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誰該對異化的"女大學生情結"負責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7日 13:46)


  家政仲介和休閒場所提供陪聊服務,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為了招攬生意,如今,濟南市不少負責提供陪聊的家政仲介公司紛紛打起了“女大學生”招牌。記者採訪發現,所謂的女大學生多是冒牌貨,家政仲介只是打著女大學生的幌子賺錢。(《齊魯晚報》3月16日)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陪聊本身是現代快節奏社會的産物,陪聊人員只要能夠使其服務對象的心靈得到按摩就行了,至於其身份是不是大學生,是不是女大學生就無關緊要了。然而從這則新聞報道中我們明顯可以感覺到,顧客是衝著陪聊人員的“女大學生”身份去的。所以,精明的老闆便打出了“女大學生”的招牌。

  看一看,現在媒體的新聞報道,我們發現有關“女大學生”的新聞,如女大學生“徵婚”、“當保姆”、“作陪聊”、“當人體模特”、“坐臺”、“賣淫”等等,總能成為社會的熱點。結合這則陪聊的新聞,我們看一看一些新聞標題:《女大學生賣淫現象調查》、《中國女大學生自曝“性史”》、《傍大款的女大學生》、《女大學生人體模特信仰你觀眾眼球》、《400元錢出賣“初夜權”的女大學生》、《重慶女大學生不願再被包養上法庭索賠40萬》。這些媒體就有一種異化了的“女大學生情結”,他們又通過報道“女大學生”,以此造成轟動效應,從報吸引眼球,以此滿足某些人的特殊心理。反思這一股異化了的“女大學生情結”,媒體不得不承認,當越來越多的片面反映女大學生生活的新聞報道洶湧而出的時候,這些報道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式,看見“女大學生”就有了心理期待。

  俗話説:“蚊子不叮沒有縫的雞蛋”,在媒體過渡關注“女大學生”的時候,我們的女大學生也應該仔細反思一下。我們的大學生中就沒有去“傍大款的”,沒有去“坐臺的”,沒有“出賣色相與身體的”,沒有“賣淫的”?我們只能肯定絕大多數女大學生是好的,是潔身自愛的。“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在各種原因的影響下,現在大學生整體素質降低了,出現了很多不良現象,正是極少數女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做出了一些與她們的身份不相適應的行為,才導致關於“女大學生”的新聞成為焦點。當陪聊已經被人們曖昧地認為是帶有色情傾向的服務時,有文化又相對比較純潔的女大學生無疑對那些“顧客”是有吸引了的。

  為了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為了給社會做出一個榜樣,我們的女大學生應該更加尊重自己;我們的新聞媒體也不要刻意炒作女大學生的新聞,而更應該為她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網友:葉雷)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