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央視專稿】顧玉龍親歷“北方戰線”之三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18日 06:48)


中央電視臺赴土耳其特派記者顧玉龍

  CCTV.com消息(中央電視臺赴土耳其特派記者顧玉龍報道):進入"北方戰線"採訪,就意味著隨時可能會有驚奇的發現,尤其當你猛然看到軍事基地內五副已經進入臨戰狀態的愛國導彈發射架衝著伊拉克方向擺開陣勢的時候,作為記者你將是何等的興奮!

  我們在進入迪亞巴克爾的第二天上午就得到了迪亞巴克爾新聞部簽發的《前線採訪證》,於是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奔往迪亞巴克爾軍事基地探訪。

  迪亞巴克爾軍事基地是美軍開闢打擊伊拉克"北方戰線"的前線機場,軍事基地門口有兩架F-104戰鬥機的實物雕塑。看來土耳其人真會廢物利用,把那些淘汰的老飛機全都做成了漂亮的造型。然而就是這麼兩架破飛機,在非常時期也搖身一變成了"軍事秘密",軍方規定禁止任何人在這裡拍攝。先期在這裡逗留過的新華社攝影記者劉宇就是因為不聽勸告,險些遭到基地的扣押。

  我們的紅色汽車還未在機場門口停穩,就有持槍的基地警衛前來攔截,隨即我們連人帶車被兩名士兵和一名軍官"請進"了軍事基地辦公室。


顧玉龍偷拍愛國者導彈

  迪亞巴克爾軍事基地的大門內停著一輛架著機槍的裝甲車,因為上面沒有士兵,我起先還懷疑這恐怕和F-104戰鬥機一樣是一個嚇唬人的模型。

  在安檢門口,有一個像商店櫥窗裏擺的係著頭巾的女模特兒。警衛説,這是婦女進入基地的裝束標準:不得蒙面。

  "請你們把記者證交出來",一進基地辦公室,軍官就問我們:"你們是不是前幾天被我們抓住的那兩名中國記者?"我知道這位軍官顯然把我們當成了新華社記者了,這大概因為中國人長得都差不多,土耳其人一般也認不清楚。

  "我們剛剛從阿達納來,那裏的英吉爾利克空軍基地允許記者隨便拍攝,我們想這裡可能也一樣。"我如實相告。

  "不一樣,這裡不允許",軍官隨手拿起桌上的一張名單在我們眼前一晃説:"如果你們想進基地採訪,必須事前迪亞巴克爾新聞局的批准。"

  我好奇地問那是一張什麼名單,軍官説這是新聞媒體採訪基地的記者名單。我一看上面有28名土耳其各新聞單位的記者名單,時間是今天下午2點,奇怪的是上面沒有一家外國新聞媒體的記者。於是我立即通過電話向迪亞巴克爾新聞局提出了申請,新聞官説報名已經截止。

  好在我們的記者資格已經得到迪亞巴克爾新聞官的電話確認,在領教了一番訓斥和教導以後,我們立即衝出基地驅車向迪亞巴克爾新聞局奔去。新聞官説,組織記者採訪一事是北約組織的,目前所有記者都在另一家名叫達達曼的飯店集合。

  達達曼飯店像是迪亞巴克爾的新聞中心,這裡架設著3台衛星轉播車,數十名各國記者好像蒼蠅一般圍著佩戴加拿大國旗標誌的北約官員轉圈,我擠近桌子一看,上面赫然印著48家各國新聞媒體和記者的名單。這位名叫達內的北約少校説,報名截至時間是今天上午10點,現在所有名單都已經送進基地備案,名單不能再做任何的更改。

  儘管我們手頭有進入北約總部的採訪證,但到了前線,北約總部的採訪證便如同廢紙一般。我看到北約準備的《記者須知》上説,記者進入軍事基地只許參觀,不許拍攝,更不許對基地士兵進行採訪。

