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于丹現象啟示錄(3)──“魚丸”為何愛于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4日 14:08 來源:

  ■魅力之源

  把孔子請到百姓生活中

  2006年11月26日,于丹新書《于丹〈論語〉心得》在北京首日簽售。一個60多歲的老人排了兩個多小時的隊,終於來到了于丹面前。老人只説了一句話,于丹便激動了。

  老人説:“感謝你!感謝你把孔子給我們找回來了!”

  于丹趕緊認認真真簽好名,雙手捧著,把書遞給老人。

  老人的話,或許能説明“魚丸”癡迷的原因。對國學經典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探求、對先賢聖哲修身之道的篤信,乃至對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熱切期盼,是于丹熱的強大動因。

  “我們聽過於丹老師的課。雖然也很好,但肯定達不到讓人癡迷、為一個簽名跟買春運車票似的去排隊的程度。但她講的是《論語》,講的是夫子之道,那就不同了。”曾在課堂上聽過於丹講課的一位大學生如是説。

  于丹自己也説:“他們不是衝著我來的,是衝著孔子來的,是衝著中國人心裏的那點血脈源頭來的。”

  家住瀋陽的遲女士今年51歲,從事金融業。她是個忠實的“魚丸”,忠實到每次聽講必須拿出小本兒來記筆記的程度。她贊同“于丹找回孔子”的説法,但更強調:于丹把孔子請到了當下,請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于丹和易中天、閻崇年可不一樣。這二位講《三國》、講清朝十二帝,當然好,但畢竟是歷史知識,畢竟遠些;于丹講的是孔子,講的是人生之道、與人交往之道,講的是如何對待工作和生活!”

  “比如,于丹分析孔子説的‘五十而知天命’,她説‘知天命’就是別抱怨了,別怨天尤人,要調整好心態,橫不攀,豎不比,該放棄就放棄,努力把工作幹好,快樂生活──這對現代人太有啟發了!”

  遲女士每看節目,必發短信給在北京工作的女兒,讓她也要看。“飯可以晚點吃,別的事先放放,一定一定,拿出一個小時看于丹!”

  一位78歲的王老先生説得更明確:“于丹老師口中的《論語》,歸根到底就是3個關係,即:人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係,我覺得,不僅僅對個人有意義,對構建和諧社會也有意義!”

  ■妙在方法

  用“心靈雞湯”燉《論語》  

  講《論語》的多了,古有朱熹等大儒,現代有錢穆等大家,為什麼到了于丹,才成為“現象”,廣泛影響到各個階層,受到大家的熱捧?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有人分析,奧妙就在於這種“心靈雞湯”式的燉法上。

  “我覺得是因為她給我們的孔子,是一個和現代人心相通的鄰家老頭的形象,這種解讀或許不夠厚重,但不膚淺,它迎合了現代人的心靈感受和接受方式。”北京師範大學研二學生陶家璇説,“讓傳統文化放下令人敬畏的身段回歸生活,給人啟發,溫暖心靈,何樂不為呢?”

  “典籍再好,再智慧,你讓我看泛黃的線裝書,我也只能説‘對不起’。”一家外企的職員小李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魚丸”,“在節奏快、資訊發達的時代,我想輕鬆地傾聽先賢的智慧,我可不想工作累得半死,回家還坐下來啃線裝書。”他説。

  退休幹部徐相易的説法是:“于丹不用學術考究的方式,而是用‘心得式’的方式解讀,能更好地還原《論語》作用於人心的初衷,能降低經典‘入世’的成本,這很好啊!尤其是對學術圈外的大眾來説,這種講法太好了。別小看一個個小故事,它就把《論語》講活了。”

  遲女士對於丹講課風格的評價是:淺顯而果斷,不拖泥帶水。“是啥就是啥,一點兒不?嗦。你説淺吧,我們好懂;要是深奧了,恐怕大眾就不容易接受了。”她有位19歲的侄子在廣東佛山打工,平時不怎麼愛讀書,最近也捧起了《于丹〈論語〉心得》,理由有兩條:一是能解決自己想不明白的一些事,對自己有用;二是看起來一點兒也不費勁,還挺好看。

  ■對待“挑錯”

  不能用朱熹標準看于丹

  于丹迅速走紅,引起的當然不僅是一片讚揚,各種批評也接踵而至。回應批評,為自己心目中的于老師辯解,成了“魚丸”們常幹的一件事。

  批評者首先是對於丹宣講方式的質疑。于丹論述中經常引用一些雜誌、勵志書籍中的小故事來闡明夫子之道,固然淺顯通俗,但是不是太不嚴肅?有些故事是不是有失偏頗?

  “在受眾對像是普通大眾的電視媒體上講《論語》,從一開始就已經限定了講述的深度和表達的方法,”一位研究大眾傳播的“魚丸”如是説,“受眾接受心理和傳播方式就決定了,她必須用簡單説複雜。”

  于丹本人也説,在不同的平臺上有不同的考量標準。如果在大學講壇上這樣講,那是對專業學生的不負責任;但是,如果在電視上以大學講堂上的嚴謹講求考據,那也是對大眾的不負責任。

  另外一些批評,集中在“挑硬傷”上。比如,有批評者説,“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中的“小人”,你于丹怎麼可以説成是“小孩子”呢?

  “不能用要求朱熹的標準去要求於丹。”一位網友在帖子中回應道,“她不是專門研究《論語》的學者,她的功績不在開拓,而在普及。在大眾傳媒上用淺顯的方式傳播《論語》,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這應該是主流。”

  “于丹老師的書名就已經告訴我們,這只是她的個人心得,不是學術成果,既然是心得式的文本,就不能用教科書的要求去評價它,你可以不認同她的説法,也可以指出某些錯誤,但沒有必要苛責。”百度貼吧一位忠實粉絲這樣回應一篇“挑刺”的帖子。

  不少基層人士從於丹的講述裏受益,“這幾天休息時,不管認識不認識的,我都留心打聽,有書店售貨員、單位圖書館的管理員、文化站裏的棋友以及同學、同事等等,只要知道于丹這名字的,就都説好。”一位“草根”網友如是説。

  “探索和普及都很重要,”一位北大碩士生在帖子中説,“在這一點上,于丹是無可取代的。”

  何謂“魚丸”?

  隨著于丹在央視開講《論語》,社會上形成了這麼一個特殊人群。

  ●他們,為了一個簽名,在於丹簽售時可以排幾個鐘頭的隊。一眼望去,隊伍呈“之”字形曲折蔓延,像一枚碩大的曲別針。隊列中,可以見到不少被寒風拂動的蕭蕭白髮。這樣的隊伍使于丹從下午一點半一直簽到晚上十點,手指頭疼得握不住筆。

  ●他們,在著名網站“百度”建立了“于丹吧”,發帖子討論。你發我回,你談個觀點,我説點體會,目前發帖量已經超過7000多則;他們為了“捍衛”于丹,在“天涯”等著名網絡社區跟挑錯者爭辯,吵得慷慨激昂;甚至因為于丹是北師大的教授,有人發帖説:來年一定要報考北師大!

  ●他們中,有大學教授、白領、大學生,也有農民、打工仔、居委會大媽和社區保安。他們的年齡從70多歲到十幾歲不等。

  ●他們在網上各有代號,分別叫做“我最愛于丹”、“于丹知我心”、“丹為吾師足矣”……如同易中天的“粉絲”叫做“乙醚”,他們也有個共同名字──“魚丸”。

  “魚丸”們為何如此喜愛于丹?他們是怎麼想的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百家講壇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