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小市長”之喜與“小樓長”之憂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2日 14:21)


  或許是受了美國大片《小鬼當家》的傳染,近年來,在娃娃身上尋亮點、從孩子身上找樂子,讓孩子手舞足蹈、口無遮攔地登臺亮相,已成為許多電視娛樂節目的當家招牌。其效果:幾乎在所有的表演中,台下心領神會的大人和臺上茫然無知、答非所問的孩童們都笑成了一團,主持人更是興奮的滿臉通紅,怪叫不已。不過,娛樂總歸是娛樂,一笑便了之,誰也沒有將這當回事。不過,近日有人卻較了真,據3月10日的《安徽日報》報道説,日前,安徽省銅陵市楊家山街道鷂山社區聘請8名小學生為“娃娃樓長”,正兒八經地賦予這些孩子以“文明監管員”的重任,讓他們擔綱主演,這些樓長們不僅要對本樓居民們的文明行為進行監督,還要積極配合社區開展諸如移風易俗、栽花護草、維持治安等文明創建工作。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看著這些煞有介事的“娃娃樓長”們,筆者不禁想起前段時間媒體上所報道的成都、南京等地不少學校,在校園內開展的“小學生市長”的實踐活動,這些任期只有一天的“小學生市長”們,通過仔細考察當地“大人政府”的實際運作流程之後,以班級設立工廠、企業、社區和工商、稅務、居委會等職能部門的組織形式,模擬一個小型的校園社會,由“小學生市長”負責處理、協調各方面關係,謀劃、定奪事關全體“居民”利益的發展大事,據説,這些“小市長”幹得非常認真,工作也挺有成效,“市長”和“議員”們也常為關係“國計民生”的芝麻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甚至差點動起小拳頭來,社會各界也對這樣的實踐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小學生市長”和“娃娃樓長”看起來都是讓娃娃掌大權,唱主角。然而,依筆者看來,前者創新意識可喜,後者則令人感到莫名的擔憂。“小學生市長”,説到底,只是一種徒有虛名的校園“空職”,它所活動和影響的範圍僅僅限于班級和校園之內,並且時間短暫,我們大可以將它看成有益於學生接觸社會、增長自身見識和才幹的課外實踐活動,它無須佔據學生過多的學習時間,更不影響孩子們有限的精力。而名副其實的“娃娃樓長”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公眾職務,它在有形之中增加給孩子們過於沉重的職責負擔和社會壓力。當應由大人承擔的沉甸甸的“官帽”戴到了幼小的娃娃們頭上,更似乎有點滑稽可笑,試想一下,11、12歲孩子們還處於在父母的懷抱裏撒嬌的年段,自身的人生價值觀和是非觀還沒有完全養成,再者作為學生,當以學業為主,打好文化基礎將來方能成才,過多過早地參與如此繁重的社會活動,必將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要孩子把書包一扔,不分早晚,滿樓道裏轉悠,去管理東家長,西家短,鄰里之間雞毛蒜皮尋常小事,當有點勉為其難;要他們打更值勤,維護治安、教育公眾那更顯得有點吃力,這既不嚴肅,也很不現實。

  大人有大人的責任,孩子有孩子的樂趣,天道使然,社會使然。如果為了提高孩子的文明道德素質,增長他們的實際才幹,我想我們的途徑還有許多,如利用休息日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到公共場所清理衛生死角,都不失為好辦法。一味地好高騖遠、拔苗助長必將適得其反。在此,筆者建言,銅陵市的那些“娃娃樓長”們還是早日下崗為妙。(劉興民)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2004兩會論壇 關注國計民生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英來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