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淑女班,請不要褻瀆“淑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3日 13:07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上週末,近50名參加清華大學“卓越女性高級研修班”的學員來校報到,正式的封閉培訓本週開始,30天的培訓費用為36000元。記者了解到,北大“完美女性高級研修班”和復旦“卓越女性培訓課程”第三期也將在近日先後開學。(《北京晨報》8月12日)

  國內著名高校開設的這些專對女性的培訓班,人們喜歡形象地稱之為“淑女班”。其甫一齣籠,就惹來了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人們表示懷疑,所塑造的完美女性是否貨真價實、名副其實?一月時間要造就怎樣的“完美”女性?“秀外慧中、學貫中西、品位高雅、多才多藝”的淑女又豈是一月之功就能煉成?要知道,優秀的品質是必需長期的學習、熏陶和培養方能實現的,而不是靠簡單的集中培訓就能短期完成的。於是,便有人憤怒地斷言,“淑女班培養不出淑女”,“淑女班只是為了學費”,“清華北大把我們心中的大學形象徹底摧毀了”。

  人們的懷疑是有理有據的,人們的質問是樸實真切的,人們的牢騷也是情理之中的。透過這些懷疑、質問與牢騷,除了就事論事的質疑之外,在現代淑女如此深受歡迎的背景下,我們有必要深入探討一下,什麼樣的人最有機會成為所謂的現代淑女,以及淑女班學員所抱的學習目的,還有淑女班興隆背後的教育缺失。

  首先弄清楚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淑女,所謂淑女無非是指言行舉止、儀錶、儀態、風度、氣質等方面“美好的,優雅的女人”。由是觀之,淑女的確是不可多得。物以稀為貴,因當代淑女緊缺,當然是彌足珍貴、供不應求了。於是,度身量造的淑女班適應市場的需要應運而生也就不足為怪了。

  暫且不論要價不菲的淑女班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先看看都有哪些人有機會“深造”。 “我們研修班學習的學員包括來自全國多個領域的行業精英”,這也就決定了門檻鎖定高端女性。據報道,某研修班一半學員打“飛的”上課。為將“女強人”打造成“強女人”,課程圍繞成功女性的三重角色而設計,涉及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學、歷史和哲學等多門學科。讓人疑惑的是,這麼多繁雜的新課程,這麼嚴苛的高標準,這麼功成名就、日理萬機的“女強人”,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全身心投入進去,事業如日中天的成功女性又如何消化得了那麼多。即便是她們確實認真對待、踏實去做了,但習慣的養成、經驗的獲取、素養的修煉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成功獲取。退一步講,成功女性依靠自身的努力確實實現了目標,但依然不得不面對尷尬的現實,鳳毛麟角的她們並不能改變女性不淑女的普遍社會風氣。

  但不管怎麼説,名牌高校的女性研修班吸引了不少成功女性的眼球,其學員甚為充裕。“其實學員之間的互相吸引、彼此開闊眼界也是這類研修班看好的一個原因。”事實上,很多女性並非單純衝著名牌和名師而去的,也不是為了修養的提升而來,而是尋找商機來了。因為在這裡能夠認識到更多的精英人士、尋找商業合作的機會,拓展自身的人脈。不難看出,成功女性“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另有所圖。

  尤為令人難以釋懷的是,透過淑女培訓班的愈演愈烈,我們不難看出當今教育的弊端叢生,不難得出當今教育體制的失敗。很多女性本來就已飽受知識熏陶,按理説應該知書達理才對,為什麼還是那樣的不可思議呢,為什麼非要經過“培訓班”的塑造才能成為“淑女”,真是豈有此理。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一種立足基本素質的全面教育,不僅要增長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應注重品德、修養、人格、心理等諸多方面的同步發展。不論其他學歷層次低的女性,最起碼女大學生畢業以後完全有成為“淑女”的資本,而那些叱吒風雲的成功女性更是沒有理由不“淑女”。教育沒有做到這點,説明大學教育是有缺憾的,這也是學校教育的一大悲哀。

  真正的現代淑女應該是內外兼修的,不僅包含儀錶舉止,內在素養的提升更是不可或缺。不抹殺短期培訓的影響和作用,但惟有集中培訓、思想灌輸是遠遠不夠的,品行修養絕不是一個月的課程就可以一勞永逸的,這需要意識自覺、長期積累和生活歷練,需要眾多女性持之以恒的努力。(郭立場)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陶亮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