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人物:吳敬璉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4日 10:11
經濟學家吳敬璉是全國政協常委,我以前採訪過他,在兩會召開之前,我還對他進行了問卷調查。那麼,在今年的兩會上,他會有什麼提案?對中國經濟他有什麼新的見解呢?我的同事馬洪濤也特別專訪了吳敬璉先生。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經濟學家吳敬璉是全國政協常委,在兩會召開之前,《經濟半小時》的記者還對他進行了問卷調查。那麼,在今年的兩會上,他會有什麼提案?對中國經濟他有什麼新的見解呢?《經濟半小時》記者馬洪濤也特別專訪了吳敬璉先生。
吳敬璉,經濟學家,1930年1月出生,195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係。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記者:“很多政協委員都會在兩會期間提交很多的提案,那麼吳先生會不會也提交提案,準備了什麼樣的提案?”
吳敬璉:“我現在是正在準備三個提案,有兩個是我發起的,一個嘛,就是關於要立一個法,就是民間的福利性組織的一個立法。”
吳敬璉準備在今年的政協會議上提交的,是一份關於完善《公益捐贈法》的提案,目的是推動建立一些民間性質的福利基金組織,處理諸如艾滋病防治、對貧困地區的救濟和文化傳播等公共福利事業,以減輕政府在從事社會福利事業中承受的巨大壓力。他解釋説,這種民間福利基金組織在國外又叫做“非盈利性組織”,而我國在這個領域裏的發展還沒有真正開始。
記者:“這個領域在目前的中國的情況是非常需要我們去進行?”
吳敬璉:“幾乎是沒有,這跟其他的國家比較起來,這是中國一個很大的缺陷。”
記者:“那在未來中國這個領域,這個非贏利組織應該是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吳敬璉:“這非常重要的角色啊,因為市場經濟這個東西啊,它跟計劃經濟不同在哪呢,計劃經濟它在假設,是利益是一致的,利益是一元化的,而市場經濟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在一個利益多元化的社會裏面,什麼公共事物都要由政府來處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關於公益捐贈立法的研究,並沒有影響吳敬璉對於宏觀經濟現象的關注。在有關中國經濟是否存在“過熱”現象的爭論中,吳敬璉也再次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
有專家提出,中國經濟並沒有過熱。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當前經濟不但不存在過熱,還要防止“過冷”。
在這場爭論中,吳敬璉明確表示了自己對國內經濟過熱的擔憂。他認為目前在宏觀經濟方面最為突出問題,是“行政主導的投資過熱”。所謂行政主導的投資過熱,指的是地方各級政府運用手中的權力,調動財政、銀行甚至企業的資金,投入一些效率低下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從而引發的投資過熱現象。
記者:“您説2003年的中國經濟是行政主導的投資過熱。”
吳敬璉:“對,這是一個實際,這是一個實際。”
記者:“您在這句話的背後主要想説的是什麼?”
吳敬璉:“我就認為在這個在前年開始的這個形象工程和從去年開始的各個地方都由政府來叫做經營城市,來大辦實業,這種所謂政績工程,我認為這是跟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符的,而且非常的危險。它就造成一種可能性,就用大量的投資無效的投資,投到這個經濟領域,那麼它後患是無窮的。”
記者:“為什麼説是無效的投資呢?因為我們也看到這些城市在變得越來越漂亮了,這些城市的GDP在增加。”
吳敬璉:“那就看你這個效率指的是什麼了,效率我們從經濟學上説它指的是單位投入的産出,如果是大量地投入的少量産出,這就要效率低,不管你城市漂亮還是不漂亮,GDP增長快還是慢。”
記者:“這些官員為什麼會熱衷這些?”
吳敬璉:“我們那裏有好多位常委都是當過省裏面的副省長,當過中央的部長的,他們説得很清楚,因為現在的幹部考核的辦法現在的財政體制都需要GDP高速增長,沒有GDP的高速增長就沒有政績。”
記者:“是我們的考核標準出了問題?”
吳敬璉:“不只是考核標準,其實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這個問題已經説的再清楚也沒有了,就是過去我們這個發展觀有問題,要樹立新的科學的發展觀,過去發展觀發生什麼問題呢,就是GDP崇拜。”
在發出“行政主導的投資過熱”警示的同時,吳敬璉也分析了這種過熱現象可能引發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的辦法。
記者:“2004年中國的經濟可能遭遇的問題是什麼,難題是什麼?”
吳敬璉:“難題,最近我們政府領導人提出來2004年是一個關口,我是這樣理解的,這個關口就是我們這個經濟啊宏觀經濟出現了不穩定的跡象,就是因為如果投入過量,或者説經濟過熱,那麼大上就必有大下,所以就不能夠讓它熱的太厲害了。”
記者:“這就是中央説的要防止大起大落?”
吳敬璉:“是啊,防止大起大落啊,現在我們碰到的問題不是大落的問題,首先是碰到一個大起的問題,如果大起呢它後來就會大落。”
記者:“您開的藥方是什麼?”
吳敬璉:“我開的藥方大概是三條,第一,這個用宏觀經濟政策,使它穩定的所謂軟著陸。”
吳敬璉給經濟過熱開出的三個藥方是:第一,使用宏觀政策,實現穩定的軟著陸;第二,加快推進一些關鍵部門的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三是採取一些微觀干預的辦法,調整經濟結構,解決微觀問題。而最根本的出路,還是加快改革、完善制度和提高投資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