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老年性糖尿病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5日 15:50



  1、郭曉蕙 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北大醫院副院長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和肥胖胰島素抵抗的發生機制及脂毒性對糖尿病慢性並發癥的發生的作用機制和防治。(左圖)

  2、楊建梅 副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參加工作十餘年 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發表糖尿病腎病機制的進展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等多篇學術論文。(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老年性糖尿病方面的問題。

  旁白: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有這種體會,身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不聽自己的指揮,75歲的賈淑貞大媽就是因為腳趾頭的燙傷,傷口老是癒合不了,到醫院去治療時才發現已經有了很嚴重的疾病。

  賈大媽:醫院就測血糖,不知道是不是機器壞了測不出來。

  旁白:實際上測試儀並沒有壞,測不出來是因為賈大媽的血糖值超出了血糖儀的最高限,醫生告訴我們賈大媽患糖尿病其實已經很長時間了,她的傷口之所以不能癒合是因為糖尿病神經病變所致,由於病變部位侵犯到骨髓,賈大媽不得不做了截趾手術。

  患者家屬:(我母親)做手術前要做幾項檢查,昨天查出尿糖很高,有糖尿病。

  患者: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一些症狀,但是我自己不懂,比如口乾、尿頻、吃東西減量。

  旁白:採訪中我們了解到許多老年人都是在體檢或者是在治療別的疾病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患了糖尿病,這一比例佔到了患病人數的70%以上。

  郭曉蕙: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歲月的累及是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人們所説的老化的問題,隨著歲月的延長,人的組織器官特別是和糖代謝有關的器官都會受到歲月的侵蝕,逐步老化。這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出現胰島素分泌不好、胰島素作用不好等這些問題。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遺傳背景,有了遺傳因素後,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代謝的異常現象就會逐漸表現出來。糖尿病和許多代謝異常都是互相關聯的,這些代謝異常比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都是逐漸累及的,這些異常多的人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就多。中國現在已經逐步在進入老齡階段了,尤其在城市中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因此我們看到的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就比較多。

  主持人:為什麼很多患者都遲遲不能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了呢?

  楊建梅:這也和糖尿病本身的特點有關係,一般的輕度血糖高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血糖高到一定程度了,才會表現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吃、體重消瘦,當出現這些症狀時血糖往往以經很高了。老年人由於老化的問題,口渴中樞也變得不敏感了,一般年輕人血糖高了就會表現為口渴,而老年人的口渴就不是很明顯。對於多尿的現象,老年人往往也就會解釋為腎不好。由此看來這些症狀首先都是非特異的,容易被忽視,有的老年人並發癥也比較多,更加不會特別重視這些非特異性症狀。

  主持人:來看一段片子:

  旁白:王魁師傅退休前是工廠裏的勞動模範,退休後又成了家裏的一把手,為了照顧好患糖尿病的老伴,王師傅不僅承擔了家裏所有的家務活,還學會了給老伴打針,幫著做血糖監測。王師傅堅信生命在於運動,每天一清早王師傅就要到外面活動兩小時,下午還打一小時乒乓球,除此以外王師傅還有別的老人不敢做的一項運動??“拿大頂”。前不久王師傅感覺到不舒服,在老伴的堅持下他測了一下血糖。

  王魁老伴:早晨一測空腹血糖是18.5毫摩爾/升,餐後30多,晚上36。

  旁白:在北大醫院內分泌科的專家門診,郭曉蕙教授告訴王師傅他得這個病已經很長時間了。

  郭曉蕙:就是您自己的胰島使勁工作,經過一年使勁工作,現在不工作了,因此血糖才這麼高。

  旁白:根據王魁師傅目前的情況,醫生建議他儘快住院,把血糖降下來,避免並發癥的出現。

  王翌:正常人的尿糖應該是小于50毫克/分升,您是大於1000毫克/分升。正常人酮體應該小于5毫克/分升,您的酮體是微量。

  王魁:檢查前我還和老伴説,我説我要是得糖尿病,那人人都會得糖尿病。

  郭曉蕙:我們一起來看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糖代謝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激素就是胰島素,胰島素是在全身中惟一一個使血糖下降的激素,其他的激素全部都是跟它相對抗的,都是使血糖升高的激素。胰島素是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主要降血糖的肽類激素。胰島素會到細胞去找特異的和胰島素結合的東西,這個東西我們稱之為胰島素受體,胰島素一旦找到了受體,和受體結合以後糖就進入細胞了,如果無法結合,糖在細胞外,那麼血糖就高了。前面講到的王魁老人運動雖然很好,但是可以看到他還是比較胖,腹部比較大,他本身肯定有胰島素抵抗的存在,糖無法進入細胞。

  主持人:如果胰島素夠多、夠好,但是細胞不太配合,這種情況屬於哪一型的糖尿病呢?