  作為記者,我時刻牢記一句職業名言:如果有人把你從大門趕出去,你就從窗戶跳進去。於是我們駕駛著滿是灰土的汽車沿著軍事基地泥濘的土路如黃花魚一般作遛邊採訪拍攝。

  迪亞巴克爾軍事基地很大,我們先是繞著左邊的高速公路轉了一圈,結果除了發現幾架戰機起降以外,並沒有發現有價值的新聞,於是我們決定進行反向搜索,以其有所發現。由於基地軍官已經有話在先:不允許在基地附近拍攝,否則將嚴加懲處,所以我們多少有些做賊心虛,活像是兩個偷地雷的。

  雖然我們是第一次來迪亞巴克爾,但從迪亞巴克爾基地不斷起飛和降落的F-16戰鬥機就是我們最好的導向燈塔。穿過一片臟亂的貧民區,前面就是迪亞巴克爾軍事基地的崗亭,透過鐵絲網,我猛然發現基地內矗立著3副愛國者導彈發射架,看遠物不太清楚的同伴老王有些將信將疑。

  由於和崗亭也就相距60米左右,我們不敢冒然前進,在北約空襲南聯盟的那場報道中,我可吃過被部隊沒收記者證的苦頭。

  就在我們試圖偷拍的時候,從四週圍上來一群好奇的土耳其男孩女孩,弄得我們猝不及防,此時我看見遠處崗亭裏的哨兵正用望遠鏡向我們這裡張望,為了麻痹"敵人",我們將計就計,和土耳其小孩們玩起了遊戲。

  20多分鐘過去了,估計崗樓裏的"敵人"已經被麻痹得差不多了,但車旁的土耳其孩子依然那麼興奮,鬧得我們無法下手,於是我們決定轉移陣地。

  看準哨兵可能下來喝水的短暫間歇,我們立即發動汽車從崗亭下"敵人"的鼻子地下溜了過去。

  前面一片開闊的略略隆起的荒地,越往前走,軍事基地內的各類戰機和設施越來越清楚地暴露在我們面前,我看見了第四副愛國者導彈,老王説他又發現了第五個可疑目標。

  找準的一個位置,老王偷偷拿出了攝像機,他把數字變焦推到48倍,只聽見他叫了一聲:"哇!真的是愛國者導彈呀!"

  我拿出藏在車座下精心準備的望遠鏡貪婪地向軍事基地內偷窺,發現五副愛國者導彈架一字排開,互相間隔大約40米-80米左右。我又從腰帶的皮套裏取出指南針,發現這些導彈一致對準東南方向--伊拉克。

  我曾經讀過新華社記者唐師曾寫的一篇文章,描述他拍攝到愛國者導彈後是如何的興奮,今日本人身臨其境,才體驗到唐老兄的心情。

  這些愛國者導彈發射架都是北約盟國荷蘭根據北約協防土耳其決定而採取的行動,而導彈則是美國的産品。土耳其軍隊總參謀部發表的聲明説,這些愛國者導彈目前受土耳其第二軍區司令部管轄。而北約方面發表聲明説,這些愛國者導彈受土耳其和北約南歐盟軍司令部共同控制。目前,部署在迪亞巴克爾軍事基地的愛國者導彈都已經進入迎戰狀態。北約南歐盟軍司令約翰遜海軍上將稱,這些愛國者導彈不但可以擊落戰術彈道導彈,而且還將擊落來犯的敵機。

  由於我們距離愛國者導彈大約有400-500米的距離,再加上怕暴露目標不敢用三腳架拍攝,畫面顯得有些模糊和晃動,但這恰恰説明前線採訪的不易和鏡頭的珍貴。聽説著名戰地記者卡帕有一幅盟軍諾曼第登陸的底片在烘乾時烤糊了,但幾乎所有的評論家都誇獎説正因為那張照片模糊才顯得絕了,那樣更加表現了戰地的激烈氣氛。反正説的人多了,我也贊成這種觀點。

  儘管如此,我個人還是不大喜歡朦朧派照片。倚仗著擁有據説是具有透視功能的F-707數字相機,我們繼續尋找更佳的拍攝位置。

  在F1-6戰鬥機俯衝演練的呼嘯聲中,我們悄悄地潛入到迪亞巴克爾軍事基地附近的一塊墓地進行偷拍,並因此意外地撞見了一場穆斯林的葬禮。

責編:趙國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