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講人簡介:
王立群:1945年生,山東新泰人。1982年畢業于河南大學(當時稱“河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現代〈文選〉學史》、《〈文選〉成書研究》等。
內容簡介:
從古至今皇帝的繼承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現象,在皇朝時代,皇帝是最高的權力統治者,皇位之爭事關國家命運和前途,事關榮辱成敗,所以皇位繼承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誰也馬虎不得。公元前187年,呂后僅存的兒子惠帝去世,按照傳統的皇位繼承制度,應該選擇惠帝的兒子,或者選劉邦的其他兒子來繼承皇位。而在此關鍵時刻,任何一派都可能異軍突起,任何一派的疏忽都可能導致難以挽回的敗局,那麼,漢朝的江山能夠平穩過渡嗎?手握大權的呂后將如何面對這次宮廷危機呢?
呂后為了自己對最高權力的控制,她違背倫理把自己的親外孫女嫁給自己的兒子惠帝,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呂后的這個親孫女皇后沒有生育。呂后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惠帝死後,呂后又選擇了一個惠帝與宮女所生的三歲的孩子做傀儡皇帝,並殘忍地殺了這個孩子的母親。然而皇位繼承也不是一個人説了算的,當時劉邦的兒子們也一定是對皇帝寶座虎視眈眈,漢朝的開國功臣們對呂后也不會聽之任之,那麼呂后為什麼最終能夠直接掌握朝綱呢?
呂后憑藉自己的政治才幹破天荒地以母后的身份臨朝稱制,越過幼主直接掌握朝綱八年。在中國古代的皇位繼承的歷史中,君死主少歷來是一個困境,而按照中國古代王位繼承制度中的顧命制,在君死主少的情況下,應當由顧命大臣來輔佐幼主,那麼,呂后稱制的過程中究竟有沒有遇到顧命大臣的挑戰?顧命制與母后稱制孰優孰劣呢?另外,我們更熟悉的女主統治方式是清朝末年慈禧的垂簾聽政,那麼垂簾聽政與呂后稱制又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呂后是中國后妃史上的第一個女強人,她在某些方面比劉邦更果斷,比如劉邦在立太子的事情上猶豫不決,導致了後來的后妃之爭,而呂后在皇帝的廢立上該出手就出手,心狠手辣,那麼呂后有這樣大的權力和能力,為什麼沒有像後世的武則天一樣,把男性皇帝推下龍椅,自己戴上皇冠,自己稱帝呢?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秘呢?
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漢代風雲人物之──女主稱制》。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責編: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