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頻道 > 百家講壇 > 正文

5月20日 《隆美爾》(下) 馬 駿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3日 10:10)


  主講人簡介:

  馬 駿,法學博士。1953年生,曾就讀于東北師範大學、國防大學和北京大學,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軍事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外國軍事思想和軍事歷史研究工作,現執教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為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會理事。著有《世界經典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風雲人物》等著作。

  內容簡介:

  隆美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縱火犯。他是個出色的戰術家,有魔鬼之師、沙漠之狐的美譽,但是他的才能不但沒有造福人類,反而為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服務,延緩和阻礙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他缺乏戰略眼光,使其戰術上的輝煌不過成為鋪就其戰略上慘敗的伏筆。作為希特勒的心腹愛將,他為納粹德國付出了犬馬之勞,立下了赫赫戰功,最終卻捲入了暗殺希特勒的秘密活動,而以服毒自盡的結局收場。是誰製造了隆美爾的悲劇人生?

  縱觀隆美爾的一生,他的確在戰術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的軍事才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就已經顯露了鋒芒。而真正讓隆美爾紅遍德國,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也是這些表現讓隆美爾一路飚升,得到希特勒的賞識,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裏,他從一個少將走到了德國陸軍元帥的最高軍銜,隆美爾為此聲名遠揚,幾乎成了神話式的英雄。一個普通小鎮走出來的隆美爾是怎樣爬到德國陸軍元帥的位置上?確立他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

  北非戰場的勝利給隆美爾“魔鬼之師 沙漠之狐”的稱號,德國國內的納粹宣傳機器把隆美爾吹捧為戰神,成為德國人崇拜的楷模。就在德國納粹勢力極盡溢美之詞,大力吹捧隆美爾之時,這位被捧上天的人物,卻成了一個美麗的神話,一敗塗地退出了戰爭的舞臺,再也沒有了翻身的可能。他為了贏得局部戰鬥的勝利,一意孤行,體現出很濃的戰鬥機器的色彩。是什麼註定了這位顯赫一時的人物走向低谷?是什麼讓他永遠退出了戰場的舞臺走向沒落? 北非戰場給了隆美爾兩種截然相反的結局。

  北非戰場的最後失落,使隆美爾嘗盡了失敗的滋味。然而接踵而至的災難卻要了他的命。這個曾經在希特勒面前紅極一時的人物,為什麼死在了希特勒手下?他的忠心耿耿,他的死心塌地,也沒能挽回一線的生機。讓人奇怪的是,這個生前為納粹賣命的人物卻因他的死而贏得了他身後的美名,在其他法西斯幫兇一個個臭名昭著、罵名不斷的情況下,隆美爾的名聲反而扶搖直上、被別有用心的人大力吹捧。這些令人不解的疑問,就像隆美爾在北非聲名鵲起時一樣讓人關注,是什麼使隆美爾以悲劇的人生謝幕?他與希特勒之間究竟有什麼複雜的糾葛?為什麼惟獨他生前顯赫,死後殊榮不斷?

  (全文)

  人們認識的隆美爾更多的是北非戰場的隆美爾,的確隆美爾軍事生涯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他北非戰場鍛造的。這一點連一項矜持的英國人,也不得不承認。隆美爾號稱沙漠之狐的綽號,就是英國人給叫出去的,沙漠之狐,狐狸,然而人們看到的只是隆美爾輝煌的一面,卻比較少注意隆美爾軍事生涯的致命弱點。這就是他的戰略素養不高,戰略籌劃顯得蒼白,所以我用一句話來概括隆美爾是戰術的巨人,戰略的矮子。他可以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哪怕他後來作為戰區指揮官,可能像一般士兵一樣,一般軍官一樣,衝到最前面的坦克。但是他雖然在戰術上打得有聲有色,但是在戰略籌劃方面就力不從心了。這一點和隆美爾的個人的經歷有關係。那麼下面我就向諸位介紹一下隆美爾是怎樣一個戰術的巨人,戰略的矮子的,先介紹他戰術的巨人這方面。

