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之路(直播) > 正文

腫瘤良惡誰來辨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8日 15:47)



  1、周曉軍 主任醫師 教授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病理科主任 全軍醫學科技委員會委員 擅運用現代理論知識及先進技術手段進行疑難病例的病理診斷 先後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七十余篇。(左圖)

  2、施鑫 副主任醫師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骨科副主任 擅長記住骨盆骶骨腫瘤等特殊複雜部位骨腫瘤的手術治療 摸索並形成骨腫瘤的診斷微創化、化療個體化、保肢多樣化等治療流程。(左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腫瘤方面的問題。

  旁白:今年31歲的孫玉巧是江蘇省鹽人,兩天前她剛剛接受了骨腫瘤的切除手術,現在正在等待著術後病理診斷的結果,腫瘤、截肢、放療、化療等一個個與疾病有關的名詞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她年輕的生命。説到病,孫玉巧總會想起2000年的那個夏天。

  孫玉巧:那時候我在無錫上班,一次和幾個小姐妹一起上街買東西吃,我和她們開了一個玩笑,她們在後面推了我一把,就在路上扭了一下,後來當作扭傷來看,看了也沒有好轉,後來疼得不能走路了,到醫院做了一個CT,報告出來後傻眼了,腫瘤都是那麼大一塊了。

  旁白:孫玉巧崴腳之後被醫院診斷為軟組織損傷,沒有給予特殊治療,一年之後因疼痛加劇伴有左下肢肌肉萎縮,再一次跛行到醫院就診時,CT片發現腫瘤,當時大夫分析可能是惡性腫瘤,並提出在手術中視快速病理診斷情況進行截肢處理。家人都説保命要緊,可以截肢,但孫玉巧卻堅決反對。

  孫玉巧:我説不能截肢,可是大夫説如果不截肢最多活兩年,當時我極力反對。

  旁白:好在術中病理診斷顯示為低度惡性腫瘤,手術實行了局部腫瘤切除,腿就此保住了,但手術後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孫玉巧被懷疑患上了白血病,又接受了多項血液病的檢查。

  孫玉巧:當時抽了很多血,手臂都青了,醫生最後決定要抽骨髓,抽出來後檢查發現不是白血病,那時家裏人都很擔心,當時我29歲。

  旁白:2004年左踝仍感覺持續性疼痛的孫玉巧又出現了左髖部疼痛,在家人的陪伴下,孫玉巧求診于多家醫院,做了各種各樣的化驗。醫院認為是惡性骨腫瘤伴轉移,建議治療的方式也都是截肢。孫玉巧再次面臨痛苦的抉擇。

  主持人:決定是否截肢的依據到底是什麼?

  施鑫:孫玉巧的病例屬於一個特殊病例,首先是原發部位的腫瘤復發,後來又出現新的轉移病灶。作為臨床醫生來説,治療方案的選擇應該主要依照病理診斷,一方面她是不是惡性腫瘤,如果是,惡性程度又有多高?

  主持人:什麼是病理診斷?

  周曉軍:病理診斷就是病理醫生對臨床醫生送取來的各種標本首先進行肉眼觀察和顯微鏡分析,最後經過綜合分析得出的一種疾病診斷。疾病診斷有很多種,比如感冒後看醫生的初步印象診斷就是一個初步診斷,有時候還進行血的化驗、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等也是一種疾病診斷。病理診斷是最後的診斷,也是最準確、最權威,也是最客觀的診斷。有研究表明,如果不經過病理診斷,疾病最後診斷的正確率大概只有60%,而經過病理診斷後,疾病診斷的正確率可以達到90%甚至95%以上。病理診斷除了可以判斷疾病的良惡性,如果是惡性的,還可以指出惡性程度。

  主持人:接著來看孫玉巧的故事:

  旁白:面臨截肢痛苦的孫玉巧在絕望中聽説了南京軍區總醫院的保肢治療手術,她覺得又有了新的希望。

  孫玉巧:我覺得這是我最後的希望。醫生檢查後説如果真的是低度惡性腫瘤,一般來説幾乎不轉移,除了只有在原位復發,不會轉移。聽了這話我心裏也比較塌實了,就繼續檢查。

  旁白:孫玉巧很快住院、簽字並接受了手術。2004年6月13日入院5天的孫玉巧在半麻狀態下接受了病灶刮除術,儘管手術順利,但是腫瘤的良惡仍有待術後常規病理診斷確定,今兒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施鑫:當時我們通過詢問病史和檢查後發現病人的局部沒有像惡性腫瘤的表現,比如紅腫、包塊等,全身檢查也不像一個轉移性腫瘤。在會診的時候我們的醫生就提出了幾個問題,一個是像這樣的腫瘤到底是不是惡性,第二個是當地的病理診斷報告是否正確,第三個是當地醫院給她下的臨床診斷是否太武斷了。

  周曉軍: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病理診斷是一門藝術,不同的病理醫生接受教育、背景、經驗等都是不同的。骨腫瘤特別是肉瘤是相對少見的,有的醫院可能一年都碰不到幾例,因此也不能要求所有的病理醫生對這種腫瘤都非常熟悉,這樣經驗就尤為重要。因此完全有可能會做出不同的診斷,當然正確的只有一個。

