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頻道 > 百家講壇 > 正文

5月10日 《羅斯福》(上) 馬 駿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6日 10:02)


  主講人簡介:

  馬 駿,法學博士。1953年生,曾就讀于東北師範大學、國防大學和北京大學,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軍事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外國軍事思想和軍事歷史研究工作,現執教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為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會理事。著有《世界經典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風雲人物》等著作。

  內容簡介:

  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歷史上惟一一位殘疾人總統,他打破了美國總統不能連任兩屆以上的慣例,樹立了一個堅忍、機智、奮鬥不息的形象,創造了美國空前絕後的紀錄,總統任期長達12年。他執政期間對於真正意義上現代美國社會的出現,功不可沒。他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不論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年代,他都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在美國,他把美國人民從苦難和經濟大蕭條中拯救出來,建立了福利國家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把孤立主義美國變成世界大聯盟的領導者,由於他的提倡和支持,世界上才有了聯合國,羅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當戰爭的硝煙逐漸散盡的時候,讓我們翻開那段歷史,回望這位美國著名的政治人物曾經走過的路程, 一個曾被父母想方設法阻止在政治門外的羅斯福是如何走進政治領域的?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呼籲聲中,羅斯福又是如何打破美國的孤立主義思潮,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被美國視為恥辱的珍珠港事件究竟是羅斯福使的苦肉計還是美國對日本的侵略野心估計不足?

  1882年1月30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父親詹姆斯是一位荷蘭移民的後裔,經營運輸業和採煤業,非常富有,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詹姆斯曾經有過一個妻子,但後來不幸去世,只留下一個兒子羅西?羅斯福,那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同父異母的哥哥。幾年以後,詹姆斯遇上一位小他26歲的女青年薩拉,兩人相愛結婚,薩拉就是羅斯福的母親。羅斯福出生時,他的父親已經54歲,算得上老來得子,因此羅斯福倍受父母的疼愛,良好的家庭條件為羅斯福的成長提供了優裕的環境,然而,父母在給予羅斯福優越生活的同時,也在他周圍建立起一道透明而堅硬的屏障,不喜歡政治的父母一直想把羅斯福培養成一個遠離政治的紳士,14歲之前的羅斯福接受的都是母親安排的非正式的家庭教育,他們讓羅斯福了解外部的世界,卻不讓他參與政治活動。然而讓羅斯福的父母想不到的是,這位他們精心培養的遠離政治的孩子,後來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政治家,這究竟是為什麼?在這種環境成長下的羅斯福是怎樣走向政治領域的呢?

  (全文)

  在美國歷史上,羅斯福總統是一個可圈可點的最傑出的總統之一,1950年哈佛大學在一次問卷中調查,美國歷史上哪幾位總統最傑出?羅斯福排名第三,僅次於林肯、華盛頓之後,那麼作為一次四次連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真是有説不完的故事。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之內,要想把羅斯福的一生講清楚,確實很難,那麼好在歷史是人和事件組成的,我僅從羅斯福和幾個人或者幾件事情談起,以點帶面地看看,我們今天要講的羅斯福是如何成為優秀的政治家,如何處理好重大國際問題

