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4日 14:09 來源:
採訪于丹不是件容易的事,她實在太火,因此也太忙。自從“改變命運的7天”以後,于丹就一直生活在異常忙碌中。作為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藝術人生》等幾十個電視欄目策劃的她,臨近春節,自然閒不下來。而很多省市電視臺都在改版,她這個“軍師”也就不得不一個星期要飛幾個省市。約定的採訪時間也因為一些推不掉的事情而一改再改。每次失約,于丹總會在表示歉意的短信後面綴上一個笑臉的符號,真誠中透出單純,以及可愛。
【“解讀,就是還原經典的樸素意義”】
自從於丹在《百家講壇》講《論語》名聲大振以來,根據她的講稿整理出版的《于丹〈論語〉心得》也火爆全國圖書出版市場,大家普遍對她的這種個人心得式的解讀方式充滿了興趣。很多人把她的作品譽為“站在經典之上的心靈雞湯”。面對“心靈雞湯”的説法,于丹自有她的理解:
“我覺得孔子是一個樸素的溫暖的老頭,他為人特別厚道,對人不尖刻,子貢曾問他‘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恕’,他一向以‘恕’道對人,就是寬恕包容。所以我覺得孔子的思想非常樸素,他一生都很窮困,所以這樣一個樸素厚道的人透過千古的塵埃能夠給我們心靈撫慰和溫暖。”
“從《論語》本身來講,它肯定不是一個‘心靈雞湯’的定位,但是它被後世以各種角度解讀過。它可以是封建時代以‘獨尊儒術’面目出現的統治之術,可以是儒道釋三家並稱的宗教,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儒學體系。”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21世紀呈現出太多的價值斷層,人們由於選擇太多而陷入心靈迷惑的時候,特別需要一種安頓和撫慰。人要在不如意、困境和急劇變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認為在一個公民社會中,一個公民的幸福感是一個社會幸福感的基礎元素。”
“解讀《論語》就是還原經典的樸素意義,而不是站在統治術或者儒學的角度去做靜態展示。為什麼我的書取名叫心得?一個人有一己所得,千萬人有千萬人的所得,那麼這種心得的延伸,當然要作用於人心,如果大家能夠感受到這種‘心靈雞湯’式的心理撫慰,也應該是我的書中應有之意吧。”
【“我喜歡的生命質感永遠是溫暖的”】
一炮走紅的于丹一時間處在了媒體的包圍之中,面對熱炒和追捧,于丹顯得淡定而從容,理性而清醒。
“面對媒介的這種宣傳,我喜憂參半,喜的是傳統文化在大眾中的價值通過媒介傳播的方式被大家接受了認可了,也就是通過媒介方式完成了對大眾的對接,它把學術化精英化的內容完成了大眾平臺的有效傳導,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這是整個《百家講壇》的團隊做到的,這也不僅僅是我們一廂情願在做的,主要是因為民間有這個需求。所以才興起這樣一個《論語》熱潮。”
“我憂的是這裡面有浮躁,有喧囂,有泡沫,熱得太快,火得太猛,其實我在《于丹〈論語〉心得》後記中説我看《論語》的溫度是不燙手也不冷漠,略高於體溫,千古恒定,我喜歡的生命的質感永遠是溫暖的而不是火熱的,因為驟熱就意味著驟冷,我們已經經不起這種大冷大熱的非理性的迷狂。”
“自己作為一個媒介研究者,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媒體的放大,媒體究竟在放大什麼,有的時候它放大的是一種喧囂和躁動,我倒更希望今天的媒介是以一種理性精神去構築社會公正和理性。”
“我覺得我的身份是雙重的,一方面我是一個傳統文化的普及者,另一方面我的本職是一個媒介的研究者,一個是我生命層面的,一個是我生存層面的,生命層面的東西是作為信仰終其一生去追求的,而生存層面的操作需要一個人對社會有所貢獻,要在年輕的時候去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
“當自己也成為一個現象的時候,我就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文化傳播者去傳播知識,我也在反省媒介的職能,在這個方面,我會繼續去做我的研究和努力。”
【“我是一個感性和理性並重的人”】
雖然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講《論語》時神閒氣定,娓娓道來,學者風度十足,但現實生活中的她卻是一個十分感性的人。作為北師大影視傳媒系主任的她,領著自己的學生爬樹的事情已經被很多媒體報道過,除了喜歡和自己的學生打成一片,她始終在用年輕的心態感受和欣賞著不同的文化現象和流行元素。
“我對周傑倫有深刻的理解,我的學生了解周傑倫可能還沒有我了解的多,因為我並不是從現在開始喜歡他,很多我這個年齡的人喜歡周傑倫是從《東風破》開始,還有《發如雪》、《千里之外》、《菊花臺》,這些都是中年人可以接受的。但是最早的從《黑色幽默》、《雙截棍》到現在的《本草綱目》、《迷迭香》,這種風格的作品不是中年人能接受的。但我了解周傑倫恰恰是從《雙截棍》和《黑色幽默》開始的。”
談起周傑倫的歌,于丹如數家珍,讓我們不敢相信坐在我們對面是一個正襟危坐講授《論語》的大學教授。或許正是這種反差,也正是這種包容和開放的心態,才會讓人覺得眼前的于丹是那麼的真實可愛。
“我覺得一個人要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洞悉文化。什麼叫文化?文化文化,就是生生不息正在構築的生活方式,歌曲是帶有年輪的,聽一種年輕的歌曲是一種生活方式,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你要有能力去欣賞,是一種真正的欣賞。”
“孔子所説的耳順,什麼是耳順呢?就是一個人聽生活中的各種年齡的聲音都覺得它是有道理的,周傑倫的有些歌曲是很震撼我的,你比如説他的《止戰之殤》,他如何來看待亂世和戰爭,那麼簡單和透明。所以我説歌曲是有年輪的,你用心去聽的時候其實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我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人的感性是先天的,理性是後天的,一個感性的心靈必須要有理性的約制才能在社會坐標上建立起自己的準則,但是一個有理性規範的人,只有他具有豐富、敏銳、感性的心靈,在生命過程裏他才會快樂。我覺得我基本上是一個天生非常感性的人,但我的理性在女人中也是比較強的。我是一個感性和理性並重的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百家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