  施鑫:我們綜合了孫女士腫瘤的整個發生發展以及治療經過和臨床表現,也分析了她的X光片。我們認為對於目前診斷為低度惡性腫瘤可以採取比較保守的方法,手術中的病理活檢沒有發現惡性腫瘤細胞,因此我們做了局部腫瘤切除,對於切下來的腫瘤標本,我們送病理科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周曉軍:病理診斷分為三個類型,一個就是比較簡單的細胞學診斷,比如懷疑肺上有腫瘤可以通過痰進行檢查,如果懷疑泌尿系統腫瘤,可以通過尿液檢查等。細胞學診斷一般很簡單,損傷小,但是準確率相對較低。第二個是手術中快速病理診斷,這對於病理醫生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要求在20-30分鐘以內做出診斷。這種診斷非常重要,風險性比較大。第三種相對來説比較完整和準確的,也就是組織學的診斷,通常1-2天才能出報告。

  施鑫:對於孫玉巧來説,如果四天后診斷報告是良性的,那麼治療就可以説是到此結束了,因為良性腫瘤只要做到局部徹底切除就可以達到治愈標準,如果是惡性腫瘤,孫玉巧就不僅會涉及到截肢的問題,恐怕還要涉及到化療、放療等一系列的治療。

  主持人:接著來看孫玉巧的故事:

  旁白:術後第四天。

  大夫:現在病理結果出來了,是良性的。

  孫玉巧:現在很開心,謝謝!現在我就想立即回家。我希望每一位醫生在得到確切的病理分析之前,不要妄下結論,我真的希望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主持人:出現孫玉巧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周曉軍:首先病理診斷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骨腫瘤裏面比較疑難的。病理診斷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需要臨床醫生給予詳細的資料,另外病理醫生也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每一個病理醫生受教育不一樣,經驗是完全不一樣的。另外疾病發生是有一個過程的,在一開始可能表現出的形態不是很典型,到後來暴露出了,大家才認識到良性或者惡性。

  主持人:除了骨腫瘤還有哪些腫瘤是比較難確診的?

  周曉軍:比如淋巴瘤的診斷就比較困難。應該説所有疑難、少見的腫瘤,都是診斷比較困難的,包括胃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如果碰到良惡性交界的情況,診斷也是很困難的。醫生要做出準確診斷不僅僅要有很好的病理診斷水平,還要掌握很多的臨床知識,另外臨床醫生和病理醫生要很好配合。另外對於疑難的診斷我建議一方面需要臨床醫生和病理醫生多溝通,還有就是可以拿到不同的醫院進行會診,這也是一個避免誤診的好辦法。

  主持人:孫玉巧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施鑫:手術後病理診斷結果為多發性軟骨瘤,也稱軟骨瘤病,應該説是一個良性腫瘤,對於她這個年齡來説惡性機會非常少,不會危及到生命。但是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是復發率是很高的,因此我們建議她應該定期復查和隨訪。

  主持人:到底應該怎樣看待病理診斷結果呢?

  周曉軍:雖然病理診斷甚至被譽為是金標準,但是不同醫院出具的病例診斷含金量也是有差別的。我們雖然認為病理診斷是最權威的診斷,但是並不要求所有的疾病都進行病理診斷,因為很多疾病特別是一些非器質性疾病是不需要進行病理診斷的,比如心血管病、心臟病就不需要進行病理診斷。另外做病理診斷還應該考慮到很多病理診斷的創傷性,比如開刀、取活檢等,儘量做一些細胞學穿刺等簡單的方式。另外疑難的病理診斷需要臨床醫生和病理醫生很好地進行溝通。對於骨腫瘤特別需要臨床、影像學、病理三方結合起來。

  主持人:有網友問良性腫瘤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不會變成惡性腫瘤?

  周曉軍: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對於病理醫生來説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並不是説所有良性腫瘤都是安全的,有一部分良性腫瘤是可能惡變的,比如乳腺的不典型增生,骨頭的交界性病變等,關鍵要分析是什麼樣的良性腫瘤。實際上惡性腫瘤裏面也有偏良性的,因此要搞清楚是低度惡性還是高度惡性。另外惡性腫瘤也分早晚期,如果是早期的,幾乎和良性差不多,可是如果是晚期的,危害就很大了。

  主持人:山西王女士 我女兒今年12歲,查出是惡性骨腫瘤,可不可以不截肢?

  施鑫:現在對於惡性骨腫瘤的治療,保肢是一個趨勢。以前惡性骨腫瘤都是採取截肢的方法,但是五年生存率非常低,只有10%-20%,也就是説雖然把腫瘤截掉了,但是腫瘤細胞會擴散,往往會發生肺轉移。當然保肢治療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説術前化療,手術中根據病理進行分析,然後術後還需要化療。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具體分析什麼樣的病人,患什麼樣的腫瘤,腫瘤的良惡性,惡性程度等。骨腫瘤特別講究一個個體化的治療,包括化療、保肢手段等都強調個體化。

  主持人:醫院聯絡電話 (025)80860192;門診時間 施鑫 週一下午、週三上午

責編:回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