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新聞調查》十週年 > 正文

《新聞調查》發展前瞻

央視國際 (2006年04月14日 14:12)

  中央電視臺1993年5月1日開辦的《東方時空》欄目,是加強新聞評論的第一步,當時有一個子欄目是《焦點時刻》,就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報道,播出後引起強烈反響。1994年4月1日,央視在每晚《新聞聯播》之後創辦了《焦點訪談》,使評論性節目邁出了重要的第二步,也大大擴展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影響。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新聞評論部結合改革開放的社會需要和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決定創辦一個大型新聞評論性欄目,容量更大、更有深度,能對當前的新聞熱點和廣大觀眾所關注的重大事件、社會現象進行更加深入全面的調查分析,提供更為客觀、系統、權威的消息,於是《新聞調查》應運而生。1996年5月份《新聞調查》欄目在中央電視臺晚間9點時段競標中脫穎而出,它標誌著中央電視臺的評論性節目邁向了更高的層次,中央電視臺的新聞改革又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自從1996年5月17日播出以來至今已播出270期(到2002年2月底)。

  一、《新聞調查》産生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新聞調查》及其它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是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和不斷發展的大趨勢的需要,是媒介自身發展和電視新聞走向成熟的需要,也是廣大受眾接受信息心理層面的需要。具有“深、廣、新”特性的電視深度報道節目不僅受到了百姓的喜愛、領導的關注,還影響了各級電視臺製作的電視新聞節目,使如今的電視新聞處於“深度報道時代”。《新聞調查》更是被稱為電視新聞的“航空母艦”。

  電視深度報道在電視新聞領域的摸索和成長開始於1980年7月,中央電視臺創辦了第一個具有深度報道特質的評述性電視新聞欄目《觀察與思考》之後,上海電視臺、福建電視臺等相繼推出了一些深度報道節目,但是直到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推出《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和《新聞調查》三個名牌新聞欄目後,才把電視的深度報道推到一個新的階段。

  (一)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是與客觀世界、現實社會廣泛深入、迅速發展變化的大趨勢相適應而崛起的。1992年以後的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是新舊體制交接的重要關頭,是經濟轉軌的關鍵時刻,人們的思想觀念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科技飛速發展、現實急劇變化,“爆炸”態勢的眾多信息一股腦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新事物層出不窮,大量複雜的社會問題不斷出現。當時的新聞節目,無論從節目樣式還是信息容量來講都不足以把中國社會所經歷的大事深入地予以記錄和傳播。因而,一檔容量大、更有深度、對當前的新聞熱點和廣大觀眾關注的重大事件、社會現象能夠提供更為客觀、全面、系統、權威信息的新聞節目便成為應時之需,基於此,《新聞調查》在中央電視臺應運而生,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的。

  (二)《新聞調查》的産生是媒介自身發展的需要,與曾引起極大反響産生深遠影響的報刊深度報道相比,電視深度報道的誕生可謂遲矣,甚至就連對電視這種媒體能不能、會不會搞深度報道都曾有人産生過廣泛而深入的懷疑。以往電視新聞報道多是機械的、平面的,電視新聞與洋洋灑灑的報紙深度報道比起來相形見拙。新聞界內曾出現過電視有沒有必要、有沒有可能搞深度報道的爭論,懷疑者甚至認為,電視新聞沒有搞深度報道的先天條件,他們的觀點是:電視新聞以形象直觀、現場感強、真實可信取勝,但也正是由於電視的這些傳播特性阻礙了電視新聞的思想深度。

  對新聞傳播規律的深入認識、國外電視界的成功探索、電視從業者素質的提高,所有這一切因素,促成了《新聞調查》欄目的誕生。電視新聞要與其它傳媒相抗衡,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其報道手法也應該由單一向多元、由淺層向深層、由感性直觀向理性思辯發展。如果電視將其所特有的多種語言符號運用得當,它完全能以形象體現思想,以事實表達觀點,比如一些抽象性的資料,如理論、數據等,只要發揮電視符號的廣泛兼容優勢,採用文字、圖表的方式,即可加以表現。至此,我們意識到深度報道的發生順序之所以是先印刷媒介後電子媒介,並不主要是因為它更適合印刷媒介而不適合電子媒介,而是因為電子媒介在其問世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僅憑其獨有的技術優勢便能大量“蠶食”傳播領域的“市場份額”,因此對開發新的報道形式的動力不大、動力不足。認識上的突破加之實踐上的探索,使電視深度報道不再徘徊。《新聞調查》六年來的大膽探索與發展正是中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不斷走向成熟的一艘航船,它的成績證明央視新聞改革又開拓了更新的發展空間。