  可以説,少年時代富蘭克林不具備,或者説幾乎不具備一切成為優秀政治家的條件。那麼究竟是什麼影響了羅斯福後來走上了政治生涯呢?有兩個人,在其間産生很大的作用,一個就是他的堂叔,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另外一個人就是羅斯福的妻子埃莉諾?羅斯福。那麼最先觸發富蘭克林?羅斯福對政治感興趣的就是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和西奧多?羅斯福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叫做尼古拉斯?羅斯福,尼古拉斯?羅斯福是荷蘭移民的後代,他是荷蘭人,然後帶著自己一家就從歐洲來到美洲。那麼到了美洲之後,尼古拉斯有兩個孩子,長子叫約翰?尼斯,他是西奧多?羅斯福這一支上的,換句話説,西奧多?羅斯福是約翰?尼斯的五世孫,就是西奧多?羅斯福的爺爺的爺爺就是約翰?尼斯。這是長子。那麼尼古拉斯有一個次子叫雅格布斯,富蘭克林?羅斯福就是雅格布斯的六世孫,那麼從輩分來講,那麼西奧多?羅斯福是富蘭克林的遠房堂叔。但已經出五服了,中國人講叫出五服了。西奧多?羅斯福比富蘭克林?羅斯福大24歲,那麼在政治生涯中更是遙遙領先於富蘭克林?羅斯福。青年時代,富蘭克林是聽著西奧多?羅斯福那個傳奇的故事長大的,富蘭克林在格羅頓公學讀書的時候,西奧多?羅斯福就已經是紐約州的警察局長,後來當上紐約州的州長,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那麼西奧多?羅斯福組建了一個志願騎兵團,在波多黎各同西班牙軍隊作戰,聲名大振,贏得了廣泛的公眾支持。那麼西奧多這些傳奇的故事,對富蘭克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什麼呢?因為富蘭克林?羅斯福他有一種渴求,就是渴求社會名流的尊重,這種心理需求,對有著這種心理渴求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誘惑力太大了,所以當西奧多?羅斯福第一次見到富蘭克林的時候,他對富蘭克林講了一句話,這句話讓富蘭克林作為一生的座右銘,他説“一個人只做到行為端正是不夠的,一個要想贏得社會尊重的人,還必須積極、勇敢”。所以西奧多?羅斯福講了這一句話,對富蘭克林後來的影響,他一直把它作為座右銘,這是富蘭克林影響比較大的第一人。另外一個人,或許是由於青年時代的富蘭克林,把西奧多作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所致,引出第二個對富蘭克林影響很大的這麼一個人,這就是西奧多?羅斯福的親侄女埃莉諾?羅斯福,富蘭克林是在1902年,也就是他上大三的時候結識的埃莉諾,當時他不知道埃莉諾是西奧多?羅斯福的親侄女,但是他愛上了這個身體修長的女青年,可是富蘭克林的母親薩拉當時不同意,反對這門親事,理由不多,惟一一個就是怕孩子娶媳婦了,孩子走了,離開自己。因為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父親已經去世了,薩拉就是惟一這麼一個兒子,怕他娶媳婦離開自己,中國人講話娶了媳婦忘了娘。所以她非常猶豫。

  1903年元旦,埃莉諾的姑媽叫拜伊夫人,她看到自己的侄女非常愛富蘭克林?羅斯福,於是就邀請富蘭克林到白宮喝茶,到白宮喝茶,這個時候西奧多?羅斯福出來了,富蘭克林這時候才知道,他愛的這個女青年是現任總統的侄女。所以更加堅定要娶她為妻子這麼一個想法。這樣他終於説服了自己的媽媽,1905年3月10他們舉行了婚禮,西奧多?羅斯福也參加了他的婚禮。但是埃莉諾跟富蘭克林不同,富蘭克林生活的家庭環境是非常優越的家庭,沒有家庭不和的事情,埃莉諾不一樣,埃莉諾八歲的時候母親去世,10歲的時候她最崇拜的父親因病去世,可以説她是個孤兒。那麼這個特殊的經歷使得埃莉諾的性情非常堅強,並且極富同情心,非常善良。她對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非常熱心,後來埃莉諾?羅斯福被美國人稱之為“窮人的保姆”。那麼她積極地支持自己的丈夫參加政治活動,為什麼呢?因為在她看來只有積極地參加政治活動,才能更好地、更多地服務於民眾,而這種思想又和富蘭克林?羅斯福渴望贏得社會公眾,社會名流對他尊重的心理需求吻合的。那麼就這樣,在這兩個人影響之下,年輕的富蘭克林開始不再按照父母為他規定的道路走下去。

  大學畢業之後,富蘭克林?羅斯福考取了律師,1910年他競選成為紐約州的議員,1913年他擔任美國政府海軍副部長。1921年8月發生了一件事情,使得羅斯福終身殘疾,這件事情怎麼回事呢?這年8月他到加拿大去度假,正好趕上了他度假地森林大火,發生了森林大火,他參加撲滅這場森林大火的活動,很疲憊,疲勞,然後救火回來之後呢?他又下水游泳。那麼在人在很疲勞的時候,抵抗力要下降的,他游泳回來之後,他發高燒,連續發高燒,就患上了就是脊椎灰質炎症,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小兒麻痹。這樣,一直治了7年才好,但是他身體好了以後,卻落下終身殘疾,終身殘疾。所以説從1928年以後,或者説從嚴格意義上説,1921年開始,富蘭克林就坐在輪椅上,但是坐在輪椅上富蘭克林,仍然在妻子的鼓勵下,積極地和政治打著交道,1928年他身體好的當年,他就競選紐約州州長成功,1932年,他以新政演説競選成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32任總統,那麼他推行的新政受到美國民眾的廣泛支持,又使他連任成功。

