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清晚期銅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5日 16:34 來源:CCTV.com

  藏品名稱:清晚期銅碗

  收藏者:張志剛

  藏品來歷:這個藏品呢是我的一個朋友托我,他聽説我要到北京出差嘛,他説你就給帶過來,他這個是,在過年的時候,收拾屋子,在床底下翻出來的,當時也很臟了,然後他就給洗了,他的祖輩上很喜歡收藏,但到他們這一代,就沒把它當成一個那個什麼。

  藏品特徵:這件銅碗高8厘米,口部直徑為16厘米。在碗的外壁佈滿文飾,其中一半刻有大段的文人詩詞,另一半刻繪著江南風景,在碗身上還有“光緒拾玖年秋的款識。

  相關背景資料:刻銅藝術發端于我國北方,歷史上的刻銅名家大都雲集北京。他們多為書畫篆刻造詣頗深的文化人,其作品也是頗具品味。刻銅藝術在當時的使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手爐、鎮紙、印章和香爐等器物,尤其在墨盒上的表現,更是精雕細刻、百花齊放。刻銅融雕、鏤、刻、鑲、磨等工藝于一身,匯詩、書、畫、印于一器。工匠們視銅如紙,以刀代筆,變化豐富多端。深刻則入骨三分;淺刻則細如髮絲,由於刻銅器物大多為齋房文玩,所刻的又多是書畫篆印,極富文人書卷氣,有些作品又常與歷史事件及人物相關,因此有著較高的歷史文化內涵與收藏價值,雖然它的歷史較短,但也逐漸成為頗受關注的收藏藝術品。


  鑒定專家:賈文熙 中國文物學會理事副研究員

  專家評述:這個碗上的刻銅工藝,實際這個刻銅,在我們國家的話,已經有兩千年的這個歷史了,就是從春秋戰國開始,基本我們歷史上都稱他為藝人,就是刻銅藝人,還有匠人,清代中期以後,出現一種特殊情況,就是這個當時的文人墨客,他們拿這個銅代紙,再拿刀代筆,來把他那個詩畫刻到銅上。最有名的就是光緒年間,所以這件作品呢,它就是光緒年間的,當時可能一大批,到現在的話傳世的也不少,它那個刻的那個山水畫,那個意境相當深,那個背景細如髮絲的話,還有那個刻深刀的話,入木三分,還有這意境深遠,還有它這個筆韻的話也相當可以,它有準確的紀年,一個就是光緒十九年,到現在畢竟110年了,為什麼給這個價錢,它美中不足,一個就是它把那個包漿給打掉了,打掉以後,它110年,就靠著自然空間氧化,生成這層包漿不容易,它打掉這個價值就損失就相當大,這是一點。第二點呢,它這個製作的時候,一個黃銅鑄造的時候,鑄完了以後,它沒有,沒有細心打磨,上面就是稍微粗粗打了一下,留了很多劃痕,所以這個價值又掉了一部分,我們專家評審團給的是5千塊錢,就這個意思。

  專家鑒定團估價:5000元人民幣

責編:鑒寶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