  楊建梅:這也就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原因,也叫做胰島素抵抗,就是説體內有好的胰島素,但是胰島素作用的組織對它産生抵抗了,這樣胰島素就不能發揮作用了。一般主要是肥胖的人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另外一型糖尿病在老年人中比較少見,多見於少兒和年輕人。

  主持人:老年人的糖尿病特點是一種胰島素抵抗,那麼控制上有哪些基本原則?

  楊建梅:控制老年糖尿病也要遵循我們常説的“五駕馬車”,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監測、糖尿病教育等。我在臨床上感覺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自律性特別強,非常聽從大夫的醫囑,很配合,因此血糖也容易控制好。我們所説的飲食控制主要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控制總熱量,包括我全天吃的食物,這些都有熱量,尤其是肥胖的老年人不能吃太多。另外還要注意平衡飲食,要保持足夠的營養就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均衡攝入。主要是要控制單糖的東西,但是主食還是要吃的,一般一天4-6兩,如果不吃主食,機體就會缺乏能量,帶來一系列並發癥,比如消瘦、抵抗力下降等。

  主持人:很多人都説吃南瓜降血糖,是這樣嗎?

  郭曉蕙:南瓜有上百個品種,其中有個別品種據報道能夠使血糖平穩,實際上南瓜最大的好處是含有很多可溶性纖維,但是很多種的南瓜裏面還是含糖的。

  楊建梅:我就有一個病人,以前一直控制血糖控制很好,前一段時間控制得不好了,就是因為聽説南瓜可以降血糖,每天早上吃一碗南瓜,結果一查血糖就升到15了。因此南瓜含糖還是很多的,一定要把含糖量算入主食中食用。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南瓜可以降血糖。

  主持人:來看一位杜師傅的故事:

  杜師傅:我常年在野外工作,缺醫少藥,後來自己感到消瘦、口渴,懷疑自己得了糖尿病。聽朋友説二甲雙呱可以降血糖,我就去藥店買了二甲雙呱。可是過一段時間對胃、肝都不太適應,尤其是胃的反應大,小便便疼。

  旁白:後來又去當地一家中醫院開了中藥,這些藥不僅沒有治好杜師傅的病,杜師傅的眼睛反而越來越看不清楚了。實際上在一些大城市裏雖然具有一定的醫療條件,仍然有些患者是在憑著感覺吃藥,這些憑著感覺用藥的患者是極容易走進治療的誤區的。

  患者:我就是吃一些小廣告宣傳的藥,現在血糖早上空腹11.2毫摩爾/升,吃完也不管事兒。

  主持人:藥物治療糖尿病規範的做法是怎樣的?

  郭曉蕙:用藥之前首先一定要對病情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沒有最好的藥只有最適合個體的藥,治療應該是因人而異,別人用了以後效果很好的藥不一定對你適用。有胰島功能不好的人就用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或者是用胰島素替代。如果是胰島素抵抗比較嚴重,我們就用胰島素增敏劑。

  楊建梅: 老年糖尿病用藥注意事項

  ● 促胰島素分泌劑

  黃類藥物:優降糖慎用

  非黃類藥物:那格列萘,瑞格列萘

  ● 胰島素增敏劑:必須檢測肝腎功能

  二甲雙呱

  噻唑烷酮類: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 葡萄糖酐酶抑製劑

  消瘦和胃腸道疾患者不宜用

  ● 胰島素

  肝腎功能不好或口服藥效果差時儘早用胰島素

  主持人:來看一段片子:

  旁白:在大學裏教了一輩子書的魯萍老師晚年因為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癥不得不住進醫院控制血糖。

  醫生:患者下肢的動脈閉塞了,雙足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特別厲害。

  旁白:大夫告訴魯萍老師應該及早使用胰島素對血糖進行控制,這樣才能減少並發癥的發生,但是魯萍老師一直有所顧忌。因為沒有及時使用胰島素,魯老師不得不在78歲的高齡忍受糖尿病並發癥帶來的痛苦。

  魯萍老師:我的腿天涼的時候走路感覺就跟踩棉花一樣,另外就是疼,站立時間不能太長。

  主持人:什麼樣的人應該用胰島素呢?

  郭曉蕙:一般來説胰島素分泌不夠的人應該用,這種人的表現一般比如比較瘦的老年人,在治療過程中已經很好控制飲食了,也增加了活動,用藥也很好,但是體重一直在下降,血糖也控制不好,這種人就説明分泌的胰島素不夠,就應該用胰島素了。還有本身肝腎都有問題的人,前面提到的口服藥都不能用,就應該使用胰島素。再就是有嚴重並發癥的人,比如糖尿病腎病、眼底病變等,這種人的血糖應該儘早控制到比較好的水平,也需要用胰島素。

  主持人:醫院聯絡電話(010)66551122-5308;門診時間 郭曉蕙 週四上午 楊建梅週二、週五全天。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