  所謂戰術的巨人簡單講,用中國話講就是講他過關斬六將這一段。先講他在西線作戰的情況,1940年德軍實施黃色作戰方案,進攻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那麼當時隆美爾在第七裝甲師當師長,那麼原來隆美爾是希特勒身邊的警衛營長,他怎麼去當裝甲師的師長呢,這裡面還有一段故事。1939年9月1號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隆美爾也就是希特勒身邊的警衛營長急了,他不是榮譽感非常強嘛,鬥獸精神嘛,他説我應該去到前線作戰,統軍打仗,就向希特勒提出我要到前線作戰。希特勒答應他的請求,他説你想幹什麼,我想當裝甲師的師長,希特勒説行,你去吧。然後將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告訴説給隆美爾安排一個位置,到裝甲師當師長。勃勞希奇一聽説立即反對,為什麼呢?當時德國陸軍有六個裝甲師,這是德國陸軍的寶貝疙瘩,隆美爾最大的官當過營長,而且他是步兵,他根本沒有在裝甲兵幹過。勃勞希奇捨不得把一個裝甲師交給一個不懂裝甲作戰的軍人,所以不同意。但是元首説了話了,希特勒是元首,所以後來雙方採取了妥協,六個裝甲師長,一二三四五六裝甲師師長不行,因為他是滿員的,是重型裝甲師。那麼勃勞希奇説你要想當裝甲師師長行,他將在德國進攻波蘭戰役中受到重創的,那個第二輕型裝甲師,改編為第七裝甲師。好吧,你去當第七裝甲師的師長,這樣呢,隆美爾就成為第七裝甲師的師長。隆美爾的確是個戰術大師,他是1940年2月10號得到任命的,他沒有在裝甲兵幹過,但是他經過短短三個月的訓練,到1940年5月10號“黃色作戰方案”實施的時候,他的裝甲師已經成為七個裝甲師最強的一個,英國人把隆美爾這個師稱為“魔鬼師”。所以1941年的元旦鐘聲剛剛敲過,隆美爾被晉陞為中將軍銜,這是一個例子他是戰術上的巨人。