  (三)受眾獲取信息的心理需要。受眾需要通過媒介來獲取更為充分、準確的信息,了解反復多變的真相,並希望從媒介的導向中找到行為取捨標準,以免茫然不知所措。不少研究者指出,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了的受眾批判能力增強,他們是嚴厲的、挑剔的。孤立地、表面報道已經發生的新聞事件,已無法反映錯綜複雜的事實真相,不能獲得受眾認可了。日本《讀賣新聞》社社長檯光雄説:即使在信息時代,讀者需要的也不是信息的洪水,而是以正確的方式接受有用的信息。於是,對氾濫的信息加以“交通疏導”,將新聞背後、新聞伸出的東西反映出來,就成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深度報道的責任和功能,而《新聞調查》開播不久提出的口號“正在發生的歷史,新聞背後的新聞”正滿足了受眾在這一社會歷史時期獲取信息的知識需要和心理需要。另外,在社會轉型期,處於這種現實中的人們社會化程度極大提高。因此,人們強烈地需要專業人士為那些超出人們經驗的新聞事件提供有關確定其意義方位的“文化地圖”(喻指人們的頭腦中為每一條外來信息進行價值“釋義”的意義定位系統)。以報告社會變動情況為第一要義的新聞傳播活動必須適應這一現實需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指出,正是應運而生的深度報道擔當起了這種替受眾編制有關新聞事件的“文化地圖”的責任,滿足了從總體的聯絡和結構上把握新聞事實,把新聞事實“還原”到顯示的社會聯絡和社會發展中的要求。《新聞調查》深入調查、客觀記述、冷靜分析的方式向人們展示新聞事實的真相,使受眾在真實客觀的事實面前看到新聞事件的真相,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正是基於以上這些主客觀條件,《新聞調查》不僅在激烈的媒體新聞大戰中一步步走向成熟,而且以後發制人的姿態表現除了它不凡的身手和強大的後勁。現在《新聞調查》的深度報道樣式及內容對電視觀眾深厚而強烈的影響正是中國電視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二、重報道輕言論、述多評少的問題,在《新聞調查》及其它新聞深度報道仍有所存在。

  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把以前的《焦點時刻》、《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深度報道欄目的風格總體表述為“把編輯記者對事實本質的認識通過對事件的報道,對事物內在邏輯的揭示,達到引導觀眾思考判斷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報道、少評論”。在《新聞調查》中也存在這種傾向,為了顯示節目的公平、公正,記者和主持人時常擺出一副絕對公允的面孔。《新聞調查》是一個探究事實真相的節目,“確實很多選題涉及到一些複雜的、兩難的問題,這兩難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存在的反映,所以很多時候節目很難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電視作為新聞媒介的一種,不僅要傳播事實,還應該傳播聲音和觀點,報道與評論相結合,這也是當代受眾的客觀需要。

  在信息傳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環境中,一方面新聞媒介之間的競爭加劇,另一方面也同時培育、鍛鍊了受眾的分析能力、比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的獨立評判意識、主觀選擇意識、不滿足感和參與感都日漸增強。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受眾的新聞觀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變化,尤其是對新聞報道中主客觀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表現為以下三點:

  (一)受眾逐步認識到,要求新聞事件傳播的純粹客觀是不現實的。新聞的客觀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報道事件的過程本身就包括報道者對事件的發現和解釋過程,主觀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眾要求電視新聞工作者一方面調動主觀的能動性以保證事實的客觀、公正,另一方面要對客觀發生的事件有主觀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

  (二)受眾需要新聞媒介對信息進行梳理整合。今天,面對信息傳播的幾何級的增長,信息量的日益擴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眾對信息的吸收已經從渴求轉向疲憊。受眾開始對媒介有了一種新的需求。他們不僅需要純客觀的信息,還需要媒介能夠對紛繁複雜的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後,再傳達給他們。所謂媒介的梳理與整合,是指對無效信息的排除,對有效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提煉,並包含自己的觀點和聲音,向受眾提供更簡便的選擇,從而提高受眾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轉換的效益。

  (三)受眾希望在了解新聞事實的同時能聽到社會各方對新聞事件的認識和評價。受眾在聲畫一體的電視傳媒中已能體驗到對新聞事件的親歷感。但是同時,他們需要傾聽見解、分析、評論,需要了解報道者的主觀內涵。因為他們對分析和見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們不再認為媒介的意見是要必須聽從的“真理”。在認識了解了客觀事件,又傾聽了各方面的見解之後,自己做出判斷才是最重要的。由信息的被動接受到主動尋求和研究信息,進而要求對新聞事件的報道與對事件的評價和見解並行,當代受眾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證報道事實盡可能客觀公正的同時,將主觀見解作為另一種客觀存在體現在報道中,為受眾提供一個完整的認識系統,使受眾在事實和見解的同步接收中,開拓自己判斷的思路,增強判斷的依據,提高信息的價值,同時獲得一種交流和愉悅。簡而言之,就是報道要與評論相結合。

