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千萬的賠本買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1日 09:26 來源:


  在商言商,每一個商人都不願做賠錢的買賣,但我們今天要講述的這個人有些特別,他計劃拿出企業一半兒的資産,從現在開始,在全國18個城市的1萬塊樓宇廣告上,為奧運會做一年的免費公益宣傳,難道這真是一筆賠本的買賣嗎?

  7月4號,對於于永華來説是個特殊的日子,他和他的員工正在安裝一塊廣告牌,在全國他已經擁有了兩萬塊樓宇廣告牌,類似的安裝每天都在發生,作為企業的當家人于永華不需要參加這樣的日常業務,但他説,這塊廣告不同尋常,為了它,他整整等待了18個月。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今天海舟傳媒作為我們數字奧運公益合作戰略夥伴,今天在北京左岸小區,作為宣傳我們數字奧運第一塊公益廣告牌,在這裡我們向社區居民首次發佈。”

  于永華是大連人。2005年他在大連成立了廣告傳媒公司,主要經營住宅小區的樓宇廣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廣告業站穩腳跟談何容易。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那麼我想如何快速打開市場,必須借助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一個大事件。”

  很快,于永華找到了他心目的“大事件”——奧運會,在於永華看來還有什麼比2008北京奧運會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呢,如果用一種方法把企業和奧運會聯絡在一起,企業不是馬上就可以一夜成名了嗎,。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于永華:“我們在2005年的12月份,第一個稿子寫的是關於申辦2008年奧組委公益廣告載體的申請報告,第一份報告寫了以後很興奮的郵遞到北京奧組委,可是過了一個月,石沉大海。”

  于永華希望通過自己的樓宇廣告宣傳北京奧運,在短短的兩個月中,他先後寄出了三份申請報告,但都沒有得到奧組委的回音,這讓于永華感到非常鬱悶,一些朋友告訴他,和奧運會合作多數是知名的大企業,像他這樣剛剛成立的小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這個于總你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這麼一個小破媒體,剛剛自己,現在還沒硬起來,是不是現在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啊。”

  解説: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于永華的計劃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他固執地認為,只要堅持就會有希望,他一次次地修改報告,希望奧組委能夠了解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這些,是我當時給奧組委寫的一部分信件,和打的報告,佔總共寫的大概十分之一左右。就不斷的寫,不斷的寄。”

  轉眼一年過去了,這時的于永華已經變成了一位奧運專家,他認為,要獲得奧組委的認同,整個公司的業務發展要和北京奧運的規劃相適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分佈在國內的7個城市,于永華就重點加大了在這些城市的業務拓展,到2006年年底,除香港以外,他在所有2008年奧運會比賽城市都建立了樓宇廣告網絡,于永華再一次寄出了申請報告。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我那時候心情每天都特別焦急,等待這個,每天電話鈴響我都非常著急,是不是北京電話,是不是奧組委電話,每天像著了魔似的等電話,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是我第七次寫這個報告了。”

  勢在必得的于永華,在經歷了20多天的煎熬後,等到的卻是一個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我的朋友就是,突然有一天晚上給我來電話,哥們,盡力了,這事恐怕不成,為什麼呢,因為什麼你現在如果有,一個是你的量不夠,另外你這個品牌知名度不夠,所以説很難引起奧組委的重視。”

  一年的努力難道就這樣付之東流嗎,此時的于永華也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該怎麼辦。

  接下來的幾個月,于永華和他的團隊仍舊在一籌莫展中度過。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機會卻神奇般地出現了。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我們一個同事告訴我,説最近聽説北京奧組委為了擴大奧運會的競賽宣傳,和發揮更大的這種奧運經濟,奧組委經過第29屆奧組委的批准,成立了我們數字奧運組委會。”