  再講個例子,在北非戰場上他是怎麼成為戰術的軍人的,1941年2月12號隆美爾被希特勒派往北非指揮德國和意大利聯軍,這個時候意大利軍隊已經被英國人打得一敗塗地。希特勒是想讓隆美爾這個戰爭機器改變法西斯國家在北非的頹勢,那麼經過兩個月的兵力調整,隆美爾指揮他的裝甲部隊開始了他一生軍事生涯的輝煌與沒落。北非戰場是隆美爾一生軍事生涯輝煌時期,也是他沒落的開始。他對部下的要求十分簡練,靈活激動大膽推進進攻進攻再進攻,那麼這裡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卡扎拉會戰中,使用的一個戰法,進攻力學,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都知道杠桿原理,就是同樣的力作用於力臂的不同,産生的力的大小也不同。一個支點嘛,一個杠桿嘛,你手放在這個地方這個力就大,放根就小,杠桿原理。整個戰場是一個力臂的話,那麼正面比如我們要進攻這個山頭,從正面進攻這是一個力點,從山頭的後邊一側進攻這是一個力點,從背後進攻,又是一個力點,就是一個戰場,它分三個力點,正面一側和後方,如果把兵力全部配製到進攻的正面,那麼就好像杠桿,這個力放在杠桿貼近支點上一樣,對作戰戰鬥力發揮得很小。可是如果你把一部分兵力從正面牽制對方而將另外一部分兵力呢,迂迴到敵人的一側和後方,那麼發揮的力呢,就不一樣了。那麼敵人呢,就很可能會陷入完全無法退卻的困境,因為什麼呢?因為後路被堵死了,喪失了他原有的優勢。隆美爾就是用了這麼一個力學在卡扎拉會戰打敗了佔有很大兵力優勢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卡扎拉位於沙漠地帶,是英軍利比亞防線的最前沿,當時英軍第八集團軍叫勞奧金萊克,後來呢,當中東地區英軍的總司令。這個人他兵力強,兵力優勢要大於德軍,其中坦克的優勢佔有四分之一,火炮佔有三分之一的優勢,作戰飛機比德軍多七十架,第八集團軍有兩個軍,一個是第13軍,一個是第30軍,第13軍負責卡扎拉南部的防禦,那麼第30軍呢負責卡扎拉北部的防禦。那麼隆美爾根據英軍的這種兵力部署,並且佔有優勢的這種情況,定下了基本作戰方針,就是正面牽制,一部分兵力迂迴到英軍的一側和後方實施攻勢作戰,這個仗打得非常漂亮。隆美爾對他的將領談了這麼一句話,他説這次做戰的關鍵必須造成我們不是向南進行一側包圍,而是向北實施正面突破這種假象,只要這種假象沒有被英國人識破,我的杠桿就能撬動敵人的堅固防線,殲滅他。所以隆美爾就命令他的意大利,因為他是德意聯軍嘛,他命令意大利軍隊從正面牽制對方,那麼他則率領著主力,迂迴到英軍的一側和後方,為了使得英國人相信隆美爾將從正面突破這個第八集團軍的防線,所以隆美爾命令他的一個裝甲營開著大汽車,汽車後面呢,拖著砍倒的大樹,就這麼在沙漠上兜圈子,為什麼呢?迷惑敵人,你想啊,裝甲車大卡車要拉著砍伐下的大樹枝繁葉茂的棕櫚樹,在沙漠上拖,捲起了滾滾沙塵,那麼從英軍這方一看,敵人的大部隊正在向這方面行進,用這種偽裝來迷惑敵人。所以説勞奧金萊克果然上當了,認為呢,隆美爾的為首的德意聯軍將從卡扎拉防線的北端也就是英軍的正面實施突破,而忽視了他的南翼,也就是他最薄弱的地方。恰恰隆美爾就是從這進去的,所以卡扎拉會戰呢,就是這麼樣的在德軍的隆美爾的一種進攻力學的理論下,取得了勝利。所以他聲名從此鵲起,6月21號希特勒晉陞為隆美爾為元帥軍銜,這是1942年的6月份,你想五年之內,從1937年,到1942年他走完了少將、中將、上將、元帥,元帥是德國最高軍銜,所以他一生輝煌是在北非鍛造的。