  那種強調客觀報道事實,避免記者主觀意見介入的觀點已不合時宜。那種標榜客觀,公正而將事實與意見嚴格區分,報道就是報道,評論就是評論的做法也已不符合當代受眾變化發展的客觀需要。報道和評論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層面上的結合,將是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一種趨勢。客觀報道與主觀見解相互補充,客觀報到不排斥主觀的見解,主觀的見解也不妨礙客觀的展示,將思想本身作為一種客觀存在融入報道之中。

  三、《新聞調查》如何順應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新趨勢

  首先,扭轉採訪報道的思維定式。在深度報道中,分析評論的嚴重缺乏在思維方式上具體表現為,記者在挖掘事實、揭示事實本身邏輯時顯示出報道強勢。而在提煉主題,把事實上升到理性層面,揭示事實的普遍意義時則不然。所謂報道強勢不僅僅表現為記者迷戀紀實手段,迷戀對事物本身邏輯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報道成為一盤散沙,成為相關細節的堆砌。思維強勢也不僅僅表現為記者放棄理性思維,使報道思想貧乏,更重要的是它導致整個節目游離主題,結構混亂,思路不清,甚至得出與事實不符的結論。

  扭轉採訪報道時的思維定勢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編人員的理性思辯力,要求采編人員在報道過程中不僅僅滿足於新聞五要素的展現,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對新聞事件的多層次、立體化的透視,通過對事件橫向和縱向的開拓、比較,展現記者對事實的深層次思考,並引導觀眾去思考。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不能過多迷戀形式和手段而忽視了由於節目形式變化所帶來的整個採訪報道方式方法,思維方式的改變,也就是避免整個方法論的改變。

  其次,以核心論點為中心。任何一則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都有一個核心論點,否則,就不能算作一則完整和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報道。這一核心論點是集中説明一個問題,或講述一個道理,或籲請人們的重視,或反映一種現象,或預測某中趨勢,核心論點體現整篇報道的立意。現在許多新聞深度報道節目強調由觀眾自己得出結論,淡化主持人、記者的主觀意見,就容易由以論點為中心轉向以事件為中心。由於過於關注事件的發展過程和不必要的細節,記者在採訪報道和某篇佈局中追求揭露事實的快感,使整個報道呈現多頭緒、多論點的狀況,相當程度上弱化了深度報道的理性力量,以核心論點為中心要求記者在一切的採訪拍攝和製作活動中,都要從紛繁複雜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記報道的中心目的,不至於偏離主題,迷失報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個性化的主持人和記者。新聞深度報道要想佔領更多的領地,必須要辦出特色和個性。個性化的深度報道少不了個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記者個人的學識、風度、氣質、親和力及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應該成為深度報道節目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度報道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記者的素質來決定。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和造就獨具風格有鮮明個性的主持人,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個人特色和個人魅力的舞臺,用他們的人格魅力來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會對主持人和記者的個性化參與給予寬鬆的環境和氛圍,鼓勵他們以自己的見解和語言來發表意見,只要不違反黨的政策、法律和全社會的利益,就允許他們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乎自己個性的語言的機會。

  最後,要追求主客觀結合的表現過程。新聞深度報道要追求一種主客觀有機結合的表現過程。一方面,整個節目以新聞事實的報道為基礎和先導,使深度報道真正具有客觀實證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主持人和記者的主觀評述和新聞化的論證方式,來加強整個報道的主觀性。兩者互為補充,互為支撐。主觀評述失去了客觀事實只能是無本之木,空穴來風。客觀事實失去了主觀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盤散沙,很難體現出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過分地強調“述”,導致膚淺。過分地偏重“評”,則導致空談。記者在採訪報道中必須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由於追求新聞的客觀性,盲目誇大紀實的作用,陷入就事論事之中難以自拔,也不能以偏概全,引申發揮,用主觀意向來代替客觀傾向,要將客觀新聞事實和主觀分析評論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主客觀的辯證統一。

  隨著受眾主體地位的增強,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也發生變化。受眾在閱讀收看新聞時,越來越需要參考性評論,需要適應多元化文化價值取向的個性化評論,需要有多種不同意見的人際化評論。受眾需求的變化預示了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趨勢,在報道新聞事件的同時,輔以分析和評論,形成一種有利於受眾作為自己個人判斷的信息體系。這是值得每一位電視新聞工作者認真研究和探討的。

  到目前為止,《新聞調查》在國內仍然是一個獨特的節目樣式,它還在不斷地探索過程中。通常它是以留白的方式和開放的結構吸引受眾參與。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的長篇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通過對中國社會大事的記錄來參與歷史、影響受眾,也更廣泛深入地發揮新聞傳播媒體的作用。在中國電視新聞深度報道仍顯匱乏的今天,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自然應該無愧於新聞“航空母艦”的稱號。

責編:王麗華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