  數字奧運是奧組委下屬的分支機構,這個組織其中的一個主要工作是通過網絡等新媒體宣傳普及奧運知識。而于永華公司的業務特點恰恰和符合數字奧運選擇媒體的要求。接下來的聯絡過程比之前順利了許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雙方就進入了談判的實質階段。一個月後的6月19號,于永華的海舟傳媒被授權成為了數字奧運的戰略合作夥伴。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當我們得到通知我們到北京來參加授權儀式的時候,真的,我們那一刻我們員工有的流下了淚。”

  按照簽約規定,于永華可以使用包含奧運的組合標誌,用1萬張廣告牌,為北京奧運做公益宣傳。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我們那開的價是一個月一千塊錢,那麼一萬盞燈開的就一千萬,那麼這一千萬是我們的一個無形資産,轉運給奧組委,讓他來宣傳奧運。”

  按照一張廣告牌一個月1000元的廣告費計算,于永華為為北京奧運提供了價值一千萬元的公益廣告宣傳,目前于永華在全國18個城市擁有2萬張樓宇廣告牌,一萬張廣告牌就意味著他一半的家當。在為奧運進行宣傳的同時,他自身的利益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我覺得這一千萬花的值,不單是一千萬,兩千萬也值,如果不宣傳奧運會我這媒體也是閒置放著,那麼我宣傳奧運不但給我品牌提升提供了一個渠道,同時呢我也是作為一個奧組委戰略夥伴出現在公眾面前,所以我想這對我是一個無形資産,花多少錢是買不到的。”

  解説:于永華説,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能夠成為數字奧運的戰略合作夥伴,可以大大提升企業的形象,況且他投入的不是現金只是價值一千萬元的廣告,事實上他的廣告牌平時也有空置期,這樣做可以盤活“閒置資産”,更為重要的是,根據協議,于永華可以尋找企業贊助數字奧運的公益宣傳活動,他為企業開出的贊助費用和日常的廣告費用大體相當。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可能你要奧運會合作你可以花一百萬,你可以在我這花幾萬塊錢,或者幾十萬,你就可以達到這種目的,任何企業都是會算帳的,以最小的投入換你最大的利益。”

  摩根士丹利預測,2007年中國廣告市場的增幅將為15%,預計達到2000億元。受北京奧運會的帶動效應,2008年中國廣告市場將會出現一個增長高峰,將比2007年增加25%,達到2450億元。隨著奧運會的臨近,許多企業會加大廣告的投放力度。對於那些想借奧運概念宣傳自己,而又囊中羞澀的企業來説,于永華設計的方案很具誘惑力的,7月12號,在海舟傳媒舉辦的一次推廣活動中,現場就有8家企業和于永華簽訂協議贊助數字奧運的公益宣傳活動。

  某贊助企業:“這個廣告不貴,要成為奧運會的贊助商,至少要投入上千萬。”

  當地的一家啤酒企業告訴記者,他知道北京奧運已經選定了啤酒類贊助商,那樣的投入對於他們簡直是天文數字,而現在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投入,就可以借助奧運宣傳了企業,是一筆上算的買賣。于永華告訴我們除了當場簽約的8家企業外,還有30多家企業對他的項目提出合作的意象,這一天幾乎相當於平常一年的業務量。

  海舟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永華:“這加快了我們企業的發展,40個企業的業務量相當於10個業務員跑上1年。”

  經過了一年半、遞交了十一次報告,于永華終於搭上了奧運這艘大船,他的經歷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只要找到合適方式和切入點小企業也可以參與奧運會,在合作中企業要明白“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很多時候的付出也就意味著收穫的開始。《五環財商》節目播出後,得到了廣大觀眾的支持和肯定,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與我們取得聯絡,參與節目討論。我們從中選出了兩位幸運觀眾:一位是手機號碼130、,尾數2943,來自天津的王女士。另一位是手機號碼133,尾數5901來自海南的熱心觀眾梁先生。他們將獲得上海大眾提供的奧運福娃和精美車模,希望電視機前的觀眾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好,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本期主編:于浩

  編導:朱珠

  《中國財經報道》播出時間:

  首播:週一22:08

  重播:週日6:59

責編:孔曉娜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