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2006:感動與感謝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14:57 來源:
     
    [內容速覽]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是我第一個要感謝的對象。可以説,沒有《百家講壇》,過去一年的許多事情就不會發生。我在一個頒獎晚會上發表了這樣的感言:我是代替包括所有主講人在內的《百家講壇》全體同仁來領這個獎的。這是我的心裏話。

  2月12日,元宵節。《品三國》在《百家講壇》首播。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是我第一個要感謝的對象。可以説,沒有《百家講壇》,過去一年的許多事情就不會發生。我在一個頒獎晚會上發表了這樣的感言:我是代替包括所有主講人在內的《百家講壇》全體同仁來領這個獎的。這是我的心裏話。

  不妨作一個簡單的回顧。2005年元月25日,該欄目編導組長魏學來受領導委託,來電聯絡合作事宜。3月3日,開始在北京錄製《漢代風雲人物》。4月18日,《漢代風雲人物》在《百家講壇》首播。9月22 日,總策劃解如光、製片人萬衛專程前來面談次年合作事宜,敲定2006年講三國。11月11日,《品三國》開始錄製。2006年2月12日,《品三國》在《百家講壇》首播。至2006年12月31日,該節目已播出《魏武揮鞭》、《孫劉聯盟》、《三國鼎立》三部共36集,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2006教育類系列片節目一等獎”。作為“跨年度大型系列節目”,《品三國》的第四部《重歸一統》將在明春播出。

  兩年的風雨同舟,我和《百家講壇》全體同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達成了一個重要的共識。那就是:為了傳承文明,傳播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必須利用電視這個傳播平臺,不斷實踐“三個對接”。所謂“三個對接”,就是傳統與現代的對接,學者與大眾的對接,學術與傳媒的對接。這是我們的責任擔當。因此,無論有多少非議、責難和質疑,我們都將一如既往,當仁不讓!

  5月22日,《品三國》(上)出版權在北京梅地亞中心無標底競標。

  本次競標得主──上海文藝出版社是我第二個要感謝的對象。這家出版社是我的老朋友。我的第一本學術著作《〈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就是他們出版的。我的代表作《藝術人類學》也是他們出版的。後來,他們又出版了我的“品讀中國”系列。即便如此,他們也只能在招標會上和其他出版社公平競爭。由於是無標底,由於是第一次(以前的通常做法是拍賣),大家心裏都沒有數。最後,上海文藝出版社以14%的稅率和55萬冊的首印數奪標,當時會場上響起了一片掌聲。

  這是有風險的。許多出版人紛紛表示懷疑,該社總編輯郟宗培也因此獲得了“郟瘋子”的稱號。現在看來,郟宗培並非“瘋狂的石頭”,而是傑出的出版家。《品三國》在七月份出版後,一直雄據榜首,至今已發行140萬冊,還養活了許多盜印該書的不法書商。

  但我還是要感謝當初表示質疑的出版人。他們的質疑對我、對上海文藝出版社都是鞭策。也要感謝為該書指出硬傷的朋友。他們的批評對我們幫助很大。我還要告訴許多關心此書的朋友,《品三國》(下)將於2007年春出版。出版前,將聘請唐讓之、金文明兩位先生把關,以求將錯誤減到盡可能少。

  7月22日,《品三國》(上)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首發。

  挑出這個日子來進行回顧,是想借此機會向所有喜歡我、伴隨我走過一年來風風雨雨的熱心觀眾和讀者致敬。事實上,他們也是我最應該感謝的人。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知道事情會是一個什麼結果。因此,在2006年的最後一天,我必須再三表達自己的謝意!