  隆美爾戰略上是很欠火,還是先説北非戰場,隆美爾到北非之前,希特勒接見了他一次,那麼這次會見呢,不長。希特勒就叮囑了他這麼一段話,他説記住,你的敵人非常強大,你到那裏的目的是幫助意大利穩定北非的局勢,進而利用意大利人牽制住英國人。但是那裏不是我們的主攻方向,不能把我們寶貴的兵員物資都投放到那裏,解救墨索裏尼的那個朋友。我們要對付的是更重要的敵人,這就是斯大林和他領導下的俄國,你只有兩個師,你不會再有增援了,所以你務必謹慎從事,不能把我們的軍隊投入毫無意義的作戰行動中。這是希特勒在隆美爾到北非戰場之前,向隆美爾交代的這麼一句話,應該説作為納粹德國的最高統帥的希特勒,在這一點上他從大戰略的角度,來審視北非戰場和其他戰場的關係,是有見地的。1941年6月22號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已經陷入了兩線作戰,一方面在歐洲西歐,一方面在東歐,那麼德國作為一個中歐國家,兩線作戰一直是在懸在德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它始終困擾著德國歷代政治家和軍事家。18世紀的時候,普魯士國王弗裏德里希二世為了和法國和奧地利爭奪西裏西亞打的七年戰爭,就以為陷於兩線作戰差不多遭到滅國之災。後來是沙皇俄國軍隊主動撤出了反對普魯士的聯盟,所以它免遭一劫,它逃過一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威廉二世陷入兩線作戰,遭致戰爭失敗。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呢,希特勒已經處於兩線作戰了,如果這個時候他繼續把北非作為主戰場,那麼他成為三線作戰,這是德國人受不了的。所以説呢,希特勒交代了隆美爾這幾句話,你穩定局勢就行了,牽制到英國人,不要把我們寶貴的兵員物質浪費到那兒去。然而隆美爾到了北非戰術上的勝利,他就忘記了他最不該忘記的一件事情,北非與蘇聯戰場孰輕孰重,他打順手了,在北非他一味猛打,甚至想佔領埃及。這樣呢,迫使希特勒不得不增兵,把蘇德戰爭中的一些物質裝備,挪到北非戰場,所以就減輕了蘇德戰場蘇軍當面的壓力。但是德國畢竟它是一個中歐國家,它是這麼多戰線進行作戰,它真是力不從心,所以這樣在北非也就埋下了隆美爾後來,從輝煌走到沒落的伏筆了,最終在1943年希特勒在北非被蒙哥馬利所打敗。

  那麼連這一點希特勒都看到了,希特勒後來對他的德國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凱特爾他講,他説看來隆美爾不是個戰略家,他只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勇士,連希特勒都看到了,這是他戰略矮子的一個事例。

  我們再講一個事例,1943年12月18號,隆美爾被調任西線任B集團軍群司令,這個集團軍群擔任的是法國的防禦任務,當時盟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已經是旦夕之事,早晚之事。德國人心裏明晰,那麼這樣能否準確判定英國人美國人在什麼地方登陸,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盟軍在歐洲登陸,旦夕之事早晚的事情,這不是個懸念,那麼在什麼地方實施登陸,能否準確判斷對於能否組織有效的抗登陸作戰,意義極為重大。這個是擺在隆美爾面前的一個課題,方才談到西線,是隆美爾軍事生涯輝煌的起點。第七裝甲師,取得了那麼大的戰果,他到任之後,就一直到下面的部隊是跑來跑去,用現代的話講叫調查研究視察,視察兩個多月。隆美爾這個人生活是非常簡單的,這個人很少喝酒,會飲酒,很少喝酒,不吸煙,飲食也非常簡單,另外這個人生活有規律,他每天十點半必須上床,除了打仗以外,必須上床就寢,早晨必須起床,很早就起床了。他要給士兵做一個榜樣,所以隆美爾對士兵之間親和力比較強,應該説呢,這些都是他帶兵的人難得的好品質,德國士兵也喜歡他,然而他恰恰在大問題犯錯誤,這個錯誤導致了盟軍諾曼底登陸的成功。這就是他判定盟軍登陸的地點不是在諾曼底而是在加萊。從比利時向法國索姆河一線的加萊地區,當時擔任諾曼底登陸作戰任務的德軍第七集團軍司令,名字叫弗萊德里希?多爾曼中將。這個人曾經擔任過隆美爾的上級,隆美爾有一次到第七集團軍防地視察的時候,多爾曼跟他講,他説英國人很可能在這一地段登陸,但隆美爾不以為然。那麼根據這個判斷呢,隆美爾把他防禦盟軍登陸的被稱之為“大西洋壁壘”那個防禦重點,放在了加萊,在加萊地區埋了多少地雷呀,兩個月內,埋了四百多萬顆地雷,地雷不夠,隆美爾想個轍,用廢舊的炮彈代替地雷,大西洋壁壘建立起來,就是大西洋防線了。他稱為大西洋壁壘,非常高興。1944年6月4號那天,回國述職,向希特勒述職,其中他還有一個目的他回國回德國, 1944年6月6號那天,是他妻子的生日,他給他妻子過生日去了,而正在他和他妻子推杯換盞之時呢,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了。盟軍登陸的地點恰恰是在諾曼底,而不是在加萊,所以戰術的巨人,戰略的矮子這個特點,在隆美爾身上表現得十分明顯。那麼戰術的巨人,戰略的矮子,這和隆美爾的成長經歷是有關的,德國軍事史,許多著名的將帥,我從前給大家講過,都是在指揮部隊幹過,院校幹過,統帥機關幹過,隆美爾缺的就是統帥機關這一課,他在統帥機關確實幹過,但是警衛營長,保衛元首的安全,是個大警衛員,他沒有參加過戰略的運籌帷幄,他缺這一課,這是他一生軍事生涯的短板。

