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什麼東東?

拜少兒為師 拍好少兒節目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5日 10:46

  拜少兒為師 拍好少兒節目——DV專題《少年攝影師眼中的動畫城》導演闡述

  作者:中央電視臺青少中心動畫片部 陳曉萊(《動畫城》欄目主編)

  

  孫 啟 元 12歲 北大附小六{二}班小學生

  江 瑞 12歲 北京理工大附小六{一}班小學生

  甄紫康男 8歲 北京石曲學院附小二{六}班小學生

  

  以上這三名小學生在2001年《動畫城》七周歲大聯歡活動中,被中央電視臺青少中心動畫城的導演聘請,承擔這次大型節目的側記和花絮攝影任務,並完成了30分鐘的少兒DV電視片的任務,節目播出後,引來一片議論。有人説:小孩子視線低,總用仰拍機位,讓人看不習慣。(作者:好一個不習慣,好一個專家語氣!)有人説:沒有起幅落幅,從頭到尾晃晃悠悠,還老是走火。(作者:滿嘴的專業攝影詞兒,還不把孩子嚇爬下!)有人説:這片子走得太遠了,小學生連正常的作文表達都弄不清楚,哪能駕馭電視這綜合藝術。也有人説:這是少兒DV的一次大膽成功嘗試,兒童有兒童的語言表達方式,兒童有兒童觀察事物的角度和獨有的心態,他們的興趣點原本就和成人不同,此次嘗試不能不説是一次以兒童為本,説兒童話,讓兒童説話的一次生動體驗,它所引發的是兒童節目創作的一次理性思考。更有人説:讓小攝影師脫離成人視線,自選目標,培養採訪對象,養成全局觀念,培養協調合作習慣,且不説作品成功與否,單就這件事的創意本身就十分值得稱道,這也是理論界喊了好幾年的事兒,這回終於讓中央電視臺搶了先。

  為更好地總結經驗,指導以後的創作,作者在策劃書的基礎上結合創作聯想把這次實驗的一些感覺寫下來與同行共勉。

  一、不滿足現狀的導演心態、辦兒童節目要不要拜兒童為師?

  二、節目是否提供了讓兒童參與DV攝影的基礎和可能

  三、少年攝影師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四、劇組的特別提示

  五、少兒攝影師眼中的動畫城

  

  一、不滿足現狀的導演心態、辦兒童節目要不要拜兒童為師?

  近來,我們發現在大量的少兒電視節目中,無論是題材選擇,還是表現方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少兒電視工作者們也做出了很多新的嘗試,比如兒童電視劇、TOP探險、競猜競賽,卡通劇、課本劇等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需求和喜好,也有針對性地製作了不同類型的節目。儘管如此,在很多節目中還是存在成人化傾向,很一本正經,説教式地引導孩子的行為規範,孩子們看不到適合他們口味的節目,也就容易“消化不良”,孩子們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做節目的叔叔阿姨口口聲聲説是要聽我們的意見,可又有誰或哪個節目能真正聽聽我們的,了解了解我們的心裏到底在怎麼想!打開電視,總是你説,我聽,我們都聽煩了,什麼時候,能聽聽我們的?!

  對,讓孩子們當被拍攝主體,同時讓他們的夥伴們當拍攝者,節目中最主要的工作讓他們來完成一回,我們來當把配角兒,這便是我們這次拜兒童為師向兒童學習辦節目的初衷。

  

  二.、節目是否提供了讓兒童參與DV攝影的基礎和可能

  被攝體是一台少兒綜藝節目,2001年7月24日是動畫城開播七週年的慶典日,以往,動畫城都會採用走出去,請進來,或展望,或回顧的辦法,組織攝影班子,拍攝一部觀眾參與、創品牌、創效益的電視節目。2001年,動畫城創作班子提出了一個新的點子,能否請全國與動畫城同月同日生的大小觀眾,走進《動畫城》,進行一個“歡歌笑語同一處,喜迎生辰在今天”的生日聚會,這個創意論證完成的時候,動畫城七週年辦公室馬上沸騰起來了,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報名電話應接不暇。在動畫城的節日裏,325名大大小小的壽星們在屬於他們喜愛的動畫城裏盡情展示才才藝,參觀動畫機房了解動畫製作過程,登上中央電視塔飽覽京城美景,與動畫城的主持人面對面,過把主持癮……

  節目的參加主體是孩子,動畫城欄目近年來培養了一個數字龐大的節目收視群,從索福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到,在每天17:30___18:30開機率中的53%,是看動畫城節目的,在國際慕尼黑少兒節目評審材料附件中我們了解到,在世界常規的13種兒童節目類型中,動畫片穩居排名之首,大量卡通迷中,所佔份額最大的還是少年兒童。

  節目的組織者是中央電視臺動畫片部,參與工作的人都經過電視或文學專業培訓,有著六年以上從事電視工作的經驗,對拍攝節目的基本技巧和能力不容置疑難,但是,為什麼還拜兒童為師,向兒童攝影師學習電視製作,是什麼迫使節目的編創者産生眼睛向下看,蹲下來傾聽兒童的真實聲音想法呢?成人編導能否“躲”起來,讓本該屬於孩子的舞臺歸還給孩子們。這可能性是存在的。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胡悅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