  這是一些“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大多很普通,很平凡,身上沒有虎皮,頭上沒有光環,説不出什麼驚世駭俗的“至理名言”,更談不上呼風喚雨、一言九鼎,影響媒體和輿論。他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比方説,用遙控器和零用錢來投票。但我要説,親愛的朋友們,儘管你們説得不多,或者不引人注目,我卻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們的支持和愛,而且視為對我的最高獎賞。

  我這樣説,並非要炫耀自己的“人氣”,只不過是要表達一個觀點:學者可以有兩種選擇──“為學術而學術”和“為人生而學術”。這兩種選擇並無高下之別,完全可以並行不悖。因此,必須有一部分人堅守在書齋(也許應該是多數),一部分人走出校園(也許應該是少數)。對於後者而言,打分的就不再是專家、同行,而是觀眾、讀者。也許,在某些“高貴”的批評家眼裏,觀眾和讀者是沒有分量的。在他們看來,那不過是些既“隨波逐流”又“喜新厭舊”的“烏合之眾”。但在我的心目中,他們永遠是“上帝”。

  11月4日,看望王元化先生。

  在這裡我要表達的,是對學術界的感謝。有這麼一種輿論,説我的節目是普通群眾歡迎,專家學者反對。其實這不是事實。事實是:觀眾中有人喜歡有人厭惡,學者中有人反對有人支持。支持我的人當中,有大師級的學者,比如文懷沙先生,比如王元化先生。

  看望王元化先生之前之後,我還拜訪了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朱維錚先生和樊樹志先生。樊樹志先生不是最早支持我的人(最早表示支持的是復旦大學的葛劍雄先生),卻是支持最力的歷史學家。在我的“越界説史”遭到抨擊並被媒體放大時,樊先生明確表示對此不解。樊先生説:“《品三國》我看了,我就覺得講得很好,而且很多地方,明顯就有經過歷史考證的依據。”樊先生還説:“要擺脫史學邊緣化的尷尬局面,就得像易中天那樣用更為生動的方式重解歷史。” 至於有人質問我為什麼講這部分史實而不講那部分,樊先生認為很是可笑:“如果連這個也要苛責,那麼恐怕世界上沒有哪個老師敢去講課了。”這樣強有力的支持,實在沒法不讓我感動。

  實際上,批評我的人大多並非歷史學家,這也是我一般不予回應的原因之一。何況對於這些非議,樊樹志先生差不多都替我做了回答,那又何必多説呢?但我還是要借此機會向這些批評者表示感謝。因為正是他們似是而非的批評證明了我的正確。我真心地謝謝他們!當然,也有不少批評是善意和有道理的,那就更加應該道謝了。支持讓人振奮,批評使人清醒。在此,我對所有支持和批評我的人都一併表示感謝!

  12月23日,人民大會堂,領獎。

  在2006年最後的日子裏,我獲得了《新週刊》頒發的“年度新銳人物獎”,《南方人物週刊》頒發的“年度魅力人物獎”,南方電視臺頒發的“學術傳播貢獻獎”,以及《當代中國》頒發的“當代中國十大傑出人物獎”。這些獎項,都是媒體頒發的。而且,前三項都是廣東媒體頒發的。因此,我還應該對媒體、尤其是對廣東媒體表示我的感謝。

  有人對我説,你是媒體捧紅的,意思是我應該對媒體感恩戴德。説實在的,我還真不領這個情。因為在我看來,媒體不過做了自己的工作而已。正派媒體盡到了職責,八卦媒體保住了飯碗。媒體提高了我的知名度,我也為媒體提供了談資。咱們誰也不欠誰的。

  不過,我還是要向媒體致謝。畢竟,按比例算,我的受益還是要大一些。我給媒體的那點好處,攤到每個記者身上就沒多少了。何況還有許多記者和編輯,真是憑著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在做事。我對他們,始終懷有一份敬意。即便那些製造八卦新聞和傳播閒言碎語的,活得也不容易。大過年的,還是道聲謝吧!有什麼對不住的地方,也請多多包涵!

  12月31日,《品三國》播出第36集。

  子時的鐘聲已經敲響,新的一年即將到來。2007,將是怎麼樣的呢?

  在這裡,請允許我向所有的朋友説一句套話:

  新年快樂!

責編:百家講壇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