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大學生何以相當能消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7日 14:29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一月二百貧困戶,四百五百剛夠用,千兒八百是扮酷,兩千三千是大戶。”這是某高校網站BBS上的順口溜。這看似離譜的幾句話,卻對當今大學生消費“具有絕對寫真力”。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及相關監測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每學期的人均消費支出高達4819元,意味著大學生人均年消費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2元)。(《中國青年報》4月6日)

  大學生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收入,基本上屬於純消費的群體,卻有著如此高的消費水平,實在是匪夷所思。大學生消費高在哪?為什麼這麼高?據了解,大學生除了月基本消費(伙食費及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相關費用外,還包括如手機、電腦、MP3、數碼相機等一些電子産品的消費。另外,交友應酬、戀愛費用等消費也佔到了一定比例。大學生年均消費超過普通城鎮居民年收入,其消費項目之多、消費數額之大,令人萬分驚訝,更讓人憂心忡忡,畸形高消費的背後,是大學精神的流失,是大學生價值觀的失衡,也是大學教育的失敗。

  今天的大學校園已經揮手告別寒窗時代,當今的學生較之於以往的學生,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消費需要等方面發生變化,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趨近於多元化,乃情理中事,無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學生作為成年人,與未成年的中小學生不一樣,理應選擇理性的消費,應該有適當的消費判斷。大學生不是不可以高消費,而是要視具體情況來定。如果家境很好,或者自身可以掙錢,適當的高消費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家境不好,卻為了面子,拼命的追求高消費,則未免失之偏頗。那種為了追趕時代潮流,依賴父母維持高消費,卻全然不顧父母的窘迫,缺乏起碼的經濟理性,非但與大學生自身的身份不相符,也不利於其今後的健康發展。

  大學生人均年消費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畸形高消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學生自身有不能承受之重,學校和家庭都難脫干系。可以説,之所以出現大學生高消費,是各方主體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能將板子全打在大學生身上。

  由於社會上世俗消費觀的盛行,學校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大學作為教書育人的知識殿堂,不能任由流俗的價值標準取代育人的精神價值追求,不能漠視學生偏離正常生活軌跡的現實。校園裏出現的不良高消費,其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學校應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注重對學生的消費觀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費。需要指出的是,消費觀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説教,而是應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緊緊盯著的只是孩子的學習,卻忽略了最基本的理財和感恩教育,忘記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前兩天網上的一則新聞引發了大爭論:父母為兒子讀書,在家到處借債,兒子卻在校揮霍。老實巴交的父母非但不責怪兒子的生活方式,反而有求必應,寧願自己勒緊褲腰帶也要滿足孩子的慾望。很多父母都以這種方式深愛著孩子。孰不知,習慣成自然的孩子,長此以往認為父母奉獻、自身索取乃理所應當,絲毫沒有內疚之感,也根本就沒有感恩之類的情感體驗。“啃老族”的層出不窮,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淒涼和無奈,更需要深刻的反思。

  作為時代驕子,此時此刻,面對父母大愛無言的深情和無怨無悔的付出,你想到過如何去償還嗎?你尊重過你的父母嗎?體諒過你的父母嗎?難道忍心以追求奢靡透支金錢,用無限的貪慾將父母的脊背壓彎?也許,身處校園的你尚沒有條件和能力報答父母,但在消費問題上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消費以減輕父母的壓力和負擔,卻是必要的,也是力所能及的。(作者:郭立場)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