能走多遠,我也不知道。我個人認為,目前由於經費的原因它使得這個欄目做起來會非常非常地吃力。因為紀錄片拍攝有它自身的規律。在很多情況下,工作的正常支出和消耗是不可能有發票的。比如我前一階段去河南農村拍了幾個艾滋病的村莊,我在當地無論是吃飯還是住客店,都沒有發票。那麼這筆支出在我們臺是沒有辦法報銷的。再加上現在經費又縮減,所以很多出差的機會就會減少。有許多選題,就不可能去拍攝了。

  我非常希望能夠出好的作品,但是好的作品第一需要時間,第二是需要經費。我們除了經費的壓力之外,還面臨著製作週期的壓力。現在人員也縮減了許多,僅靠幾個人完成這麼大的日播量是相當困難的。這些都是制約一個優秀欄目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做夢都想讓這個欄目能夠成為一個永久性的欄目。能夠在中國甚至在世界的觀眾群中,有較好的影響力。當然這也是我們絕大多數編導的願望。

  您説這個節目太小眾了,也許這正是這個欄目的特點。其實據我了解,我的一些老街坊,他們不是白領,也不是小資,但是他們也非常喜歡這個欄目。因為從中他們可以看到過去他們所經歷的生活,可以看到他們曾經的影子和他們曾經擁有的那份感動。

  [蔚藍海岸48]:平心而論人物欄目做的還是不錯的!可能是製片人不好!路沒有帶對!我覺得欄目真正的特點在國際化,多介紹一些外國的科技、文化、經濟領域的人物才是欄目的出路。

  [嘉賓:寒冰]:你大概弄錯了,這個欄目的好壞應該是與製片人有直接關係。你説這個欄目好,其實是製片人鼓搗的。一個欄目的總體定位,是由製片人説了算的。至於哪期節目好,哪期節目不好,是個別編導的事。

  你説欄目應該國際化,我覺得你説到點子上了。這個建議太好了,但是只要出國就要面臨一系列的,你想也想不到的麻煩。比如你下月要出國,去年年底你就要向外事辦打報告。可問題在於,紀錄片有它的特點,它不可能預想到將要發生什麼。我也不可能規定要在明年幾月份出國拍哪位人物。人家有沒有時間?人家突然有時間了,我們這兒手續辦不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經費。現在這點兒經費,只夠在北京市轉轉!你還不敢動用其他拍攝手段,因為像搖臂、軌道、斯泰尼康這些設備的租用,往往是一些私人公司之類的,他們沒有發票,你也沒辦法報銷。好的攝影師你也不敢用,因為攝影師大多是個體,你給他開稿費,或者發什麼補助,也沒有發票。別再説了,再説我該痛苦死了。

  [E.T.shanshan]:看過《人物》在暑期停播前的最後一期是《徐克》,想問問編導,《人物》為什麼也開始走訪談之路了,時下這類的節目簡直是氾濫了!《人物》是不是以後既走記錄片的路,也走訪談的路?

  [嘉賓:寒冰]:對!《徐克》那期和此前一期播出的《跨界對話》都是《人物》打算改版的樣片。除了規規矩矩的紀錄片以外,我們還想探索一些新的模式。比如訪談模式、對話演講模式等。沒辦法,都是經費鬧的!

  [dududuwa]:我認為人物是一個很經典的節目,無論多麼困難也要堅持下去

  [嘉賓:寒冰]:親愛的,就你這句話,讓我鼻子酸酸的,眼淚汪汪的。你放心,只要有一口氣,我就堅持下去!!!我們的全體同仁,也都堅持下去!謝謝你!謝謝你啦!

  

  

結束語

  [嘉賓:寒冰]:不知不覺,都超時了!真是不好意思,忘了誰説的那句話了。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我今天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命。反正我還有點兒自知之明,對不起了各位。我趕緊下了。

  再次拜謝各位了!這麼支持《人物》,這麼支持紀錄片。希望有機會再能跟大家一塊兒瞎侃!千萬別告警察,我今天害了不少人!

  [網絡主持人]:交流的時間總是過得太快,今天的在線就要結束了,感謝寒冰先生和張宏傑先生的精彩闡述,讓我們了解了一個更真實更鮮活的鄭成功,也讓我們知道了做一個好的電視節目是多麼的不容易。感謝網友們的熱情參與,很多問題都提得相當精到,也有很多觀點非常獨特和深刻。讓我們共同期待《鄭成功》早日跟觀眾見面,祝願寒冰導演今後能拍出更多深入人心的人物作品,祝願《人物》欄目保持併發揚自己的文化本色,一路越走越好!

  謝謝大家,再見!

責編:木鐸金聲

相關視頻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