  在納粹的檔案裏面,隆美爾是元首最忠實的衛士,第三帝國最傑出的軍人。在納粹黨為隆美爾舉行的國葬上,主持國葬的德國陸軍元帥叫龍德斯塔特,當年已經69歲了,他是德國陸軍元帥資歷最老的一個。在德國陸軍元帥高級軍官中,惟一的一個可以不摘手套和希特勒握手的就是龍德斯塔特。所以説由龍德斯塔特主持隆美爾的國葬可以説是規格很高的了,龍德斯塔特為隆美爾舉行的葬禮,他説過這樣一句話,他説你的心是屬於元首的,您的心是為元首跳動的。但是,在戰後聯邦德國國防軍軍事歷史檔案裏面,隆美爾卻是反希特勒的英雄,是被希特勒賜死的,賜死之後我舉行國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方面死了之後,希特勒為他舉行國葬,龍德斯塔特主持,那麼戰後的聯邦德國國防軍的檔案裏面,反對希特勒的英雄又是隆美爾。

  我給大家講一段歷史,1944年7月20號,德國發生了暗殺希特勒的事件,暗殺沒有成功,暴露了納粹德國內部反希特勒組織。希特勒給予堅決鎮壓,那麼希特勒的黨衛軍在搜查反希特勒軍官團找到了一封文件,發現隆美爾也參與了這個組織,其中一份文件就是7?20事件的主角施道芬格的日記,施道芬格曾經奉命遊説隆美爾參加反希特勒軍官團。希特勒在隆美爾的心目中,是大德意志民族復興的主宰,這個基本前提是隆美爾追隨希特勒的基礎。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爭越來越對法西斯國家對納粹德國不利了,隆美爾他是在戰場指揮打仗的軍官,戰場的總體態勢,他是門清著呢,所以説他認為這場戰爭的結局不僅大德意志無法復興,而且德國未來的歷史將如何走啊,未來德國將是什麼樣呢,那麼這個問題在隆美爾的腦海是不能不想的。所以説從1943年末開始,就隆美爾對希特勒從崇拜産生了懷疑,崇拜産生了懷疑,他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他後來就一直想,他應該為德國民族的復興,戰敗考慮,考慮到這些問題了。所以説他從對希特勒崇拜懷疑最後走上他講,我應該負點責任了,由我來對德國負責任的時候了。那麼這一點他這個想法被德國反希特勒軍官團看到了,所以開始派人去遊説他,可是當時隆美爾沒有直接答應,説了模棱兩可的話,“看來由我負責的時候到了”。那麼這一句話也沒有反映他要想反對希特勒,沒有明著講,可是遊説他的人,把他的話寫在了文件上,7?20事件失敗之後,文件被黨衛軍破獲,希特勒一看,我這麼提拔你,你居然還參加了反對我的活動,你必須死,因為你的影響力太大了,納粹把他宣傳成為神了,戰神,這個對希特勒打擊也大。你要知道他曾是希特勒身邊的警衛營長,你1937年還是個上校,我提拔你少將,到1942年就成為元帥了,最後你反對我,這個打擊太大了,所以要除掉他。必須除掉,可是隆美爾在德國人民心中非常得人心,怎麼辦,希特勒説不能逮捕他,如果逮捕他,經過人民法庭,審訊處死,那將是一個非常丟臉的事,在戰後舉行的紐輪堡國際法庭審判會上,納粹戰犯之一,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威廉?