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分數是什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1日 14:32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賀鏗委員建議在“《義務教育法》修訂草案”中增加條款,“明確規定,學校和教師不得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並嚴禁將考試成績排名公佈”。(新華社2006年2月27日)

  反對“應試教育”,倡導和實施“素質教育”,這是教育系統呼喊了多年的口號;然而,時至今日,“轟轟烈烈搞素質,扎紮實實抓應試”。“應試教育”,就像是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應試教育”,臭在片面抓教學、片面追求升學率,臭在摧殘學生的身心健康,臭在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或者完全抹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然而,難道學校和教師不知道抓“應試教育”的弊端嗎?他們就那麼冥頑不靈、那麼“快樂”那麼“陶醉”地冒天下之大不韙嗎?學生累、家長累,這些確實不假;但教師就輕鬆、學校就輕鬆?或者説學校和教師就甘心情願地下賤到自討苦吃的地步嗎?

  目前的教育情況是,幾門文化課分數,就操縱著學生的命運,就決定著教師的飯碗,就掌控著領導的仕途。每年遇到學生升級考試或者升學考試,市(縣)鄉(鎮)教育行政部門委派大員到各個學校巡視;各個學校如臨大敵,動員,宣傳,召開誓師大會(學校集會)或者召開誓師小會(班會)。

  教育行政部門嚴密組織,嚴格紀律。考試以後,密封、改卷;拆封、登分。分數出來以後,按校門、按班級、按學生個人的分數高低,將學校、班主任、教師來個“英雄排座次”。你不是説“你能幹”嗎?瞧你那“分數”!你不是想評職稱嗎?你那樣的成績還能張開嘴?除非你也是領導,或者是你與領導有某種關係。

  對於學生來説,分數就是“黃金屋”,就是“顏如玉”;對於教師來説,分數就是水平,就是職稱;對於領導來説,分數就是能力,就是“烏紗帽”。社會上送孩子上學,只管給升學率高的學校送。“分數就是硬道理”,這些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在目前全社會追求升學率的氛圍中,誰敢馬虎大意?誰敢放開膽子搞“與提高分數無關”的教育教學活動?

  2005年,山西省榆社縣高考成績大面積滑坡,縣委道歉,同時宣佈對榆社中學領導班子實行全員停職待崗;據説群眾很生氣,當然,後果很嚴重。參加高考的學生雖然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但小學打基礎、初中是關鍵、高中作衝刺,哪一個階段不重要呢?縣委“震怒”,教育部門敢掉以輕心、敢不“從娃娃抓起”嗎?教育急功近利,庸俗化、低俗化,甚至惡俗化,到底應該把板子打在誰身上?

  “在美國,學生的成績屬於個人隱私。”賀委員説,“但在我們的一些學校,學生成績不但要公佈,還要排名次,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對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在不公佈學生成績方面,賀委員與“國際”接軌了,這很好。但是,在社會對教育的認識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評估方面、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和考核方面,您與“國際”接軌了沒有?

  筆者與賀委員一樣,堅決反對“排名次”,堅決反對“公佈成績”;然而,只要政府、社會對教育的目的和任務認識不清,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價標準不改,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條件不變,即使“教育法”明確規定,不得公開成績,嚴禁排名次,依筆者看,他們不用這一種方式、也會用那一種方式來傷害學生幼小心靈的。

  ——分數,僅僅是學生的“成績”、學生的“隱私”嗎?它早已成為孩子的前途、家長的希望、教師的飯碗、校長的官帽、政府的政績了……(作者:金秋碩果)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