  然而,他在總統第二任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受國內孤立主義影響,美國開始並沒有參展,直到1941年12月7號的淩晨,日本飛機突然襲擊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的時候,美國才宣佈對德國、意大利、日本這些法西斯國家宣戰,這樣就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謎語一般的問題,哪個謎啊?就是珍珠港事件是美國政府對日本侵略野心估計不足而發生的,而導發的,還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給美國人所施的一個苦肉計,這個謎一般的問題就凸現出來了。那麼傳統的觀點認為,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襲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奉行綏靖主義政策為實質的中立政策的結果。的確,當時對美國的民意調查,這個民意調查顯示,10%的民眾認為應該參戰,實際上90%的民眾認為不要介入戰爭,要以逸待勞,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參加角逐,這種觀點的生命力是很強的。長期以來,史學界一直在分析珍珠港美國失利的原因,一直把它作為主要原因。然而我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有兩個最重要的史實被忽視了,或者被漠視了。為什麼呢?下面我再講一講,一個史實是二戰爆發之後,羅斯福政府先後通過了兩個最重要的法案,哪兩個法案?《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中立法修正案》是允許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通過現款自運,也就是説你拿現金買我的武器,買完之後從我美國運回去,現款自運的原則購買我的軍火。那麼在戰爭狀態下,一個第三國把自己的武器裝備賣給交戰方面其中的一方,這實際上是在袒護它售武器的那一方,換句話説,《中立法修正案》就表明了美國實際上在偏袒英法,儘管它沒有參戰,這是《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呢?《租借法案》是前者政策的繼續,為什麼?《中立法修正案》的前提是現款自運,但後來英國拿不出錢來,沒錢可買,這種情況下,羅斯福認為,我就租給你,用羅斯福的話講,就是我向房子著火的鄰居,出借我花園的水管救火,那麼這個法案同樣是偏袒英法的,這是一個史實。第二個史實,是1939年7月,美國軍方先後出臺了一二三四五彩虹作戰計劃,五套作戰計劃,就是未來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將按照哪一種可能參加作戰。這個一二三四五,特別是二三五號計劃就主要是對日作戰的作戰計劃,比如它的第五號彩虹計劃,就規定了一旦太平洋戰爭爆發,那麼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作戰任務的區別和實施,那麼這兩個,一個是兩個租借法案,再一個就是美國五個作戰計劃,這兩個基本史實如果被忽視或回避,那麼很容易導致,在美國沒有直接參戰的情況下,把美國政府的政策還是策略,這兩個問題混淆在一起。我個人認為,美國政府在參戰前的中立政策不是戰略,而是一種策略。那麼在這種大前提之下,既然羅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直接參戰前,採取了偏袒英法這些被侵略國家的政策,聲稱美國要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那麼為什麼它又沒有參戰呢?這就是由於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孤立主義思潮,對美國戰略決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歷史上有一位總統叫約翰?亞當斯,他有一句著名的孤立主義經典名言,他説“美國用不著到國外去搜尋怪獸並將其消滅”。這句話對美國影響非常大,美國的外交史,美國孤立主義思潮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完全與世界隔絕,它的實質是在追求美國以最小的代價,最小的風險與成本參與世界事務。在當時,儘管美國民眾對法西斯侵略非常痛恨,對遭受法西斯國家侵略的國家非常同情。但是,絕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美國不應該參戰,不能把戰火蔓延到美國本土,只要戰火不蔓延到我本土,我們美國就不參戰,多大數美國人採取這麼一個立場和觀點,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