凱特,他有下列一段供訴,他説元首當時不想槍決隆美爾,因為我們已經把隆美爾宣傳到了每一個德國家庭裏,這樣做實在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要處死他,但我也又不能槍決你,於是決定讓隆美爾自盡。1944年10月13號12點,隆美爾在赫林根的家中,接待了兩個客人,一個客人是陸軍人事部長兼希特勒第一副官威廉?布格道夫中將,一個是陸軍人事部副部長恩斯特?邁塞爾少將。布格道夫在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曾經跟隆美爾是同事,他後來到陸軍人事部當部長,兩個不速之客到了隆美爾家中,兩個人見面之後,見到隆美爾行納粹禮,還稱元帥,非常客氣。寒喧之後,隆美爾把他讓進房間,然後他説,因為當時露西也在場,他説夫人如果不介意的話,我想跟元帥單獨談談,這樣呢,隆美爾讓到客廳了,讓到客廳雙方坐定布格道夫呢,憋了好半天,因為畢竟過去是同事,才説了這麼一句話。他説你已被指控為謀害元首的同案犯,説著就把一封信交給了隆美爾,這封信是誰寫的呢,就是我方才提的那個人,凱特寫的,凱特上面講,他説元首命你自殺,然後為你舉行國葬,否則你將被送上人民法庭審判處死。隆美爾看完信之後,他臉上閃過一絲痛苦的表情,他不相信,緊問了一句,他説元首知道這件事嗎,布格道夫點了點頭,那麼隆美爾雙眼濕潤了,快哭了,是委屈,他沒説話,反正眼睛濕潤了。但是很快他止住了眼淚,他説好吧,我承擔後果,我把自己忘掉,他説Ich hab mich vergessen,我承擔後果,我把自己忘掉。那麼他請布格道夫和邁塞爾退出書房幾分鐘,他説請你們出去,我向我太太妻子訣別,他跟他妻子説,我將在15分鐘之後死去,遵照元首的命令,我必須服毒自盡和面對審判兩者之中,必決其一。露西當時説了一大堆話,你想她感情那麼好,她受得了嗎,雙方吻別以後,他又親吻他的兒子曼弗雷德,然後他從口袋裏把自己家的鑰匙和錢包從口袋裏掏出來,交給了曼弗雷德就走了,他們坐上車呢,驅車走了四五公里的距離吧,到了森林旁邊,這個司機的名字叫做海因裏希?多斯,然後呢,布格道夫命令邁塞爾和司機下去,那麼他和隆美爾留在車上,大約過了五分鐘左右,布格道夫叫馬賽爾和多斯上來,那麼後來據多斯的回憶呢,多斯拉開車門的時候,看著隆美爾歪坐在后座上,帽子掉在車的踏板。當時呢還沒有完全死,神志已經模糊不清了,流了口水,後來多斯給他扶正,戴上軍帽,很快後來就咽氣了。那麼7月17號納粹黨的宣傳機器宣佈,隆美爾因戰傷引起的腦血栓不治而亡,隆美爾就結束了他的悲劇的一生,完了希特勒下令舉行國葬。所以説隆美爾的人生,是悲劇性的,而由於隆美爾曾經參與反納粹活動,又在德國民眾中有巨大影響,戰後又由於冷戰的需要,隆美爾被戰勝者加以利用,所以説呢,他死後,仍然殊榮不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一個高級將領,能生前顯赫,死後殊榮不斷,特別是被敵對雙方認可的,惟一隆美爾一人,上面呢,就是號稱沙漠之狐隆美爾的一生,我的課就講完了,謝謝。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