  《聖經》上有記載,耶穌曾經對他的門徒説過這樣一句話,就是説“要像毒蛇一樣的機敏,像鴿子一樣的善良”。剖析羅斯福的政治理念,倒很像他接受了耶穌的這個布道。羅斯福本身是民主黨人,美國民主黨人更強調把世界分成黑白兩界,宣稱民主反對獨裁,反對獨裁與專制,那麼在法西斯侵略猖獗的時候,羅斯福的政治理念要求他對被侵略國家採取偏袒政策,而這種理念的終極目標是直接參戰,於是羅斯福一面盡最大限度地同情和支援遭受侵略的國家,一面在尋找時機直接參戰,因為他政治理念決定的,那麼這樣就導出了二戰,我剛才談到珍珠港事件的另外一個問題,羅斯福在施苦肉計,他在尋找機會,尋找機會製造機會,直接參戰。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後,是不是羅斯福給美國人施的一個苦肉計啊?美國人不講,只要美國本土戰火不蔓延,美國就不參戰。這個觀點根據最新資料的一種解釋。它有五個論據,一個論據就是羅斯福事先知道了日本要偷襲珍珠港的情報。美國海軍情報官,當時有一個勞倫斯?薩福德海軍中校,他破譯了日本海軍部海軍軍令部的密碼,他的情報官告訴他,日本的聯合艦隊正向珍珠港方向開進,那麼這個情報就通過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海軍中將,送到了羅斯福的辦公桌,羅斯福看了個情報,只説了一句話,我知道了。這是一個論據,另外一個,第二,當羅斯福獲得這份情報之後,密電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海軍中將,這個密電幹什麼呢?讓金梅爾將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撤到外海,進行訓練,而其他艦船一律留在港內。

  這是第二個論據,第三個論據,當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海軍中將接到總統的密電後,那麼,他自己的情報關萊頓海軍中校也得到了聯合艦隊,就是日本聯合艦隊向珍珠港方向開進的情報。那麼金梅爾對萊頓卻説了下列幾句話,他説“軍人最大的弱點是驚惶失措,這沒有什麼。你已經盡到職責了,你可以走了。但是我提醒你一句,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人,這是對你的命令。”就是金梅爾在得到總統的密電,同時他自己的情報官也報告給他,就是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在從日本出航之後,沿著北太平洋向珍珠港方向開進。第四個論據是斯塔克海軍中將海軍作戰部部長,再次接到日本政府對華盛頓,對美國總統的最後通牒的情報之後,他呢?把這個情報就放到自己的辦公桌,説明天再向總統彙報,然後到國家劇院看一部話劇,《學生王子》,也沒有在意,也沒有重視這份情報。第五個論據,就是美國陸軍情報官,布拉頓上校,在12月7號早晨,將偵知的日軍將進攻東南亞的情報,向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彙報,但是找馬歇爾找不到,馬歇爾當時幹什麼呢?在阿林頓公園正在騎著馬,牽著那白色黑點的狗在散步呢,那麼,馬歇爾接到這個情報之後,繼續散步,那麼這些論據表明,在當時,以羅斯福為首的美國高層中,有極少數人事先知道了日軍將進攻珍珠港的情報,並且顯得胸有成竹,毫不驚惶失措。

  那麼當這一切就是日本將進攻珍珠港的這些種種情報,反映這些跡象匯總到羅斯福那的時候,羅斯福正和的密友和他的助手霍普金斯在那兒聊天呢,他説,“我料定我們的敵人不會永遠不犯錯誤,如果日本人進攻我們,我將爭取國會批准我參加這場戰爭”。那麼,他説這些話之前,他已經知道了,得到了這些情報。12月7號7時55分,當日本飛機飛臨珍珠港上空扔下第一批炸彈時的,下面整齊排列的是太平洋艦隊的水面艦船和作戰飛機。而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航母都沒有在港內,那麼這一切都是由於羅斯福事先指令才這樣的。所以説,那麼近年來,包括一些美國學者在內的西方學者就以此為據,認為羅斯福是為了擺脫國內孤立主義,對他的束縛,以龐大的太平洋艦隊為誘餌施的一個苦肉計。因為,只要美國直接遭受侵略了,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參戰了。現在在圍繞著珍珠港事件有這麼一個觀點,上面兩個觀點截然對立,我個人認為,在美國國家檔案館,還沒有對此發佈更權威的資料之前,現有的資料還不足以證明羅斯福就是以太平洋艦隊為誘餌,以珍珠港事件為苦肉計,來迫使美國人放棄孤立主義政策,直接參加這場戰爭。還不足以説明這個問題,然而呢,有一點是明確的,這就是羅斯福一直在尋找機會,直接參戰。而這種戰略決策,在他參戰前的外交政策已經體現了。所以説,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美國對日本侵略心估計不足那麼簡單。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